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PO18文学 > 奇幻玄幻 > 四合院之福地主宰 > 第219章 芒种开镰,汗滴入土换仓实
  第219章 芒种开镰,汗滴入土换仓实
  天还没亮透,东方刚泛起鱼肚白,村里的鸡就开始此起彼伏地打鸣。建业已经揣著镰刀站在院门口,磨得鋥亮的刀刃在微光里闪著冷光,他往手心吐了口唾沫,攥紧刀柄试了试,又往腰间缠了圈粗布腰带——这是要去割麦的架势。
  “等会儿再走,“张奶奶端著油灯从屋里出来,灯芯爆出个火星,“把这两个菜窝窝带上,割到半晌午垫垫肚子。“她把用布包好的窝窝塞进建业怀里,指尖触到他胳膊上凸起的筋络,“慢著点割,別伤著手。“
  院外传来了许朗的声音,他牵著老黄牛,牛背上搭著新扎的草绳,是用来捆麦捆的。“建业,走了!“许朗的声音里带著股子兴奋,“趁早上凉快,先把东边那片地割出来。“老黄牛“哞“地应了一声,蹄子在地上刨出个浅坑,像是也急著要去地里。
  晓梅和苏晚也起了,正往竹篮里装水罐和粗布帕子。“我把凉茶晾好了,“晓梅把瓦罐放进篮里,“等会儿送到地里去,割麦最耗力气,得多喝点水。“苏晚的辫子梳得格外紧,发梢用红头绳繫著,她往篮子里塞了把艾草,“这是驱蚊的,地里的蚊子多。“
  念秋和月娥揉著惺忪的睡眼站在门槛上,手里各攥著个小布袋。“我们也去!“念秋举著布袋喊,“张奶奶说我们能捡麦穗。“月娥的布袋上绣著朵小野,是前儿个苏晚教她绣的,针脚歪歪扭扭,却透著股认真劲儿。
  张奶奶笑著拍了拍她们的头:“去吧,跟著大人別乱跑,地里的麦茬尖著呢,小心扎脚。“她转身回屋拿了顶草帽,往傻柱头上一扣——傻柱刚蹲在院角磨镰刀,磨石发出沙沙的响,火星溅在他的布鞋上。
  “你这性子最急,“张奶奶嗔怪道,“割麦得顺著麦秆走,別横衝直撞的,当心被麦芒扎著。“傻柱嘿嘿笑了两声,把镰刀別在腰后,扛起地上的木叉:“知道啦张奶奶,我保证割得又快又好!“
  一行人往麦地走,晨露打湿了裤脚,凉丝丝的却不觉得冷。远处的田埂上已经有了人影,是王寡妇和小石头,母子俩正弯腰捡著昨夜被风吹落的麦穗。“婶子,这么早就来了?“许朗喊了一声,老黄牛也跟著“哞“了一声。
  王寡妇直起身,用袖子擦了擦额头的汗:“在家也睡不著,不如来捡点麦穗,多捡一把是一把。“小石头举著手里的麦穗,黑黢黢的脸上笑出两个酒窝:“傻柱叔,你看我捡了这么多!“傻柱走过去,把他抱起来放在牛背上:“走,叔带你看割麦去!“
  东边的麦地已经黄透了,麦穗沉甸甸地低著头,麦秆被压得弯了腰,风一吹,整片麦地像金色的波浪在翻滚,麦香混著泥土的气息扑面而来,让人心里发涨。许朗放下牛韁绳,从怀里摸出个哨子:“咱分两拨,我和建业割东边,傻柱割西边,割到中间碰头!“
  “比一比谁割得快!“傻柱擼起袖子,亮出胳膊上结实的肌肉,“输了的晚上请客吃麦仁粥!“建业笑著扬了扬镰刀:“谁输谁贏还不一定呢,看招!“话音刚落,他已经弯腰衝进麦浪里,镰刀起落间,麦秆簌簌倒下,很快割出片空地。
  许朗也不含糊,左手揽过一抱麦子,右手镰刀贴著地面扫过,麦茬留得又矮又齐。他割麦有个诀窍,身子半蹲,膝盖微弯,这样既能用上劲,又省得腰酸。老黄牛在旁边悠閒地啃著田埂上的草,时不时抬头看一眼,像是在给主人加油。
