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PO18文学 > 奇幻玄幻 > 重生汉东赵瑞龙,我要逆天改命 > 第214章 调控房地產,我赵立春敢为天下先!
  “值得吗?公平吗?”
  赵瑞龙最后的两连问,把赵立春给问沉默了。
  书房內,也陷入了死一般的寂静。
  赵立春微昂著头,久久凝视质问自己的宝贝儿子。
  突然之间。
  他不觉得儿子的两连问,有多么难回答。
  只是觉得无比诧异。
  作为权贵子弟的儿子,居然会提出这种问题。
  各地养成土地財政依赖,房地產市场迅猛发展。
  这难道不是权贵子弟,想看到的吗?
  这对有房產开发业务的惠龙集团来说,不是很有利吗?
  以惠龙集团在吕州市,投资开发的湖畔园小区为例。
  整整85万平米!
  每平米多卖100元,都能多赚8500万。
  要是能多卖1000,那就是八亿五千万!
  这可是合法合规,实打实的利润啊!
  所以从利益角度出发。
  儿子赵瑞龙应该是巴不得房价越高越好才对。
  然而……
  既是权贵子弟,又是房地產商的宝贝儿子。
  居然不利用普通人做梦都梦不到的宝贵机会,在与沈总的聊天中,为自身利益说话,反而提出要调控房地產市场。
  甚至还质问位高权重的自己,为了短暂的经济腾飞和权贵资本的利益,榨乾透支无数人的財富和未来,是否值得、是否公平。
  深吸一口气。
  赵立春强迫自己冷静下来。
  “你先坐下!”
  端起茶杯,赵立春喝了一大口浓茶。
  看著神情严肃的宝贝儿子,他脑子飞快思索,儿子为什么会有这样的说法和態度。
  想一想,平日里两人之间的交流。
  再想想,儿子出狱从商以来的种种做法。
  很快。
  赵立春便想明白了。
  “我这宝贝儿子,真不是一般的权贵子弟。”
  “他对钱不感兴趣,根本不为自身利益考虑,一心想要造福於民!”
  “否则要真痴迷於赚钱,那他又何必把国外弄来的一千多亿米元,都用来投资高科技,助力汉东发展高质量经济?”
  “而他这么做,显然也不仅仅是因为格局大、体恤百姓,也更不是单纯为了名利,而是想要帮我干出一番成绩,还能有长足进步啊!”
  从政多年的赵立春,当然是洞悉人心、无比聪明。
  体谅到了儿子一番好心后,赵立春主动递上一支烟。
  “这確实不值得,也很不公平!”
  “咱们是人民当家作主的国家,就应该处处为民著想。”
  “咱们奋斗的目標,与其说是国强民富,倒不如说是让十几亿老百姓,都过上好日子。”
  “而仅仅只是不愁吃穿,显然还不够,咱们还必须要做到,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
  “亿万老百姓也有都过上美好生活的朴素愿望,谁不想吃得好、住得好、有车开、有钱,不愁看不起病、上不起学……”
  赵立春注意到儿子神情有所缓和后,抽了一口烟才话锋一转。
  “不过儿啊,你给沈总分享观点没错,建议调控房地產市场也没问题。”
  “但就目前的现实情况来看,我觉得你的期望,恐怕要落空啊!”
  赵瑞龙眉头冷凝。
  “为什么?”
  赵立春苦涩一笑。
  “你別忘了,从八十年代开始土拍以来,各地尝到了土地財政的甜头,就像嗑药上癮一样,开始大搞基建、疯狂扩张。”
  “上面也不是没叫停,七年前你还在监狱,就曾採取过行动,要求各地控制土地供应、禁止滥用滥占耕地、徵收高额的房地產税,试图降温。”
  “但许多政策都没起到多大效果,耕地面积依然持续下降,四年前亚太州金融危机爆发,外贸出口受挫,为了刺激经济、消化过剩產能,就更放任不管了。”
  “企事业单位纷纷取消了福利分房,房地產市场越来越火,光是全国各地的开发区,就如同雨后春笋般,冒出了数千个,每年耕地减少更是高达上百万公顷。”
  “时至今日,主要面向建筑业的营业税,已经成为了地方的第一大税种,据说有的地方占比已经高达40%,土地財政就快成地方的摇钱树了,你说怎么调控?”
