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PO18文学 > 综合其它 > 中兴大汉,要从董卓做起 > 第104章 不让功臣寒心
  第104章 不让功臣寒心
  渭阳君威武!
  刘协突然觉得,小丫头还长的怪可爱的!
  那眼睛一睁,那小嘴一撅,谁能拒绝?
  至少董卓就拒绝不了!
  “白,汝之前说的人便是那徐晃?”
  “嗯!”
  “……”
  董旻万万没想到,会半路杀出来个董白!
  这世上能令董卓改变心意的人不多。
  但董白绝对能算一个!
  同为董氏族人,董旻太清楚董卓对于董白的宠溺到了何等程度!
  毫不客气的说,董白便是想要天上的星星,董卓也会想办法登临到天际,给董白摘一颗下来。
  更何况,仅仅是保一个人?
  “既然是白答应赏他,那就赏他好了。”
  董卓询问:“是想赏他高官厚禄还是奇珍异宝?这些全都听白的。”
  “祖父赏他一条命可以吗?”
  董卓还是想杀徐晃。
  高官厚禄?奇珍异宝?
  先赏再杀,也不是不行。
  但董白这个时候好像看穿了董卓心思似的,也不替徐晃求别的,只求董卓饶他一条性命……
  刘协对董白此刻是刮目相看!
  虽然爱哭鼻子,但却并不意味着她不聪慧。
  要是徐晃在这里,刘协高低也要让徐晃给渭阳君磕一个!
  “嗯……”
  董卓发出一声鼻音,终究还是没有在这件事上思虑太久。
  “不过一人性命罢了。若是饶他不死能令白高兴,那就饶他一命便是。”
  “祖父好大方!最喜欢祖父了!”
  董白将头贴在董卓手臂,轻轻蹭了几下,逗的董卓开怀大笑——
  白高兴,那便是天下最重要的事!
  而且不过是赦免一个活人而已,又不是想要一个死人活过来,这种事难道很难吗?
  刘协长舒一口气,董旻则是面如土灰。
  “白,汝先自己去别处玩,祖父还有国事与陛下商议。”
  “好嘞!”
  董白从董卓那里离开,却并没有直接出去,而是来到刘协身边摊开手掌。
  “那个变冰的东西还有吗?”
  董白朝着刘协使劲眨眼,让刘协突然意识到了什么——
  汝方才为徐晃求情,怕就是想要硝石吧?
  刘协有些哭笑不得。
  “宫中已经没有了。待会朕让宫人去坊市中买上一些,专门给渭阳君送去!”
  这可是小祖宗!得哄着!
  不过一点硝石罢了,又不是想要星星,给她买一些怎么了?
  董白闻言立刻喜笑颜开,还凑在刘协耳边说了一句:“谢啦!最多多送一些,昭姬姐姐肯定也喜欢!放心,陛下和昭姬姐姐的事我不会和别人说的!”
  ?
  刘协再次牙疼,现在自己是有两个把柄落到董白手中了?
  “放心,肯定有她的份,就有劳渭阳君了!”
  董白见刘协答应,这才蹦蹦跳跳的跑出宫室,全然没有一丝隆重庄严,仿佛是真的将此处当成了她的家一般。
  但是见惯了臣子每日在这宫室中唯唯诺诺、恭恭敬敬的样子,偶尔听听董白欢快的脚步还真的令人舒心。以至于连刘协都看着董白的背影看了许久,直到董白的身影彻底在宫门消失,刘协这才收回目光。
  嗯?
  方才盯的太久,刘协都没有发现,董卓从方才看自己的眼神就不大对劲!
  “陛下,白方才与陛下说了些什么?”
  “没什么……”
  真的,没什么……
  刘协开始心虚了。
  毕竟蔡琰还在孝期,自己还未成年,这种事情如何能让董卓知道?
  而董卓听到刘协否认,对刘协的怀疑更重了……
  “太师方才说的国事是什么?”
  刘协实在遭不住董卓的眼神拷问,赶紧扯开话题。
  “若是商议国事,最好去将贾令君他们几个叫过来,太师以为如何?”
  压力太大,刘协想要找人出来帮自己分担。
  “只是商议,还不至于让尚书台参与进来。”
  虽然董卓说先不让尚书台参与进来,但听到董卓语气似乎不是开玩笑。刘协立刻意识到,这并非是董卓支开董白的敷衍之词,是真的有国事要与自己商议,便也收拾了心情,恢复严肃。
  “能让太师这般费心的究竟是何事?”按理说,关东平定,政务交予尚书台,董卓只管在家逗逗孙女,享受天伦之乐便可,哪还有什么要紧事?
  “陛下,此次河东之战,调动数万士卒,又打了几场大胜仗。总该是要犒赏士卒的。”
  董卓说到这,还特别看了眼刘协:“臣听闻,陛下在郿坞赏赐了士卒不少财物?”
  “不!是渭阳君赏赐的!”
  刚才还在心中对董白感恩戴德的刘协,此刻毫不犹豫的就将董白拉过来当挡箭牌!
