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PO18文学 > 都市言情 > 我不是天才刑警 > 第117章 嫌疑人于大海(两章合一)
  第117章 嫌疑人于大海(两章合一)
  两天后。
  不间断的排查工作持续了四十八小时,当前范围已经扩散到了邻市,速度明显慢了下来。
  青昌市内,没有发现可疑人员。
  专案组想过,如果侧写基本正确,有没有可能和魏家庄村的案子类似,就像曹可轩一样,非正常死亡没有报警?
  有可能,但无法调查,而且这属于极小概率事件,真碰上了也没办法,排查工作还是要先覆盖大概率事件。
  一中队所有警员,两天几乎没有睡过觉,顶多小眯一会,睁开眼睛后继续强行提神工作。
  在没有明确线索的情况下进入熬夜加班状态,这会导致一些人内心多少会萌生一点点怨气,毕竟犯罪侧写在某种程度上,和猜测没什么区别,担心做无用功。
  殷运良再怎么高高在上,也只是普通的人而已,不是神,只要是人就会犯错。
  今日韩凌四人出差邑丰市,协查函已经发了,这是启动调查的敲门砖,但邑丰那边的反馈不是很积极,专案组必须亲自过去一趟。
  可以理解,人家自己也有案子需要处理,平时忙都忙不过来,哪有闲工夫去理会其他城市的协查函。
  若只是参与抓捕也就罢了,大规模排查的事情不可能太上心,最多安排几名警员看看情况,效率上满足不了古安分局专案组的预期。
  这种情况下,季伯伟必须安排人到邑丰市,提高排查效率。
  “韩凌,侧写的准确率到底有多高,你心里有数吗?”路上,童峰问起这件事,因为这个案子他黑眼圈都出来了,神态上疲惫尽显。
  此话一出,车里其他两位同事也侧耳倾听,之前他们一直想问,但碍于对方是殷运良刚收的学生,没好意思张嘴,以免引发误会。
  韩凌道:“很高,但也有错误的概率。”
  童峰不太满意这个回答:“很高是多高,殷教授到底有没有把握。”
  专案组得到的更多是侧写结果,对于过程的理解其实不是很透,听起来合理,侦查起来就不是那么回事了,这件事只有殷运良本人或者韩凌清楚。
  “没有把握就不会排查了。”韩凌还是那句话,“肯定有错误的概率,我们要做好心理准备,查否也是收获,就算没有此次侧写,以前我们查案的时候不也经常试错吗?”
  童峰微微点头:“这倒是。”
  缺乏指向性线索的刑事侦查就是一个不停试错的过程,试错多了,真相也就越来越近。
  简单几句闲聊,童峰三人提起了精神,意识到自己患得患失过于关注调查方向的正确性,忽略了试错过程本就是刑警的工作日常。
  来到邑丰市局,几人找到相关负责人立即投入了工作,从每个分局辖区开始向县局辐射,重复在青昌的工作内容。
  又是一个通宵过去。
  邑丰某分局。
  童峰请客,直接搬来了一提红牛,利用外部力量透支身体,在茫茫人海中找寻嫌疑人的踪迹。
  “韩凌!”
  “过来过来!”
