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PO18文学 > 奇幻玄幻 > 大明天幕:曝光我将成为千古一帝 > 第86章 驳斥土木堡之变阴谋论
  第86章 驳斥土木堡之变阴谋论
  悠扬伤感的音乐声响起,一个视频出现。
  视频是一个黑色背景,然后文字白色,从上而下滚动,缓缓播放。
  第一行的文字是:土木堡之变战死名单。
  接著,就是一大串的名单:
  英国公张辅、泰寧侯陈瀛、襄城伯李珍、遂安伯陈垣(yuan)、修武伯沈荣、都督梁成和王贵、户部尚书王佐、兵部尚书鄺野、吏部左侍郎兼翰林学士曹(nai)、刑部右侍郎王永和、都察院右副都御史邓(qi)————
  后面的名字还有很多很多,基本包括了整个大明的文武顶层。
  【这些人,包括了当时整个大明的文武顶层】
  【可怜的英国公张辅,半只脚都要进棺材的老人了,跟著朱棣熬过了靖难之役没死,却死在了土木堡之变】
  【英国公张辅是有史以来在官位上,阵亡的最高级別的官员,正一品太师】
  【现在的土木堡阴谋论,说是文官联合起来要杀朱祁镇,要谋反,于谦进行了兵变】
  【那么,本up主请问,死去的文官名单里面,有没有户部尚书和兵部尚书?大明一共六个部,死了两个部的老大,他们两个还不能代表大明所有的文官吗?】
  【合著要弄死朱祁镇,非要把自己搭进去?他们是脑子有病?】
  【又有人要说,说他们只是玩脱了,没想到朱祁镇被也先给救了?】
  【本up主就是一脸问號,你的意思是英国公张辅也背叛了大明,成为了奸臣,杀死英国公张辅的也先成为了大明的忠臣?】
  【还有,就算有一些文官想弄死朱祁镇,比如于谦,比如杨洪,就算这是真的,其他战死的官员呢,于谦和杨洪还能操纵其他所有战死的官员?】
  【他们什么地位,能操纵跟著朱棣打天下的四朝元老英国公张辅?能操纵一个户部尚书和一个兵部尚书?】
  【能够操纵英国公张辅的,就只有朱祁镇这个皇帝,英国公张辅只忠於皇权】
  【所以啊,要洗白朱祁镇的时候,一定要动动脑子,看看合不合逻辑】
  弹幕一“网上现在有这种说法,怎么跟他们解释都没用,那些人確实已经魔了。”
  “就一点—洗朱祁镇的—他们的意思是,大明的顶级文武官员,全部背叛了朱祁镇?”
  “其实他们的意思是,土木堡和京城那么近,杨洪守著长城,瓦刺的大军是怎么能够通过他的防线进来的———”
  “但是,长城並不是神,要是长城真这么厉害,能防住所有的敌军,大明未尝不可与三体人一战!”
  “非要说户部尚书和兵部尚书代表不了所有文官的话,那我也是没辙了一个管钱,一个管兵——””
  “而且不止户部尚书和兵部尚书啊,一大堆侍郎、都察院的—-我也搞不懂,打个仗带这么多文官干嘛?人家搞好后勤就好了,非得带人家去送死,朱祁镇是绝对这场战爭必胜?带文官去旅游?”
  “好像是这些文官反对出征,朱祁镇觉得他们怕死,非要带上。”
  “另外则是朱祁镇要带他们去见证伟大的皇帝陛下朱祁镇灭掉瓦刺后封狼居胥的场面,简而言之,飘了————
  “英国公张辅呢,也劝不动朱祁镇吗吗?”
  “谁能劝得动朱祁镇啊,朱元璋和朱棣来了,恐怕都劝不动朱祁镇吧,当时朱祁镇只听王振的,拒绝听张辅的。”
  “不过我得说句公道话,朱祁镇不听张辅的,只单单这一个点,確实不能完全怪他,大头责任在他的爹宣宗。”
  “哦?”
