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PO18文学 > 综合其它 > 中兴大汉,要从董卓做起 > 第619章 卷八 进攻
  第619章 卷八 进攻
  “此外,汉室终究不能如周室一般……”
  周王室分封的时候,那是真的直接丢给你一片荒地之后就啥都不管了。
  这就导致,春秋前期不少诸侯国根本得不到周王室的支持,不但发展缓慢,甚至有的地方还反倒被蛮夷同化。
  这种坑爹的事,汉室肯定是不能干。
  “前往安南都护府的航运途中,有一海峡。”
  “可在海峡东岸筑城,设南海都护府,以统筹南海事务!”
  雍国自不必说,本就距离中原腹地极近,外加有金矿吸引,百姓数目自是不缺。
  凉国虽远在西域,可好歹有刘备带去的燕赵之民。
  其余如辽东、倭国,也都能够吸引百姓……外加无论扶余、高句丽,还是倭人多少都受过大汉的影响,当地土著亲近汉人,不愁将来没有百姓迁徙。
  但是南洋一带终究远离中原……甚至莫说南洋,即便是交州的人口都一直不怎么兴盛,所以总是需要官府的引导来加速这个进程。
  在海峡处,也就是后世的新加坡先由朝廷修筑城邑,带去文明、制度、百姓、工匠。以其为中心,自然就可以带动南洋的发展。
  只是这个过程注定会极其漫长,说不定比大汉距今为止存在的时间还要漫长!
  不过没关系……毕竟从某种程度上来说,这个过程越漫长,就意味着大汉的血条越长。
  这种百年大计,乃至是千年大计,注定不是刘协现在能看到效果的。
  不过相比于刘协,其他人思虑的显然没有那么多……
  他们只知道,天子没有食言!
  大汉天子,真的做出了“违背祖宗的决定”!册封了外姓诸侯!
  或许有人会埋汰天子册封的地方都是蛮荒之地……可要知道,当年周王室册封诸侯的时候,就连蜀地那等天府之国一样是“蛮荒之地”,荆楚那等鱼米之乡一样是“蛮荒之地”,甚至就连近日最为富庶的河北也一样是“蛮荒之地”!
  “蛮荒之地”不可怕!
  毕竟。
  “人定胜天”这四个大字,早早就写进了华夏人的骨头里!
  今日荒芜的南洋,焉知无数年后,会不会成为下一个“天府之国”呢?
  无论是在天子跟前的钟繇、荀攸等人,亦或者已经将嘴巴都笑歪的士燮,都纷纷上书,感恩天子。
  ……
  但有人欢喜,自然就有人忧。
  即便是对方不说,但刘协也能从对方略带试探的态度中明白过来。
  首先便是如今大汉武阶最高的车骑将军,同时兼任兵部尚书的牛辅。
  虽然牛辅不如吕布、张辽等在中兴汉室的战事中立下汗马功劳,但正所谓没有功劳也有苦劳。
  如今连张辽、高顺等人都后来居上,也难怪牛辅会着急,开始旁敲侧击,给金陵的天子发信。
  “让良弼等一等,好事不怕晚。”
  “贵霜大的很,足够他一个侯爵之位。”
  天子显然又在画饼……
  不过这一次,没有人怀疑天子画饼的真实性!
  此外,刘协也专门去找了蔡琰。
  “蔡中丞无子,恐怕即便有封国,也无人派去打理。”
  蔡邕作为大汉崛起的元老之臣,资历比之钟繇等人都要更多。
  刘协自然也从没忘掉自己的这个老丈人。
  而且蔡邕作为始终坚定站在朝廷,站在董卓,站在天子一方的大儒。他在舆论上起到的作用,在士林中起到的作用,都配得上一个诸侯之位!
  唯一可惜的便是——
  蔡邕无子,只有两个女儿。
  加上如今蔡邕年岁已大,刘协也不可能指望蔡邕这个时候生下个孩子。
  倘若真的封蔡邕为诸侯,只怕这怕是大汉第一个被除名的诸侯国……
  所以刘协有事情要与蔡琰商议——
  “怕是要辛苦蔡大家诞下子嗣,然后以其延续蔡氏社稷。”
  “呜?”
  蔡琰愣了许久,随后就手忙脚乱起来:“哪有有用刘氏子供奉蔡氏宗庙的道理呢?这是不合礼法的……”
  刘氏子高贵,让其供奉蔡氏宗庙,完全就是倒反天罡!