  晓梅和苏晚找了片树荫,把带来的东西放下,开始整理捡来的麦穗。苏晚用麦秆把散落的麦穗捆成小把,晓梅则坐在石头上编麦秸辫——这是要给念秋做个小篮子,让她装捡来的麦穗。“你看建业割得多快,“晓梅笑著说,“昨儿个还说腰疼,今儿个倒像有使不完的劲。“
  苏晚望著许朗的背影,他的蓝布衫已经被汗水浸透,贴在背上,勾勒出紧实的轮廓。风掀起他额前的碎发,露出光洁的额头,上面掛著的汗珠像珍珠一样往下滚,滴进泥土里,瞬间就没了踪影。“许大哥说,每滴汗落进地里,秋天就能多结粒粮食,“苏晚轻声说,手里的麦秆捆得更紧了。
  念秋和月娥提著小布袋,在割过的麦地里捡漏。月娥的眼睛尖,总能发现藏在麦茬下的麦穗,她把麦穗放进布袋里,嘴里数著:“一、二、三......等攒够一百个,就能给张奶奶做麦仁粥了。“念秋则喜欢追著蝴蝶跑,麦地里的粉蝶被惊起,在她身边飞绕,她咯咯的笑声像银铃一样。
  日头爬到头顶时,麦地里已经堆起了不少麦捆,像一个个金元宝臥在地上。许朗直起身,捶了捶发酸的腰,看见建业还在埋头苦割,两人之间只剩两丈远的距离。“歇会儿喝口水!“许朗扬声喊道,声音在麦浪里盪开,带著回音。
  建业抬起头,脸上沾著麦糠和泥土,只有牙齿是白的。他抹了把脸,笑著说:“不歇,先割完再说!“话虽如此,他的动作却慢了下来,额头上的青筋突突直跳,显然累得不轻。傻柱从西边跑过来,手里举著镰刀:“我割完了!你们俩加油啊!“
  “吹牛!“建业瞪了他一眼,却忍不住笑了,“我看你那片割得歪歪扭扭,麦茬比狗啃的还高!“傻柱挠挠头,嘿嘿笑了:“能割下来就行唄,反正脱粒机也不挑麦茬。“晓梅端著水走过来,把水罐递给他:“快喝点水,看你渴的。“
  大家坐在树荫下歇晌,瓦罐里的凉茶带著薄荷的清香,喝一口,从喉咙凉到心里。张奶奶送来的菜窝窝还带著余温,里面夹著切碎的萝卜乾,咸津津的很下饭。傻柱一口气吃了三个,拍著肚子说:“要是每天都能吃窝窝,我能把全村的麦子都割完!“
  “等打完麦子,让你吃够!“许朗从布袋里掏出个东西,用油纸包著,打开一看,是块黄澄澄的麦芽。“这是上次赶集买的,“他把分成小块,递给孩子们,“给你们解解乏。“念秋把放进嘴里,甜丝丝的味道在舌尖化开,她眯著眼睛笑,像只满足的小猫。
  歇完晌,大家接著割麦。午后的太阳格外毒,晒得地面发烫,麦秆都被晒得发脆,一碰就断。许朗的蓝布衫湿了又干,干了又湿,背上结出层白的盐霜。他割著割著,忽然看见麦地里有个东西在动,走近一看,是只刺蝟,正蜷在麦秆下睡觉。
  “別碰它,“许朗拦住要伸手的念秋,“刺蝟是吃害虫的,让它在这儿歇著吧。“他用麦秆给刺蝟围了个小圈,像给它搭了个帐篷。建业见了,也学著他的样子,给麦地里的青蛙和蜥蜴留出藏身的地方:“这些都是庄稼的好朋友,得护著点。“
  傍晚时分,东边的麦地终於割完了。夕阳把麦捆染成了橘红色,远远望去,像一片燃烧的火焰。许朗把最后一捆麦子扛到牛车上,老黄牛“哞“地长叫一声,像是在庆祝完工。傻柱躺在麦捆上,四肢摊开,嘴里叼著根麦秆:“可算割完了,累死我了......“
  建业也累得够呛,坐在地上不想动,苏晚走过去,拿出帕子给他擦脸。帕子上沾著艾草的香味,擦过脸颊时,凉丝丝的很舒服。“明天割西边的地,“建业喘著气说,“爭取三天內把所有麦子都割完。“
