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PO18文学 > 奇幻玄幻 > 我在北宋当妖道 > 第58章 弥补遗憾,五线谱
  “瑶草一何碧,春入武陵溪。溪上桃无数,枝上有黄鸝。我欲穿寻路,直入白云深处,浩气展虹霓……”
  赵元奴一开口,便让眾人都安静下来。
  吴曄闭上眼睛,静静感受著这个时代顶级歌姬的表演。
  他唯一的感觉,就是赵元奴的声音很美,曲也非常好听。
  从词中,他认出赵元奴唱的是《水调歌头·游览》,相对於苏軾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而言,这词相对冷门一些。
  这位赵大家,喜欢特立独行……
  不过吴曄真正感怀的,不是他耳熟能详的宋词,而是承载那些美好辞藻的曲谱。
  在他生活的时代,宋词之美他隨时可以感受。
  但如今耳边的天籟之音,却已经听不到了。
  诚然,美好音乐在每个时代都不缺,可是属於那个时代的声音,却隨著岁月的流逝逐渐消失在歷史的长河中。
  曲子不长,赵元奴很快唱完。
  “好……”
  林灵素和徐知常拍掌叫好。
  “赵大家这首水调歌头·游览,真如天籟,贫道这次不虚此行!”
  徐知常的讚美,赵元奴只是淡淡一笑。
  “诸位都是音律大家,何必取笑奴家?”
  她这么说倒真没抬举眼前几个人。
  这个时代只要是所谓的道士,尤其是擅长科仪的道士,大概率在音乐的修养上都不差。
  因为宗教的科仪之中,道乐同样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想要学科仪,就要从乐器学起。
  能学出师道士的,音乐上多少有点造诣。
  徐知常见赵元奴一双美眸望向自己,赶紧摆手笑道:
  “贫道不擅科仪,对於道乐的理解一般!
  林道长和通真先生,都是符、法、科的大家。
  赵大家要问,就问他们好了……”
  赵元奴已经和林灵素聊过音乐,所以目光自然而然放在吴曄身上。
  被美人注视,吴曄心口仿佛有一团火焰燃烧,恨不得能將肚子里那些宋词都掏出来,获得美人另眼相看。
  只不过在那瞬间,他已经道心澄清,不为所动。
  上次他在州桥夜市打架,已经被林棲焰数落过了,她说自己身为一代妖道,打架什么的太low了.
  没错,这就是原话。
  因为自己的教学方式的问题,吴曄经常能从徒儿们那里听到许多“家乡话”。
  以文字装逼,並不符合自己的人设,吴曄也没兴趣在一个戏子面前討她欢心。
  不过……
  吴曄对於另外一件事,却多有感触。
  那就是在他所处的时代,水调歌头本身所代表的曲谱,已成绝唱。
  但绝唱的曲,何止水调歌头?
  念奴娇、如梦令等曲子也是如此……
  若是自己能將这些曲子保存下来,不至於让它们失传,想来也是功德一件。
  想到此处,吴曄心里有了主意。
  “通真先生且评一评,奴家这曲儿唱得如何?”
  吴曄久久不接话,赵元奴倒是先声夺人,询问於她。
  她声音娇俏,语气中带著几分俏皮,看似轻佻,却也让场上的气氛回归初始的轻鬆。
  吴曄回过神,与她眼神对上。
  “行首一开口,便觉清风拂面,尘虑尽消。贫道一时忘了这尘俗烦恼……”
  他淡淡几句,夸得赵元奴掩嘴直笑:
  “人说先生是天上謫仙下凡,却不想这么油嘴滑舌,不过这话怪让人开心呢……”
  她说话之间,顾目四盼。
  同样照顾了在座的其他人,林灵素和徐知常也跟著笑起来。
  “不过今日聚会,奴家也不当几位是一般客人,而是同道之间交流。
  奴家真心希望先生能给一些建议!”
  虽然明知她是逢场作戏,但在场这些人对这番话依然十分受用。
  赵元奴总有办法,让人觉得他们是不一样的。
  吴曄对这套话术十分熟悉,只是笑笑:
  “赵行首的表演自是天衣无缝,如果非要说些遗憾,却不在人,而在曲……”
  吴曄本就想借题发挥,说起曲子,他看其他人不解,解释道:
  “这水调歌取源於隋煬帝,后经发展……,前朝水调尚有大曲、小曲之分。大曲《水调》歌,又有凡十一叠,前五叠为歌,后六叠为入破。
  只可惜经歷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五季之乱,如今赵行首所唱之曲,不知有几分像从前?”
  他这番说辞,马上引起所有人的的共鸣,尤其是赵元奴,脸上少了几分嬉笑,多了几分真心。
  他们这些人对於谱曲的失传,感触最深。
  尤其是水调歌,如今已经变成水调歌歌头。
  战爭带来的是妻离子散,是国破家亡……
  相比起来,乐谱的遗失,只有很少一部分人会在意这个结果。
  “想不到先生还有这般感触,跟奴家想的无般一二……”
  赵元奴十分认真,站起来,朝著吴曄行了一个万福礼。
  吴曄起身拱手,还礼。
  “乱世之中,人命如草芥,太多的传承在乱世遗失了,不止水调歌,我道门何尝不是……”
  林灵素和徐知常看到吴曄引出这个话题,也跟著感慨起来。
  道教的科仪,基本上围绕著道乐来的。
  很多唱韵同样会隨著战乱到来而失传。
  “所以,贫道在想,为了避免这种悲剧再次发生,咱们是不是应该为后学做点什么?
  以避免今日你我所听之乐曲,变成后世之绝唱!”
  他这个说法一出,眾人肃然起敬。
  不管立场如何,林灵素,徐知常和赵元奴,都是某些传承的守护者。
  道士要护住祖师爷流传下来东西,作为乐师的赵元奴也有別人看来无所谓的坚持。
  可是谁能保证在乱世之时,这些东西不会失传?
  毕竟很多事情,並不是人力所能控制。
  “贫道想了很久,一直在想一件事,那就是文字的传承能力,远远高於口传心授本身。
  为什么诗词容易传世,而曲谱不能。
  这恐怕还是出现在乐曲传承方式本身。
  如今我们的记谱之法,无非就是减字谱、工尺谱,是吧?”
  吴曄將目光投向赵元奴。赵元奴默默点头。
  “这些方法好则好,可更加注重指法、表情等表演方面的东西,讲求口传心授,或者某些记谱法只局限於某些乐器!
  所以一旦有传承的那些人死於战乱,后人就算拿著曲谱,也无法还原当初的声音!
  所以,一种只要知道规律,看著文字和符號,就能復现昔日音律的记谱法,就是贫道能想到的对抗岁月的方法!”
  “啊……”
  赵元奴眼中,迸发出从未有过的光芒。
  她直勾勾看著吴曄,原来她只当是吴曄隨口一说,却没想到吴曄连解决方法都已经想出来了。
  吴曄的思路,还真就是一条能解决乐曲失传的好方法。
  只是知道了思路,还需要创造出那种如吴曄所言的记谱法才行。
  “明之,你不是已经造出这种记谱法了吧?”
  徐知常声音中,也多了一些颤动。
  他虽然以画术闻名,可毕竟也是道士,道乐失传的问题,同样让他痛心。
  如果吴曄能造出一种记谱法,那其中功德不会比整合出雷法弱多少。
  吴曄轻轻点头:
  “此法,名曰五线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