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PO18文学 > 奇幻玄幻 > 四合院之福地主宰 > 第342章 秋染荷塘添新色,联名文创启新程
  清溪荷韵·第342章 秋染荷塘添新色,联名文创启新程
  秋风渐起时,清溪村的荷塘换了模样。翠绿的荷叶边缘染上浅黄,偶尔有几片熟透的莲蓬垂在水面,褐色的莲子壳轻轻晃动,像是在提醒村民们丰收的季节到了。蓝染工坊里,王婶正蹲在大锅前,手里拿著长勺搅动新煮的染料——和夏天不同,这次用的是刚採摘的秋荷,叶片更厚实,煮出来的顏色带著淡淡的焦绿,比夏日的“荷绿染”多了几分温润。
  “晚丫头,你快来看看!”王婶朝门口喊了一声,苏晚刚从民宿过来,手里还拿著文创品牌寄来的连衣裙样衣。听到喊声,她快步走到锅边,只见锅里的染料泛著琥珀色的光泽,几片秋荷在水中舒展,蒸汽里除了荷叶香,还带著一丝秋日特有的乾爽气息。
  “这顏色真特別!”苏晚忍不住惊嘆,伸手在染料上方感受了一下温度,“比夏天的深了些,还带点暖调,像秋天的阳光洒在荷叶上的顏色。”
  王婶笑著点头,用长勺捞起一片煮软的秋荷:“秋荷水分少,纤维更粗,煮出来的顏色就沉。我昨天试了块白布,染出来后晾在院子里,傍晚的夕阳一照,布面竟泛著淡淡的金光,比夏天的还好看!”说著,她指向工坊角落的晾布架,上面掛著一块秋荷染的方巾,浅焦绿的布面上,还留著几片秋荷的叶脉印记,像是天然的纹。
  苏晚走过去,轻轻抚过方巾,指尖能摸到叶脉的纹路,柔软又有质感。“这要是做成围巾,肯定受欢迎!”她忽然想起和服饰品牌的合作,“之前他们说想做秋冬款连衣裙,用这个顏色正好,既有『荷绿染』的特色,又符合秋天的氛围。”
  正说著,小雨提著一篮刚采的青果走进来,篮子里的青果比夏天时更饱满,表皮泛著深绿色的光泽。“王婶,阿杰说后山的青果快熟完了,这是最后一篮,我挑了些大的,固色效果肯定好。”小雨把篮子放在地上,擦了擦额角的汗,目光落在晾布架上的方巾上,“哇!这是秋荷染的吗?顏色真好看,比我上次染的手帕深多了!”
  “可不是嘛!”王婶拿起一颗青果,在手里掂了掂,“秋荷配秋果,固色更牢。等会儿把青果捣碎了放进去,再煮十分钟,染料就成了。晚丫头,你说的连衣裙,要不要用这秋荷染的布试试?”
  苏晚眼前一亮,立刻拿出手机给服饰品牌的设计师发消息,附带了秋荷染方巾的照片。没过几分钟,设计师就回了消息,语气里满是惊喜:“这个顏色太绝了!完全符合我们秋冬款的定位!我们马上调整设计,把连衣裙的面料换成秋荷染布,还想加个荷叶边的领口,用秋荷的叶脉纹路做刺绣,你觉得怎么样?”
  “太合適了!”苏晚赶紧回復,又把王婶拉到手机前,让她看设计师的消息,“王婶,他们想在领口绣叶脉纹路,您觉得用什么线好?”
  王婶凑过来看了看,想了想说:“用浅米色的线吧,和焦绿搭,还能突出叶脉的纹路,手工绣的话,针脚要细,才能显出叶脉的细腻。要是小雨有空,让她跟著学,她手巧,肯定学得会。”
  小雨听到自己的名字,立刻点头:“我愿意学!之前看村里的奶奶们绣手帕,我就想学,这次正好有机会!”