  往回走时,路过王寡妇家的麦地,看见她们母子还在捡麦穗。小石头的脸晒得通红,却还在坚持,小布袋已经装得鼓鼓囊囊。“婶子,別捡了,明天再捡吧,“晓梅走过去说,“天黑了,路上不好走。“
  【写到这里我希望读者记一下我们域名 101 看书网超贴心,??????????????????.??????等你寻 】
  王寡妇直起身,捶了捶腰:“再捡一会儿,多捡点是点。“许朗把牛车上的两捆麦子卸下来:“这两捆您先拉回去,別让孩子累著了。“王寡妇连忙摆手:“这可不行,你们辛辛苦苦割的......“
  “拿著吧,“张奶奶不知什么时候也跟了上来,手里拄著根拐杖,“都是一个村的,客气啥?等打完麦子,让傻柱给您送两斗麦粒去。“王寡妇的眼泪掉了下来,攥著张奶奶的手说:“您真是好人......我都不知道该咋谢您......“
  回到院里,大家都累得不想动,连吃饭的力气都没了。晓梅简单煮了点麦仁粥,就著醃萝卜,大家呼嚕呼嚕喝了好几碗。粥里的麦仁煮得糯糯的,带著股清甜,喝下去,肚子里暖暖的很舒服。
  夜里,大家躺在院里的竹床上,连说话的力气都没有。天上的星星格外亮,像撒了把碎钻,月光照在麦囤身上,它蜷在许朗脚边,睡得正香。许朗望著天上的银河,忽然说:“明天开始打麦,用咱做的脱粒机试试。“
  “能行吗?“傻柱迷迷糊糊地问,眼睛都快睁不开了。建业翻了个身:“试试就知道了,总比用连枷打强。“苏晚已经睡著了,呼吸均匀,嘴角带著浅浅的笑意,像是梦见了满仓的麦子。
  第二天一早,晒穀场就热闹起来。许朗和建业把脱粒机搬到场中间,傻柱则把割来的麦捆抱过去,码成整齐的垛。晓梅和苏晚在场上铺苇席,是用来接麦粒的,苇席的缝隙里还留著去年的麦糠,带著股陈麦的香味。
  “开始吧!“许朗摇动摇柄,脱粒机发出嗡嗡的响声。傻柱抱起一捆麦子,塞进机器里,隨著摇柄转动,麦粒簌簌地掉下来,落在苇席上,发出沙沙的响。“成了!“大家都欢呼起来,傻柱笑得咧开了嘴:“真管用!比连枷快多了!“
  张奶奶拄著拐杖来看热闹,看见麦粒源源不断地掉下来,脸上的皱纹都舒展开了:“还是许朗有主意,这机器真能省不少力气。“她从怀里摸出个红布包,打开,里面是几枚铜钱,“掛在机器上,討个吉利,让麦粒多得装不下。“
  许朗把铜钱系在脱粒机的木架上,红布在风里飘著,像一团跳动的火苗。大家分工合作,傻柱抱麦捆,许朗和建业摇机器,晓梅和苏晚则把苇席上的麦粒扫到一起,装进布袋里。念秋和月娥也不閒著,用小扫帚把散落的麦粒扫起来,一点都不浪费。
  中午的太阳晒得场院发烫,麦粒在阳光下闪著金光,像铺了层碎金子。许朗解开蓝布衫的扣子,露出结实的胸膛,汗水顺著肌肉的线条往下流,滴在麦粒上,溅起小小的水。“歇会儿吧,“苏晚递过凉茶,“看你热的。“
  许朗接过瓦罐,咕咚咕咚喝了大半,抹了把嘴说:“不歇,趁天好,多打些。“他看见王寡妇抱著麦捆来了,后面跟著小石头,正吃力地拖著一小捆麦子。“婶子,我来帮您!“傻柱跑过去,把麦捆抱起来就往机器里塞。
  王寡妇站在一旁,看著麦粒掉下来,眼睛里闪著光:“这机器真是神了......“晓梅走过去,把她拉到树荫下:“婶子,您坐著歇会儿,我帮您打。“张奶奶也走过来,给她递了块窝窝:“吃点东西,別累著。“