  深吸了一口香菸后,赵立春嘆息道:
  “其实我们这些身居高位的,谁又不知道不能让土地財政,成为地方財税的主要来源?”
  “谁又不知道,为了长远发展和民眾利益著想,不能让房地產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
  “但是儿啊,在科技不领先、工业不强大,没有占据中高端產业的大背景下,想要经济繁荣发展,岂能少得了房地產?”
  说到这儿,赵立春起身走向房门。
  將门反锁后,折返回来站在赵瑞龙身边。
  靠著办公桌,神情凝重的说道:
  “咱们父子俩,今晚就关起门来,说点不太正確,但却很现实的话。”
  “你我都很清楚,资本在原始积累阶段,不是骯脏血腥,也是见不得光的。”
  “咱们没条件像老牌列强那样,通过战爭掠夺別人的財富、通过殖民压榨殖民地的利益,完成原始积累,咱们能咋办?”
  “再怎么勒紧裤腰带,也不可能搞好建设,便只能通过工农业產品的剪刀差,依靠无数农民的贡献,完成工业基础积累。”
  “有了工业基础,想要经济发展,又该咋办?教育、国防、基建、民生等等,哪样不要钱?光靠吸引投资和外贸出口,显然不够!”
  “在这样的背景下,没有多高科技含量,还能消化过剩產能、吸纳大量就业、带动不少行业发展、为地方贡献大量財税的房地產,自然就成了香餑餑!”
  赵瑞龙默默点头。
  放眼全世界,所有发达国家在发达之前,都有过一段大搞基础设施建设,迅猛发展房地產行业的时期。
  因为官方出让土地,就能获得大笔收入,用於城市建设、社会民生、医疗教育等。
  而房地產开发商,要勘察设计、要施工建设、要营销推广,又能带动建筑工程、工程装备、建筑材料等行业发展,更能吸纳大量的工人就业。
  老百姓能全款买房的毕竟是少数,按揭买房开始供房贷,银行也有了稳定收益,而装修房子、搬家入住,又带动了装修、建材、家具、家电等行业。
  所以……
  经济要发展、城市要建设、大量中低端工业產能需要消化、许多文化程度较低的劳动力需要就业、无数民眾进入城市生活也需要房子、有钱人又愿意投资房產赚取稳定收益……
  在多方需求的叠加之下,房地產自然就成了必不可少的重要行业。
  从零星发展到迅猛增长,再到彻底饱和……
  每个发达国家的房地產行业,都经歷了这样的过程。
  不过龙国的情况,还有点特殊。
  千百年来,龙国人对土地和房產,有著更深的执念。
  有房才有家的思想观念,可以是说根深蒂固。
  西方的民眾,有相当一部分觉得买不如租,认为租房也没什么不好。
  但是在龙国……
  有『买不如租』思想的人,绝对少之又少。
  即便有一小部分人愿意一辈子租房,但也过不了丈母娘那一关。
  有房才能结婚,有房才算安稳,有房才叫事业有成……
  种种思想观念作用下,龙国人本身就有强烈的购房诉求。
  再加上股市大涨大跌,跟赌场一样不太靠谱,也让拼搏努力,好不容易有点积蓄的老百姓,觉得炒股还不如买房。
  而各地为了多卖地多收税,各大房產商为了多卖房,炒房客为了多赚钱,权贵们为了多捞好处……
  眾多既得利益者,也十分乐於想方设法的炒高房价。
  他们总能想到办法,製造噱头、创造需求。
  不管是为了结婚成家,还是为了医疗教育。
  亦或者只是单纯跟风,觉得投资买房能稳赚。
  总有一个需求,能刺激到民眾神经。
  哪怕掏空家底、背上房贷,也要咬牙买一套。
  至此。
  房地產行业的弊端,也就开始暴露。
  除了导致过度投资、资源浪费、工业污染、低端產能过剩、產业升级转型困难等缺点之外。
  最大的缺点,便是造福了一些人,也害苦了更多人。
  尤其是那些掏空家底给了首付,背上沉重房贷,房价却不涨反降,房子甚至还烂尾没有交付的。
  而房价一旦炒到了极高,物价也必然会不便宜。
  高昂的房价物价,让生活成本极高、生活压力巨大。
  其结果便是,不少年轻人放弃拼搏,不恋爱结婚也不生孩子。
  结婚率和生育率持续下降,跌得惨不忍睹,人口不仅老龄化还负增长……
  隔海相望的樱,便是活生生的典型例子。
  像赵立春这样身居高位的,又怎么可能看不到?