  苏晚笑著拍了拍手:“那咱们分工,王婶负责染布和教小雨刺绣,我来对接品牌方,確认连衣裙的尺寸和细节。等布染好,咱们先做一件样品,寄给他们看看效果。”
  接下来的几天,蓝染工坊里格外忙碌。王婶每天煮两锅秋荷染料,染好的布晾在院子里,一排浅焦绿的布料在秋风中飘动,成了清溪村一道新的风景。游客们路过时,总会停下脚步拍照,有的还忍不住问能不能定製秋荷染的手帕,苏晚乾脆在民宿的前台放了一个预约本,专门登记秋荷染文创的订单。
  林晓和李萌也没閒著,她们正忙著和文具品牌对接笔记本的设计。之前品牌方寄来的样品是白色封面,上面印著简单的荷图案,林晓觉得不够有特色,便提议用秋荷染的布料做封面,再在封面上绣一朵小小的莲蓬。
  “你看,”林晓拿著设计稿,给苏晚和李萌看,“封面用秋荷染布,边缘缝上竹编的边,呼应村里的竹编手艺;封面上绣一朵莲蓬,莲子用米色的线,看起来饱满又可爱;內页的页眉画成荷叶的形状,页脚印上『清溪荷韵』的小字,这样每一页都有荷塘的元素。”
  李萌在旁边补充:“我还想在笔记本里夹一张秋荷染的书籤,书籤上印上荷塘的地图,標註出蓝染工坊、民宿和观景台的位置,游客拿著笔记本,就能跟著地图逛村子,既实用又有纪念意义。”
  苏晚看著设计稿,忍不住点头:“这个想法太妙了!既突出了『荷绿染』的特色,又融入了清溪村的元素,比单纯的印好看多了。你们赶紧把设计稿发给品牌方,爭取儘快確定样品。”
  文具品牌的设计师很快回復,对她们的想法讚不绝口,还特意加了一个细节——在笔记本的封底,用烫金工艺印上“非遗申报中”的字样。“这样既能宣传『荷绿染』的非遗申报,又能让笔记本更有收藏价值,”设计师在消息里说,“我们计划下个月就量產,赶在双十一之前上架,肯定能卖得好!”
  看著品牌方的回覆,林晓和李萌激动地抱在一起。李萌拿出画笔,在设计稿上补充了烫金的字样,还在旁边画了一个小小的笑脸:“没想到我们的设计能被认可,等笔记本上架,我一定要买几本送给朋友,让他们也知道清溪村的『荷绿染』!”
  这天下午,服饰品牌的设计师亲自来了清溪村,带来了调整后的连衣裙设计图,还想亲眼看看秋荷染的工艺。苏晚带著她去了蓝染工坊,王婶正在教小雨刺绣,小雨手里拿著一块秋荷染的布料,正用米色的线绣叶脉,针脚虽然还不够熟练,但已经能看出叶脉的轮廓。
  “太厉害了!”设计师看到这一幕,忍不住拿出手机拍照,“手工染布加手工刺绣,这才是真正的匠心!之前我们做过很多联名款,但像『荷绿染』这样有故事、有温度的手艺,还是第一次遇到。”
  王婶听到夸奖,有些不好意思地笑了:“都是跟著老一辈学的,能让更多人喜欢,就挺好。”说著,她把刚染好的一块秋荷染布递给设计师,“你摸摸,这布的质感,比机器染的软和,还带著荷叶的香味,穿在身上也舒服。”
  设计师接过布,贴在脸上感受了一下,柔软的布料带著淡淡的荷叶香,让她忍不住感嘆:“这就是天然布料的魅力!我们之前用的机器染布,虽然顏色均匀,但少了这份自然的质感和香味。这次的连衣裙,一定要保留这份特色,让消费者感受到『荷绿染』的独特之处。”
  隨后,苏晚带著设计师去了荷塘边。秋日的荷塘里,村民们正在採摘莲蓬,周师傅带著几个年轻人,站在竹筏上,手里拿著长杆,轻轻勾住莲蓬,摘下后扔进竹筐里。阳光洒在荷塘上,金黄的荷叶、褐色的莲蓬和清澈的水面交织在一起,像一幅秋日的油画。
  【记住全网最快小説站 看书就来 101 看书网,??????????????????.??????超靠谱 】
