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京。
夜幕低沉,秋风瑟瑟。
苏昌黎拿起一件大衣,快步来到庭院给正踱步的沈总披上。
一个小时前,就米国遭受恐怖袭击,人员伤亡惨重一事,沈总致电米国总统乔布森。
表示了深切的慰问,对死难者家属表示哀悼,並声称龙国一贯谴责和反对一切恐怖主义暴力活动……
通话结束之后,沈总就召开了紧急会议,对此次米国遭受的严重恐怖袭击事件进行了广泛深入的討论。
包括葛钧山、叶锦洪等多位元老,都一致认为这件事对龙国来说是重大利好。
近些年,龙国与米国之间的关係十分紧张。
除了货轮被强行搜查、领事馆被炸之外。
今年四月份的时候,又差点发生撞机事故。
米国最先进的电子侦察机屡次闯入龙国领空。
使坏不成,没能撞击前去拦截驱离的龙国战斗机。
反而在龙国战斗机製造的音爆攻击下不得不紧急迫降。
由於事发突然,米国的飞行机组没能来得及彻底销毁机密设备和资料。
所以几乎完整被缴获的这架侦察机,让龙国各方面的专家如获至宝,通过拆解研究学到了不少。
因为此事,两国之间进行了激烈的交锋,彼此关係也几乎降至冰点。
之后几个月,虽然关係稍微有所缓和。
七月份,龙国燕京顺利获得零八年的奥运会举办权。
米国方面不仅並没有强烈阻挠和反对,还在申奥成功后表示祝贺。
在巨大的经贸合作利益驱使下,他们也显然想要积极改善两国关係。
如今米国遭受前所未有的恐怖袭击。
沈总按照国际惯例,向米国总统乔布森致慰问电。
而乔布森又在电话里,多次表示感谢……
这自然是双方积极改善关係的重要信號!
所以这起恐怖袭击事件,对龙国最大的好处,便是跟米国的关係得以改善。
而且米国的战略重心即將发生转移,要更加专注於反恐,势必会加强与龙国之间的合作。
最起码,他们要打著反恐的旗號发起战爭,就肯定需要作为五常之一的龙国默许他们开战。
米国不再处处针对龙国,反而还要加强经贸往来和国际事务上的合作。
外部压力骤减,出口贸易还能带动经济大幅增长。
在这样的重大利好之下,自然就很有必要,集中精力解决內部问题。
毕竟千里之堤毁於蚁穴!
古今中外,大国的主要问题,从来都是在內部,而不是外部。
只有把內部问题解决好了,龙国才能抓住这有利时机,实现跨越式发展。
至於如何解决……
不久前,沈总先后去了汉东和西山考察调研。
一个是沿海经济大省,一个是西部能源大省。
这一对比,差距巨大,甚至可以说是触目惊心。
在汉东,看到了顺应新时代,对发展高质量经济的积极探索。
在西山,看到了改革艰难缓慢,经济对能源矿產的严重依赖。
为了能探索走出一条高质量、可持续的发展之路,汉东省在赵立春的带领下,一直在积极探索,做很多有意义的尝试。
比如出台八条规定,积极转变体制工作作风,以民心为导向,將群眾需要列为服务重点,打造服务型政府,从群眾中来到群眾中去。
鼓励支持和引导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也绝不是说说而已,而是真下大力气持续优化改善营商环境,为企业的经营发展保驾护航。
对老百姓反映的各种问题,也是有求必应。
说治安不好就增加科技投入,加大巡逻布控与打击力度。
说上学不便就增加教育投入,为適龄儿童提供更多的师资力量和教育资源。
说买房难,房价比工资上涨还快,就严控房地產过热过快发展,出台限购限售政策。
说环境污染,就对相关企业进行深入调查研究,不是简单粗暴的关停罚款,而是以案促改、以改代罚,让企业走绿色环保的可持续发展之路。
针对老百姓反映医疗机构改制后,医院自负盈亏,一切为了赚钱,导致老百姓看病难、治病贵的问题,汉东也已经在积极想办法,准备对医疗进行改制。
这一系列的举措,让汉东极具发展活力,源源不断的吸引大量外来人口,前来投资经商务工求学就医,让人感觉各行各业欣欣向荣、人们普遍精气神十足。
而在西山,则是恰恰相反。
城乡发展极不均衡,贫富差距明显感觉很大。
社会管理严重滯后,民生问题十分突出,生態环境破坏严重。
加上经济长期依赖煤炭开採,导致官商勾结、权钱交易,以至於社会风气败坏。
所以……
沈总当初力挺支持汉东搞试点,如今初见成效。
汉东自然便成了一面照妖镜,对照出其他省份存在不少问题。
可如今就將汉东经验推广全国,显然也为时尚早。
毕竟试点的时间还不够长,成绩也还不够突出,真要全面推广,也很难服眾。
跟隨多年的苏昌黎,自然明白沈总现在的焦虑。
想利用前所未有的好机会大干一场,但却又条件不成熟。
这就好比来了一桌美味佳肴,却发现胃口不太好,吃不下太多。
这能不急人吗?
