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PO18文学 > 都市言情 > 两界倒卖:我用晶核换古董 > 第28章 集市採购
  很快,余年和余白就抵达了集市。
  嘈杂和喧闹的氛围,瞬间冲淡了余白心中的鬱气。
  为了提高效率,余白和余年决定分头行动。
  余白负责採购水果和蔬菜,余年则去买肉。
  分开前,余白將一半的现金递给余年。
  余年则谨慎地將钱塞进外套內兜里。
  “去第二家水果摊,强子媳妇马娟儿的,东西新鲜还便宜。”余年不忘叮嘱。
  强子?
  余白立刻想起昨天那个把赵嘉扔在半路上的汉子。
  看来,这个人情得好好还。
  她二话不说,直奔第二家水果摊。
  马娟儿嗓门洪亮,正热情地招呼客人。
  她脖子上戴著一条金项链,在阳光下闪闪发光——正是余年给强子的那条。
  虽然和余白不认识,但马娟儿依然热情地招呼她,顺手切了块西瓜递过去:“妹子,想买点啥?”
  “我是余年的妹妹。”余白开门见山。
  “哎呀,是自家妹妹啊!”马娟儿一听,立刻改口,脸上的笑容更灿烂了,“想吃啥隨便拿,別跟嫂子客气!”
  余白哪能真占这便宜?
  她今天来,除了买水果,更重要的是还人情。
  以后少不了和马娟儿打交道,打好关係才是长久之计。
  她拿出事先列好的清单,又从兜里掏出两万现金塞进马娟儿手里:
  “嫂子,麻烦你了,按这个单子帮我准备,这钱是定金。”
  马娟儿看著手里的钱,愣了一下,隨即推辞:“这太多了,用不了这么多!”
  “嫂子,您就拿著吧,咱以后还有的来往呢。”余白语气温柔但很坚定。
  马娟儿见余白坚持,也不再推辞,爽朗地笑道:
  “行!妹子够意思!这事儿嫂子保证给你办得漂漂亮亮的!”
  马娟儿说完,麻利地开始清点货物。
  她动作熟练,一边轻点数量,一边往三轮车上搬。
  装满一车后,她招呼在店里帮忙的弟弟:
  “小六,给你小白姐送车上去,仔细著点儿!”
  余白刚想上前帮忙,却被马娟儿一把拦住:
  “妹子,你別粘手了,赶紧去忙別的,这里嫂子盯著的!”
  余白也不客气,退到一旁,问道:
  “嫂子,你认识卖菜的摊子吗?我订购的量比较大。”
  马娟儿一听,看著余白的眼睛都亮了。
  她怎么也没想到,自家男人帮了余年一回,就换来这么大好处。
  她心里迅速盘算起来。
  娘家是搞蔬菜大棚的,婆家是种果园子的,就看余白这成吨採购的架势,那就是个大主顾啊!
  这要是长期合作下去,那可是一笔不小的收入!
  想到这里,马娟儿脸上的笑容更灿烂了几分,语气也更加热情:
  “妹子,你要是信得过嫂子,买菜的事儿就交给我!“
  ”我娘家大棚里管够,要是没有的品种,我娘家左邻右舍也都够凑齐的!”
  余白很喜欢马娟儿这爽快劲儿,当即把蔬菜採购清单也递给她,同样掏出两万块钱作为定金:
  “嫂子,那就麻烦你了。”
  马娟儿接过清单和钱,心里乐开了。
  她拍了拍胸脯,保证道:“妹子,你等等我,我回去一趟,让他们现摘了送过来。”
  余白点点头,心里一块石头落了地。
  她没想到事情会进行得如此顺利,看来,强子的人情还真没白还。
  这还都得归功於三哥余年。
  余年这人,虽说读书不灵光,高中毕业就一头扎进了社会这大染缸,可凭著一股机灵劲儿和多年摸爬滚打,確实攒下了一帮过硬的人脉。
  这不,他人刚往卖肉的摊位区一凑,热络的招呼声就此起彼伏地响了起来。
  “三哥来了!”
  “余三,今儿个来买肉?”
  “哟,小年,有日子没见,又跑哪儿发財去了?”
  余年脸上掛著恰到好处的笑容,熟稔地跟围上来的人打著哈哈,脚步却没停,径直走向了最里头掛著『曹记鲜肉』牌子的摊位。
  摊主曹俊正低头“咣咣咣”地给人剁著排骨,听到动静抬眼一看是余年,脸上立马露出笑意:
  “三哥,稍等我一下!”
  余年也不急,好整以暇地站在旁边,看著曹俊麻利地称重、收钱,送走客人。
  “三哥,要点啥?”曹俊擦了擦手,问道。
  余年没说话,直接把手里的採购单递了过去。
  曹俊接过单子,原本轻鬆的表情瞬间凝固,只扫了一眼,叼在嘴角的半截烟都惊得差点掉下来,眼睛瞪得溜圆:
  “嚯!我说年哥,你这是…要办多大的席面?“
  ”猪肉、排骨、鸡鸭…这数量,也太嚇人了!”
  旁边正在给猪蹄燎毛的、曹俊的弟弟曹武,也好奇地探过头来,下意识就想摸烟递给余年。
  余年摆了摆手,拒绝了曹武递过来的烟,脸上笑容不变,语气却带著几分认真:
  “不是办席,接了个新活计。”
  他顿了顿,压低了些声音。
  “帮市里几家相熟的酒店做採购,以后是长远的买卖。”
  “长远的买卖”这几个字,像是有魔力一般,瞬间点亮了曹俊的眼睛。
  他是聪明人,立刻就品出了这话里的分量。
  “懂了!”
  曹俊乾脆利落地摁灭了菸头,眼中闪过一丝精明的光芒,对著弟弟曹武一挥手。
  “小武,別愣著了,赶紧的,按单子给年哥备货!挑最好的来!”
  这曹家兄弟俩,早年也是跟著余年一起跑大车的苦哈哈。
  后来手里攒了点钱,脑子也活络,曹俊瞅准机会开了这家禽肉店,专卖自家散养的土鸡土鸭,生意红火。
  弟弟曹武则在隔壁开了猪肉铺,专供乡镇和县里的饭馆。
  虽说兄弟俩日子过得比以前强多了,但谁又会嫌钱烫手呢?
  余年那句“长远的买卖”,意思再明白不过——他曹家兄弟,以后就是这几家酒店肉类的稳定供货商了!
  这可是送上门的大生意,而且是细水长流的那种!
  有了曹家兄弟这地头蛇全力配合,加上余年多年积攒下来的人脉和面子,肉类的採购也进行得异常顺利。
  就这样,一个上午紧锣密鼓地过去。
  当太阳升到头顶时,余白和余年已经將清单上所有的东西都採买齐全了。
  结清了马娟儿和曹俊那边的尾款后,兄妹俩开著被塞满的大卡车,突突突地往家里赶去。
  只是,他们兄妹俩这般的“大手笔”,在人多眼杂的集市上到底还是掀起了不小的波澜。
  有人惊嘆,有人好奇,自然也就少不了有人眼红嫉妒。
  没过多久,那关於余家发大財的风言风语,就传开了。
  七拐八绕地传著传著,最终传到了余家老宅那边,落进了余白爷奶的耳朵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