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PO18文学 > 奇幻玄幻 > 我在北宋当妖道 > 第99章 指天骂地,戏份要足
  第99章 指天骂地,戏份要足
  汴梁,大旱!
  百姓和朝廷官员对乾旱忍耐性达到顶峰的时候,求雨的仪式终於到来。
  这次並不是以皇帝为中心的求雨仪式,相对於以往的惯例,倒是简便不少。
  吴哗睁开眼晴,眼前三柱香火一闪而逝,烟火被他吸入体內。
  温暖的感觉,让吴哗的精神状態提到了最佳,他起身,外边,礼部、司天监等各部的官员官吏,已经开始为供养臣陈设忙碌不已。
  司天监的人来到门外,道:
  “通真先生,陛下马上要到了,您可以出来了!”
  作为这次求雨的主角,吴哗有足够高的地位,可以仅次於皇帝陛下入场。
  他点头,按照官员的引导,前往搭设祭坛的地方。
  此时满朝文武,已经就位,吴哗出现的瞬间,所有人的目光齐刷刷落在他身上。
  他的形象很多朝中大员认识,可品阶低一些的官员,却是第一次见到吴哗。
  在安静肃穆的会场,低声的议论,引起一阵喧譁。
  吴哗年轻,可真正见到吴哗本人,眾人真正意识到他如此年轻。
  年轻带来的坏处,就是质疑的目光,一直在吴哗身上扫过。
  尤其是吴哗身穿一件紫色法衣是皇帝临时叫人送过来的,吴哗不得不穿。
  虽然细节出了小小的意外,可是情况依然在他掌控之內。
  吴哗出场的时候,在场已经有很多道士,同时朝他鞠躬行礼。
  林灵素,徐知常护在他左右,辅佐他完成科仪。
  他的五个徒儿,分別拿著一份玉枢宝经,为科仪诵经。
  这本《玉枢宝经》的出现,意味著从今日起,以它为核心的神霄派,正式登上歷史舞台。
  “陛下到!”
  伴隨著太监高喊,身穿袞冕的赵信,在百官的拥护下,朝著祭坛走去。
  他朝看吴哗点头,百官停下。
  吴哗低头,呈上一份表文。
  皇帝带头走上祭坛,诵读表文。
  这次求雨,却和以往完全不同。
  宋朝求雨,按照规格高低,可以分为祭天(昊天上帝)、祭山川、祭龙神和祭先代帝王与功臣等几种情况,如果是掺杂宗教因素,还有会祭祀类似观音和道教神抵的仪式。
  今天的仪式,以道教为主,但所求神仙,却与其他时候不同。
  因为隨著玉枢宝经的出现,九天应元雷声普化天尊,雷祖正式成为国祭的道教主神。
  伴隨著皇帝诵出雷祖宝浩,还有祈雨表文,祈神这一步,算是完成了。
  乐队奏《禧安》之乐,皇帝献上贡品。
  他回头,望向吴哗,吴哗頜首,这时候,属於他的舞台终於开始了。
  他缓缓走上台来,跪在皇帝面前,高声喊:
  “臣,祈南极长生大帝怜悯天下眾生,降下甘霖!”
  虽然宋徽宗以南极长生大帝自居,已经有一段时日,可今日吴哗在最为正式的场合喊出他的名字,也引发不小的喧譁。
  这一君一臣,一个昏君,一个妖道。
  居然將最为庄严的求雨场合,变成自己的政治表演。
  许多对求雨这件事十分重视的官员,尤其是司天监的官员,登时怒目相视。
  赵信也没料到吴哗居然来这么一出,因为剧本上没有。
  不过话说回来,在推进道君皇帝这件事上,他还在准备阶段,吴哗如今喊出这么一出,有点让赵信下不来台。
  “爱卿,你这样,要是今天求不了雨——”
  君臣二人在高台上,赵信低声提醒吴哗。
  政治表演,往往需要十足的把握,今天求雨,若是求不下来,可就要丟人了。
  吴哗看著万里无云的晴空,又看看晴雨表,笑了。
  他低声说:
  “有陛下在,天上那些老傢伙不敢不给面子—
  不过未必是今日,三日內必有雨!
  但臣今日多少让陛下有个验证——”
  宋徽宗看著一点都没有下雨意思的天空,多少有些担忧。
  他相信吴曄,可也不敢说百分之百相信吴曄。
  所谓箭在弦上不得不发,吴哗敢让他架在火上烤,就一定能给他一个满意的交代。
  皇帝点头。
  他和吴哗两人错身,皇帝下祭台,吴哗登台,开始属於他的表演。
  他口中唱韵,开始诵念求雨的主神之名。
  以神霄法主南极长生大帝为尊,吴哗祈请大帝化身,雷部法主,九天应元雷声普化天尊。
  作为神霄派的主神,也是標誌著神霄派建立的神抵。
  吴哗以这种方式,开始推广雷祖。
  他在祭台上踏罡步,下放,被精挑细选的道士们,开始诵念玉枢雷经。
  一时间声音庄严,唱韵不断—·
  群臣在祭台下方站著,看著天空无云晴空。
  “这求雨,也是个辛苦的勾当!”