  “当时仁宗朱高炽和汉王朱高煦爭夺皇位,靖难勛贵都是站队汉王朱高煦的,只有文官们站队太子朱高炽,当然,张辅是中立。”
  “等到宣宗朱瞻基登基,尤其张辅中立,朱瞻基就不信任张辅了,把张辅变成了大明吉祥物,给高官厚禄,就是不给实权,甚至於当时安南反叛,张辅主动请求前去谈判,都被朱瞻基拒绝,这也使得安南再次脱离华夏。”
  “等到了朱祁镇的时候,张辅依旧是吉祥物,隨著张太皇太后以及三杨的去世,张辅失去了天然的政治盟友,在朱祁镇的支持下,张辅根本抗衡不了太监王振的打压。”
  大明·北平一隨著瓦刺被打跑,朱祁隨著朱棣暂时住在了北平的燕王府,朱祁看到天幕这样说,算是明白,这一世,他的那个老爹朱瞻基,是不可能当皇帝了。
  杀死二叔、閒置功臣、更改大明整体积极进取的节奏-放弃安南。
  天幕將他做的事情全抖动了出来,不要说老朱了,只怕他的曾祖父朱棣,都会对这个“好圣孙”非常的不喜。
  歷史上,朱棣一直喜欢朱瞻基,是因为他觉得朱瞻基和他很像,都是马上皇帝,等到太子朱高炽休养生息十几年后,朱瞻基就可以继续带领大明积极进取。
  这样大明便可以从朱棣这里开始,形成一个“战”一一“休”一一“战”的良性循环。
  只是朱棣没有想到,朱瞻基“进攻性皇帝”的形象,是装的。
  现在就是,他这个明王肯定是大明封建主义的接班人,他的爹是朱瞻基,如果想让他登基,就绕不开朱瞻基,老朱—会怎么做?
  杀父存子?
  朱祁打了个寒颤,老朱,应该还没有这么狠吧—
  毕竟朱瞻基没有做什么伤天害理的事,只是將大明的进攻发展走向给改变了。
  燕王院子里,朱棣斟酒,嘆气:
  “本王没有想到,你爹那积极进取的模样,竟然是装的—”
  朱棣毫无顾忌地在朱祁面前说他的爹。
  因为朱棣知道,朱祁和朱瞻基,根本就没有感情。
  朱棣陷入了回忆,朱瞻基明明多次在战场上杀敌,为什么当了皇帝后,就直接躺平,改变大明的进攻节奏了呢?
  大明最强盛的时候,出现一个躺平皇帝?实在是有点搞笑。
  至於天幕上所说的土木堡阴谋,朱棣和朱祁都是笑笑不说话。
  死了那么多官员,大明的官员的半壁江山都算是没了,还能扯上阴谋了,那也是没谁了,他们根本就被不信那是所谓的阴谋。
  尤其是户部尚书,在六部里面,某种意义上,是排第一位的,毕竟是国家钱袋子。
  大明·应天府·皇宫一“身处大明最强盛的时候,竟然放弃安南?”
  “张辅要去夺回安南,还拒绝了?”
  朱元璋有些不敢置信。
  他已经在思考该怎么安排皇位的继承了。
  从天幕上两次带著批评的视角批评他那个曾孙朱瞻基来看,这个人,已经在他的储君名单中划掉了。
  在他看来,杀二叔这事,是小事;閒置功臣,也是小事;但是,一个强盛的帝国,皇帝却摆烂,放弃安南,不主动攻打草原,不主动收復西域,这是大事—
  这说明,这个皇帝的战略眼光,极差只想守著自己的一亩三分田甚至在守成之君中,都算是中等偏下—
  守成之君拿到“大小鬼”和“四张二”,都知道超级翻倍啊—”
  守成之君,开局5分钟超神,都知道要去对面野区反野了啊—
  哦—这个扑克牌和某款moba游戏,天幕里面提到过很多次,所以朱元璋也知道这两个比喻—
  老四怎么搞的,国力达到顶峰的时候,选个守成之君?然后守成之君的儿子朱祁镇倒是有开拓的志向,但是却没有开拓的能力也不能全怪老四,看天幕上说,是朱瞻基这小子骗了老四,让老四以为朱瞻基是马上皇帝。
  让咱想想,去掉老四给咱续命的四年阳寿,咱应该还能活十年左右,这十年,咱一定要把大明安排得妥妥噹噹。
  “老四啊老四,你怎么就这么容易被骗呢?”
  朱元璋反覆思索,想出来的办法,就是在他的有生之年,要多骗几次朱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