  蔡琰虽感动于天子的心意,却终究不敢答应此事,害怕被人弹劾。
  “有什么关系?虽是朕的儿子,但总归也是蔡氏的血脉。”
  刘协对这些礼法上的事情向来不怎么上心。
  “不过此事八字还没有一撇,蔡大家总归是要先好好努力才是。”
  努力……
  蔡琰自然明白天子是什么意思,也是轻咬红唇,叮咛一句:“臣妾这些日子一定好好努力。”
  “现在就应该开始努力了!”
  ……
  南海都护府第一任都护,刘协选择了鲁肃。
  相比于孙策、周瑜这种在正面战场上更容易建功立业的人,鲁肃毫无疑问更为适合统筹与外交。
  而且鲁肃本就是富商,对于贸易之事显然有自己的独到见解。
  将鲁肃这样能独当一面的大才留在南洋,也能够最快时间内将一切步入正轨。
  在安顿完南洋之事后,天子终于从金陵离开,结束这场漫长的旅行,将要回到长安。
  临行前,刘协专门找来诸葛亮,叮嘱对方——
  “孔明与云长一并从蜀地赶往安南都护府,开始操练兵马,随时准备贵霜战事。”
  “贵霜乃大国!务必要一击取胜,不要被其拖延。”
  “好在贵霜终究是月氏人后裔,其习性与游牧民族无二。只要能够捣毁他们的王庭,自然就可结束战事。”
  “只是贵霜毕竟遥远,战事注定漫长,孔明还是将家人唤至荆州,与其温存一番,解了相思之苦,再行前往!”
  诸葛亮没想到天子还关心自己的家眷,当即行礼道谢。
  “臣与兄长提及过此事。”
  “兄长之后会一并前往长安。到时候内室自有兄长照顾,臣没什么好担忧的。”
  刘协想到诸葛瑾,也是微微点头:“有子瑜那样的人在,确实能解孔明后顾之忧。”
  “贵霜战事,远隔万里。朕就不瞎指挥了。”
  “到时候一切战事皆由孔明自行决断……若是孔明有疑虑之事,也可与云长、公瑾他们商议。”
  安南都护府的配置如今一点不比西域那边逊色。
  和诸葛亮一并赶去安南都护府的关羽、甘宁、陆逊等人。
  还有从海上抵达的孙策、周瑜、太史慈。
  以及一些尚未成名,不过已经显露头角的江东降将,如凌统、徐盛、朱然……
  外加本就在安南都护府耕耘的王平、张任。
  这个阵容,已经足够诸葛亮去统筹一场灭国级的战役。
  更别说西域还有刘备、曹操、庞统、郭嘉、张飞、赵云、马超、徐庶、于禁、曹仁那些人可以在侧翼搞出动静。
  除了在兵力上可能捉襟见肘,刘协实在不认为这场对上贵霜的战事会失利。
  而且就算是兵力上的劣势,也有火炮战舰进行弥补……
  大汉从上到下,对于击败贵霜都没有任何怀疑。
  只是诸葛亮担心的是另一件事——
  “陛下,贵霜乃是大国,人口虽不如大汉,但怕是也有千万。”
  “攻下贵霜容易,可若是真的以贵霜为大汉封国,只怕……”
  “哈!”听到诸葛亮的担忧,刘协只是轻声一笑。
  “月氏人当年不过丧家之犬,却能够统领大夏,为一方霸主。孔明难道以为汉人比月氏人差吗?”
  “待孔明见到贵霜百姓便知道,你的担忧完全没必要!”
  诸葛亮有些疑惑,不过深知天子脾性的他也没有再问天子。
  天子总是只给一个方向,然后让别人自己去探寻。
  直接公布答案……这种事,从来都不是天子的风格!
  “还有!”
  刘协突然想起什么,然后也是罕见的露出头疼的神情。
  “李儒又不见了。”
  又?
  如果说诸葛亮之前对于李儒了解不深,但江东之战过后,诸葛亮可以肯定对方绝对是一名天生的纵横之士!乃是祸乱的根源!
  “杀了孙权和顾雍的卫温朕见过了……其背后果然有李儒的影子。”
  ~~
  “只是当朕询问李儒踪迹,卫温却也不知去向。”
  诸葛亮此刻已经有些猜想:“陛下难道以为李儒……”
  “嗯。”
  刘协想到自己第一次见李儒的场景。
  “他那样的人,是不会选择安稳度日的。”
  “与其说他走到哪里哪里就是祸乱……倒不如说,哪里有祸乱,哪里就有他。”
  而如今汉地已经安稳。
  放眼四海,祸乱之处不过只有一个地方罢了!
