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PO18文学 > 奇幻玄幻 > 重生汉东赵瑞龙,我要逆天改命 > 第42章 超前眼光!语不惊人死不休!
  “叔叔,你確定要跟我们一起豪赌一把?”
  赵瑞龙似笑非笑的问道。
  “当然,你以为我是在跟你开玩笑吗?”
  陆长生一脸严肃的问道。
  “不不不,我是怕你听了我的建议后,会嚇一跳!”
  赵瑞龙拿出手机,准备打电话。
  陆长生重重冷哼了一声。
  “老子可是枪林弹雨杀出来的,会被你嚇一跳?赶紧打电话吧你!”
  赵瑞龙满意的点了点头,拨通父亲的私人电话。
  “爸,我有一件十万火急的事情,要跟你商量,你下午有时间吗?好,那我们马上来找你!”
  片刻后。
  猎豹越野车轰鸣驶出厂区。
  “你不是要嚇我一跳吗?说吧,你到底多么嚇人的建议!”
  陆长生一脸淡然。
  他尸山血海都闯过来了,连死都不怕。
  岂能会被赵瑞龙的三言两语给嚇到?
  “我的建议其实很简单,那就是你打一份报告,提议搞军民融合发展战略!”
  听到赵瑞龙这话,陆长生顿时哈哈大笑。
  “我当是什么耸人听闻、石破天惊的建议呢?原来是搞军民融合发展,你小子这不是雷声大雨点小吗?”
  “你知不知道,早在古代我国就已经有军民融合思想了?屯田制就是典型的军民融合,士兵们平时务农训练,战时戍边打仗。”
  “而到了近代,在五十年代,我们的国防工业就已经围绕『军民结合、平战结合、以军为主、以民养军』的十六字方针运转。”
  “到了八十年年代,方针中的以军为主转变为了军品优先,在优先保证军品科研生產的同时,大力发展民品生產,扩大国防科研成果转民用。”
  “在这个背景下,咱们不少军工企业开始涉足民用领域,比如航空企业与国外企业合作,研製生產民用喷气式客机及其零部件,造船企业生產各种民用船只。”
  “兵工厂生產摩托车、电视机、汽车、冰箱、彩电等等,就连航天企业,也利用飞弹技术研製了民用运载火箭,承接商业航天发射任务,这些难道你都不知道?”
  赵瑞龙淡淡一笑。
  “这些我当然知道,但这些军民融合,都还远远不够。”
  “因为你仔细想想,他们参与民用產品的生產,本质上是为了消化过剩產能。”
  “我想让你打的报告,是要围绕寓军於民、军民结合的思想,重视军事科技与民用科学技术之间的相互促进、交叉转化与资源共享。”
  “是要把军用和民用技术,这两种宝贵的资源,都最大限度利用起来,使得军民高科技產业都出现空前的跨越式发展,而不是依然各成一派!”
  听到这话的陆长生,眉头微微皱起。
  “那你的意思是,打破壁垒、融合发展?”
  “军工企业可以生產各种民用產品,广泛参与市场竞爭,而民营企业也可以参加国防研发、装备採购和后勤保障?”
  “没错!”
  赵瑞龙收起笑容,神情严肃的说道:
  “不破不立!既然要搞,咱们就要搞大一点!”
  “既要军转民,也要民参军。军工企业与民营企业之间,既相互合作,也相互竞爭。”
  “你想想,在咱们的国防工业体系里,有大量实力不俗的科研机构、高等院校、军工企业。”
  “为了满足国防建设需要,多年来费了大量人力物力財力,也取得了许多不错的研究成果。”
  “但由於体制不健全、制度不完善,导致优势资源並没有造福於民,先进技术也没有带动经济发展。”
  “而由於严重依赖於国防预算,想研究的项目很多,但经费却很少,这也导致我们先进武器研究进展缓慢!”
  陆长生目光警惕的,抬手指著赵瑞龙。
  “谁跟你说的?你是从哪儿知道的?”
  赵瑞龙耸了耸肩。
  “这还用得著谁跟我说吗?”
  “但凡是个经常翻看军事杂誌的老军迷,就知道咱们武器装备研发上,落后於西方。”
  “別的不说,米国第四代隱身战斗机都已经快服役了,咱们的第三代战斗机,都还磕磕绊绊吧?”
