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PO18文学 > 奇幻玄幻 > 我在北宋当妖道 > 第109章 喝开水和卖炭翁
  第109章 喝开水和卖炭翁
  赵构为皇帝研墨,看著赵佶在纸张上写字,他写得十分吃力,因为他想要写的字,並不是他平日里的瘦金体。
  赵佶模仿雷祖训上的文字,企图復刻训诫中的精气神。
  但他的心境似平和那字体不合,却只得其形,不得其神。
  赵佶写了好多遍,都不满意,唯有在最后一次落笔的时候,方才找到雷祖的感觉。
  他以字会意,体会著这字体的主人背后的精气神,身上仿佛多了几分凌冽。
  赵构乖巧地伺候著爹爹,眼光却瞟另一边的吴哗。
  吴哗在知道太医们如何使用种痘之法,和皆是种痘背后的原理。
  他同时也在教授如果种痘后出现一些情况,如何处理。
  这些內容,都是经卷上有的,但细节並不在其中的东西。
  有吴曄讲解,这些太医们若有所思,再到心服口服。
  种痘术与其说是法术,不如说更像医术,或者是传说中的祝由科,自有其逻辑存在。
  “诸位大人,可知瘟疫的本质是什么?”
  “是天地之间,微不可查之虫!”
  “有经云:天地有,清浊攸分。
  清阳升为雷霆,浊阴沉作九疴。
  中有秽虫,潜形无象,小若芥子微尘,聚如黑煞障空。
  但这秽虫,也分成病毒和细菌两种——”
  吴曄的声音只是隱约传来,可落在小赵构耳中,却让他大开眼界,他恨不得放下手中的活,赶紧去道长面前听故事。
  听著听著,赵构不小心打翻了砚台。
  赵佶刚刚写好的雷祖训,瞬间被墨汁污染,赵构嚇得脸色惨白,赶紧跪下来。
  “別声张,朕也在听!”
  赵佶抬起头,给赵构使了一个眼色,赵构才发现原来爹爹写字,也心不在焉c
  父子二人对视而笑,不约而同闭嘴,听著吴哗在交代如何种痘事宜。
  他简单的科普了自己造的那本偽经里关於细菌和病毒的知识,这些太医们听得一愣一愣的。
  吴曄说的东西,他们闻所未闻,和他们所学的以阴阳五行诊脉的方法,也不太相同。
  一开始他们也不信吴曄所言,但吴哗讲的细致入微,逻辑自洽。
  尤其是他举了很多例子说明了细菌和病毒的无处不在,还有处置的办法。
  “先是说,只要坚持將煮开喝,就能百病不?”
  “百病不生谈不上,但若瘟疫流传之时坚持此法,可多活人五成其实咱们的老祖宗也告诉咱们,病从口入,可是口入了什么会让咱们生病,大家都有不同的理解——
  其实入口之病,起码有八成与秽虫有关,若是能喝烧开的水。
  则天下本不该死之人,多能活命—
  隨著吴曄讲课的深入,他们討论的问题早就不在种痘本身。
  那些老太医们一开始还对吴哗的说法半信半疑,很快的,他们不少人已经拿出笔记开始记录。
  赵佶父子听著吴哗隨口所言,却被他话中的口气震慑住。
  一个简简单单的喝开水,居然能胜过世间许多灵丹妙药,能活人无数?
  这看似语不惊人死不休的话语,吴曄却能將它背后的逻辑说得清清楚楚,赵佶父子听了,心驰神往。
  “好了诸位,改日再说!“
  吴曄本来讲得兴起,却感受到了背后的目光,於是咳嗽几声。
  他的身体本来就【虚弱】,在他刻意的表演下,眾人才想起通真先生的情况和他刚被雷祖抽了一鞭子的事。
  “此方若验,陛下和通真先生必然是我医家祖师之一!
  老夫无以为报,家里倒是有一条珍藏的人参,回头给先生送去..””
  一场论道下来,老太医们对吴哗的印象大好,纷纷表示。
  吴曄微笑,他没有拒绝这些人的好意,只是愧领。
  江湖是人情世故,而人情世故来自於相互麻烦。
  若故作清高,反而显得见外。
  吴哗的这番动作,反而让那些太医们心生好感。
  要知道太医这个工作虽然看起来十分尊贵,可是比起吴哗的身份,那是完全没有办法比。
  但吴哗的平易近人,迅速拉近了这些太医与他的交情。
  他们也默默决定,为吴曄做一些事——
  等到太医们告退,各自去忙碌之后,吴曄转身朝皇帝行礼:
  “不知道陛下可有什么感觉?”
  “无事,一切甚好!”
  赵佶刚刚种痘的时候,也曾担心过身体的反应,可是此时一切安好,他早就放心下来。
  虽然吴曄警告,有一部分人可能会因此发烧,但很快就会过去。
  但很明显,皇帝並不属於有一部分人,他一切都好。
  “先生说的喝开水,真如此神奇?”
  等吴曄坐下,赵佶忍不住询问他感兴趣的话题。
  吴曄点头,道:“其实陛下算一算就明白,这只是一道算术题!