  同事好像有了发现,声音高亢了不少。
  见状,正在查阅档案的韩凌连忙起身走来,童峰和另外一名同事也被吸引,三人围在电脑前。
  “这个女孩是不是非常符合我们的排查条件?”同事指着电脑屏幕说道,上面显示的是一位邑丰本地女孩的卷宗资料。
  资料非常详细,除基本信息外,还包含了人际关系、性格、消费清单、网络聊天记录等,为了调查此案,邑丰分局显然已经对该女孩展开了全面调查。
  最终,邑丰分局刑侦大队排查了他杀嫌疑,确定该女孩死于自杀,自杀动机是感染了hiv病毒,俗称艾滋病。
  女孩叫于佑怡,名字不错。
  “三年前跳河自尽?”童峰看到了很熟悉的四个字,“戴宾写的小说里,女配角萧玉也是死于跳河自杀,不过萧玉的动机来自情感,这个于佑怡来自疾病的打击。”
  小说创作总会有艺术加工,现实中因为喜欢的人结婚而自杀的人,很少很少。
  如果因为疾病,听起来相对比较合理。
  现如今随着医学的不断进步,艾滋病已经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绝症,终身服药可以和正常一样活很长时间,运气好的话七八十岁不成问题。
  期间,顶多会面临药物副所用和耐药性等问题。
  不过艾滋病三个字在社会上带有很大的偏见,洁身自好的人感染艾滋病的概率是非常非常低的,高发于同性之间或者私生活混乱。
  同事看着屏幕上的资料开口:“从日常经历和消费清单看,于佑怡的私生活很乱,一个月三十天,有二十多天混迹于酒吧、夜店之类的场所,全身纹身面积达到了百分之四十,和多个男人有着不正当关系。”
  童峰说道:“抛开男女关系,于佑怡倒是和萧玉很像,连自杀方式都一样,会是她吗?”
  韩凌:“查一查她父亲就知道了。”
  同事操作电脑,调出了于佑怡父亲的资料。
  于大海,五十二岁,原公立学校在编数学教师,后离职加入私立学校,再次离职后进入了教培机构。
  舍弃编制进入私立学校任职,这种情况在早些年代很普遍,因为那时候在编教师的工资很低。
  八十年代,在编教师工资每月几十块,而私立学校能达到两百,数倍的差距,这就导致不少老师选择辞职加入私立学校,追求高工资。
  当时,没有人意识到在编的稳定和重要性,也不会意识到老师工资会提升的这么快,还有退休的高退休金,直到私立学校开始裁员和倒闭的时候,方才醒悟,可惜已经晚了。
  韩凌拿出画像和于大海的照片比对,两者之间有着不低的相似性,除了胡子干净,五官比例基本一致。
  “我马上联系舟哥。”
  韩凌没有越级汇报,先给方舟打电话说明情况,而后方舟又联系了胡立辉,由胡立辉通知季伯伟。
  于大海的资料,很快在专案组内打开。
  终于有突破了。
  季伯伟在和胡立辉讨论过后,确定于大海应该就是他们要找的人,随即马上安排人去市局申请手机定位。
  这时候,要先确定于大海的位置所在,绝不能贸然联系。
  如果于大海是杀害戴宾的凶手,接到警方电话的反应大概率是逃跑。
  邑丰市这边,韩凌四人接到了原地待命的指令,暂时中止排查工作。
  如果嫌疑人真的是于大海,青昌和邑丰是他最有可能停留的两个城市,确定位置后直接把人带回来。
  “查到了?”邑丰分局的同事见四人停止工作准备走,询问道。
  童峰点头:“应该错不了,三年前于佑怡的自杀,我们认为他的父亲于大海有着重大作案嫌疑。”
  协查函上已经写的很清楚,倒也没必要和邑丰这边的同事隐瞒,他们本来就是要帮忙查的,能得到的信息和专案组基本一致。
  “于佑怡……”邑丰分局的同事思索片刻,想起来了,“哦那个女孩啊,我记得,查出艾滋病后保密措施没有做好,亲朋好友都知道了,她承受不住压力,最终选择了跳河自尽。
  父亲于大海在看到女儿的尸体几近崩溃,差点也跳河,他很早的时候就离异了,多年单身养大了于佑怡,正因为工作忙没时间照顾女儿,这才导致于佑怡缺乏正确的三观引导,中学时期就和社会青年混迹在一起,大学也没上。”
  童峰:“老师的女儿没上大学,这种情况倒也少见。”
  邑丰分局同事叹道:“离异家庭对孩子的伤害还是比较大,于大海只顾工作不去陪伴女儿,忽视女儿青春期的变化,这也没办法。
  少女在青春期时候很需要母亲的陪伴,很多事情父亲帮不了,只能放手。”
  童峰没有和对方多聊,简单交谈几句便离开了,出去透透气。
  院中,会抽烟的点燃香烟,童峰三人的脸上难掩惊色,有同事忍不住开口:“这也太准了,没想到真的存在像萧玉一样的女孩,感觉殷教授开了上帝视角。”
  大家查案还是更依赖传统刑侦,坐在办公室里通过分析直接锁定嫌疑人,那种情节只有电视剧里才能出现。
  现实是很残酷的,有着太多不确定性,警察认为的和嫌疑人实际做的,往往有着很大差别,毕竟个体是不同的。
  没想到,这次真的能根据殷运良的侧写,在排查后找到了符合条件的女孩,并直接锁定嫌疑人于大海。
  犯罪心理学,有这么神奇吗?
