迈入抄手连廊后,江颂月与侍婢都明显松了口气,闻人惊阙让闲人退后,低声问:“月萝,我是不是很麻烦?”
  江颂月抬头,严辞道:“不过是脚滑了下,寻常双目完好的人,也有脚滑的时候,你别瞎想!”
  “嗯……”闻人惊阙低沉附和,走了几步,又道,“这盲眼终究是不便,我怕你有朝一日也会厌烦了我这累赘。”
  “胡说!”
  江颂月哪里会厌烦他,她巴不得闻人惊阙一直瞎下去,若是能再笨点、别那么敏锐就更好了。
  “你就是瞎一辈子,我也不会厌烦!”
  “话是这样说,但终归是不便……”闻人惊阙面色沉重,似回忆了下旧事,道,“我方才仔细想了想,记起菩提庙的住持曾说过,他认识一位专治眼疾的高僧,极有可能让我双目复明……”
  他以为江颂月会为此惊喜,哪料说完就见她停了步子,脸上残留的红晕顷刻退下了大半,在凄清的烛灯下,透漏出几分惊惶失措。
  “不是……不是都说你的眼睛再也看不见了吗……”
  闻人惊阙将她的神态变化看在眼中,顿了顿,道:“都说我的眼睛彻底治不好了,但我想再试试,能治好最好,真治不好,就只能依赖你一辈子了。”
  江颂月嘴唇翕动,半晌,干巴巴道:“好啊……”
  闻人惊阙捏捏她的手,引她神魂归位后,两人继续往凝光院去。
  路上,他余光窥探着江颂月失去光彩的面容,确定江颂月不希望他复明。
  是为了方便戏耍他?
  这理由不大充分。
  没关系,日子还长,以后总能弄清楚。
  目前她不希望自己复明,那就多装段时间吧,在露出马脚前找人“治愈”了就行……
  这瞎眼的日子刺激又跌宕起伏,也不错。
  “可惜那位高僧常年在外云游,多年未归,谁也不知道他在何处,或许已经圆寂了也说不定……所以,不能抱太大期望。”
  闻人惊阙说完,就见江颂月的脸好似春日绽开的海棠花,肉眼可见地恢复了光彩。
  “没人知道他在哪儿?”连声音都振奋了起来,“没事,找不到没关系,等解决了夜鸦山匪的事,我派人去找他,或者我找别的神医给你治眼,咱们不急……”
  第34章 笛子
  上面没有婆母, 就一个公爹不管事,也就没什么人来指责江颂月不该在家多待一日。
  两人各自去沐浴,闻人惊阙先一步洗好, 出来后让人将胭脂、蜜饯送去别的院落,就没了事。
  “瞎眼”是有很多限制的,比如不能随意走动,不能看书或是翻看些解闷小玩意。
  他在窗前坐着听了会儿风雨声,让人将那支鹰骨笛取了出来。
  江颂月洗漱时就听见了与凄冷风声共奏的笛声,越听越觉得笛声中混有深秋特有的浓厚的孤寂感。
  她快速洗漱好回屋, 第一件事就是把那支鹰骨笛从闻人惊阙手中夺走。
  “大晚上的,别人都歇息了, 不许瞎吹。”
  闻人惊阙偏过脸问:“不好听吗?”
  他才洗漱后不久,额发微湿, 衬得双目如星, 摄人心魄, 江颂月差点被勾进去了,及时回神,道:“好听是好听, 就是听得人心里难受。”
  这阴雨连绵的天配上厚重悠远的笛声,让江颂月想起了早逝的祖父与独收空荡府邸的祖母, 心里有点难过,再联想下要面对的危机, 情绪更加的低落。
  “那我换个曲调,好不好?”
  “不,该睡觉了。”江颂月毫不犹豫地拒绝了, 要将那支鹰骨笛放远些,不经意地翻看了下, 惊奇道,“这不是我的笛子吗?你从府里拿来的?”
  就是她的,江家侍女说她曾经把玩过,嫌声音难听就扔到一边去了。
  闻人惊阙检查过,不是笛子的问题,或许是因为江颂月不会,才觉得它声音难听。
  他喜欢江颂月用过的东西,就顺手带了回来。
  晚间无事,未免江颂月继续翻看她那本小人书,闻人惊阙原想手把手教江颂月吹笛子,培养下感情——至少这样他能参与进去,而不是一个人备受煎熬地装睡——那句“我教你”,还没机会说出,就被江颂月扼杀在摇篮中。
  “嗯。”闻人惊阙轻飘飘回答,“夫妻一体,不可以拿吗?”
  “可以。”江颂月将笛子在手中把玩了下,很快没了兴趣,把它放在梳妆台上,顺手梳了几下青丝,让侍女都退了出去。
  她再过来牵闻人惊阙,道:“我沐浴的时候又想了想,忽然发现一件怪事,缘宝阁后院库房从不让外人接近的,余望山怎么进去的?又是怎么知晓哪里放着的是易燃物呢?难道他混进了缘宝阁?”
  沐浴时想到这个可能,江颂月在热气蒸腾的沐浴间里生生打了个冷颤。
  闻人惊阙被她牵坐到榻上,道:“他若混到里面了,何必纵火?只要等你哪日过去巡查,趁机出手即可。”
  江颂月一想,是这个道理。
  她把闻人惊阙往床榻内侧推,然后放下床幔,帐内一下子就暗了下来。
  做完这些,她再为闻人惊阙盖好寝被,自己也躺进去,问:“那他怎么知晓的呢?”
