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温昭听到苏恬的话,原本清冷的眼眸一点一点染上星光。
  “嗯。”
  “所以这么多鸭子,拔了毛以后我要怎么卖出去?”苏湉话锋一转,两只眼睛直直的盯着沈温昭。
  ......!
  沈温昭完全没想过这个问题,在他看来,苏恬手下做出来的东西不可能卖不出去!
  苏恬看他这副模样就猜了个七七八八,她抬手捏了捏眉心:“做成烤鸭也可以...但是你得帮忙。”
  “我吗?”沈温昭有些诧异,他长这么大就没进过厨房,能帮上什么忙?
  “你这样......”
  苏恬扯过他的衣角,两人一顿密谋。
  一炷香过后。
  “行,我听你安排。”沈温昭煞有急事的点头,仿佛接了什么重要的任务一般。
  苏恬只觉得口干舌燥:“行了,你回去吧,等我弄好了再通知你。”
  “那这里就交给你了,门口那个是我的贴身小厮正青,这段时间就听你吩咐了,有什么也可以让他去找我。”沈温昭又交代了几句,便骑马离去。
  苏恬深吸一口气,走到人群对面。
  ‘啪啪——’
  “大家安静一下,想必大家到目前为止都不太清楚自己来这里是要做什么?”苏恬忍着干燥的嗓子费力喊道。
  “不过没关系,一切听我安排,现在,我想要会做针线活的往前走一步!”
  苏恬话音刚落,一百多号人里哗啦啦的站出来一大半。
  苏恬大概扫了一眼,点点头:“你们集中出来站到旁边。”
  筛选出做针线活的人选以后,苏恬便让剩下的人全部去抓鸭子,拔鸭毛。
  “鸭子胸腹那一块的毛全部都留下来,聚在一起,不要浪费,鸭子处理好以后堆在盆里就行。”
  看着剩下的人全部动了起来,苏恬又来到另一边。
  “看到我手里的图纸了吗?”苏恬从怀里掏出一张图纸,“上面的样式是我新画出来的,你们照着这个样子打样缝线就行。”
  说着,便将图纸递给离自己最近的那个妇人。
  “布料针线不用你们操心,发挥你们最快的速度,做的越多越好!”
  苏恬话音刚落,面前的妇人便围坐一团看那图纸。
  “姑娘,你这花样可真稀奇,俺们都没见过。”一个皮肤黝黑的妇人伸着脖子说道。
  “可不是,瞧着跟袄子有点像,但又不一样呢。”
  “这样子倒是有趣,我花姐现在就想打样了。”
  苏恬瞄了一眼说话的妇人,又开口说道:“现在就可以开始做了,工钱按件计算,每天昨晚的料子都得经过我的检查,通过以后当天现结工钱!”
  这话一出,瞬间炸开了锅,原本不急不慢讨论的那几位争先恐后地往库房跑,生怕慢了一步领不到布料针线。
  “排好队一个个领!”苏恬在后头大声叮嘱道,看见她们听话的排成长队,便放心的看了眼自己的名册。
  “正青。”苏恬用笔圈了几个名字出来。
  原本侯在一旁的正青听到苏恬喊自己,连忙迈着步子就跑了过来:“姑娘,有什么吩咐?”
  “这几个人,你可都认识?”
  正青眯着眼睛扫了一眼:“认得!这秋儿就是那边抓鸭子的那个,翠柔正在那边排队领布料呢,还有这个海乐...”
  “行了,你把她们都叫过来吧。”苏恬觉得有些头大,干脆直接让正青将人全部都喊了过来。
  “好!”
  不一会,苏恬面前就站了四位妇人。
  “姑娘,您找我们,有什么事吗?”说话的是一位圆脸翘鼻的女子,看着年纪不大,称她为妇人着实是叫老了。
  “你叫什么名字?”苏恬觉得自己还得先认人。
  正青听了这话,连忙伸手说道:“她就是秋儿,这边这个是翠柔,那头的就是海乐了。”
  苏恬一一记下,翠柔则看起来个子高挑,脸上有些雀斑,瞧着约莫三十上下的年纪;海乐和秋儿年纪相差不大,但是身形圆润,个子稍矮了些。
  几人都梳着大差不离的妇人发髻,显然都已经嫁为人妇。
  没错,苏恬挑的这几人正是沈温昭说的将士家属。
  秋儿的夫君如今断了一臂,只能在家种地做活,稍微要点技巧的铺子根本不收他。
  翠柔的夫君则是在一次剿匪行动中不慎失去了一条腿,现在也就是在家中干些木活勉强维持生计。
  海乐的夫君则是瞎了一只眼,四肢倒是健全,日子比前两个过的稍微好一些,但也迟迟找不到稳定的活计,外头更愿意去找五官端正的。
  “我知道了。”苏恬合上名册,“会做饭吗?”
  秋儿三人面面相觑,摸不着头脑,最后还是翠柔开口道:“姑娘说笑了,这平头老百姓的,哪个姑娘不会烧个三菜一汤说出去是要被笑的。”
  苏恬点点头:“那就行,今天开始,你们跟着我,负责这里所有人的一日三餐。”
  “我们吗?”三人面上有些诧异,不是说好来做针线活的,怎么又变成做饭了?
  苏恬见她们有些犹豫,又开口道:“工钱也是按日结算,一天六十文。”
  “六十文!”秋儿捂住嘴,要知道他夫君在地里忙活一整天也不一定有十文钱,现如今只做一天三顿饭便有六十文的收入,这放在哪儿都是香饽饽。
  “我做!”
  “好。”苏恬看向其他两人,“你们呢?”