  童峰看向韩凌:“你以后要是学会了,也这么厉害?”
  韩凌道:“犯罪侧写只是辅助手段,这次查到于大海多少靠点运气,平时查案还是要依赖确凿的线索以及不容置疑的证据。
  当然了,掌握侧写的技能,肯定会对刑事侦查有所帮助,穿插于侦查全过程,帮助侦查员选择更准确的方向,提高案件侦破概率。”
  闻言,童峰这才好受些,要是以后全靠侧写破案,会有多少警察失业?
  殷运良这种专家,毕竟只是少数。
  ……
  手机定位很快有了结果,方舟的电话打到了韩凌这边。
  “喂?舟哥?”此时韩凌四人还在外面吹风,缓解身体和心理上的疲惫感。
  其实可以睡觉休息休息,但现在已经锁定了嫌疑人,他们睡是睡不着的。
  方舟在电话里说道:“于大海就在邑丰,信号范围显示在他家里,你们和邑丰那边的同事联合行动,马上把人带回来。”
  韩凌:“是。”
  挂掉电话,四人返回分局找到了刑侦大队的副队长,说明情况后,对方安排了两个人协助。
  两辆警车,很快驶离邑丰分局。
  于大海的住处在该分局辖区范围内,距离不远,十几分钟就到了,当六人下车来到小区大门前,此刻时间来到了上午十一点半。
  下班的时间,吃饭的时间,来来往往行人很多,车流量也不小。
  “麻烦你们去院子堵着,我们去正门。”韩凌对邑丰分局的同事说道。
  于大海住在一楼,该小区一楼是有院子的,对方有可能逃窜。
  “好。”
  两名邑丰分局的同事不到三十岁的年纪,很年轻,他们没有任何意见。
  协助抓捕,只需履行好自己的职责,听青昌警方的就行了,出了问题也和他们没关系。
  行动开始。
  四人来到三单元,听动静,102的住户好像在做饭,于大海在家。
  韩凌进了单元敲门,力气用的很大,因为厨房的声音会掩盖敲门声。
  敲了有十几秒,厨房的油烟机好像停了,韩凌继续敲,此时于大海终于确定有人敲门,于是脚步声由远及近。
  “谁啊?”于大海没有马上开门,先询问身份。
  韩凌:“你好,物业的,排查小区安全隐患,不会打扰太长时间的。”
  于大海安静了一会,突然问道:“物业服务中心在什么位置?”
  韩凌四人面面相觑,对方警惕性比想象中要高很多,也间接说明……这家伙有问题。
  法治社会,正常人不可能怀疑物业身份。
  房间内。
  于大海等了三秒钟,见门外的人沉默后脸色微变,没有犹豫,摘掉围裙拿上钱包和手机,穿鞋就走。
  来到院子,他迅速推开院门准备离开小区,就在此时,两名邑丰分局的警员突然冒了出来,干脆利落的将其撂倒在地上。
  “分局刑侦大队,别动!”
