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章 表彰大会
一周后。
清晨。
青昌市局。
庄严喜庆的气氛取代了往日的忙碌,位于主楼最大的第一会议室,在今天被布置成了表彰大会会场。
深红色幕布是背景,正上方悬挂着巨大的警徽,醒目的横幅写着苍劲有力的大字:
【魏家庄村案后总结暨授予韩凌同志个人一等功、个人三等功表彰大会】。
市局各部门和各支队的民警代表已经穿好常服,等待一小时后的入场就坐,记者们也在调试相机和灯光,确保完整记录荣耀时刻。
报道一等功的机会可不多,群众或许不关心,但在体制内部算是比较大的新闻了。
今天,青昌全域各分局、派出所的公告栏已经开始着手张贴通知,肯定古安区公安分局刑侦大队一中队民警韩凌在魏家庄村案中的卓越表现,并祝贺其荣获个人一等功。
不参加表彰大会的民警正在围观。
“又是韩凌,几次了?第三次还是第四次?”
……
“第三次,第一次个人三等功,第二次持枪证考核两场满环,这是第三次,三等功加一等功。”
……
“他进货啊?我从没听说过嘉奖还带批发的,开挂了吧?怎么可能。”
……
“每次嘉奖都有依据,没毛病,就拿魏家庄村的案子来说,要是把你放进村子,你觉得你能活着回来吗?三个亡命徒啊,还带有远距离杀伤性武器,这是从鬼门关走了一圈,值得一等功。”
……
“这倒也是,可以说用命换来的。”
分局和派出所都在讨论,老警察感叹两句,而同届的新警就非常吃惊了,警务演练的时候韩凌出了名,本以为是个不守规矩的刺头,没想到真的有东西。
这算不算天才刑警?
除了天赋,其他的好像都不能解释,从未听说哪个新警能在一年内连上三次公告栏,甚至拿到了个人一等功。
一等功,在公安系统中已经是最高荣誉之一了,再高就是荣誉称号,比如一二级英模。
大部分英模,都是在牺牲后被追授的,少见活着的。
“咱们这一届就看韩凌了,以后不知道能走到哪一步。”
有新警开始想象韩凌未来,扛着一等功,对方的升职速度会很快,只要按照当前节奏不要上演伤仲永,肯定面临各种破格提拔。
自己还是普通民警混资历,人家说不定已经到队长。
张云航今天不参加表彰大会,吃完早饭上班的他,此刻站在公告栏前久久未曾离去。
他已经有点麻木了,无法理解对方是怎么做到的,连续三起案件为何总能脱颖而出,以出色的个人能力直接破局。
这不就是……入职之前,幻想中的自己吗?
以第一名的成绩考入市局,而后加入刑侦支队,在案件的侦查中福尔摩斯附身,屡破大案要案被所有人熟知,多次踏上公告栏,嘉奖无数。
他知道这是幻想,现实也的确如此,想象中的查案和现实中的查案完全不一样,真上手了,发现难到离谱,熬掉了头发也找不到线索。
可……明明是幻想,韩凌却做到了。
这就很难受。
“哎。”张云航叹了口气,转身欲走。
身后,一只大手按住他的肩膀,同时声音传来:“受打击了?”
张云航回头,发现是梁岩。
梁岩,男,三十九岁,刑侦支队下属一大队队长,二级警督,日常负责队伍的建设、组织指挥大队开展刑事案件侦查,对各分局和县区报上来的重大、疑难案件,会亲自参与侦办。
可以说,整个青昌重大未破的刑事案件,梁岩是核心人物,在刑侦一线的地位仅次于分管副支队长吴滨。
一年的接触,张云航虽说不在梁岩手下工作,但是对梁岩还是非常尊重的。
“梁队。”张云航转过身,“倒也不算受打击……呃,也有点吧。”
梁岩笑了:“你是个很优秀的刑警,总成绩第一不是白来的,当初你选择三大队的时候,说实话,我还觉得有点可惜呢。
我知道你和韩凌同届毕业,也算朋友吧,不要多想,他能从派出所火速调到分局,并拿到了这么多荣誉,完全是因为个人能力,这对我们青昌公安系统来说是好事。
大家彼此之间总会有差异,这是无可争议的事实,做好自己就行了,还是那句话,你同样优秀。”
这番话张云航听进去了,心中对梁岩更为尊重,点头道:“我记住了梁队。”
梁岩拍了拍对方肩膀:“有落差正常,但千万不要成为嫉贤妒能的人,在警队这是大忌,一旦让领导察觉,你的仕途会受到不小的影响。
在公安系统,尤其是刑侦、经侦、禁毒此类一线岗位,就三个字:能破案,其他的都没用。”
张云航深吸一口气,说道:“是,梁队。”
梁岩嗯了一声:“去吧,做好你的工作。”
张云航离开。
“吴支。”
“吴支。”
此时周围有声音响起,梁岩回头,看到吴滨迎面走来。
吴滨脚步不停上楼,梁岩快步跟了上去。
“怎么样?”察觉到梁岩靠近,吴滨询问。
梁岩小声开口:“查到点眉目了,顺藤摸瓜应该能牵出一些人,但还是不容乐观,我感觉到和以前一样,线索说断就会断。”
吴滨冷哼:“真是狡猾的离谱,再长时间我也得把幕后的人揪出来,看看他到底是谁。
老梁,调查的时候一定要谨慎小心,此案主使丧心病狂,这些年被灭口的不在少数,哪怕你是市局的大队长,对方恐怕也不会手下留情,若查到有效线索,千万不要一个人行动。”
梁岩点头:“我知道,你放心。”
吴滨:“嗯……分局的人快到了吧?表彰大会我们也参加吧,”
梁岩笑道:“好,话说韩凌这小子有如此天赋,我觉得可以考虑把他调到市局来。”
吴滨:“刚到分局,别了,老郑的意思是先锻炼锻炼重点培养,不着急,等他什么时候坐到中队长以上的位子再说吧。”
梁岩:“复制你的路?”
