有个飞机在天上跟日本飞机缠斗,中弹坠落。
观音山的村民雁仔在飞机里拽出个红毛绿眼的飞行员,把他藏在滴水洞里养好了之后,几个渔家仔利用潮汐和江流,毫髮无损地把飞行员送归队的故事。
城里的先生写作《飞虎队员杰克脱险记》,据说还拍了电影。
徐政委因地制宜,改做这边人听得懂的“连环船巧救飞虎队”。
上两次徐政委假充一回讲古佬,边讲边唱了这故事,感动得许多人稀里哗啦的。今天陈二妹来教唱段,大家早就默默记在心上,等著她来了。
陈二妹也不谦虚了,隨手捡起一把稻草,手指翻飞,开始编草鞋。摘了片薄荷叶子往嘴巴里嚼了一会,呸的吐出来,开始唱:
“西江长,东江宽,东江岸边有个观音山。观音山上无观音,雁仔放牛兼望哨。望得星星落,见到飞机壳。救得红毛人,是个飞行员。红毛伤痊癒,要归队作战。雁仔带著上鬼船,一程黑一程灰,一程藏在红树林,一程藏在礁石边。送得红毛回部队,再开飞机炸沉船!”
终究是在铁和血间隙爭取休养生息,苦哈哈的日子里挤出甜来。
……
黄藕生搜肠刮肚的,把往省城去的水路水面山峦几块,水底礁石几何,沿路有几个码头几个城市,跟游击队在地图上补了个完全。
有了地图,还不忘抄送北边兄弟队伍一份。
游击队施展开敲锣惊雀的奇袭,东边的鬼子兵才放下木材石板,西边的哨所大半夜就被人捅了个对穿;南边的铁桿汉奸才把押运的粮食运上岸,北边的安民挺身队分巢仓库就被搬了个空。
长野怒了,一怒之下,就怒了一下,从省城调来汽车、摩托车。
才过了一夜,油库里的汽油桶,底下穿了个洞,用软皮管子抽走了油,灌回去些鸡毛鸭血混杂物。等汽车加油的时候,汽车兵搬来油桶,一打开,被里面的气温熏得仰面摔了个大跟头。
长野又气了,一通电话打过去。
当天下午,三架次的飞机从珠江口飞过来,但凡规模大一点儿的村子,统统挨了一发。末了还飞了个苍蝇迴旋,压低高度从飞机肚子里伸出俩枪管,一路扫射过去,把明阳山山顶打得直冒青烟。
这一下午,乌云遮日,腥尘滚滚,蚂蚁衔巢般细心隱蔽起来的粮食被汽油弹烧了大半。走避不及的村民被打断了半截,断肢残骇摔在田野沃土上,成了野狗爭食的美餐!
来不及哭號悲痛,消息烟从江口镇城头冒出,狼烟十里,鬼子兵带著汉奸偽军,从镇上虎扑而出。
指挥室里,长野脸上露出多日来的第一丝笑容:“別留一个活口。就当是……给他们一点小小教训吧。”
“快点跑啊,快跑啊,日本鬼来啦!”
扶著老的,带著小的,顾不上收拾稀碎的家园,在民兵们的保护下,寺田村的村民往山野里躲藏隱蔽。陈二妹看著民兵们迅速给残存的地雷掛上弦,自己拉著木声跑了一段。腿短无力,跑不快,正寻思要不要就近找个地方躲一下。
汽车的动静,几乎踩著她后脑勺追来!
一声尖利的枪响,穿透力十足,动静传很远。
陈二妹猛地站定,朝著旁边的灌木丛矮身躲去。
第二声枪声响起,打穿了汽车轮胎。陈二妹把小儿子护在怀里,看到车上跳下来好多鬼子。她眯著眼睛,迎著日光,已是颇有经验地看向了枪声发出的方向!
虽只能影影绰绰的看著了两个长大身影,然而天长日久相处习惯了的人,陈二妹还是在那身姿步伐里,依稀认出了那两个人——
中等个子,步伐沉稳,总能有效利用眼前一切隱蔽物遮蔽自己身形的,是老韩。
臂展长大,反应迅疾,近七十度的悬崖一箭步猛往下一窜就是一丈多,完了还能稳稳站稳当並隱蔽好自己再反击的,是肯爷!!
两个人,两条枪,间隔节奏有度,忽前忽后。
也不知道怎么的,竟打出来了好多人的错觉?!
要不是陈二妹亲眼看到,她都会以为那是讲古佬瞎编!!
眼看著前面的汽车趴了窝,日本兵迅速下来分散警戒。后一辆车子非常醒目的倒车去,调转了车头,朝枪响的方向生扑过去。
他们只有两个人啊!!陈二妹一声嘶吼生生闷在喉咙里,牙齦咬出了血,眼泪夺眶而出。身后传来一股大力,梁武柏一边一个,扶著陈二妹,夹著梁木声。梁木声小童音:“韩叔叔……肯……叔叔……”
梁武柏带著哭腔低吼:“他们说了,別管他们。走,我们走……”
陈二妹被梁武柏拖著带走的。
有了年纪的人了,就算没什么见识,也知道两个人拖两辆汽车的日本鬼是什么个结局。
那一天,一枪接著一枪的枪响,很是有章法地把日本兵引到了寺田村另一个方向的河边山顶黄蜂岭上。手榴弹炸响了山谷,然后是嘰里咕嚕鬼叫的衝锋……三八大盖的动静没了,就是王八匣子的脆响。
最后一炸,黄蜂岭顶上危立了一百多年的飞仙石被炸塌下来。
漫天烟尘捲起。
一切又回復平静。
没有一个日本鬼活著走出黄蜂岭。
……
那三个炮楼选址,最终也没有建起来。
村民们传说,这是因为黄蜂岭两个人换了两辆汽车,叫鬼子怕了,就搁置了下来。
寺田村后,祖传的坟地里,风水最好的那块口袋地,多了两个坟峦。
大家组织了青壮年到黄蜂岭里寻找老韩和肯爷,发现他们是把自己和鬼子以及飞仙石一起压在一起,根本就找不回来。
没办法,只好立了个衣冠冢。
从此以后,初一十五,坟前总有香火。走过路过,也留下摘回来的野果、鲜。
没有太多悲伤或者愤怒的时间,一场寒潮吹下来,江口镇一夜之间掛了白霜。被坚壁起来的粮食,被飞机炸坏了一大半。村民们没日没夜地手挖脚刨,救回来有限的一些。还得赶紧重新过筛、翻晒、入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