  手铐卡在于大海的手腕上。
  其中一人联系韩凌他们,四人绕了一大圈很快站在了于大海面前。
  于大海抬头。
  长相和画像确实存在区别,但依稀能辨别出相似性,脸上的胡子还在,头发也好几天没洗了,看起来颇为邋遢。
  “叫什么名字?”韩凌看着他道。
  于大海面露疑惑:“警察同志,抓错人了吧?我天天待在家里很少出去,什么都没干过。”
  韩凌:“我问你叫什么名字!”
  “于大海。”
  韩凌:“刚从青昌回来吧?”
  闻言,于大海目光剧烈波动,口中说道:“我没去过青昌。”
  “回局里聊吧。”韩凌几人接过了对于大海的控制权,一行人离开小区。
  异地抓人,需要先到辖区分局走程序,完成后,四人带着于大海开车返回青昌。
  从侧写到长相再到于大海的逃窜行为,基本可以确定此人有着极大作案嫌疑,杀害戴宾的应该就是他。
  一路上韩凌四人没说一句话,于大海也没有主动开口,双方在沉默中回到了青昌市古安区分局。
  与此同时,季伯伟见了赵兴邦,汇报情况后由赵兴邦出面协调异地协作的问题,对于大海家的搜查工作,委托邑丰市辖区分局的技术中队代为执行,搜查结果以电子和电话的方式告知。
  于大海进了审讯室。
  季伯伟亲自负责对于大海的审讯工作,就目前所掌握的证据而言,不足以撬开对方的嘴,就看此人的心理素质如何了。
  “喜欢看小说?”
  季伯伟拿着于大海的手机翻看,找到了戴宾所在的小说软件,同时找到了于大海的阅读记录。
  没想到这家伙还挺前卫,五十多岁的人了,已经开始使用智能手机看小说,走在了科技前沿。
  于大海不说话。
  “戴宾认识吗?”季伯伟继续问。
  于大海很淡定,摇了摇头。
  季伯伟:“你说你近段时间没来过青昌,对吗?”
  于大海:“确实没来过。”
  季伯伟:“四辆出租车,四个司机都见过你,你觉得撒谎有用?”
  听到出租车,于大海视线转移,微微低下了头。
  季伯伟拿起另一张纸:“戴宾被杀现场留下了脚印,我们已经比对过了,和你的脚印大小一致,如果这双鞋还没扔的话,邑丰警方马上就能找到。
  于大海,我要提醒你,没有把握我们是不会把你从邑丰抓到青昌的,为了找到你,我们古安分局可是费了不少劲啊。”
  陌生人作案,现场没有遗留证据,这种案子是最难查的,如果没有殷运良的侧写给出新的排查方向,想要找到嫌疑人无异于大海捞针。
  于大海说道:“我真不认识什么戴宾,他是谁啊?”
  季伯伟拿起手机:“你看的这部小说的作者,也就是萧玉的创造者。”
  于大海表情愕然,语气有所激动:“你们的意思是,我杀了作者?我为什么要杀他!我都不认识他!”
  季伯伟冷哼:“不认识作者不认识戴宾,总认识萧玉吧?”
  “萧……”于大海声音一窒,“萧玉是小说里的角色,不是现实里的人。”
  季伯伟:“但你女儿于佑怡是,你不觉得她和萧玉在某些方面,很像吗?”
  于大海眼角抖动。
  季伯伟以诛心为主,继续开口:“萧玉是你幻想中的女儿,实际上,你女儿和萧玉差距极大,其他不说,洁身自好四个字,就和你女儿完全不搭边。
  纵观整部小说,萧玉没有和任何男人发生过不正当关系,但你女儿却因此染上了艾滋病,这是她自杀的原因。”
  听完,于大海脸色开始红润,这是怒气上升竭力忍耐的外在表现。
  嫌疑人情绪出现问题,审讯工作能更好开展。
  ……
  ps:晚上会继续写补更和月票加更,时间不定,读者大大不要等,可能很晚。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