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PO18文学 > 历史军事 > 红楼:我是贾琏 > 第705章 劳资关係
  第705章 劳资关係
  首先爆发问题的是江南,苏州、松江二府,纺织工人自发的组织起来,爆发了一场大规模的罢工运动,初步估计参与者达十方人。
  其中苏州和松江的官府门口,都有女工人堵门提出诉求,要求官府为民做主。
  江南巡抚面对如此声势浩大的行动,不敢怠慢,一方面紧急向金陵的总督行辕求助,一方面紧急调兵进城,准备事態失控时进行弹压。
  两江总督也不敢怠慢,立刻派人连夜过江,乘坐火车以最快的速度將事件上报。至於苏州方面,只是通报他们,绝对不许武力镇压。
  两级官府不是没有想过压制消息,但却没这么做的原因也很简单,苏州和松江,一定有龙禁尉的密探存在,这种事情怎么可能瞒得住。
  再说了,这次纺织工人罢工,上街的多为女性,官府就算想弹压,也不敢过分暴力。
  毕竟传统国人的理念中,给女人逼著上街那得多过分。
  消息送达內阁后,分管户部的方颂不敢怠慢,立刻拿著消息来找贾璉。
  “贾相,这是两江总督转送的江南巡抚的急报,我已经看过了,江南的工厂主太过分了,把女工人都给逼反了。”
  贾璉摘下老镜,接过奏本仔细看了起来,事情的经过按照江南巡抚的说法很简单,就是某松江府的女织工在干活时被机器伤了,重伤不治后身亡。苦主找工厂主要个说法,但是被对方的打手给打了一顿,造成打死一人,打伤八人的惨案。苦主去松江府告状,松江知府包庇工厂主,仅仅以赔了一笔贰佰元的丧葬费了事。同时还恐嚇苦主,不得继续闹事,否则全部抓起来流放。
  这个事情是起因,三日后松江府的织工联合起来,进行大罢工,上千女织工堵住了知府衙门口,要求知府秉公断案,知府闭门不出。
  事情传开之后,苏锡常等地区的织工自发的行动声援,纷纷罢工,苏州的巡抚衙门和布政司衙门,都被女工堵了。
  两江总督的意见是安抚为主,绝对不能把事情闹大了。
  贾璉拿看这份奏本,叫上方颂一起去见皇帝。
  说到李元,论勤奋是比不上劳模承辉帝的,但是他是真的肯放权。林如海首辅之时,李元还不是太放权,贾璉首辅之后,彻底放权了。
  这个放权也是有限度的,三品以上的人事权,財政权,兵权都是要抓手里的。
  放权之后的李元也开启了享乐之旅,一年里有半年的时间都不住在宫里。这会李元住在西山行宫內,贾璉和方颂想见他,还要坐马车过去。
  李元这些年迷上了围棋,本身水平就不差,身边养了一堆棋待詔,每年定期举办围棋比赛。所谓上有所好,下必甚焉。
  京城里也颳起了一股围棋风,並且朝著全国蔓延。李元喜欢下围棋,还喜欢改规则。
  觉得此前的座子制度过於死板,取消了座子的还棋头规则,新得规则確定黑棋需贴二又四分之三子。按照现代的规则,就是黑棋贴五目半。
  贾璉到来的时候,李元正在下棋,对手乃是知名的国手,此刻的局面在棋待詔的刻意而为之下,处在极为细微的局面。
  围棋水平一般的贾璉,乾脆的坐在一边耐心的等待,反倒是围棋水平不错,至少是业余豪强水平的方颂,兴致勃勃的旁观。
  李元看到了贾璉来了,因为局面细微复杂,所以也没心思招呼,继续盯著棋盘。好在贾璉识趣,没有打断他的雅兴。
  最终官子阶段李元犯了个错误,原本只输半目的棋,输了个两目半,不禁遗憾的起身道:“可惜!”