  “没有足够的科研经费,去研製相控阵雷达、航空发动机、综合航电系统、先进航空材料等等,进度哪能快得起来?”
  陆长生把手放下。
  “那照你的意思,大搞军民融合,就能解决经费不足的问题吗?”
  “当然!”
  赵瑞龙抬手指向迎面驶过的汽车。
  “路上跑的民用汽车,特別注重燃油经济性,工程师们想方设法也要降低风阻。”
  “咱们军工单位要是能把原本仅限於测试战机、飞弹等飞行器的风洞,让民用汽车也可以去吹一吹,从而更快更好完善气动外形,这不就互惠互利了吗?”
  “而且一些並不太重要的军品零部件,完全可以交给通过相关保密审核,具有一定技术实力的民营企业负责研製和生產,不就能大大降低成本、提升效率了吗?”
  “另外军工企业生產民用產品,也不应该有太多技术限制,像一些原本民营企业迟早也要研发的技术,就完全没必要当宝似的藏著掖著,生怕泄密造成了恶劣影响。”
  “就比如去年震撼全球的阅兵中,亮相的洲际弹道飞弹,飞弹本身自然是核心技术,可运载它的重型多轴越野车,其实就可以適当阉割搞出民用版,因为民用真的很需要!”
  “咱们要建大型石油化工基地,需要吊装动輒几百上千吨的反应炉、分离塔,要搞风力发电、超高压输电,也免不了要进行各种吊装,起重机就需要重型多轴越野车承载!”
  “你想想,既然军工企业都已经研製出了,可以运载飞弹的重型多轴越野车,性能优异能適应各种气候和地形,为什么要捂著不搞民用版的?非得要让民营企业引进或研发?”
  陆长生眉头紧锁,陷入沉思。
  赵瑞龙这个例子,太具有代表性了。
  洲际弹道飞弹,確实是镇国神器,不能有任何泄密。
  可运载飞弹的重型多轴越野车,显然就没必要那么严防死守。
  毕竟民营企业为了成功吊装超重的大型部件,也迟早会搞出基本类似的重型多轴越野车,否则根本没办法下工地。
  如果能军民融合,一起研製出民用重型轮式起重机。
  军工企业通过市场销售赚到钱,有了资金投入研发。
  民营企业也不用重金,从国外引进技术,或者耗时耗力的研发。
  “你小子语不惊人死不休,还真把我给嚇到了!”
  “让我发现,咱们科技落后西方,真不是技不如人,也不是人才和资金匱乏。”
  “而是咱们把有限的人才和资金,分成了军用和民用在搞,相互之间没有紧密协作,造成了极大的浪费。”
  说到这儿,陆长生微微侧身,好奇问道:
  “你还有没有,好的军民融合想法,说来听听呢?”
  赵瑞龙愣了愣。
  “呃,你还想听?”
  “那我说一个有点过分的,你別生气!”
  “当年那场大型演习,米国突然关闭了gps卫星信號,搞得我们飞弹都打不准,不就是欺负我们没有卫星导航系统吗?”
  “西方对咱们技术封锁,不让咱们参加建造,咱们自力更生搞北斗导航是没错,可为什么不军民融合一起搞呢?民用领域也很需要卫星导航呀!”
  “你想想,天上的飞机、水上的船只、陆地的汽车,有了卫星导航可以极大提升出行效率和安全性,更別说地质勘探、边境巡逻、应急救援等也需要。”
  “既然部队和民间都需要卫星导航,那么何不成立相关企业,负责研製、发射和运营,有了上市融资之类的资本运作,就有足够的资金加速整个系统的建设。”
  “而且也根本不用担心泄密,卫星的控制权始终还是相关单位手里,只是分出一部分资源满足民用而已,並且民用根本不用厘米级精度,十米基本就够用了。”
  听到这儿,陆长生目瞪口呆。
  好傢伙!
  高度机密的卫星导航,赵瑞龙都能想到军民融合发展。
  他真想掰开这小子的脑袋,看看里面到底咋长的。
  “我觉得不用去见你爸了!”
  “你赶紧写个报告,老子带你去燕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