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PO18文学 > 都市言情 > 1978:从参军开始的文豪 > 第87章 这是周志刚吗?谁知道呢?(日万求月
  第87章 这是周志刚吗?谁知道呢?(日万求月票)
  第二天,周旭还跟着歌舞团一起训练来着,才刚刚到了门口就听到!
  黄小瑞,也就是歌舞队的队长,就喊了一句:“集合集合!”
  一群人看到门口停着一辆吉普车,这种小车一出现,准是有领导来了,所以几人陆陆续续走过去集合。
  集合完毕,老首长走了出来,他对着众人说了几句话,都是比较官话的训话。
  老首长看起来十分严格。
  那边的麦穗不禁皱眉:“他又来视察了?”
  “为什么呀?你们很讨厌这个领导吗?”周旭不认识人,毕竟才来了文工团没几个月,他其中还有三个月在战场上。
  何静解释道:“老首长比较严厉……喜欢揪人毛病,除此外没什么了!”
  那边的陈勇立马说道:“逮到人就是骂呀!我上次还被罚站了一天呢!脚都麻了。”
  “哦,就是骂人呀!”周旭思考了一会儿。
  “来了来了!”一群人立马闭嘴,周旭紧跟着闭嘴不说话。
  老首长巡视一圈,然后挥挥手:“你们先去休息吧!才表演完是该休息会儿了……”
  “周旭留下来!”老首长看了一眼,缓缓说道。
  周旭顿了顿,有种不祥的预感,但是他留在了原地。
  周志刚朝着他走了过来,但是却没有什么异样的表情:
  “周旭同志,你好!”
  “老首长好!”
  周旭看了一眼政委,毕竟政委帮了自己不知道多少次了,所以现在的周旭对于黄政委真的是特别信任的。
  黄政委提醒道:“这位是政治部的顾问,周首长。”
  周志刚很瘦,瘦骨嶙峋的感觉,脸两边的肉是往里面凹的一丢丢,看着周旭他微微一笑,十分和善。
  “我很早听说过你了,文章写得很不错的。”
  那边的黄政委都很意外?
  更别说这群待在文工团几年的老同志们了,他们从来没有见过周志刚如此笑出来过?
  张芳芳跑过来,惊讶的说了一句:“什么呀?别真是亲戚呀?”
  “呸!人家是欣赏周旭同志的才华,你别传谣言了!”韩蓉可是听说龙平诋毁周旭这个战斗英雄,结果被直接调走了。
  虽然龙平还犯了其他的事情,算是数罪并罚吧。
  “啧啧?老首长啥时候给我们这么好的态度了呀?……”一群人叽叽喳喳的讨论着。
  “你还想好态度呢?你得个一等功再说吧!到时候笑着给你递旗帜……”
  “不过,今天老首长心情好,说不定就不会罚我们什么事情了。”
  “祈祷吧?不过这老首长怎么连句重话都没有?”
  在场的人全都愣住了,你看我、我看你,眼里满是藏不住的不可置信。
  谁不知道周志刚?平时在团里就没见他松过眉头,总是板着张脸,要么盯着排练挑毛病,要么拿着报表找疏漏,连跟人说话都带着股不容置喙的严肃劲儿,哪回不是让人心里发紧?
  可眼下呢?他对着周旭,嘴角不仅弯着,连眼神都软了几分,说话的语气更是温和得像春日里的风,跟平时那个爱“找碴”的他比,简直像换了个人
  周志刚看了一眼人群,吓得一群人跑的快了些;“首先我给你道个歉,本来是半个月前就该来说的,你被冤枉也是我当时交稿去文艺处时候没说清楚导致的。”
  “哦!”周旭愣了愣,立马说道:“首长!您这么说我可受不起了!您能特地过来把事儿说清楚,我已经特别感激了。”
  “你能理解就好!”周志刚继续说道:“我没想到《高山下的环》这作品成绩这么好,应该是最近几年的军事小说当中成绩最优秀的吧?当然,总政治部的老周还给我发来了致电,让我多注意注意你呢!”
  周志刚心情很妙。
  当然他不是为了道歉来的,他道歉就是客套的,主要是因为《高山下的环》成绩不错!