  方颂在一旁捧道:“陛下精神不如以前,换成十年前,这棋就拿下了。”
  李元笑了笑没接茬,他是有b数的。这盘棋对面明显让了,尤其是中盘时手软了,否则早就崩了。
  对於自身水平很有数的李元,对於方颂的马屁自然不能领受,示意打赏国手后,朝著站在一边的贾璉走来。
  “先生来此,想必是有事,但事情不算太大,否则以先生的性子,必不能等这棋下完。”李元笑著开口打趣了一句,作为皇帝,国家蒸蒸日上,內外都顺,心里很清楚是谁的功劳。
  贾璉把手里的奏本递过去:“陛下先看看这个!”
  李元呵呵一笑,他就喜欢贾璉这个风格,真做事,认真的做事。
  仔细看罢奏报之后,李元面露疑惑:“这也不至於吧?就这么一桩事情,能搞成这样,江南女子如此暴躁?”
  方颂在一旁想说话,又不知道该说什么,毕竟不了解情况,只是淡淡道:“地方官员素来报喜不报忧,不可相信他们的一面之词。”
  贾璉等方颂说完了,这才开口:“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我朝百姓素来坚韧,若非被逼到墙角,绝不至於如此。何况是一群女人!”
  这些年因为纺织业的兴起,很多女性进了工厂有了经济条件之后,沿海地区虽然还在讲三从四德,女性的地位实际提高了不少。
  李元附和道:“不错,绝非朝夕之怨可至!”
  贾璉和方颂连忙道:“陛下圣明!洞见万里!臣拜服!”
  “先生必不如此,朕只是觉得不合常理罢了。此事,两位爱卿意下如何?”李元坚持叫贾璉为先生,劝了多次,一直不改。
  对此,方颂等人很是羡慕,这充分说明了对贾璉的信任。考虑到年龄的因素,如今贾璉刚刚五十岁,身体健康,保养的不错,看上去只有四十出头,怎么也能再干十年的。所以啊,想成为首辅的还是歇歇吧,这大概註定要超越方白衣內阁首辅的任期了。
  “陛下,微臣打算亲自走一趟,走到百姓中间去了解他们的诉求,搞清楚事情的真相方可有的放矢,否则类似的事件,必定反覆发生。”
  此番话说完,李元听了大吃一惊,这点事情要首辅亲自出马么?
  他也没著急反驳,而是先考虑了一番贾璉过往做事的风格之后,这才点头道:“先生要去,自然有充分的理由。”
  贾璉笑道:“微臣不在期间,方相可以主政。”
  李元还是了解贾璉的,知道这事情背后一定有贾璉在意的本质,既然现在没说,那就不问了,回头一定会详细解释的。
  “来人,擬旨!”李元身边有一套秘书班子,很快就把圣旨擬好了,李元用印后,递给贾璉道:“先生一定要保重身体。”
  这是皇帝亲手递来的圣旨,贾璉要跪迎时,李元赶紧拦著:“免礼!”
  贾璉还是坚持双膝触地之后才顺势而起,李元看似面露无奈,实则嘴角微微上扬。
  接了圣旨,贾璉立刻回京,准备专列,要连夜南下。
  出发前先回家一趟,王熙凤等人见贾璉难得早回,很是惊讶。得知详情后,立刻让人去收拾行李。
  “老爷,袭人、鸳鸯等人年龄都大了,居家时她们伺候著倒也没啥,出门在外带上她们伺候,怕是跌了老爷的顏面。”
  王熙凤小心翼翼的劝说一句,毕竟贾璉点名让屋里的丫鬟跟著。贾璉都五十了,身边的丫鬟们也人老珠黄了。
  “算了,我习惯了她们的伺候,换人太麻烦。”贾璉摆手示意不必如此,黛玉笑道:“不如让鸳鸯做个首领,带几个年轻的丫鬟跟著伺候。到时候別人看见了也好看一些。”
  宝釵也在一旁劝说,毕竟贾璉的做派就是恋旧,昔日的丫鬟们年龄都大了,贾璉却始终没换的意思。家里多少年轻丫鬟们,换了一茬又一茬,这些老人一个没动。开始还担心他在外头养年轻的外室,一查根本没有,老爷也很少夜宿在外,都是正常上下班。屋里年轻漂亮的丫鬟,也不多看一眼。这就很少见了,別的男人好歹还带著几个白净的小廝呢。
  贾璉个人的角度出发,年龄大了,首先注重保养,要节制,爭取多活几年的嘛。加上事情实在是太多了,精力確实顾不过来了。
  这次主动请缨南下处置罢工的事情,更多的还是想轻鬆一下,算是放假了。至於事情的真相,贾璉不用查都能猜个七七八八。
  这种事情,一定是长期的,频繁的不满集中的爆发,並且绝对不是一家两家,而是大面积的问题。
  资本家们是什么玩意,贾璉还能不知道么?