  打麦的声音传遍了全村,不少村民都来看热闹,看见脱粒机这么管用,都纷纷要借去用。“大家別急,“许朗笑著说,“等俺家打完了,就给大家送去,保证每家都能用得上。“村民们听了,都高兴得合不拢嘴,说许朗是村里的福星。
  傍晚时分,场上已经堆起了十几个鼓鼓囊囊的布袋,像一座座小山。建业解开一个布袋,抓出一把麦粒,放在嘴里嚼著,咔嚓咔嚓响。“新麦的味道就是不一样,“他咂咂嘴说,“又香又脆。“
  傻柱也抓了把麦粒,往天上一扬,麦粒在夕阳下划出金色的弧线,像下雨一样。“今年的麦子真饱满,“他笑著说,“磨出的麵粉准能蒸出白胖胖的馒头。“念秋和月娥在麦粒堆里打滚,身上沾满了麦糠,像两只小刺蝟,惹得大家都笑了。
  往仓房搬麦粒时,大家都卯足了劲。傻柱一次能扛两袋,健步如飞;建业虽然力气没傻柱大,但走得稳,一袋麦粒稳稳噹噹;许朗则负责把麦粒倒进仓里,他站在仓口,往下倒麦粒时,金色的麦流像瀑布一样,发出哗哗的响。
  张奶奶站在仓房门口,看著麦粒一点点堆满,眼里泛起了泪。“多少年了,没见过这么多粮食,“她喃喃自语,“你爷爷要是还在,该多高兴啊......“苏晚走过去,扶著她的胳膊:“张奶奶,以后每年都会有这么多粮食的。“
  晚饭吃的是新麦做的麵条,晓梅擀的麵条又细又长,煮在锅里像银丝。配上用新摘的豆角做的卤,吃一口,满嘴都是麦香和豆香。大家都吃得很香,连平时不爱吃饭的念秋都吃了两大碗。
  夜里,大家坐在院里乘凉,听著仓房里麦粒偶尔发出的声响,像在唱歌。许朗给孩子们讲芒种的故事,说芒种要送神,因为过了芒种,神就要离开了,得给她饯行。“那神会去哪里呢?“念秋托著下巴问,大眼睛里满是好奇。
  “神会去天上,“许朗笑著说,“等明年春天,她还会回来的,带著满世界的香。“傻柱蹲在地上,用树枝在地上画粮仓,画得又大又圆。“我要画个最大的粮仓,“他说,“能装下全村的粮食,让大家再也不用挨饿。“
  建业也跟著画,两个大男人蹲在月光下,画了一个又一个粮仓,像在地里种满了希望。晓梅和苏晚在灯下缝口袋,是用来装麦种的,得用最结实的布,缝得密密实实,不然会生虫。“留三石做种,“晓梅说,“剩下的都磨成麵粉,一部分留著自己吃,一部分拿去镇上换些布和油。“
  张奶奶坐在一旁纳鞋底,鞋底上绣著麦穗的图案,一针一线都很认真。“这是给许朗做的,“她指著鞋底说,“打麦费鞋,得用厚布纳,耐磨。“许朗听见这话,心里暖暖的,说:“张奶奶,您別总为我们忙活,也歇歇。“
  “我歇著啥呀,“张奶奶笑著说,“看著你们好好的,粮食满仓,我就高兴。“风拂过院角的玉米叶,发出沙沙的响,像是在应和她的话。远处的仓房里,麦粒安静地躺著,等待著被磨成麵粉,变成香喷喷的馒头和麵条,滋养著这片土地上的人们。
  第二天一早,天刚亮,许朗就起来了。他走到仓房门口,推开房门,一股麦香扑面而来,让人心旷神怡。他看著满仓的麦粒,心里像揣了个暖炉,热乎乎的。“今年的收成,比去年翻了一倍还多,“他喃喃自语,“明年,要让全村人都有这么多粮食。“
  院外传来了傻柱的声音,他扛著脱粒机,正往王寡妇家走:“婶子,我来给您送机器了!“许朗笑著摇摇头,这傻柱,总是这么热心肠。他转身回屋,拿起镰刀——今天还要去割西边的麦子,活还多著呢。
  太阳升起来了,照在晒穀场上,照在仓房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