  他说的老周,是另外一个人……级别比他还高一截。
  《高山下的环》在部队当中的销量就快接近五十万册了,这是近年来如果不是特意宣发而印刷的小说外成绩最好的作品了。
  甚至于在全国范围内反响都是不错的。
  所以上面的领导就稍微提点夸奖了几句,鼓励多多创作类似作品……
  “这成绩也超出了我的预期,我也很意外。”周旭继续说道。
  他不会啥官话,什么多谢领导栽培,我要静下来继续努力的。
  说完这些,周志刚拍拍周旭的肩膀,突然说道:“我这次来还有一个目的,就是鼓励你创作的!!既然鼓励创作就要给你一点特殊待遇!”
  周旭带着期待的眼神看着老领导,难道说……好吧,并不是周旭猜想的立大功。
  “对了,胜利文工团不是有个档案馆,平时是需要申请才能进去看资料的吧?”周志刚看了一眼黄政委说道。
  黄政委点点头:“里面有大致的hub省附近,也就是长江中下游的抗战记录、解放战争也有一些省内英雄抗美援朝的记录……”
  “那就是这个了,平常申请太麻烦了,我给你安排了小职务,你有机会可以进去看些资料!顺便也能去帮忙整理一下资料!”周志刚说道。
  周旭立马道谢。
  不过守档案室算权力吗?应该算是一种权力吧。
  周志刚说完这些就离开了。
  黄政委看了一眼周旭,周旭问道:“怎么了?”
  “没什么,你来了快一年了?”
  周旭数了数:“现在不才六月中吗?还有三个月才一年。”
  黄政委也不知道说什么,他也带着一丝丝的意外朝着屋子里面走去。
  按照这个进度,老黄觉得周旭还真的能两三年干个团级?
  周旭跟着去了食堂。
  自己跟着创作室的一群编剧吃饭,他还是和一群老师们合得来,旁边的年轻人实在是太多了,现在因为周旭火了的原因,已经心里把他当成了老师,很难像是同龄人一样交流了。
  ……
  吃完饭之后,周旭刚刚准备离开,话剧团的韩蓉给他抛了一个媚眼,然后立马朝着周旭主动靠了过来:
  “周同志?领导有啥特别指示吗?我看老领导对你很照顾呀?”
  “没啥吧?鼓励创作云云之类的。”周旭说道。
  “好吧。”韩蓉派了张芳芳上。
  张芳芳笑着说道:“周同志,有件事我想和您说说?”
  周旭带着清澈的眼神看着张芳芳:“你直接说吧?”
  “你……”张芳芳看着周旭都有点打抖,不太敢说话。
  韩蓉揉揉脑袋:“她问你是不是有了相好了?”
  “没有呀!?”周旭直接回了一句。
  两人不再和他说话,连忙跑路了,韩蓉摸着下巴对着张芳芳说道:“这个周同志是不是还没有开情窦?”
  张芳芳说道:“不会吧?写韩玉秀和梁三喜的感情的时候,写得很好呀?他会不懂爱情?”
  “但是我感觉他不一样?对于文工团的一群女生都没有感觉,就算是我们团以前的那些老标兵都会喜欢人,别说文工团里面美女如云。”
  张芳芳听到这句话,憋着笑说道:“也许他追求更高吧?”
  “啥?我看说不定人家是有相好不乐意说呢!?”
  “我看是你想多了,他回答的多快,一看就没撒谎。”
  两人不清不楚。
  周旭来到了创作室门口,看向了绘画的李自强,问了一句:“情书成功了没?”
  李自强里面笑着说道:“写的情书人家说是好,说我是好人!我感觉很有机会!”
  “好人?那就是说你没机会了,别去挣扎了。”周旭躺在自己的座位上面慢悠悠说道。
  “没机会?为什么呀?”李自强着急说道。
  周旭一下从椅子上面弹射起步,立马说道:“我们来说说好人是什么定义?你会说谁是好人?”
  “……您是好人?”
  “对,我这种给你好处的是好人!还有一种就是不管别人是什么你都傻乎乎答应的是好人!?爱情里面没有好人……”周旭情场高手开课了,毕竟这年代还没有各类圣经。
  “哦哦!我懂了,谢谢周老师!!”
