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PO18文学 > 综合其它 > 中兴大汉,要从董卓做起 > 第620章 卷八 姜维!邓艾!
  那日诞下的麒麟子,诸葛亮还记得。
  便是名字,也是诸葛亮亲自给取的。
  姜维,姜伯约!
  “在的。”
  姜冏见诸葛亮提起自己的儿子,也是满满的骄傲,显然是姜维在成长的过程中给他这个当爹的长了脸。
  “他现在还在学堂。”
  姜冏解释道:“其实我们半年前就已经抵达荆州,只是因为朝廷与江东的战事,不得不滞留荆州。”
  “滞留之后,其余事情都可以缓一缓。但是孩子的教育总归是缓不得,于是就让他先在荆州的学堂受学。”
  姜冏这种“再穷不能穷教育”的做法再次惹的诸葛亮称赞。
  “我记得有一所学堂确实离此地不远,其中的夫子乃是水镜先生司马徽。”
  “伯约就读的,正是那处学堂!”
  诸葛亮听后,也是想起了自己当年在荆州求学读书时的经历,不由有些怀念。
  “既如此,我今日刚好闲来无事,不如前往学堂,拜见水镜先生。”
  与姜冏同行。
  那处学堂就座落在巷末,毫不起眼,估计没人能够想到此处授课的人便是大名鼎鼎的司马徽。
  诸葛亮一行人进入后并未打扰,而是默默站在旁边观看。
  司马徽身为名儒,自身学识深不见底,传授的内容自然与众不同。
  凡事例典故,皆是信手拈来。
  配合大汉如今学术界的风气,司马徽也常常借着讲故事的方式,传授给士子诸子百家的论点,方便他们了解学问。
  司马徽也看到了诸葛亮一行人。
  眼神微微做了交流,司马徽突然眼露狡黠。
  而诸葛亮心中则突然“咯噔”了一下,感觉这位德高望重的前辈怕是要给自己挖坑。
  “尽信书,则不如无书。”
  “世间的道理,总要讲究一个学以致用。”
  “今日不如就让我荆州的状元诸葛孔明与你们说说,如何能够学以致用!”
  一瞬间,学堂中的士子齐刷刷将目光移到诸葛亮身上,眼中充满了憧憬!
  “是那个发明诸葛连弩还有孔明镜的诸葛孔明吗?”
  “就是那个发明孔明灯,一举论证了元气的诸葛孔明?”
  “是那个一己之力平定南蛮,开辟了安南都护府的诸葛孔明?”
  “……”
  大汉三兴的过程中,虽已有无数人扬名立万,成为了年轻人心中的榜样。
  但是在荆州,在益州,在西南这边,诸葛亮的威望显然已经超越了所有人的想象!
  相比于其他人的“名”,诸葛亮开辟的安南都护府,却是实实在在让西南百姓得了“利”!所以也不怪诸葛亮能有如此威望!
  当听到诸葛亮此时来到学堂后,一时间人声鼎沸,无数人眼巴巴的在人群中寻找,想要寻觅到诸葛亮的踪迹!
  诸葛亮见此,也是稍稍有些无奈。
  出列与司马徽作揖问好后,眼神中也是有着幽怨。
  “水镜先生何必要引起这样的骚乱?”
  “哈哈。”
  司马懿浑然没觉得自己做错了什么,反而不断怂恿诸葛亮:“反正来都来了,说些什么让这些孩子心中有个念想不也正好!”
  面对为老不尊的司马徽,诸葛亮也只能无力接受现实。
  来到众士子前,诸葛亮稍作思索,就想到了要教导这些士子什么。
  “凡农桑之事,皆为民之本也。”
  “便是你们这些读书人,也不可为五体不勤之辈。”
  相比于司马徽偏理论和启蒙的教育内容,诸葛亮要教导的,毫无疑问要偏实用。
  他详细讲解了曲辕犁还有纺织机的构造以及运作方式。
  “如此,若是家中的器械出了问题,你们也能够帮忙修理。”
  诸葛亮的这堂课显然是让一众士子大失所望。
  没有听到什么高深的理论,也没有听到什么刺激的故事,仅仅就是灌输最基本的常识。
  这样的授课方式……属实是无聊的很!
