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PO18文学 > 奇幻玄幻 > 君临欧陆,从击败拿破崙开始 > 第13章 会战优势在我
  对於克莱门特,普罗旺斯伯爵也是充满了好奇的。
  卡洛斯三世当年对於克莱门特的评价,可不仅仅只在西班牙国內的贵族圈子里流传,身为波旁家族中的一员,普罗旺斯伯爵自然是十分清楚的。
  他很想知道,年幼的克莱门特到底有什么表现才会收穫卡洛斯三世如此高的评价。
  太阳王,在波旁家族中,可以是最伟大的君主了。
  通过短暂的观察,普罗旺斯伯爵並没有看出什么。
  虽说克莱门特翩翩有礼,待人接物看起来原本他这个年龄更加成熟,但作为一个王储,这些都是基本操作,没什么太过稀奇的。
  至於这一次西班牙军队的战果嘛,虽说出自克莱门特的指挥。
  但这么巨大的兵力优势,加之克莱门特身边有这么多经验丰富的將领,这其中有多少是克莱门特自己的主意,普罗旺斯伯爵觉得不多。
  所以,他想不通,为什么卡洛斯三世这样一个在他看来还干得不错的国王,能给予克莱门特这么高的评价。
  难道,仅仅只是为了自己的长孙造势吗?
  普罗旺斯伯爵当然不会知道,克莱门特在七年战爭和美国独立战爭期间提出的建议。
  其他的不说,就光说七年战爭之中,克莱门特提出的重兵防守菲律宾和古巴的提议,让英国军队蒙受巨大的损失这一点,就已经足够了不起了。
  毕竟和另一个世界中英国轻而易举的拿下菲律宾,让西班牙蒙受了巨大损失相比,这次的英国人从始至终都没攻占马尼拉,西班牙在远东积累的財富和物资,也没有化为乌有。
  这也为西班牙在两次战爭中,拿到了比此前更多的好处奠定了基础。
  就单说將英国势力彻底逐出南美洲这一点,改变的东西就已经不少了。
  不然的话,英国人怎么可能这么轻易的答应不再向西班牙的殖民地倾销商品。
  固然这其中有英国拿下了印度,有新的市场的缘故,但难道就没有西班牙国力更强,战略判断更准的缘故吗?
  想不通之下,普罗旺斯伯爵自然就会將克莱门特的许多成就,归根於他身边辅佐之人。
  对於克莱门特的忌惮,就少了许多。
  直到,两个人正式就相关事宜进行面谈的时候,普罗旺斯伯爵才发现,克莱门特確实有几分东西。
  双方的第一次正式交谈,可以说是不欢而散。
  因为普罗旺斯伯爵设想的,是西班牙军队协助,带著法国保王党军队,一路打到巴黎,终结革命政府。
  显然,这和克莱门特,和西班牙政府的想法不一致。
  西班牙方面,不仅不愿意掺和之后的战事,甚至表示要主动將军队撤回国內。
  一旦西班牙军队离开法国,单凭如今不到两万人的保王党军队,如何应对法国革命政府的反扑。
  自从巴黎革命政府颁布《革命宣言》以来,保王党人募集士兵都变得困难了许多,如果不是法国南部是保王党人经营多年的地盘,兴许法国人民自己都要反对他们了。
  最重要的一点,在於如今在南法地区,法国革命军依旧有著不小的力量,这种时候西班牙要是撂挑子,那所谓的扶持一个法国国王也只是一个笑话罢了。
  无论是普罗旺斯伯爵,还是克莱门特本人,都很清楚,至少现阶段,西班牙军队是不可能完全撤走的。
  双方第一次会谈之所以没有结果,只不过是谈判中的惯用伎俩罢了。
  漫天要价,坐地还钱,都是这样的。
  等到第二次交谈的时候,双方也各自拿出了自己谈判的底线。
  法国保王党方面,提出了自己的诉求,西班牙方面最起码要消灭或者重创土鲁斯或马赛地区的法国革命军主力,给法国保王党留下足够多的时间动员和武装军队。
  关於这一点,其实在克莱门特和西班牙政府的意料之中。
  这也是克莱门特打算做的。
  既然都决定扶持一个法国国王出现,总不能看著他很短的时间內被革命军解决,那根本起不到牵制巴黎革命政府,让法国持续放血的目的。
  只是,要和法国革命军主力来一场硬碰硬的战斗,法国保王党,自然得拿出一些好处才行。
  克莱门特要的,自然是钱了。
  土地啥的,对於如今的西班牙来说,並不重要。
  如今的西班牙算上殖民地,依旧是全世界领土最大的国家,並不缺土地。
  再说了,从法国保王党这里拿一些土地,难道巴黎革命政府就会承认吗。
  有著天然的庇里牛斯山脉不守,非要跑到南法来,那不是给西班牙自己增加难度吗?