  跪在地上的老臣中,蔡絛抬起头,轻声蛋笑。
  求雨固然是一件庄严的事,可是如果求不下雨,台上那人唱跳可就变成非常尷尬的行为。
  吴哗第一次代表国家正式求雨,大抵也是如此。
  不管吴哗如何唱跳,天空並没有一丝下雨的跡象,下方期待的人们,隨著时间流逝逐渐变得玩味起来。
  道教的科仪,向来就是体力活,尤其是主持祭坛的高功法师吴哗,已经汗流瀆背。
  隨著时间流逝,半个时辰,一个时辰。
  虽然皇帝在场,大家也不敢喧譁,可是小声的议论,不可避免。
  童贯:“嘿嘿,看来司天监监说得没错,这次咱们这位小道长,要丟人了———””
  求雨科仪一共要主持三天,虽然一天不下雨並非等於求雨不成功,可是作为被皇帝鬱闷了好些时日的童贯,看到吴哗求雨不成,多少带著幸灾乐祸。
  他周围都是枢密院和军方的人,闻言低声笑场。
  这一片被感染,监管的太监目光扫过来,却被童贯扫回去。
  那太监哪敢监管童贯,只是面带哀求之色,求他別扰乱秩序.—
  但有了榜样,其他人也跟看窃窃私语。
  隨著太阳出来,吴哗在祭台上高声唱跳,做科,已经汗流瀆背。
  其他人跪在地上,等待一个动静。
  人的耐心,会隨著时间流逝而流逝,渐渐地窃窃私语的人越来越多。
  就在此时,就连宋徽宗都已经有些紧张和不耐烦。
  而作为主角的吴哗,却依然一脸庄严,这场求雨,是他的封神一战。
  他绝不可能让自己出一点岔子。
  根据晴雨图中云雨的变化,吴哗早就给自己安排好自己的戏份。
  今日无雨,也有下雨的趋势。
  吴哗能看到一团乌云,逐渐靠近汴梁的上空。
  他所要做的,就是拖时间.
  將乌云拖到就算成功了,第二日,第三日这剧情他能安排的明明白白!
  只是他心有成竹,其他人却未必如此,作为辅助他的林灵素和徐知常不说。
  他的五个徒儿其实早就紧张不已。
  五小在科仪队伍中,属於经师的角色,他们诵经的声音,也变得混乱起来。
  谁都明白这场科仪对师父的意义,但他们並不知道吴哗的金手指,对於云雨了如指掌。
  林火火焦急地看著天空的云层,一点变化都没有。
  而百官低声的议论,已经逐渐掩饰不住。
  “寂静——”
  维持现场秩序的太监总管杨,不得不大喝一声。
  伴隨著他的怒斥,这场科仪终於进入到转折点。
  只见吴哗此时,突然放下手中的法器,將法印重重拍在案桌上。
  他的动作,惹得眾人瞬间將目光都集中在他身上,刚才庄严的仪態,此时荡然无存。
  只见吴哗怒目圆睁,指著上天咒骂:
  “尔等醃货,尸位素餐,大帝下世歷劫才多久,就如此懈怠真王?
  贫道念以往同僚的情面,尚且尊重尔等几分,若再不给面子,不怪贫道一纸奏疏,上表昊天上帝.”
  他很没情面的指著老爷大骂,骂的那些官员面面相。
  求个雨而已,还能看到这种好戏?
  古人敬天,指天骂地已经是极为褻瀆神灵的事情,司天监的几个官员闻言,已经坐不住了。
  求雨这勾当虽然有时候是道士做的,有时候是和尚做的。
  但更多的时候,是他们这些人做的。
  今天让这道士把路走绝了,他们以后可怎么办啊“去稟告陛下,不能让他这么胡来!”
  判司天监王,气的吹鬍子瞪眼,他赶紧让人找皇帝告状。
  “等等——”
  他觉得自己亲自去,更显诚意。
  王正值壮年,任司天监监事之职。
  司天监虽然名义上事蔡京为主管,但实际负责人就是他自己。
  他还指望著自己的工作能做好,在皇帝那里努努力,然后再进一步。
  这也是他能喝蔡攸混在一起,敢对蔡京出手的原因之一。
  这次求雨的锅扣不到他头上,可是吴哗指天骂地,就是把大家以后求雨的路子堵了。
  不管如何,自己必须在皇帝面前保持足够的態度,以免以后黑锅落自己身上。
  他迅速靠近皇帝,皇帝不远处,梁师成也在看著祭台上吴哗指天骂地——
  “大人!”
  王能得宠,大半是因为梁师成的举荐,所以对其十分恭敬。
  “不能让这道士继续这样下去,若是惹怒上苍,降下灾祸,可就不好了———”
  大家都不愿意背锅,王的话也让梁师成若有所思。
  古人大多数,还是敬畏上天的,吴哗若是老老实实做科仪也就算了,指天骂地,確实让人难受。
  他点点头,带著王走向皇帝。
  和杨交换过眼神,杨对身边的皇帝道:
  “官家,判司天监王王大人求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