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PO18文学 > 奇幻玄幻 > 斩仙台上何人?灵台方寸关门弟子 > 第154章 观音怎么没来?
  这猴头问的是这个么?
  大家关心的是这些吗?
  这小童,是在打哑谜么?
  黑熊精、灵感大王,这些个无关紧要的角色,谁会去在意他们来或不来?
  他想知道的,自始至终,只有那一位!
  可这等话,他又不好亲自开口去问。
  他心中正自烦躁,孙悟空那压不住的嗓门,却又响了起来。
  “你这小娃娃,嘴皮子倒是越发利索了。”他摆了摆手,浑不在意地道,“罢了,俺老孙也懒得与你计较那黑熊、鲤鱼的去向。俺就问你一句最要紧的......”
  “你家大慈大悲的菩萨呢?”
  “这斩仙台上吵得天翻地覆,三界里有头有脸的,能来的差不多都来了。”
  “她老人家向来最爱管这等不平之事,当年俺老孙西行路上,但凡遇著些难处,她总是头一个到。”
  “今日这般天大的场面,三界的仙佛眼看就要把这斩仙台给吵翻了,这么好......咳,这么要紧的阵仗,怎地反倒不见她的人影,自个儿躲清静去了?”
  “莫不是嫌这里不够热闹,故意躲在珞珈山里头享清净,好叫俺老孙心里头干惦记?”
  这一问,当真是石破天惊。
  將在场所有仙佛心中盘桓的那个最大的疑团,给清清楚楚地摆在了檯面上。
  是啊!
  灵山来了文殊,来了普贤,来了这许多罗汉金刚,为何偏偏少了那位在三界之中名头最响,人缘最广的观世音菩萨?
  霎时间,无数道目光,齐刷刷地落在了善財童子那小小的身躯上。
  善財童子被这许多目光一併盯著,那张粉妆玉琢的小脸,终是绷不住了,显出几分苍白来。
  他张了张嘴,想说什么,却又咽了回去,只是將头埋得更低了。
  这般情状,更是引人遐思。
  莫非是佛门內部,出了什么变故?
  还是说,观音菩萨对此案,另有看法,不愿前来趟这浑水?
  就在眾人心中各自揣度之时,善財童子终是开了口。
  “回胜佛的话......”
  “菩萨她......去救苦救难了。”
  此言一出,满场皆静。
  连孙悟空都愣了一下,显然是没想到会是这么个答案。
  只听善財童子继续说道:“就在今日清晨,菩萨於定中忽有所感,算出那南赡部洲,正逢百年不遇的大旱,继而引发瘟疫横行,已有十室九空之象。”
  “菩萨慈悲心肠,不忍见苍生涂炭,便即刻驾起祥云,携了玉净瓶,往那凡人之所降下甘霖,普施法力,救度万民去了。”
  他抬起头,迎著满场神佛探究的目光,神情肃穆。
  “菩萨临行前曾有法旨。言道救死扶伤,乃是燃眉之急,片刻耽搁不得。”
  “至於这斩仙台上的公案,自有天规律法,有诸位大德长辈在此,定能断个分明,也就不需她再来多此一举了。”
  “故而命弟子前来,代为旁听。”
  这一番话,说得是情真意切,大义凛然。
  救苦救难,慈悲为怀,这本就是观音菩萨在三界眾生心中的形象。
  这个理由,当真是无懈可击,谁也挑不出半点错处来。
  谁敢说,为了审一个小小人仙,便要耽搁菩萨去拯救万千生灵?
  那岂不是成了不明事理,没有慈悲心肠的恶人?
  斩仙台上,一时间鸦雀无声。
  眾人皆是默然,不知该作何评说。
  便是孙悟空,抓耳挠腮了半天,也寻不出话来反驳。
  那高台之上的燃灯古佛,端坐於莲台,那张古井无波的脸上,眼角的肌肉,却在不易察觉地抽动著。
  好一个救苦救难!
  好一个不忍见苍生涂炭!
  这三界之內,凡俗国度何止万千,每日里遭灾受难的生灵,又何止亿万?
  怎地早不去救,晚不去救,偏生在老僧召集人手,要来这天庭立威定序的节骨眼上,你心血来潮,要去救苦救难了?
  这哪里是去救人?
  这分明是打他燃灯的脸!
  她观世音,不来了。
  她不认同此事,她不愿为他燃灯站这个台!
  他心中冷笑,面上却不好发作。
  这顶慈悲的高帽子扣下来,便是他也只能受著。
  就在这片古怪的沉寂之中,忽有一人缓步而出,双手合十,向著满场仙佛躬身一礼。
  眾人定睛看时,原来是那旃檀功德佛,唐三藏。
  “阿弥陀佛。”他口宣佛號,神情悲悯,“善財童子所言,贫僧或可作一佐证。”
  此言一出,眾人的目光便又齐齐匯聚到了他的身上。
  唐三藏这才不疾不徐地言道:“诸位仙家有所不知。贫僧自西天取回真经之后,閒来无事,也常在四大部洲行走,宣讲我佛妙法。”
  “就在数月之前,贫僧云游至南赡部洲地界,也曾亲见一处村落,旱魃为虐,赤地千里,继而瘟疫横行,百里之內,竟无鸡犬之声。”
  “贫僧修为浅薄,也只能在那处略尽绵力,煮些草药,诵些经文,以安亡魂。”
  “当时只道是一地之厄,如今听善財童子说来,方知这竟是南赡部洲的一场大劫。”
  “想来观音大士定是算到了此劫,这才急急赶赴,以三光神水普降甘霖,以杨枝法露救度眾生。”
  孙悟空听得这话,正抓耳挠腮,忽地一拍脑门,叫出声来:“哦!原来如此!”
  他想起来了。
  之前,他为了陆凡之事,特意驾云去寻师父,请他来这斩仙台上说句公道话。
  当时寻到师父时,他老人家不正是在一处破败的村庄里,守著一口大锅,亲自为那些病得奄息的凡人熬药么?
  彼时他心中焦急,只想著快快將师父请来,並未深思那村中惨状。
  如今前后一印证,哪里还有不明白的?
  “怪不得,怪不得!”孙悟空將金箍棒往地上一顿,嚷道,“天上一日,凡间一年。我等在此处不过耽搁了半日功夫,凡间便已是半年过去。这等救命的勾当,確是耽搁不得半刻!菩萨此举,才是真正的大慈悲!”
  有了唐三藏的亲证,又得孙悟空这般一嚷,场中那点子疑虑,登时便烟消云散了。
  眾仙家脸上,纷纷现出嘆服之色。
  “观音大士,果真是大慈大悲。”
  “菩萨心怀三界,我等自愧不如。”
  “这才是真正的佛门大德,於细微处见真章。”
  “南无大慈大悲救苦救难广大灵感观世音菩萨......这名號,当真不是白叫的。”
  讚嘆之声此起彼伏,先前那点子剑拔弩张的气氛,竟因此缓和了不少。
  高台之上,燃灯古佛听著这些言语,那紧绷的脸色,总算是稍稍鬆动了些许。
  毕竟,眾人夸讚的是观音,可观音终究是他佛门之人。
  这面子,也算是间接给他挣回来了。
  他心中那股火,算是暂时压了下去。
  可他终究是燃灯。
  是那位在封神之战中,便以心机深沉、手段老辣著称的人物。
  此事,当真就这么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