  “这里的风景太美了!”设计师忍不住停下脚步,拿出相机拍照,“我们的连衣裙宣传照,能不能来这里拍?让模特穿著秋荷染的连衣裙,站在荷塘边,背景是金黄的荷叶,肯定能打动消费者。”
  “当然可以!”苏晚笑著说,“下个月莲蓬採摘完,荷塘里的荷叶还能保持一段时间的金黄,到时候我们可以安排游客体验採摘莲蓬,再顺便拍宣传照,一举两得。”
  设计师点点头,又看向远处的竹编观景台:“那个观景台也很有特色,竹编的纹路和『荷绿染』的布料很搭,拍照肯定好看。对了,我们还想邀请村里的人当群演,比如让王婶带著游客染布,周师傅编竹篮,这样宣传照会更有生活气息,也能让消费者看到『荷绿染』背后的故事。”
  苏晚觉得这个想法很好,立刻答应下来:“我跟村民们说,他们肯定愿意帮忙。大家都希望『荷绿染』能被更多人知道,让更多人喜欢清溪村。”
  晚上,苏晚在民宿的院子里举办了一场小聚会,邀请了王婶、周师傅、林晓、李萌和设计师,一起討论连衣裙的宣传计划。张婶端来了刚做的荷酥,酥脆的外皮里包裹著荷馅,甜而不腻,还带著淡淡的荷香。
  “这荷酥也太好吃了!”设计师咬了一口,眼睛一亮,“我们的宣传照里,能不能也加上荷酥?让模特拿著荷酥,站在荷塘边,既突出了清溪村的美食,又能让画面更有烟火气。”
  张婶听了,笑得合不拢嘴:“要是需要,我每天都能做!保证新鲜,还能教游客做,让他们体验一下做荷酥的乐趣。”
  周师傅也在旁边说:“我可以编一些小竹篮,用来装荷酥和『荷绿染』的文创產品,这样既好看又实用,还能宣传咱们村的竹编手艺。”
  林晓和李萌则提议,在宣传照的背景里加入她们设计的笔记本和书籤,让联名文创產品相互呼应。“这样消费者看到连衣裙,就会想到笔记本;看到笔记本,又会想到连衣裙,能带动一起销售。”林晓认真地说。
  设计师点点头,拿出笔记本,把大家的想法都记下来:“这次的宣传计划,要突出『天然、匠心、生活』三个关键词,让消费者不仅喜欢『荷绿染』的產品,更能感受到清溪村的生活態度。我们还会在宣传视频里,加入村民们的採访,让王婶说说『荷绿染』的故事,让周师傅说说竹编的手艺,这样更有感染力。”
  聚会一直持续到深夜,院子里的灯笼散发著暖黄的光,荷塘里的蛙鸣比夏天时轻柔了些,秋风带著荷叶的清香,吹在脸上格外舒服。设计师看著眼前的场景,忍不住感嘆:“要是能一直住在这样的村子里,每天看著荷塘,闻著荷叶香,肯定很幸福。”
  苏晚笑著说:“欢迎你常来!等连衣裙和笔记本上架,我们还会举办一场『荷染文创节』,到时候邀请你过来,和游客们一起体验染布、编竹篮、做荷酥。”
  设计师立刻答应:“我肯定来!到时候我要亲手染一块秋荷染的手帕,再学做荷酥,把清溪村的美好带回去。”
  接下来的日子,清溪村变得更加忙碌。王婶每天染布、教小雨刺绣,布料染好后,还要仔细检查顏色和质感,確保每一块都符合品牌方的要求;周师傅则忙著编竹篮,不仅要做装文创產品的小竹篮,还要为即將到来的“荷染文创节”搭建竹编装饰;林晓和李萌则在修改笔记本的设计稿,根据品牌方的要求,调整封面的竹编边和莲蓬刺绣的大小;苏晚则忙著对接宣传照的拍摄团队,確定拍摄时间和地点,还要安排村民们的群演工作。
  非遗申报的材料也在有条不紊地准备著。苏晚按照陈老师的要求,补充了秋荷染的照片和工艺记录,还加了一段王婶教小雨刺绣的视频,展示“荷绿染”的传承过程。老支书则带著村里的老人,整理了更多关於植物染色的旧事,其中有一位90岁的李奶奶,还回忆起自己年轻时用秋荷染布做头巾的往事,苏晚特意录了视频,作为非遗申报的补充材料。