  刘协看向诸葛亮:“他不愿见朕,估计是以为朕会杀他,又或者朝廷这边有人忌惮他,想要杀他。”
  “不过若是孔明能够见到李儒,姑且替朕和他说一句——”
  “苏秦最终在齐国受车裂而死,但张仪最后却成了魏国的相国,得以安度晚年。”
  “即便是纵横之士,也并非只有一种结局。”
  “若是他改主意了,随时可以回到长安,朕会以诸侯之位待之!”
  诸葛亮听罢,却有和天子截然不同的看法——
  “陛下,兴许那李儒,根本就不在乎自己是苏秦还是张仪呢?”
  “哦?”
  刘协愣了片刻,随即释然一笑。
  “也是。”
  “今人何必似古人。”
  “或许李儒只是想做一个李文优呢。”
  若非如此,李儒当年怕是也不敢冒天下之大不韪鸩杀弘农王吧?
  “若是臣能见到李儒,一定将陛下的话带到。”
  不过诸葛亮还是应下此事,而刘协也不再将这事放在心上,挥挥手让诸葛亮离去。
  天子仪仗自金陵启程回到荆州,停留数日后便继续北上,前往长安。
  诸葛亮等人则是短暂滞留,与家眷温存。
  就在诸葛亮将要离开之际,却有侍者来报,说是故人求见。
  “故人?”
  诸葛亮如今位高权重,加之马上要前往贵霜作战,每日上门之人都是络绎不绝。
  所以诸葛亮还以为又是什么巴结之人,便想要推脱。
  不过侍者一并还拿来一物——
  “那人还说,您应该认识此物。”
  诸葛亮见到侍者手中的物品,也是眼前一亮。
  “原来是他!想不到他也来荆州了?”
  侍者手中的,赫然是一柄羽扇!
  那来人也就不能猜了……
  “下官姜冏见过诸葛尚书!”
  果真是当年天水的故人姜冏!
  姜冏再次见到诸葛亮显得无比开心。
  “幸亏尚书提点,我之后前去参加科举,果真考中,被录取为官!”
  “今日正是要前往安南都护府上任,恰好听闻尚书在此处停留,所以特来相见!”
  诸葛亮也没想到姜冏竟然从天水考到了安南都护府。
  “两地相隔万里,安南都护府的官吏多为蜀人,你一个关中人士,怎么要去南方?”
  诸葛亮还以为是有人给姜冏下绊子。
  虽说大汉如今地域辽阔,但任命官员总归还是比较人性化,符合就近原则。
  比如河北的士子,尽量就会安排到河北其他地方或者北庭都护府。
  青州、徐州的士子会安排到辽州。
  关中的士子会前往西域。
  益州、荆州的士子则是多前往安南都护府。
  姜冏一个关中人前往安南都护府任职,属实是有些离大谱了!
  “并非如此。”
  姜冏赶紧打消诸葛亮的念头。
  “前往安南都护府,是我自己向朝廷争取!”
  “我在天水,常有贵霜货物自蜀地运往关中,多少了解一些贵霜风情,不由心生向往。”
  “而且……”
  姜冏也有些不好意思。
  “前往安南都护府,总归机会大些。”
  “以我如今的年岁,若是慢慢磨资历,怕是这辈子也就这样。不如前往安南都护府拼搏一把!”
  姜冏虽然听从诸葛亮的意思考了科举,但毕竟年岁已大,前途远不如一些年轻考生。
  加上安南都护府虽然偏远,但是之前与贵霜贸易产生的财富却做不了假。
  与其碌碌无为,倒不如拼上一把!前往安南都护府寻个前途!
  诸葛亮也是欣慰的看着姜冏。
  等到贵霜战事结束,外加南洋那些诸侯国的存在,安南都护府将来的潜力确实会远远高于西域都护府。
  姜冏有这般见识,也不枉自己当年的提点。
  不过诸葛亮也是想到:“对了,当年那个麒麟子呢?”
  “他此次,也跟着一同来了吗?”
  ————
  用一只手了六个小时写完了一章,不愧是我!
  哎,再次提醒诸位读者大大,一定要保重身体。
  身体没了,就什么都没了。
  各位读者大大晚安,一定要身体健康啊!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