  “我们也做!”翠柔和海乐也都应得干脆。
  “那就这么说定了。”苏恬拿笔在名册上勾勾画画了一番,“后厨食材都已经准备好了,你们现在就去处理出来,我一会就过去。”
  苏恬抬眼看了一下拔鸭毛那边的进展,发现他们速度很快,这会功夫都已经拔出来一箩筐了。
  “好。”秋儿三人爽快的很,结伴往后厨跑去。
  苏恬则是凑到了筐子旁边...
  第91章
  “这种的不能要, 只能要胸腹那一块儿的。”苏恬在筐里挑挑拣拣,挑出几根硬邦邦的羽毛,叫干活的人过来仔细记了。
  鸭子味儿重, 更别说现在整个院子都是鸭子,风一吹,臭烘烘的味道直往脸上扑。
  苏恬待了一会就受不了了, 干脆直接去了后厨。
  翠柔三人做活很是麻利, 这么一会功夫洗了两大筐蔬菜, 看见苏恬进来了, 便问道:“姑娘, 这南瓜是切块还是整只蒸?”
  苏恬看着两只灯笼大的南瓜,盘算了一番:“先切开上锅蒸吧, 一会做南瓜饼吃。”
  一百多号人的吃食可不好做,不像饭馆, 来一桌做一桌,量都是可控的,别看这两只南瓜大的很, 真要直接分, 一人还不够一块, 根本吃不饱。
  “这冬笋鲜嫩的很,秋儿,你去把挂着的那猪肉切一半下来片成薄片。”在沈温昭这儿干活就是不用费心思, 吃的管够,苏恬干脆自由发挥了。
  大南瓜被翠柔利落的削了皮, 露出里头红澄澄的瓜瓤, 一看就熟透了,切成小块就可以上锅开蒸了。
  那头秋儿已经按照苏恬的吩咐将猪肉切成薄片, 这肉挑的可真是巧了,七分肥三分瘦,正好用来煸猪油,还能作其他用处。
  “姑娘,都准备好了。”
  苏恬应了一声,交代海乐把火烧起来,自己接过秋儿递过来的肉片,‘刺啦——’一声全部倒进了锅里。
  一阵浓烟冒出,猪肉与热锅接触的那一面瞬间变色,火舌不断舔着锅底,时不时的蹦出几颗火星。
  猪肉与高温相遇,肥肉的部分渐渐变得透明,肉眼可见的,锅底开始聚起一汪油脂,肉片的边缘也已经开始卷曲,原本粉嫩的猪肉此刻染上一层金色,空气中弥漫着浓烈的肉香。
  秋儿在一旁抱着翠柔的胳膊不断地嗅着鼻子:“翠姐,这也太香了!”
  翠柔也很久没闻过如此浓烈的肉香了,此刻也在频频点头。
  “香吗?一会儿就能吃到了。”苏恬看着秋儿小馋猫似的,嘴角弯了弯:“把柴火抽出来点,火力太足了,再拿只碗来。”
  听了苏恬的话,翠柔和秋儿连忙开始动作。
  柴火被海乐抽出来了小半,火力小了许多,留在锅底的荤油还咕嘟咕嘟的冒着泡,苏恬将油全部舀了出来装在碗里,剩下来薄薄一层浸润着铁锅内壁。
  等到肉片煸炒的差不多了,颜色已经变得焦黄,苏恬便将切好的冬笋放了进去,加大火力继续翻炒。
  等到冬笋炒至八分熟,苏恬便又添了些水,将锅盖盖上,让它焖煮一会儿,这样烧出来的汤汁会更加浓郁鲜香,每一滴都裹着油味儿。
  这会子南瓜也蒸透了,切成小块的南瓜熟的很快,略微放凉后很轻松的就可以碾成泥,再混上一些面粉揉成鹅黄色的面团,掐成大小匀称的团子。
  锅热了就用方才炒肉煸出来的荤油润锅,将面团子放在上面按扁,小火慢煎,就是一个饼子。
  等到饼底变得酥脆,周围一圈出现焦黄的裂纹,就能翻面了。
  烙饼这活儿家家户户都会,苏恬烙了几个便把活计交给了海乐。
  荤油煎出来的饼子混着南瓜独有的清甜,味道比家里头那干巴巴的馍诱人多了,海乐边烙饼边咽口水,神色专注:可不能把这么香的吃食给糟蹋了。
  这时候没有现代社会的工作餐那么讲究,顿顿三菜一汤,街上做活的人好些时候只一个饼子就能勉强凑活一顿,所以准备的一菜一汤就足够了。
  白萝卜也被洗的白白净净,切成了细细的丝,苏恬看了眼筐里热乎的南瓜饼,那就做个萝卜鸡蛋汤吧。
  做汤嘛,自然不用那么多鸡蛋,不过为了做出来的蛋花汤好看,苏恬还是拿出了她的看家本事——用最少的鸡蛋打出最多的蛋花!
  一碗鸡蛋液经过苏恬的手在白花花的汤里绽放出一朵朵鸡蛋花,一团一团的,煞是好看。
  “好了,可以喊他们吃饭了。”苏恬将一菜一汤装进桶里,和一筐南瓜饼整齐的排在一起放在厨房门口,看起来就像简易版的食堂小车。
  旁边就是两摞大碗,一会一人两个南瓜饼,上面盖上厚厚一层冬笋烧肉,吃完了可以再来打碗萝卜蛋花汤。
  “开饭咯!!!”院子里响起秋儿带着点口音的声音。
  早上开工的迟,这会儿也才过去不到一个时辰,听到开饭的信号,大家伙儿手上的活才刚刚上手,刚开始还没有人动,秋儿一连喊了三声才传来悉悉索索的声音。
  “走吧走吧,吃了饭再过来继续做。”
  看大家都行动起来了,屋里头窝着的妇人也三三两两的往后厨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