  这世间疾病,死於秽虫蛊虫者多,山中清泉,亦有不可见之虫存在。
  若常人能以滚水放凉服用,哪怕此法能因此多让一些人活下来,这数字放到天下,也是天文之数。
  这些活下来的人,就是生產资料吗,是能为大宋纳税,劳作的人才。
  所以一句【喝开水】,就是仙家不传之秘,是真传一句话!”
  真传一句话,假传万卷书。
  赵佶琢磨了一下,好像真的就是这个道理,道家人喜欢藏。
  就如丹道来说,都说丹田,可是哪怕信息发达如后世,很多人其实也不知道丹田在哪。
  多年修行,不得长进,也许师父只是一句话点明丹田所在,便胜过十年苦修。
  这就是所谓的內密,而喝开水如果真如吴哗所言神奇。
  那这句话,就相当於万金不换的真传一句。
  是能活人无数,泽润苍生的金句。
  所谓道不轻传,法不贱卖!
  赵佶不明白吴曄为何简简单单就將这句话说出去,要知道道家可不讲慈悲为怀,普度眾生——
  他不理解吴曄的境界—
  “因为,这是屠龙术!”
  吴曄的话让皇帝愣住,所谓屠龙术的故事,出自於《庄子·列御寇》,讲的是一个朱评漫的人,向一位名叫支离益的高人学习屠龙的技艺。他耗尽了千金家產,了三年时间,终於將这门技术学成了。但是学成之后,却发现这个世界上早就没有龙,这门所谓的屠龙术,也无用武之地。
  道理皇帝是明白,可用喝开水比喻为屠龙技,似乎太过牵强了。
  毕竟任何人知道了喝开水的好处,只需要坚持喝烧开的水,就能延年益寿,长命百岁。
  这等简单的延寿之法,难道还有人做不到吗?
  吴曄仿佛明白皇帝的想法,呵呵一笑。
  他的手,拍在桌子上,弹出简单的韵—.
  “卖炭翁,伐薪烧炭南山中。
  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鬢苍苍十指黑。
  卖炭得钱何所营?身上衣裳口中食。
  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
  夜来城外一尺雪,晓驾炭车辗冰辙。
  牛困人飢日已高,市南门外泥中歇。
  翩翩两骑来是谁?黄衣使者白衫儿。
  手把文书口称敕,回车叱牛牵向北。
  一车炭,千余斤,宫使驱將惜不得。
  半匹红纱丈綾,系向头充炭直。”
  在韵律中,吴哗唱起一首膾炙人口的诗句。
  白居易这首诗,通俗易懂,也揭示了前朝“宫市”制度对底层百姓的盘剥。
  赵佶如雷灌顶,瞬间醒悟,吴曄说的人和他理解的人,从来不是一种人。
  对於那些如卖炭翁一般,挣扎在底层的老百姓而言,就算知道喝开水是长生方又如何?
  他们能吃上一顿热食,就已经是谢天谢地之事,哪有那么多的柴火能去烧开水?
  纵知长生方,也如屠龙技。
  赵佶的脸瞬间赤红,吴曄这屠龙技三个字,可是结结实实打在他赵佶身上。
  他没有恼羞成怒,只有吴曄带著讽刺的劝諫,赵佶觉得与眾不同。
  这与雷祖那篇训诫文,如异曲同工,在为他指明未来修行的道路。
  “好你个先,你这是在点朕呢!”
  赵佶也不生气,直接跟吴曄开起玩笑,笑著笑著,他幽幽嘆气。
  比起別的皇帝,他这个昏君至少有一点是好的,就是他经常微服出巡。
  汴梁虽然繁华,可是走在夜市中,赵佶总能看到百姓生活的样子。
  哪怕在汴梁城,他以前不想“见”到的地方,眼角的余光总会烧到无家可归的孩子,衣不蔽体的乞丐,还有哪些为了生活在在底层百姓。
  他以前总是特意去忽略这些地方,忽略那些在【盛世】下的阴影。
  如今回想起来,雷祖所言的“劫”,大概就要落在这些人身上。
  吴曄在点他,雷祖也在点他。
  但他们又闭口不言所谓的劫应在哪里,难道这就是他们所说的劫?
  赵佶低下头,却听到吴曄的咳嗽,他才意识到吴曄其实一直没有休息..
  被雷祖打了一鞭子,又拖著残躯为自己收拾烂摊子,吴曄的行为,让皇帝士分感动。
  他暂时收起好奇心,对吴哗说:
  “先生,要不休息吧?”
  吴曄点点头,朝著外边看去,其实他的五个徒儿早就等在一边,林棲焰走过来,扶著吴曄,告退离去。
  “九哥,你去帮朕送送先生!”
  赵佶低头思索,似有心事,这几天发生的事情实在太多了,等吴曄离开后,他也要好好整理自己所得所思。
  他让赵构去送行,赵构乖巧应是。
  等过了一会,赵构回来,却发现皇帝继续写那篇《雷祖训》。
  “爹爹,我想拜先生为师!”
  “你不是已经拜先生为师了吗?”
  赵佶蹙眉,赵构回答:
  “爹爹,不样,臣想成为先的弟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