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皇室陵墓这地方不算偏僻,绝对算是人烟稀少,一般人不能靠近此处。
  又不是特别隐蔽的地方,正好适合搞事情。
  东厂总督之位已经被昭殇帝赐予了他的贴身太监田斯文。
  魏千岁掌管东厂几十年,甚至这个东厂就是他一手创办起来,里面有非常多的人都是他提拔上来的。
  田太监当上了东厂总督, 人称田总督,但是却没有任何的人尊称田千岁。
  千岁的尊称, 可不是谁都能拥有的,也要看朝廷的官员愿不愿意认了。
  皇宫,御书房
  原来属于懿光帝的所有印记,通通都已经消失不见了。
  要说新帝轩辕昭能有多么尊重他的父皇,简直是不可能的事情,看看真实状况就知道了。
  也就是世人眼瞎,道听途说罢了。
  先帝已经入土为安,埋葬于皇室陵墓,冯太监也已经将该交接的事情通通都交接完了。
  冯太监眼睛能够看到的速度,在快速的衰老。此时跪在地上等候新帝轩辕昭的发落。
  “奴才愿意去皇室陵墓,为先帝守陵墓。”
  冯太监沙哑的声音响起,他已经将皇帝的玉玺,还有各种印章,甚至还有皇后凤玺,通通都已交接完了。
  新帝轩辕昭还在低头看着奏折,就这么一晾,晾了半个时辰。
  “朕也不是不能容人,将父皇的近臣全部都轰到皇室陵墓看守,世人该怎么看朕!
  冯太监,还是在后宫中吧,这后宫中安心的养老。不要想其他的事情。”
  新帝轩辕昭淡定的说道,魏总督已经被赶到了皇室陵墓守墓,也就是无所谓。
  但是冯太监可不能到处乱去呀,他作为先帝的近侍,贴身太监,他知道的事情太多太多了。
  如果不是现在还在守孝期,他真的是想送冯太监,早日见阎王。
  因为只有死人才能守得住秘密,所以在后宫中呆着腐烂吧。
  冯太监只能认命,踉踉跄跄的被小太监们扶下去了。
  内心中有多么的委屈,就不足于外人所道,不过冯太监可是知道秘密。
  ‘既然新帝不仁,就别怪老奴不义了。你这皇位呀,还真的坐不稳,得罪了记仇的太监,可是人生中的大忌。’
  冯太监满头花白头发,佝偻着身子,像是命不久矣的样子。
  随便找个深宫宫殿,直接就把冯太监轰进去了。
  **
  新帝轩辕昭在审批奏折,天启朝在为先帝守孝。
  守孝期间,各地却传来了不好的消息,干旱持续,又是一年干旱,各地降水不多。
  这已经是被诅咒的第二年,按照诅咒,应该是三年的干旱。
  难道说这诅咒是真的又要灵验了吗?
  新帝轩辕昭不信鬼神,但是此时也有一种毛骨悚然的感觉。
  到底是怎么回事,连续两年干旱的概率简直是少之又少,近百年都没有出现过的事情。
  “天灾人祸不断,又要时时刻刻提防着外族侵占。果然这当皇帝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不过无所谓了,再坚持一两年,整个朝廷也是可以运转下来的。”
  新帝轩辕昭对于朝廷的把控,还是比较认真,他可不想自己刚坐上皇位就被推翻了。
  粮食肯定是有的,不少收粮食的商户,肯定家里存放着大批大批的粮食。
  实在不行就直接抢吧,新帝轩辕昭觉得这是一件好事,正好还能把一些看着就烦人的商人给干掉。
  ***
  幽州,魏家庄子
  魏辰又年长一岁,同时也得到了。换了新皇帝的事情。
  而且他爹也来信了,要是他原来跟随的人已经去世了,少当家人看不上他。
  魏辰立刻就心疼了,自己爹年纪也不小了,也是时候颐养天年了。
  魏辰都直接想,骑马去京城,接爹回家,有吃有喝在家里养着呗,也不需要挣太多的银两。
  “银子越多越好,总有用到的时候。就算少爷您这一代用不着,也可以留给下一代。”
  黄管家好像有囤积癖,他真的是特别喜欢囤积各种东西,做足了准备工作。
  而魏辰摇了摇头,“不用,我不能为了一个还见不着面的儿子,累着了亲爹,我不知道以后我是怎么想的,现在我觉得还是我爹要紧!”