  亲自出马处理此事,一个是显示慎重,一个是为了回去之后,能用更多的细节说服李元支持。
  最终还是鸳鸯带著四个丫鬟跟著贾璉出发,方便路上伺候贾璉。
  这事情怎么说呢,时代如此,贾璉就算想改变,也没那个精力和动力。
  登上专列,天色渐渐黯淡,列车出了火车站后开始提速,此前已经有一趟车头提前出发,通知沿途各站。
  这种做法也是无奈之举,电报迟迟没有搞出来,这让贾璉很是无奈。
  不过最近京城大学电学实验室方面传来一个好消息,那就是电学研究有了重大突破,不但造出了发电机,还解决了绝缘的问题。
  能解决绝缘的问题,前提条件是橡胶的运用与推广。一开始只是想解决密封圈的问题,但是天然橡胶直接用,稍稍加热就变形了。
  后来研究发现了硫化技术,这才解决了大问题。进而催生出了车用防震块,以及轮胎產业。
  前段时间听下面的回报,据说科技部(研发厅)投资了一家企业,要生產两轮自行车。
  现在的中国处在一个科技爆炸的阶段,能生產自行车意味著链条技术的成熟,当然了,因为电的问题没完全解决,镀锌的技术还没诞生。
  隨著在南洋发现石油,现阶段已经大规模开採炼製煤油,將灯油的价格彻底打了下来,也使得籽油渐渐的退出市场,但是隨著黄色炸-药技术的成熟,巨大的市场需求之下,籽油不必担心没有用武之地。
  油真是个好东西,就是不知道何时能造出內燃机,不过想起来应该不会太久,毕竟那么多年的技术积累,还有刻意的引导。以中国人的高智商,这类技术的发明那都是迟早的事情。
  除了沿途的补充煤水,贾璉的专列一刻不停的奔驰南下。
  铁路沿线的护卫队,接到上方的通知后,沿途的戒备拉满了。
  “老爷,不早了!”鸳鸯端著蜡烛过来轻声劝说,贾璉看看怀表,已经是晚上十点了,放下手头的笔起身去休息。
  因为是冬天,床上有暖床的丫鬟,贾璉没有声,暖床丫鬟只能按例起来,穿戴离开贾璉抬手摸了摸鸳鸯的脸,低声道;“此番事情重要,没精力搞这个。你们也不必担心我在外面沾惹草。”
  到了贾璉的位子,但凡他对某个女人有点意动,下面的官员都会把人洗乾净了送到被窝里。
  这不是开玩笑,是一定会发生的事情。所以,贾璉在任何场合接受宴请,都不会多看女人一眼。
  火车抵达徐州前,天已经亮了,停靠补煤和水的时候,江北省巡抚林平上了火车。
  贾璉刚起来,简单的梳洗后,抓紧时间问了一下具体情况。
  “江北这边问题还好,徐州的煤铁產业,巡抚衙门盯的紧,没有发生太多盘剥过甚导致民变的案子。江南的案子是个警惕,巡抚以及三司开过会,认为今后必须抓紧一点,避免类似的局面发生。”林平坐下后简单的匯报一番,最后进行表態。
  总而言之,一定与贾璉站在一条船上,死活都不跳船。
  贾璉满意的点点头:“两江总督怕是难辞其咎!
  话不多,但是林平听了面露惊喜,两江总督、两广总督、湖广总督、陕甘总督这四个位子,有著预备阁臣的潜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