  这些士子的反应都落入诸葛亮眼中,这让诸葛亮也有些挫败,朝着司马徽自嘲道:“看来我将来是做不得教书先生了!”
  司马徽却微微一笑:“也不见得。”
  “这世上,不是所有人都要去钻研学问,或是去一展鸿鹄之志的。”
  “就算授予他们《太公兵法》、《论衡之道》,怕是也不能将日子过好。”
  “既如此,倒真的不如学了曲辕犁和纺织机……往近了说,可以帮助父母乡邻。往远了说,也能以后迁往那些诸侯国的国土上,前去开垦土地,说不定也能成为富贵之家!”
  “哦?”
  诸葛亮惊奇的看向司马徽。
  “先生竟与我想的一分不差!”
  “可惜先生不能为朝廷效力,不然以先生的才学……”
  诸葛亮还没说完,司马徽就打断了他。
  “哈,人各有志。”
  “当个教书先生,也没什么不好!而且还能遇见不少有趣的孩子。”
  司马徽指着下方:“孔明你看,那两个孩子就不错!”
  “嗯?”
  诸葛亮放眼望去,却发现一名俊秀少年有些眼熟,并且正高举手臂,显然是有问题询问诸葛亮。
  诸葛亮示意对方起身,少年当即行礼:“学生姜维,见过诸葛先生!”
  姜维强压下心头的火热,主动询问诸葛亮——
  “方才先生讲解纺机原理,言及最繁琐的一步便是布梭的经纬交织。”
  “若是能够在布梭两端用……用如同诸葛连弩中的自动触发弩绳一样,让其自己活动,将织线纺织,是否能够提升速度?”
  诸葛亮本以为姜维的问题会是很粗浅的问题。
  哪怕不是,也是一些常见基础的困惑。
  万万没想到……姜维竟然联想到了将诸葛连弩那套自动运作的方式!
  诸葛亮一时又惊又喜!
  果真麒麟子!
  甚至诸葛亮也低下头,认真想着此事的可能……
  “倒也不是不可能做到,就是用弩绳这种材料怕是不行。”
  诸葛亮脑海中隐隐有了些想法,只是落到实处怕是还需要很久。
  不过这并不妨碍诸葛亮夸赞姜维道:“能想到这些,已经很是厉害了!”
  得到诸葛亮夸赞的姜维顿时成了同窗们羡慕的对象!
  姜维本就为人落落大方,英武有豪气,为周围人所推崇,可谓天之骄子!
  如今又被诸葛亮夸赞,一时之间更是让人以为他前途不可限量!
  就在此时。
  一条有些颤抖的手臂慢慢抬起。
  得到诸葛亮的同意后,一个相貌平平,甚至神光都有些木讷的年轻人缓缓站起。
  如果说姜维是那种走到哪里都能被人一眼发觉的稀世珍宝。
  那这孩子就好像随处可见的石头,根本不值一提。
  更糟糕的是……
  “先,先,先生好。”
  诸葛亮还以为对方是紧张,于是立即安抚道:“放心询问便是,我这里没什么忌讳。”不过很快就有士子哄笑:“先生不必在意,他本身就是个结巴!”
  “……”
  原来如此。
  不过诸葛亮还是给予对方尽可能充裕的时间:“周昌当年也是口吃,不妨碍对方成为一代名臣。”
  “只要不在内心中轻视自己,那即便是口吃同样能够大有作为!”
  周围士子听到诸葛亮拿周昌出来比较,哄笑声也是更大了些。
  而那木讷少年则是感激的看了诸葛亮一眼,随即便陈述起自己的问题——
  “先,先生。”
  “学,学,学生,想问,问的是,是曲辕犁,犁。”
  “为,为何,明明,明明,人或者牲畜,是,是,对着曲辕犁用力,但,但破开的,破开的却是土地??”
  ~~
  为什么人对着曲辕犁用力,破开的却是土地?