  “儿啊,触及利益,比触及灵魂更难!”
  赵立春长吁了一口烟气。
  “你不是常跟我说,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吗?”
  “在巨大的利益驱使下,谁不想大力发展房地產?”
  “而且很多人也只顾自己,只管自己挣了钱或者升了官,哪管以后洪水滔天?”
  赵瑞龙淡淡一笑。
  “我当然知道,挡人財路如杀人父母!”
  “不说其他省市了,就说咱们汉东,土地財政也是极为重要的財税收入来源。”
  “就像咱们脚下的京州,没有蓬勃发展的房地產,没有丰厚的財税收入,哪有钱搞好城市建设、开出大量优惠条件招商引资?”
  “而不搞好城市建设,没有足够多的优惠条件,也没办法招商引资,不能持续吸纳大量的外来人口,也无法支撑房价持续上涨。”
  赵立春苦笑道:“所以这已经形成一种循环了,想要轻易打破是不可能的。”
  “我没说要打破循环啊!”
  赵瑞龙弹掉菸灰后,郑重其事的说道:
  “我从来没说过,不允许房地產发展。”
  “谁也不想一家老小,蜗居在又老又旧的小房子里,甚至整个楼层共用卫生间。”
  “就冲老百姓有追求美好生活的权力,有改善居住条件的诉求,房地產行业就应该允许发展。”
  “况且咱们还有大量没啥文化的农民,需要干活挣钱,机械、建材、家电等许多行业也需要房地產消化產能。”
  “我给沈总说的是,咱们应该强劲有力的调控,让房地產行业健康发展,让各个城市不盲目扩张,降低各地对土地財政的依赖。”
  赵立春眉头紧锁的问道:
  “那你觉得,他会同意限贷限购的调控政策吗?”
  很早以前,父子俩其实就是探討过房地產调控。
  因为汉东发展高质量经济,赵瑞龙又投资了上千亿米元。
  大量的项目落地、外来人口涌入,让汉东的房地產行业也如同打了一针鸡血。
  买房的人多了,房地產商们为了多赚钱,自然趁势上涨房价。
  像京州市,本身就是汉东的省城,还有大量的高科技项目。
  相比於去年,房价已经上涨了三成。
  个別新开的楼盘,甚至已经敢叫价每平米五千。
  而现在京州绝大部分工人,每月加班加点的干,工资奖金到手也还不到三千。
  虽然还没到工资三千、房价过万的恐怖程度,但如果不加以遏制,估计也快了。
  “沈总高瞻远瞩,肯定会同意。”
  “不过就算他同意,想要变成具体政策实行,恐怕也需要很长时间。”
  戳灭菸头,赵瑞龙扭身看向父亲。
  “不过咱们汉东,可以充当先锋啊!”
  “咱们作为高质量经济发展试点,本身就有一定的自主权。”
  “为了房地產市场的健康有序和长远发展,压制投机炒房,切实减轻老百姓购房负担,咱们调控房地產也是理所应当。”
  “最关键的是,当初沈总大力支持咱们搞试点,咱们要是调控成功了,就不仅给其他省市充当了表率,还让沈总脸上有光,更有底气全国推广。”
  “到时候,房地產不再过热发展、各地的土地財政收入也有所下降,是会伤到一些人的利益,他们必然会痛恨你,可是亿万老百姓却记住你了呀!”
  赵立春当即点头。
  “有道理!其他省不敢做的事,咱们汉东偏要第一个吃螃蟹!”
  “老子这些年之所以能平步青云,一大原因就在於敢打敢拼,敢为天下先!”
  “不过具体怎么调控呢?总不能一上来,就全省限贷限购,让不少市县的土地財政收入大幅暴跌吧?”
  说到这儿,赵立春下意识的瞥了一眼房门。
  “还有,一旦调控,房价短期內必然下降。”
  “要不,等你几个楼盘都卖完了再出手?”
  赵瑞龙一怔。
  看著赵立春那认真的目光,关切的眼神。
  恍然意识到,人果然都是有私心的。
  打个时间差,就能多赚不少钱。
  宠溺儿子的赵立春,又岂能不动心?
  “果然,有权就是爽啊!”
  “不过一千多亿米元,我都捨得拿出来投资。”
  “只要能儘快调控成功,少赚几十亿,又有什么关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