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明远的额头开始冒汗,这个客户非常重要,而且对方点名希望听到更专业细节的解释,他自己根本说不出了所以然来,万一搞砸了……
他压低声音,带著一丝不易察觉的慌乱:“邱吉,现在不是说这个的时候!项目成败关乎整个部门的业绩,你要以大局为重!”
“王总,我一直很以大局为重。”邱吉直视著他,微微加重了语气,“所以,为了確保这个『大局』能圆满成功,我觉得最好的办法就是还原事情的本来面目。既然需要我去向客户详细阐释设计细节,那么这份方案的署名权,也应该归还给它的实际设计者,这样我才能名正言顺、有理有据地去沟通,您说对吗?”
王明远的汗珠顺著鬢角流了下来。
他死死地盯著邱吉,邱吉却毫不避让地回视。
僵持了將近一分钟,眼看著客户约定的时间越来越近,王明远终於败下阵来,从牙缝里挤出一句话:“行!算你厉害!署名改回你!你现在立刻!马上!去客户那里!”
邱吉这才干脆利落地拿起资料:“好的王总,保证完成任务。”她圆满地完成了讲解,客户非常满意。
事后,风言风语果然传开了。
有同事在茶水间“好心”劝她:“邱吉,你这次是不是太较真了?功劳是谁的不重要,项目成了不就行了?何必得罪领导呢,以后还在他手下干活呢。”
若是从前,这样的议论足以让邱吉陷入自我怀疑和难过之中,觉得自己是不是真的做错了,会不会被孤立。
但现在,她只是转过身,看著那位同事,清晰有力地回应道:“维护自己的劳动成果,怎么就叫斤斤计较了?如果所有人都觉得被抢走东西活该忍著,那以后谁还愿意认真做事?反正功劳都是別人的。我做好我的事,拿回我应得的东西,天经地义。至於领导?一个值得尊重的领导,首先应该懂得尊重下属的劳动。”
她的话不卑不亢,却像一记清脆的耳光,让那位同事哑口无言,訕訕地走开了。
邱吉端起自己的杯子,心情如同窗外的阳光一样明朗——原来,有理有据地反击,感觉这么好。
之后,她在母亲的陪同下主动约了一位心理諮询师,决定正式面对和治疗抑鬱症。
隨著一次次喝了母亲特意给她熬製的鱼汤,那股温暖的力量仿佛又一次注入体內,给她带来安慰和勇气。
更新不易,记得分享101看书网
邱妈妈每次来看女儿时,都能惊喜地发现邱吉的气色越来越好转,眼中重新有了光彩。
“妈,我想通了,”邱吉认真地说,“我要辞职考研,重新开始。这些年我一直为別人活,现在我想为自己活一次。”
邱妈妈欣慰地拥抱女儿:“无论你做什么决定,妈妈都支持你。”
鱼汤的治癒力量,仿佛不仅滋养了她的身体,更温暖了她的心。
这股由一口鱼汤引发的治癒浪潮,起初只是悄无声息地在少数人之间流转。
邱吉並非个例。
在城市另一个角落,一位因长期创作瓶颈而焦虑不堪、几近枯竭的画家,在丈母娘的照顾下,也收到了半箱江家菜篮子的鱼。
妻子为他燉了汤,那顿晚饭,他久违地感受到了食物带来的纯粹满足感,而非机械性的充飢。
更奇妙的是,当晚他躺在沙发上,望著天板,脑海中竟不再是令人恐慌的空白,而是零星闪烁起几个模糊却生动的画面。
他没有强迫自己,任由那点灵感细流缓缓流淌。
一周后,他重新拿起了画笔,虽然缓慢,但笔尖终於不再凝滯。
一位刚经歷丧偶之痛、整日沉浸在悲伤中难以自拔的老人,被女儿接回家中小住。
女儿学著网络视频的做法,用江家菜篮子的鱼细心熬煮了乳白色的浓汤。
老人本无食慾,在女儿殷切的目光下勉强喝了几口。
汤很暖,味道质朴却深厚,仿佛带著某种生命最本真的力量。
那晚,他睡了几个月来第一个没有依靠安眠药的整觉。
第二天清晨,他主动走到阳台上,久违地晒了晒太阳,虽然悲伤依旧在,但胸口那块压得他喘不过气的巨石,似乎被那口温暖的鱼汤融化了一角。
一位被高强度工作压得內分泌失调、情绪持续低落的都市白领;一个备战高考却因压力过大而失眠厌食的学生;一个產后抑鬱的新手妈妈……
越来越多的人,因为各种机缘巧合,尝到了江家菜篮子的鱼。
他们的情况各不相同,但体验却惊人地相似。
首先是味蕾被极致鲜美的味道唤醒,隨之而来的是一种难以言喻的舒適感与满足感,仿佛身体里某个停滯已久的齿轮,被温柔地重新推动。
紧接著是久违的、踏实深沉的睡眠。
再然后,许多人发现,原本灰暗压抑的情绪底色,似乎被注入了一缕微光,一种平和的、源自內心的力量慢慢滋生,让他们有了重新面对困境的些许勇气和胃口。
这种变化並非翻天覆地,更像是阴霾天空下透出的一丝金色阳光,虽未完全放晴,却足以给人希望和方向。
它不足以直接解决所有现实难题,却仿佛给人加满了一层“情绪缓衝垫”,让人能以更平稳的心態和更饱满的精神去应对挑战。
渐渐地,在私下的聊天群里,在朋友的口耳相传中,一个亲切又贴切的暱称不脛而走——“快乐鱼”。
“你吃过『快乐鱼』吗?”
“我妈说了,这周末给我们熬『快乐鱼汤』,让我们回家吃饭!”
“感觉最近情绪不太对劲,继续一条『快乐鱼』回回血。”
人们並不知道这“快乐”从何而来,只能將其归功於农场纯净的生態环境、独特的养殖方式以及鱼儿本身卓越的品质。
他们用最朴素的语言表达著最真实的感受:“吃了这鱼,心情莫名就好了不少,浑身得劲!”
社交媒体上开始出现自发性的分享和推荐,標题多是“神奇!这条鱼居然治好了我的不开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