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就是话本?”
  傅二婶凑近了仔细地瞧着,“这上头的是字吧,可真好看,整整齐齐的。当家的,我以前见你写过字,好像没有这么齐整啊。”
  “这是‘柳州小报’。”
  傅青石郑重地将一张小报打开,横放在桌面上。然后他指着某一段道:“这篇话本叫做《神眼传奇》,是文钰写的新话本。”
  “《神眼传奇》,不是那什么《真假少爷》吗?我还听村里人说过呢,之前唐员外家儿子能被找回来,说就是靠了文钰的话本,所以人家才会给他一大片地。”
  傅二婶好奇追问,“那当家的,你是不是也写这什么神眼传奇?”
  傅青石遗憾摇头,“我问过了,若是写得一样,人家不收。所以我要写不一样的,我买这两张小报回来,就是想看看别人是怎么写的。”
  “这玩意儿五文钱一张,贵得很。”
  傅二婶抚摸的手顿时就收了起来,惊讶道:“那两张岂不是十文钱?”她买一支铜簪子也才二十文呢,但这薄薄的两张纸,竟然要十文钱。
  感叹之中,夫妻二人看起了话本,因为傅二婶不识字,所以他们是一个读,一个听。时不时还讨论两句,亦或者是傅二婶听不明白,让傅青石解释。
  读完之后,两人自觉已经会了,于是开始动笔。
  过了几天,他们准备把写好的拿去卖。
  傅二婶信誓旦旦,“以前文钰还住对面的时候,我听她们母女俩说过,文钰写到七八张的时候就拿去卖了,人家给了钱才回来继续写。”
  “当家的,你都写了十张了。”
  傅青石迟疑着拿起一张涂涂改改后显得有些狼狈的纸,这是他这几天绞尽脑汁写出来的,为此头发都掉了好几根。
  “你确定是七八张?“他怎么听说是写完了才送去呢?
  “就是七八张!”傅二婶肯定地道:“当时她们娘俩就在院子里说话呢,说的就是这个数,我在屋里的时候听得真真的,准没错。”
  于是傅青石咬了咬牙,“那我明天就去。”
  ……
  傅文钰很偶然地发现傅青石竟然在写话本。
  那天他拿着《神眼传奇》的新章节去找张掌柜交稿,却在书坊的门口看到了一个熟悉的人影,对方发现他之后,招呼也没打,吓得转身就走了,脚步还飞快,傅文钰当时愣了一下才想起对方是二叔傅青石。
  ……他来做什么?
  傅文钰下意识地猜测对方是不是来打听他的话本卖了多少钱,然后使幺蛾子的,于是表情凝重地进门询问。
  但张二却告诉了他一个意外的消息,“你问刚刚那位客人?”
  “哦,他是来卖话本的。”
  傅文钰再次愣住,“卖,卖话本?”
  他没有听错吧,傅青石写了一篇话本?可在他的记忆里,这位二叔并没有什么文学上的才华,认识的字还是在村塾学的呢。
  放在现代,傅青石也就是小学三年级的水平,这样的人能看得懂话本,但想要写出来,怕是有点难度吧。
  因为实在太好奇了,傅文钰便直接问道:“那他写了什么话本啊?你们是否收下了,能给我看看吗?”
  闻言张二露出了一言难尽的表情,“哪有什么话本,他就是随便写了几个字罢了。不但只有十张纸,还一点都不工整,涂改之处甚多。"
  "而且他写的东西连个前因后果都没有,就写了有个人走在路上,捡到银子发了大财。接着就是那人买地、建房、娶媳妇生儿子。”
  “这哪里是话本?”
  张二冷哼了一声,“对了文钰,他写的那几张纸里头,里面的有些话还是你的话本里出现过的,就是《神眼传奇》的第一章 和第二章,我一眼就看出来了。还有一些呢则是《青钗记》和《真假少爷》,就前面几期。”
  “这样的东西,我们如何能收?”
  傅文钰:“……!”
  原来如此,怪不得刚刚那位二叔远远地看到了自己,就吓得跑了。
  啧啧啧……
  他都不知道该说什么好了,这位二叔也真是个人才。好在今日对方也算是乔装打扮,跟张二之前见过的不一样,不然他也要跟着一起丢人了。
  ……
  而另一边,傅青石从开元书坊出来后还不死心,于是又去了城里的另外几家碰碰运气。
  但无一例外,都被拒绝了。
  柳州城的其他书坊,不是不眼馋最近开元书坊挣了大钱,但他们也不是什么东西都收的,更别说傅青石对自己写的东西都说不出一个所以然来。
  所以最后他只能沮丧地回家。
  傅二婶看到他回来,还很高兴,“当家的,怎么样怎么样?卖了多少银子啊?有没有十两?”在她眼中,十两已经是了不得的大钱了。
  但傅青石却从怀里掏出那十张纸,啪地摔在了桌上。
  “人家不收!”
  傅二婶惊讶,“为什么啊,你这有十张呢,比文钰的多!”