  十月中旬,服饰品牌的拍摄团队来到清溪村。拍摄当天,天气格外好,秋日的阳光洒在荷塘上,金黄的荷叶泛著光泽,偶尔有几只白鷺飞过水麵,留下优美的弧线。模特穿著秋荷染的连衣裙,站在荷塘边的木栈道上,浅焦绿的布料在秋风中飘动,领口的叶脉刺绣格外精致,手里拿著张婶做的荷酥,笑容温柔又自然。
  王婶和小雨站在蓝染工坊里,配合拍摄染布的场景。王婶拿著长勺搅动染料,小雨则在旁边帮忙递白布,阳光透过工坊的窗户洒进来,落在她们身上,画面温暖又治癒。周师傅则在观景台上编竹篮,手指灵活地穿梭在竹条间,很快就编出了一个小巧的竹篮,模特走过去,把荷酥和秋荷染的手帕放进竹篮里,画面和谐又美好。
  拍摄团队的负责人忍不住感嘆:“清溪村的每一处都是景,每一个人都有故事,这样拍出来的宣传照,根本不需要后期修图,就能打动人心。”
  拍摄结束后,设计师拿著刚拍的照片,给苏晚看:“你看,这张模特站在荷塘边的照片,背景是金黄的荷叶和白鷺,连衣裙的顏色和荷塘完美融合,太好看了!还有这张王婶染布的照片,阳光洒在她身上,眼里满是专注,这就是匠心最好的体现。”
  苏晚看著照片,心里满是欣慰。从夏天的“荷绿染”到秋天的秋荷染,从村民们的默默付出到品牌方的大力支持,“荷绿染”正在一步步走向更远的地方,而清溪村的故事,也正通过这些照片和產品,传递给更多人。
  十一月初,服饰品牌的秋荷染连衣裙和文具品牌的“荷绿染”笔记本同时上架。让所有人没想到的是,连衣裙上线仅一小时,就卖出了五百多件,笔记本更是卖出了两千多本,评论区里满是好评——“布料太舒服了,还带著淡淡的荷叶香,穿上就像把秋天的荷塘穿在了身上!”“笔记本的封面是手工染的布,摸起来很有质感,內页的荷叶页眉太可爱了,捨不得用!”“看了宣传视频,被清溪村的故事打动了,下次一定要去体验染布和做荷酥!”
  苏晚看著后台的数据,心里满是激动。她把好消息告诉村民们,大家都高兴得合不拢嘴。王婶特意染了一块秋荷染的布料,掛在蓝染工坊的门口,上面用红绳繫著一个小牌子,写著“感谢每一位喜欢『荷绿染』的朋友”。
  这天傍晚,苏晚收到了陈老师的邮件,邮件里说“荷绿染”的非遗申报材料已经通过了市级初审,接下来要进行省级评审,预计年底会有结果。“初审时,评审专家对『荷绿染』的活態传承和文化內涵评价很高,尤其是秋荷染的创新和文创產品的开发,体现了非遗的现代活力,”陈老师在邮件里写道,“继续加油,期待『荷绿染』能成功入选市级非遗!”
  苏晚把邮件读给村民们听,老支书激动得热泪盈眶,他握著王婶的手说:“当年你娘教你染布的时候,肯定没想到,咱村的手艺能走到今天,还能评非遗,这都是你和晚丫头的功劳啊!”
  王婶也红了眼眶,她看向蓝染工坊里的晾布架,上面掛著夏天的“荷绿染”和秋天的秋荷染,顏色各异,却都带著荷塘的气息。“这不是我一个人的功劳,是大家的,”王婶轻声说,“要是没有村民们捡残荷、护荷塘,没有晚丫头找品牌合作,没有林晓、李萌设计文创,『荷绿染』也走不到今天。”
  苏晚笑著说:“不管能不能评上非遗,『荷绿染』已经成了清溪村的名片,成了大家心里的骄傲。接下来,我们还要办『荷染文创节』,邀请更多人来清溪村,体验『荷绿染』的魅力,感受荷塘的美好。”
  秋风再次吹过荷塘,金黄的荷叶轻轻晃动,像是在为村民们鼓掌。苏晚抬头看向天空,夕阳正缓缓落下,把天空染成了橘红色,远处的山峦笼罩在薄雾中,像一幅淡淡的水墨画。她知道,清溪村的故事还在继续,“荷绿染”的篇章还在书写,而未来,会有更多人来到这里,爱上这片荷塘,爱上这份匠心,爱上这个充满温暖和希望的小村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