  “再说银子不当吃不当喝,真到遇到事的时候,银子有什么用。银子就是个金属就是一个符号,只是人们把银子和金子和货币画了等号。”
  叶老夫子和叶子青也不是一个把钱看得太重的人,对于魏辰的话,能理解,但是又不怎么理解。
  黄管家听到少爷的话,盯着手中的银子,似乎不能吃,不能喝。但是却可以买到所有东西啊!
  对于他来说,他从小受到的教育就是银子比命重要,信什么都不如信银子。
  “倭国有个地方盛产白银,那边有白银矿,黄管家要是喜欢的话,直接把岛国打下来挖白银。”
  魏辰认真的建议,果然黄管家的眼睛都已经亮了。
  黄管家:这个可以有!
  ***
  凉州十八山一如既往的热闹着,而最近热闹则是各地统统都已经旱灾,有的地方颗粒无收。
  当地的官员们是再也压制不住愤怒的老百姓,饿急眼的老百姓真是看着啥吃啥了。
  在饥饿的情况下,各种丧心病狂的事情接二连三的发生。
  官路两旁不知道倒下了多少的,老百姓倒下了就不再站起来了。
  而在这混乱之中,出现了一小小道消息。
  ‘凉州有神粮,亩产千斤,好吃又管饱。’
  但凡是读点书的人,对这条消息都嗤之以鼻。
  人人都知道丰收年一亩地都收不了200斤粮食,更不要提这灾难了。
  凉州那边早就传来消息了,就下了几天毛毛细雨看似给面子,其实后面就无力了。
  现实情况流传出来,再加上虚无缥缈的小道消息。
  再配上凉州十八山招土匪,土匪都已经乌泱乌泱的,据说山上都没有下脚的地方呢。
  这世上永远不缺善于总结以及善于发现的聪明人。
  在逃难的人群中,总有那么几个人,像是个大明白,信誓旦旦的跟大家说自己的发现。
  “这还有什么不懂的,这就是土匪们传出来的谣言,是骗普通人去当炮灰。
  各地都在起义,起义是需要人的。打仗就需要兵,冲锋陷阵都是拿人头,拿命去顶。
  此时传出这种谣言,不是精明就是狠,这就是来忽悠大傻子的谣言。
  凉州是什么地方?那地方荒无人烟,又紧挨着边境。从来没有听说过那地方能出现什么丰收年。”
  “哈哈哈哈,真是笑死人了,最荒无人烟的地方竟然敢传出这种谣言。哎哟,谁信谁就是大傻子。”
  说完这些话之后,好多人一听也是这么回事算了,逃难当然是要什么好地方。
  比如江南地区,那地方富裕,水米之乡,到处都是大善人。
  直接去京城,皇上在京城不会不管受灾的灾民。
  但是总有一些人特立独行,愿意相信这世间有粮食。
  主要是他们也没有那么多粮食了,也走不远,不如直接去凉州碰碰运气。
  ***
  凉州十八山,到处都是有精力的土匪。
  经过大半年的训练,这些土匪当做兵训,站有站姿,已经很有规矩。
  ‘卫康’很满意,于是让这些精力旺盛的土匪们去把山上种的地,里面的土豆全部都挖出来。
  充作粮食,而且这些土豆据说有毒,长芽的不能吃,需要好好的存放,也是一个非常大的问题。
  刁蛮子已经当了小队长,带着自己十个手下,分五亩地,都是开垦出就是山间低头,比较难种的地方。
  “兄弟们,赶紧行动,收完土豆之后,谁收的又快又好,今晚吃肉的就是那一队!”
  “刁队长,您就看好了,咱们这一队肯定赢!”
  刁蛮子带着手下开始干活,土豆是他们种下的,平时日常也很少打理,就是除除草而已。
  当刁蛮子和手下面开始挖土豆的时候,就发现我的天哪,地里面怎么这么多土豆!
  一小块土豆结了一整串土豆,又大又小,还有很多土豆蛋。
  “我的老天爷呀,亩产千斤,我看都打不住呀!”
  刁蛮子都震惊的瞪大眼睛像铜铃,喃喃自语。
  第76章
  一亩地的土豆被挖出来堆在田间地头, 堆起来了一座小山。
  “老天爷呀!这都不是良田,就是在山上开垦的土地,这真是天赐神粮。”
  “不用饿肚子了!大家都不用饿肚子了,就是不知道这土豆味道怎么样。”
  几个年轻土匪高兴的说道, 就开始琢磨着这土豆产量这么高, 是不是味道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