  “去过后院,认得地方。”
  “不可能。”江颂月道,“后院从不让外人进入。”
  “外人?”闻人惊阙轻声重复这两个字,尾音幽幽,“缘宝阁近日没让外人进去过啊……”
  江颂月觉得他话中暗藏其他含义,想了会儿没想透,刚想作罢,记起他大理寺少卿的身份,又凝神顺着这俩字细想。
  “外人……”思绪转了几周,江颂月忽地道,“我想起来了,小侯爷去过……”
  成婚前几日,闻人惊阙说不喜欢小侯爷总是去找她,她就闭门不见客了,又因为答应了太后要教一教小侯爷,就让小侯爷跟着缘宝阁的掌柜的学。
  他是能进缘宝阁后院的!
  人就在小侯爷身边!
  江颂月猛地坐起,掀开寝被就要下榻,被一只手臂拦腰拖回去。
  “不差这一时半会儿。”闻人惊阙道,“深更半夜去,才是打草惊蛇。况且依照我对他的了解,他生性警惕,留下行踪的线索后,会立即从侯府脱身,捉不到的。”
  不管后半句有没有道理,至少前半句是真的,现在去不妥。
  江颂月重新躺回去,望着昏暗的床帐出神,双目圆滚,毫无睡意。
  她想起之前在宫门口察觉到的那道阴森的目光,原来那时事情就已经有了征兆。
  倘若她能提高警惕,在得知缘宝阁异样的第一时间想通这茬,说不准已经将人抓获了呢。
  真遗憾……
  还有闻人惊阙,他既然能想到这茬,为什么不早说呢?
  难道真如他所说,事情发生后,余望山就立刻从侯府离开了?
  江颂月直到此刻才真正意识到自己嫁的这人,哪怕瞎了眼,心思也还是比普通人机敏周全的。
  她翻身向内,双肘撑着床褥,往闻人惊阙胸膛靠近,问:“你在想什么?”
  光线昏暗的床帐内,江颂月看不清他的神情,只听见他说:“在想曲谱。”
  “什么曲谱?”
  “还没想好。”闻人惊阙道,“你不是嫌今日我吹的曲子让人难过吗?明日我换个轻快的,好不好?”
  江颂月双眼迷茫,“你就这么喜欢那支笛子啊?大晚上还念着它?”
  “嗯。”闻人惊阙坦然承认,又温声细语道,“那笛子声音还是不错的,我听说你以前也是喜欢的,明日我寻了轻快的曲子教你,好不好?”
  江颂月爱看别人吟诗作对、悲秋伤春,自己不爱,也自觉学不来,嘟囔问:“学它做什么?”
  不做什么,只是因为她不愿意有亲密接触,闻人惊阙主动制造而已。
  同吹一支笛子,手把手的教,暧昧片刻,她就该神魂颠倒地凑过来,与他嘴对嘴地学了。
  这点阴暗的引诱心思没法明说。
  没听闻人惊阙回答,江颂月自顾自道:“学那个没用啊,你别想那些有的没的了,想想怎么诱出余望山才是正事。”
  闻人惊阙:“……嗯。”
  不管他脑子里如何风花雪月,这晚江颂月是没动任何邪念的,小人书都没拿出来,一心在琢磨正事。
  等她辗转睡下后,闻人惊阙抱着她在她额头亲了亲,然后重重叹气,又隐忍了一宿。
  .
  大早,江颂月派去缘宝阁的人就回了准信,说小侯爷确实去缘宝阁后院转过,那时身旁跟有两个侍卫。
  这边刚收到消息,小侯爷那边也有了信,说新收的一个侍卫不见了,消失时间,正是江颂月成婚的第二日。
  江颂月整个人愣在原处,没想到事情竟真如闻人惊阙所言,余望山早早脱身了。
  她呆坐了会儿,凝神细思,顺着昨夜与闻人惊阙交谈的思路去琢磨余望山的想法,半晌,发现了一个问题。
  余望山既然潜伏到了小侯爷身旁,同理,只需等她婚期过了,与小侯爷会面时动手即可,没必要在她大婚当日在缘宝阁纵火。
  这里不对劲。
  江颂月站起来,扶着桌案从窗口眺望了下,没看见闻人惊阙的影子。
  此刻的闻人惊阙刚踏出书房,他清晨被辅国公喊去了,在书房闭门谈了小半个时辰,这才出来。
  出来后,由木犀带路,直接回凝光院找江颂月,经过花圃时,遇见了与袁书屏抱怨的闻人雨棠。
  “拐带五哥去她江家,竟然直接不回来了!谁家出嫁的女儿第一次回娘家这样做?商户女子就是粗俗,一点规矩都没有!”
  “二婶娘若是还在世,定会狠狠教训这个不守规矩的儿媳!”
  “昨日五哥竟然带她去了大理寺,还顺路给我带了胭脂和蜜饯,三嫂,五哥何曾做过这种事?一定是江颂月想讨好咱们府里的人,怂恿他做的!”
  袁书屏听到这句才回她,“五弟和弟妹还给你们送了胭脂?怎么我只有蜜饯?”
  闻人雨棠惊道:“三嫂你糊涂了吗?你怎么能收五哥送的胭脂,你只能收三哥送的,你俩成亲了的!以后千万不能这样问了!”
  “哦。”袁书屏双手放在隆起的小腹上,望着亭外的枯叶,渐渐双目迷离,不知想到哪儿去了。
  闻人雨棠还在喋喋不休:“五哥也真是的,竟然就由着她乱来!有时候我真怀疑是不是江颂月把刀架在他脖子上威胁他了!”
  “不,一定是江颂月使了什么狐媚手段,就跟先前娘往三哥身边塞的那个女人一样,脑子里没有正事,只知道用不入流的手段勾引男人,妄图引人不务正业的下贱胚子!还好三哥根本不搭理她!”
  “五哥怎么就这么不禁诱惑呢?他都被江颂月牵着鼻子走了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