唉~
一声嘆息后,沈总转身来到石凳坐下。
“有烟吗?”
“有是有,不过……”
“偶尔抽一根,没事儿的。”
“好吧!”
苏昌黎看了不远处的警卫一眼。
警卫自然很懂事的离开,並顺手將小院院门关上。
香菸点燃,沈总狠嘬了一口。
隨后长吁了一口烟气,瞥了一眼旁边的石凳,示意苏昌黎落座。
默默抽了一会儿烟后,沈总忽然笑问道:
“你觉得赵瑞龙那小子,这会儿知道米国遭恐怖袭击了吗?”
苏昌黎微微一笑。
“这么大的事,他肯定知道。”
沈总略略点头。
“也是,他二姐夫是驻米国大使馆的商务参赞,他自己又在米国搞了那么多投资。”
“发生这么惊天动地的大事,他肯定第一时间知道,不过……你觉得他会怎么看待这件事?”
“他?”
苏昌黎有些无奈的耸了耸肩。
“他的思维眼光跟普通人不一样,我猜不到。”
“普通人只会觉得,米国遭殃对咱们龙国有利,米国人以后开足印钞机,整天忙著反恐,就没心思提防咱们发展壮大。”
“但我想赵瑞龙应该还可以看得更远一些,最起码他能冷静的看到,这件天大的好事背后,对咱们来说也有一定的坏处。”
沈总呵呵一笑。
“那小子確实异於常人!”
“我估计真要问他,他肯定会说这也並非绝对好事。”
“比如这起恐怖袭击案,会让米国人变得团结不少,也会让很多国家对他们心生同情。”
“然后米国就可以站在道德制高点,高举反恐大旗,大搞霸权主义行径,欺凌弱小、掠夺利益。”
苏昌黎身子微微前倾。
“要不要现在就给他打个电话聊一聊?”
“不用了。”
沈总语气淡然的笑道:
“这么晚就不打扰他了,况且申奥成功那天,我跟他聊了不少。”
“其实当时,他就给我推测过,米国处处咄咄逼人,说不定哪天就会被人极端报復,然后我俩聊就围绕这个话题聊过一些。”
“当时我还並不是很在意,觉得米国毕竟是世界霸主,就算有人想要报復,也不可能搞得太极端,如今看来,是我缺乏想像力了。”
弹了弹菸灰后,沈总接著说道:
“我现在想的是,米国这一遭殃,预示著咱们两国之间,甚至是与整个西方之间,即將进入一段前所未有的蜜月期。”
“西方的资金和技术涌入我国,我国的中低端工业產品销往西方,国际贸易必然持续增长,咱们的经济会快速发展。”
“但世上没有完美无缺的好事,与西方经贸来往越发频繁的同时,他们的思想文化、意识形態,也必然会影响咱们。”
“在经济利益的驱使下,在西方宣传蛊惑下,一定会有很多人迷失自我,崇拜迷恋西方,甭管好的坏的也都照单全收。”
苏昌黎默默点头。
想当初,刚开放那会儿。
由於国內外发展水平差距很大,就曾掀起过一股思潮。
一些人主张一切向西学习,將別人的制度和文化,当做治国良方。
就像一些人觉得搞休克疗法,推行经济自由主义,让市场规律这只无形大手,来解决任何问题。
可事实证明,休克疗法除了让一个国家的经济休克,根本起不到多大的效果,而自由主义经济也根本不適合龙国。
而在那个时期,一些人想方设法的出国,去奔向自以为的美好生活,还有一些人挖空心思的向西方靠拢,甚至不惜当狗。
如今龙国將进一步扩大开放,融入米国主导的国际贸易体系,在日益频繁的经贸往来之间,思想文化的碰撞也必然会更加激烈。
要是站在老百姓的立场,就事论事的发表意见、討论办法,那自然是极好的。
就怕有些人屁股歪了,明明是给一小撮人谋取私利,还口口声声为老百姓好。
最典型的例子,便是如今正持续推行的国营企业改革。
由於改革过程中,出现了侵吞国有资產、工人利益受损等问题。
有人就坚决反对改革国营企业,还认为鼓支持鼓励非公有制经济,会进一步扩大贫富差距、激化社会矛盾。
也有人认为国营企业人浮於事、效率低下,就应该彻底进行市场化改革,並允许民营资本进入垄断行业强化竞爭。
更有甚者,觉得社会治安差、贫富差距大、环境污染严重、贪污腐败不少、医疗教育就业困难,就应该停止改革,全面后退。
这些声音,都极端且片面。
他们忽略了当前的主要矛盾,是落后的社会生產,满足不了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