吴滨是从分局副大队长直接调上来的,天时地利人和,这种情况很难。
吴滨:“分局能快速积累基层实战经验,我们需要他到市局后直接能用,而不是继续培养。”
梁岩:“我懂。”
两人聊着,逐渐消失在楼梯口。
此时,古安分局刑侦大队众民警已经在赶来的路上,其他大队也有派代表参加,像这种给分局长脸的大会,人员当然是越多越好。
如果会议设在市局的礼堂,分局局长恨不得全体民警都来,提升士气和荣誉感。
个人一等功,并不是韩凌一个人的事,其所带来的影响是深远的。
众民警赶到市局后,陆陆续续进了会议室,各自找到了各自的座位。
市局的参会人员也不少,几位副局长到场,各部门负责人到场,同时也邀请了相邻的分局领导前来观礼。
表彰大会很快开始,首先是对魏家庄村一案的总结,此案牵扯到人命和盗墓,已经算比较恶劣的重大案件了,足以引起市局的重视,分析研讨,总结经验。
过程比较枯燥,韩凌走神走了一个小时,最终听到了自己的名字。
音乐声响起,韩凌反应过来,起身来到台上接受一等功和三等功的奖章和证书。
掌声随之响起,大家对韩凌表示祝贺。
郑宏毅简单讲了两句,号召全体民警向韩凌学习,之后古安分局局长也讲了两句,大概意思是感谢市局的支持,都比较官方。
轮到韩凌表态发言,他已经提前准备好了,内容比两位局长还官方,硬着头皮念完,感觉像打了场打仗。
此刻他在想,以后能不能省略这些程序,直接把证书和奖章邮寄就行了,奖金打卡里。
简单,高效,便捷,大家都省事。
郑宏毅开口:“整合材料,在全市公安系统内下发学习通知,并通过公安内网、地方报、媒体进行宣传,嘉奖永久记入韩凌个人档案。”
永久记入,代表会成为未来晋升和评优的重要依据。
表彰大会结束后,郑宏毅和分局局长将韩凌叫到了办公室,单独谈话。
谈话内容,主要围绕职位的晋升。
青昌市公安系统针对股级中层的选拔任用有着明确规定,荣立个人二等功以上的民警,可优先或者破格提拔。
现在韩凌是个人一等功,已经完全超出了条件。
郑宏毅的意思,不用等明年了,今年提到副中队长,未来等冯耀调岗后,如果韩凌表现依旧突出,跳过中队长,直接放在副大队长的位置上。
正常情况逐步晋升,但跳职务层级的情况也不是没有,只要韩凌不掉链子,程序上是没问题的。
听着两位局长的对话,韩凌多少有点讶异,想的这么远提的这么快,难道这里面有殷运良的面子?
那……胡立辉胡队怎么办?好不容易等到冯耀调岗了,总不能原地踏步吧?
似乎猜到韩凌在想什么,郑宏毅说道:“到时候胡立辉可能会调到其他大队担任副大队长的职务,这是很正常的职务调整。”
韩凌了然。
分局有十几个大队,大队之间调过来调过去不奇怪,到时候应该会询问胡立辉自己的想法。
一个核心岗位的变动,牵一发而动全身,胡立辉走了,方舟就会上来,连带着副中队长也会换人。
童峰这家伙肯定没戏,一中队其他同事都很优秀。
“图侦大队马上建立,未来几年需要发展,到时候我们会和他谈话。”分局局长说道。
郑宏毅:“嗯,图侦工作很重要,天网逐渐普及,这将会是我们打击违法犯罪的利器,把有经验的一线刑警调过去,能迅速拉起来。”
韩凌只听不说话,心中想着总算快要当官了,请示和汇报的次数应该能减少。
什么时候有绝对的自主侦查权,那才好。
……
ps:第二章在晚上,今天老婆拉我去买衣服了,浪费了些时间,作者也要美美哒。
题外话:还是建议大家去实体店买衣服,通过试穿确定最佳风格,网上购衣的满意度很难达到预期,当然也有缺点,贵点。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