  不对!
  不是当挡箭牌,而是这口锅本来就是她的!
  但是看董卓的眼神……似乎是想要朕背这口锅?
  怪不得将董白给支开呢,感情是要让朕替那小丫头片子买单?
  刘协露出苦瓜脸:“郿坞中赏赐一事,朕是真的不知情……不是,太师!渭阳君当时赏了多少人啊!一人一块!那么多黄金!你就是把朕卖了都还不起啊!要不这未央宫中你看还有没有什么值钱的玩意直接搬走算了!”
  虽富拥四海,却也穷的连半箱子黄金都拿不出来……
  董白那种豪迈撒钱的举动,刘协这辈子怕是都没机会感受了。
  要是董卓真的要刘协承担这笔债务,那刘协是真的承担不起啊!
  “陛下何出此言?臣没有这个意思。”
  “只是在郿坞中毕竟已经犒赏过士卒,之前以粮食购买小钱一事,也是郿坞出资颇多,导致已经没了余钱。所以这次犒赏士卒的财物,还是让朝廷分发吧。”
  郿坞没有余钱?
  刘协可是亲眼见郿坞那成堆成堆的财物和粮食的,那能叫没有余钱?
  太师啊太师,没想到你也和朕玩这一套?
  见过穷鬼抢劫富豪的,但这富豪打劫穷鬼的这套,刘协还真是第一次见!
  话虽如此……
  刘协却也明白了董卓的意思。
  犒赏士卒这笔钱,他是不想出了。
  既然董卓不出,那自然该由朝廷出。
  这话,其实也在理。
  不能打仗的时候喊着“为汉室而战”的口号,然后发钱的时候让董卓自掏腰包吧?
  人家太师的钱都是靠本事抢来的,在之前的战事中该赏给士卒的也一分不少的都赏给士卒了,哪来的义务为朝廷现在的战事买单?
  问题是……
  朝廷现在哪来的钱?
  便是有,那也是为即将到来的旱灾省下的救命钱,不能动。
  可这救命钱不能动,难道士卒的赏钱就能省?
  朝廷欠响……
  这事造成的后果,远远比杀或一个不杀徐晃重要的多!
  在徐晃的事情上,董白可以过来撒个娇让董卓改变主意。但在这件事情上,恐怕就不是那般能够轻易善了的了。
  刘协凝紧眉头,显然也在思考。
  “此事确实要紧……可朝廷的情况太师也知道,早就一穷二白了。而且今年因为洪涝灾害,便是抢种了蜀粟一类的作物,产量下降也是必然。所以便是拖到秋季,恐怕也极难筹到应该赏赐士卒的财货。”
  若是大汉强盛的时候,这些钱财朝廷自然给的起。
  若是关中不遭灾,以这天府之地的税收,显然也可以补足士卒们的赏赐。
  偏偏!
  汉室羸弱,诸侯林立,富饶的关东基本不可能给朝廷输血。
  关中受灾,年产大减,收获的粮食能够让关中未来几年渡过灾情就已是幸事,根本没有多余的钱财去犒赏士卒……
  若是董卓不出这钱,刘协还真的想不到能从哪里搞出这么一笔巨款,去填补这个窟窿。
  下方的董旻一直在聆听刘协与董卓的谈话。
  本来有些挫败的情绪再次激荡起来!
  “陛下,这笔赏钱确实要尽快凑出来。”
  董旻再次将胡轸抬了出来:“士卒本就对胡轸都护身死一事有所怨气,若是不能尽快犒赏士卒,只怕会引起不满啊!”
  洋洋得意!
  董旻之前是想要接着斩杀徐晃的契机,抬高自己在军队中的威望,并且适当的打压一番天子。
  可惜被董白横插一脚,这徐晃显然是杀不成了。
  好在董卓的话让董旻突然意识到,发饷犒赏一事,正是再次打击天子声望的好时候!
  若是天子拿不出来这钱,董旻大可以自己将这钱补上!
  如此此消彼长之下,不也和上一件事能达成相同的效果吗?
  刘协看了眼董旻。
  他虽然心中有些埋怨对方横插了这么一句,但细细想来,却发现董旻说的其实有理。
  不杀敌将,还不给赏钱……
  假如刘协是士卒的话,那恨不得当场撂担子不干了!哪怕回家种地都比这强!
  “忠君报国”、“匡扶汉室”之类的话虽然喊起来带劲,可终究不能填饱肚子。
  “朕明白了。朕毕竟是第一次遇到战事,只以为打败敌人便是万事大吉,却没有想到之后的种种事宜。”
  刘协自责道:“朕明明按照太师的教诲,常常阅览兵书,知道赏罚士卒的重要性。却直到现在才想起为那些为国征战的将士们筹措赏钱……这是朕这个天子的过失啊!”
  对于此事,刘协是当真疏忽了。
  “朕待会就去尚书台,与贾令君等人商议此事。”
  “朝廷,是绝对不会令这些忠志之士心灰意冷的!”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