  对於克莱门特想要钱,法国保王党非常理解。
  可理解归理解,他们也没那么多钱。
  想想看,就连当初路易十六想从贵族们手上筹钱都那么困难,更別说现在他们头上还没有一个国王呢。
  既然没钱,物资克莱门特也只能勉为其难的接受了。
  最终,在法国保王党人愿意从法国海军中,再弄一些战舰给西班牙,作为西班牙出兵的报酬,约为十五艘战列舰。
  至於保王党军队需要的武器装备和物资,则必须用现金支付,考虑到保王党现金不够,则用法国南部数个地区未来两年的赋税作为抵押。
  换句话说,未来两年的南法地区,法国保王党的地盘,將由西班牙人来进行收税。
  战列舰没什么好说的,克莱门特对於风帆战舰这玩意没什么想法,几乎是第一时间就联繫其他国家,主要是对战舰有需求的撒丁王国和两西西里王国是否愿意接手。
  他拿下法国地中海舰队,可不是为了战舰去,而是为了那些经验丰富的军官和水手。
  这都马上十九世纪了,单纯的风帆战舰要不了多久就会被淘汰,没多大的意义。
  至於保王党提出的西班牙人来徵税这点,即便克莱门特知道对方是想用这招起码让西班牙军队保护他们两年,但克莱门特还是接受了。
  虽然理想状態是西班牙能直接从战爭中抽身而出,但实际上想要直接和谈,也得人家法国革命政府愿意才行。
  在没有打疼法国革命政府的时候,这是不可能的。
  歷史上,西班牙最终退出战爭时,不仅被迫和法国结盟,还割让了土地给法国。
  因此,想要安稳的收穫利益的情况下退出战爭,必须確保让法国革命政府见识到西班牙的实力才行。
  两年时间,说多也不多,说少也不少。
  按照克莱门特的估计,奥地利和普鲁士起码两年內暂时不会退出对法国的战爭,那西班牙保下法国保王党也不会太难。
  最终,经过细节上的磋商之后,西班牙和法国保王党签订了《佩皮尼昂条约》。
  条约规定西班牙將承认法国政府(保王党政府)为唯一合法政府,承认路易十四的弟弟普罗旺斯伯爵为法国国王,否认巴黎政府的合法性。
  西班牙与保王党政府结盟,帮助法国保王党政府夺取土鲁斯及其周边的控制权,同时帮保王党政府训练武装至少不低於五万人的军队,並持续十年提供后续武器支援。
  作为交换,法国保王党政府將向西班牙提供十五艘战列舰,並且给予西班牙三亿里弗尔,这笔款项將以未来两年南法大部分地区的税收和关税为担保。
  三亿里弗尔,差不多是法国大革命前法国政府大半年的財政收入了,完全可以称得上是一笔巨款。
  可以说,如果这笔款项到位,那西班牙此次对法作战,不仅没亏钱,反而还赚了一笔。
  如果再加上那十五艘战列舰和法国地中海舰队,那简直赚麻了,基本等於西班牙白赚了一年財政收入。
  当然,这都只是条约上的內容,至於法国保王党政府能不能兑现承诺,还是要看战事的发展情况。
  但不管怎样,起码在克莱门特的操作下,这场“政治仗”也变得有利可图了起来。
  在条约签署过程中,其实是有一些小插曲的。
  比如在法国国王人选上,普罗旺斯伯爵坚决拒绝成为新的法国国王,认为按照继承顺序,应该由被关在巴黎的路易十六的王太子继承。
  普罗旺斯伯爵为什么拒绝,克莱门特自然是心知肚明。
  如果普罗旺斯伯爵对於成为法国国王没有想法,那对方就不可能来找他谈这些,对方之所以会这么说,完全是因为不想担上骂名。