他们罔顾人民群眾都有过上美好生活的朴素愿望,他们只看到改革出现的问题,却忽略取得的成绩。
如今这些声音,都还並不算尖锐。
可隨著网际网路的日益普及,隨著越来越多普通老百姓,也能在贴吧论坛上发表意见。
再加上经济飞速发展过程中,城乡差距和贫富差距的扩大,以及极端功利主义、精致利己主义、享乐主义等西方思想渗入……
苏昌黎不难想像,要是不提前採取一些措施,那么將来经济、文化、艺术、医学、教育等领域,必然会有大量的声音疯狂爭吵。
而要想坚定不移扩大开放与深化改革,最好的办法当然就是用事实说话、用成绩证明。
在这样的大背景下。
沈总当初才会坚定不移的,支持赵立春这个改革派,支持他在汉东搞高质量经济、搞军民融合……
反正拿汉东省先搞试点,大家也没意见,成功了就可以將经验推广全国,失败了也能汲取经验教训。
就如今汉东的发展形势……
高瞻远瞩的沈总,显然已经看到改革成功了。
经过改革的一家家国营企业,释放多年积攒的潜能,迸发出了强大创造力。
得到鼓励支持的民营企业,如雨后春笋般不断出现,让市场经济极富活力。
所以根本不用等到高铁通车、飞机升空,各种高科技產品接连问世、畅销国內外。
也完全不用等汉东的国民生產总值、人均可支配收入、城镇新增就业等各项经济数据遥遥领先。
只是沈总看到了,並不代表其他人也看到了。
即便有些人看到了,也会因为各种利益关係,选择视而不见听而不闻。
因此。
急於干大事,却总有人扯后腿。
沈总能不愁吗?
“宣传和教育这两大块,还真得要下大力气。”
“只要咱们的思想文化和优良不跑偏,就不怕糟粕思想入侵!”
自言自语般的嘀咕两句后,沈总深吸了一口烟。
“昌黎,你觉得物权法的擬定,该不该加速了?”
这个问题,让苏昌黎顿时有些始料未及。
不过既然沈总都问起来了,他肯定要做出回答。
“我觉得为了维护基本经济制度与市场经济秩序,確实很有必要儘快制定法律,明確物的归属、发挥物的效用,保护权利人的物权。”
“不管是动產也好,还是不动產也罢,任何形式的財產,都是人类生產、生存的物质基础,而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係,根本就是財產经济关係。”
“咱们需要有一部法律,明確如土地、房屋、林木、矿產、债权、工业產品、智慧財產权等各种形式財產的所有权,进而衍生出经营权、使用权等。”
“我想咱们只有从法律上,明確了財產属於谁的、谁对財產享有哪些权利,並明確对物权的相关保护措施,才能发挥定纷止爭和物尽其用的作用!”
“就像明確了矿山属於国家,任何单位或个人都无权据为己有,谁要开採就必须依照法定程序取得採矿权,並按规定向国家缴纳资源税和资源补偿费。”
“这样一来,国家拥有所有权,就可以依法进行监管,而矿山企业依法取得了採矿权,在资金匱乏的时候,也可以向银行抵押贷款,三方就都有了明確的权利关係。”
“而对普通老百姓来说,这部法律的意义就更大了,像那些將房子车子,重复抵押或出售造成的经济纠纷,就很容易解决了,不管谁先签合同先付款,反正以过户登记为准!”
“当然,最重要的是从法律层面上,保护合法財產,让任何单位或个人侵犯都要承担法律责任,能极大激发大家的创造性,能更好的处理矛盾纠纷,从而更好的维护人民群眾利益!”
苏昌黎说完后,便小心观察沈总的神情。
生怕自己说得太过於激进,惹得沈总不高兴。
“你是不是跟赵瑞龙聊过呀?”
沈总突然这么一问,自然让苏昌黎暗暗鬆了一口气。
“上次您紧急召唤他来燕京,我去接机又送他去国宾馆,路上跟他聊天时曾探討过这个问题。”
沈总略略点头。
“有恆產方有恆心!如果辛辛苦苦挣来的財產、搞出来的发明,都不能得到法律的保护,百姓哪有创造財富的进取心?”
“况且人来到这个世上,衣食住行、生老病死,都离不开財產,保护合法財產也是保护人权,仓廩实才能知礼节嘛!”
说到这儿,沈总戳灭菸头,起身说道:
“让赵立春来一趟吧!”
“需要他衝锋陷阵的时候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