  教授完这个呆瓜一小节课之后,他连称呼都换成了周老师,可见其尊敬程度。
  当然周旭继续说了几句。
  李自强带着一丝丝疑惑朝着周旭问道:“周老师,为啥您不写诗歌呀?您写的诗歌真的特别的好!?”
  周旭摸着下巴,一股深沉的感觉:“我的诗歌和现在流行的诗歌不一样。”
  七十年代末,最火的就是赵振凯吧?也就是北岛为首的朦胧诗派,一群人合伙弄了一个《星星》。可谓是火极一时。
  所以现在这个年代诗人是比起来作家要出名一点的,有点年轻人的爱豆的样子了。
  在年轻人当中当然更仰慕诗人,经典的就是十个年轻人九个喜欢诗歌,还有一个自己写诗歌,这个写诗歌的就是小诗人陈凯歌啦~
  不过周旭倒不是高雅不高雅的问题。
  单纯诗歌不赚钱。
  一首 100行的中型诗歌,稿费约 2元- 10元……关键还浪费脑子。
  说了几句,李自强离开了。
  张一兵也在下午来找周旭说了一下关于自己的情书的事情,当然张一兵也是惨败了。
  虽然周旭是情圣,但是手底下的一群徒弟一个比一个废物了。
  不过周旭微微摇头,文工团的一群人混来混去,爱来爱去的……避免不了,毕竟一个集体里面混入的俊男靓女太多了。
  比如说《红楼梦》拍摄的时候,人家王扶林还特意要求不能谈恋爱呢,后面成了三对。
  侯长荣(柳湘莲)和陈剑月(香菱)、吴晓东(贾芸)和沈琳(平儿)、高宏亮(贾琏)和胡焰(化妆师)。
  当然成了的都这么多,背地里谈来谈去的不知道多少对呢。
  但是他不一样,拥有崇高理想的周旭就没这种心思,单纯想的是过两年晋升了,处处留情不好。
  ……
  第二天,《解放军文艺》《京城文学》《长江文艺》这些小一点的杂志社相继发表这六月期的杂志。
  其中又不少的都是《高山下的环》的文学评论,毕竟文学杂志的评论除去《文艺报》之外都是有着时间的差距的,很多杂志都是一两月才发刊一次。
  当然还有周旭最喜欢的读者来信环节。
  这一次的读者来信是一大堆,两麻袋,一麻袋是社会上面的,一麻袋是部队里面的。
  社会上面的读者大方一点,会给他打赏。
  部队里面的同志们给他塞石头子,这是边疆的……给他塞子弹壳,这是作战连队的……
  巴拉巴拉,反正表达对作者的喜爱呀,啥东西一堆堆的。
  随之读者来信过来的是约稿信。
  因为一个作家火了之后,就会被各大的杂志社盯上,周旭大大小小来了不少的杂志社。
  其中就有《十月》,这是新建的杂志社,现在还不是四大名旦呢。
  《当代》也是建立不久,人民文学出版社扶持建立的,比较有含金量。
  《钟山》是老牌子了……
  当然周旭已经同意给了《人民文学》就不会反悔的。
  最后是稿费单子……一共是五百块钱。
  加上原本的七百块钱,自己现在已经是千元户。
  至于说第一笔稿费去哪里了?老家寄钱回去一百多了,给了有才哥补偿金两百多!最近买东西,也有送礼了一些钱……
  果然周旭有点大手大脚。
  不过他现在已经在构思新的小说了,又有钱赚了,他现在的小梦想还是存钱买套四合院。
  经过昨天的一阵小插曲,一群人又回到了原本的生活轨迹……
  周旭也拿着笔墨开始了写小说的过程。
  还去了档案室看了档案,敲敲门进去,看着整个办公室分好了各类时间线的记录,周旭还是觉得有点小激动的!
  这种机密文件一般来说得混了小名头才有机会的,进入之后琳琅满目的。
  武昌算是革命圣地吧?
  从世纪初就是各类大事件的中心,所以政治部能找到的资料真的挺多,什么起义、抗日、解放战争……类型多样。
  当然绝密的资料不可能放在这个档案室,周旭看到的都是机密文件。
  确实算是给他写军事小说提供一些参考吧?
  当然看了这些资料,他写出来什么小说也不算特别离谱吧。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