  除了本身《佩皮尼昂条约》对於法国不友好之外,更多的是担忧抢自己侄子王位的坏名声。
  贵族嘛,都是要脸面的。
  而在克莱门特说什么法国王太子已经遇害,还活著是巴黎革命政府放出的假消息,什么波旁家族已经钦定了,就由你来当这个国王云云。
  最终,普罗旺斯伯爵只能强忍著內心的喜悦答应了下来,表示愿意为了家族成为新的法国国王。
  就这样,条约终於是正式签订。
  西班牙和法国保王党政府签订条约的消息,自然是瞒不住联军的其他国家。
  各国在得知这一消息之后,对於西班牙的行为都震惊不已。
  好傢伙,你西班牙真会玩。
  拉著我们帮你们波旁家族復辟,结果你西班牙在这偷偷摸摸弄好处是吧,三亿里弗尔,法国那些保王党人是怎么敢给的啊。
  丫的,早知道你们法国保王党政府这么能卖国,我们也能帮你们训练军队,也能提供武器支持啊。
  一时间,各国特使纷纷来和法国保王党接触,希望从他们手中捞到足够的好处。
  很快,经过一番並不艰难的谈判之后,各国都从法国保王党手中拿到了自己想要的利益。
  可以说,法国保王党与各国的条约中,除了没有割地之外,其余卖国的事情可没少做。
  各国在签订了条约之后,战场上也卖力了起来。
  他们是和法国保王党签订的条约,要法国保王党真正是法国的主人有些条款才能作数,那起码能把那位新国王送到巴黎去才行。
  就在反法联军纷纷加大对法作战投入的背景下,1794年2月7日,在欧洲二十多国代表的见证下,路易十六的弟弟,普罗旺斯伯爵正式在蒙彼利埃登基成为法国的新国王,是为路易十七。
  法国新国王登基,对於欧洲各国来说,代表了对法国的战爭进入更加激烈的阶段。
  对於西班牙而言,则是到了收官阶段。
  被这个消息刺激到的,无疑是法国巴黎的革命政府。
  据说,法国革命政府的独裁者,得知了法国有了新国王的消息后,气得大发雷霆,连著在国民议会发表了十多个小时的演讲,差不多把波旁家族和法国贵族祖宗十八代问候了一个遍。
  而原本在巴黎附近新组建的革命军,也由於法国保王党政府的的出现,从计划中前往尼德兰地区变成了前往南法地区。
  罗伯斯庇尔和雅各宾派並不傻,知道一个法国国王的政治意义有多重要,无论如何,法国革命政府都要要抢在没有太多的法国人认可这位新国王之前,消灭南方的法国保王党政府。
  与此同时,英国方面也加大了战爭的投入,直接派出了两万英军,协助法国保王党政府进行防守。
  西班牙方面,则在法国保王党政府筹备登基典礼的时候,就已经开始为夺取土鲁斯做准备了。
  克莱门特一声令下,由戈多伊指挥的西部伊比利亚联军也不再继续北上,沿著海岸线骚扰进攻法国,而是掉头南下,稳扎稳打的准备配合克莱门特的西班牙主力部队,进攻土鲁斯。
  作为收官之战,这一次克莱门特也不再留在后方,让將领们衝锋陷阵,而是选择亲临一线指挥。
  虽说到了目前为止,大半年的时间让克莱门特已经捞到了不小的政治声望,但克莱门特却觉得不太够。
  一番操作之下,政治声望是差不多了,但军功感觉还是差一点,而这攻占土鲁斯如果由克莱门特指挥,那军事上的声望也差不多足够了。
  无论怎么说,这一次土鲁斯会战,兵力是七万对五万,优势在我,克莱门特还是很有把握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