  傅青石蹲在地上,苦恼地挠着头发,“你听错了,我专门问过开元书坊的伙计了,人家那是‘十章’,一章三千余字,七八章那得是四五十张纸,厚厚的一摞呢。”
  傅二婶犹豫,“那,那你再写点儿?”上回买的纸,还剩下几张呢,
  “不写了不写了,”傅青石站了起来,在屋子里走来走去,“我问了三家,一家说我写的根本不是话本。一家说我字不行,看都没给看。至于最后一家,说他们只收已经写好的,但要写好一本话本,纸就得用上百张。”
  “再加上墨条和笔,那得上百文了,不划算!”
  傅二婶又是心痛又是焦急,“那,那,那咱们岂不是亏了?你那天又是买笔又是买纸,还买了墨,花了二十六钱呢……”
  傅青石也很心疼。
  他以前在村塾读书的时候,因为族中会发笔墨,所以从没买过,并不知道笔墨纸砚是这么贵重的东西。而这次为了不让别人知道他在写话本,影响发财大计,他特地没去找村里的人借,而是直接买。
  谁知……
  “哎——”
  傅青石重重地叹了口气,无精打采地摆手道:“你,你将它们都收起来吧。以后看看村里谁家考中了秀才,或者童生,就,就拿去送礼。或者等文举娶媳妇生了孙子,给孙子读村塾的时候使。”
  傅二婶想想还是觉得心疼得不行,于是小心翼翼,连带着傅青石刚刚拿回来的那几张纸以及之前买的两份‘柳州小报’也收了起来。
  这些可都是钱呐!
  ……
  傅文钰从城里回来的时候,留心了几天隔壁的动静,没多久就听祖父傅大石说傅青石到城里找活干了。好像是想趁着过年前的这两个月,多挣点钱。
  这才对嘛!
  从张二的话看,他这个二叔很显然是没有写话本的天赋的。他能够想通自己放弃,那是一件好事,毕竟傅文钰可不希望对方有一天仗着长辈的身份上门,让他教他怎么写话本。到时他不管是拒绝还是答应,都很麻烦。
  他能自己放弃就最好了。
  于是傅文钰不再关注,转而忙碌起自己的事情。
  《神眼传奇》这篇话本,他已经写到了第八章 ,整个体系已经构建好了,主角李磊也顺利地通过带回来的那块半人高玉石,赢得了父亲的欢心。
  而这,要从他回来的那天说起……
  李磊回来的那天,因为急着跟李谨报喜,所以不等下人们通报就闯了进去。结果正好撞见了弟弟李茶在挑拨离间。
  说起李茶,就不得不说李磊的家庭背景了。
  他的父亲李谨,在玉石商人这个行当里,算是比较普通的。李谨的原配也就是李磊的生母在他小时候就去世了,后来他娶了继室,继室生了个儿子李茶。
  所以李磊和李茶是同父异母的亲兄弟。
  面慈心狠的继母和在继母教导下茶里茶气,一心想要取兄代之,从而独占万贯家财的兄弟,这也算是大男主文的标配了。
  李磊回来那天,还没洗去身上的灰尘,就撞见李茶怂恿父亲教训自己,当时他就怒火中烧。若是以前那个被有心人养得半废的他,怕是马上就会冲进去跟对方打一架,哪怕是再被父亲赶回老家他也认了。
  不过不知道是不是仙人给的机缘开发了他的大脑,让他变得更聪明的关系,这次的李磊竟然忍了下来。他不仅忍了下来,还招来小厮吉祥,低声吩咐了几句。
  于是过了一会儿,在小儿子的挑拨下越想越生气,暗暗决定等大儿子回来必须狠狠地给他一个教训的时候,门外忽然响起了惊呼。
  随后一个人影跌跌撞撞地跑了进来。
  “老爷,老爷——”
  “玉、玉、很大的一块玉,大少爷带了一大块玉回来!”
  “老爷您快来看看呐——”
  第35章
  李家门口, 人来人往之处。
  一块流光溢彩、绿色与白色交织、黑色与褐色齐聚,外形如松树一般的玉石,牢牢地固定在了一辆车上,吸引着众人的目光。
  所有看到这块玉的人, 呼吸都急促了起来。
  这可是玉啊, 这么大一块。
  世间罕见!
  而李家的大少爷李磊,则不知什么时候来到了门口。他站在玉石的旁边, 用手拍了拍, 然后对一个从屋内快步走出来的中年男子道。
  “爹,我回来了。”
  “这块玉实在太大,我们一路上小心翼翼的, 总算到家了。”
  他本想再说一句‘我没有在路上瞎玩’,但仔细一想这话说出来岂不是让人发现他刚刚在偷听?于是又住了嘴。
  但心情激动的李谨李老爷, 已经听不清他在说些什么了。
  他三步并作两步便来到了玉石的正前方,仔细打量过后眼睛越来越亮,“好玉,好玉啊!”
  “此玉无裂无絮,温润通透。绿色如松、白色似云、黑色为土、而丝缕的褐色则盘旋往上,恰似一株老树!”
  “只需略略雕琢, 便是一件极品。”
  李老爷转身,声音颤抖地问:“这, 这玉是哪儿来的?”
  他清楚地记得,大儿子出门的时候, 自己只给了八百两银票, 当时想的是让他这次吃一些苦头。而这块玉哪怕是一万两也拿不下来, 自己给儿子的钱是远远不够的。
  李磊坦然回答,“爹, 这是您之前留在老家的那块。我这次回去觉得它里面可能有玉,于是就砸开了。”
  这是他在路上想好的说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