  这是什么破问题?
  破开的不是土地,还能是什么?
  当即又有士子开始哄笑,而且声音愈发嘈杂!
  显然,大家都在嘲笑对方竟然问了这样一个哗众取宠的问题!
  但站在最上方的诸葛亮,却是如遭雷劈!
  是啊!
  对着曲辕犁用力,为何破开的是土地?
  这个现象明明那么常见!常见到任何一个人都见过……可是却从来没有任何人仔细想过其中的缘由!
  土地本就是静止不动的,是被曲辕犁推动后,这才被破开。
  换句话说,没有曲辕犁的推动,没有人力的推动,土地本该静止不动才是。
  那……
  柰果呢?
  诸葛亮的脑海瞬间炸开!
  一个有些诡异,却又让人激动不已的念头出现在诸葛亮脑海中。
  “难道……”
  诸葛亮现在眼前的景象一面乱糟糟的,一面又好像整整齐齐!
  一层窗户纸好像瞬间被人捅穿。
  大量乱七八糟的东西突然成为一条轨迹清晰的明线。
  世界在这一刻,仿佛突然变得无比清晰!
  喘着沉重的粗气,诸葛亮询问那名结巴士子:“汝叫怎么名字?”
  对方有些害怕,不明白诸葛亮为何反应这么大,却还是老老实实的说出自己的名字——
  “义,义阳,邓艾!”
  邓艾!
  诸葛亮欣慰的看着对方。
  “好孩子。”
  “拿你比作周昌,怕是小看你了。”
  “你的前途,将来怕是不可限量!”
  思考,本身就是一种天赋!
  诸葛亮几乎敢笃定,邓艾将来的成就,怕是不会逊色于姜维半点!
  “孔明,你没事吧?”
  司马徽眼看诸葛亮好像有些不太正常,赶紧关切询问。
  “没事,只是经过这孩子的提醒,我想通了一些事情。”
  诸葛亮到现在都还没有从回味中脱离出来。
  “确实想通了一些东西,不过还需要整理后求证验错。”
  “如今是没有时间了,只能等到贵霜之战结束后再去做。”
  诸葛亮好像想起什么,询问身旁的司马徽:“先生可有纸笔?我想要将想到的事情告知长安故人!”
  学堂中自不可没有纸笔。
  司马徽备齐后,也是有了些猜测。
  “孔明可是想到了论衡中一些道理,要禀报天子吗?”
  天子?
  诸葛亮立刻苦笑着摇头。
  “天子哪里需要我禀报?只怕……算了!不提天子!我是要给仲达写一封信件。”
  “仲达才智无双!倘若是他,想必也能查漏补缺,思索我这些念头有没有漏洞?”
  仲达?
  司马仲达?
  司马徽自然听过这个和诸葛亮齐名的青年才俊。
  同样是大汉科举的状元,同样是年纪轻轻就位高权重……
  司马徽也是半开玩笑半认真道:“难道孔明就不怕司马仲达据为己有?”
  “不会的。”
  诸葛亮态度坚决的可怕。
  “仲达不是那样的人。”
  “何况……天子不止一次说过,敝帚自珍不是正道。”
  “理只会越辩越明。若是有仲达与我一起,说不定还能快些得出答案!”
  见状,司马徽也笑道:“孔明倒真是坦诚。”
  “看来你自入仕以来就被天子偏爱,倒也不是没有道理。”
  “……”
  诸葛亮很快就将自己的一些大致想法写好,让司马徽帮忙寄给司马懿。
  同时诸葛亮回过神来后,显然也是对方才的两人起了爱才之意。
  “姜维、邓艾,你二人……可愿成为我的弟子?”
  石破天惊!
  诸葛亮……竟然要收弟子!
  姜维倒还好说。
  但邓艾是凭什么?
  一时间,邓艾收获了无数羡慕嫉妒的目光!
  而邓艾自己也没有想到,仅仅与自己一面之缘的诸葛亮竟然要收自己为弟子!
  邓艾的兴奋中掺杂着茫然。
  不过邓艾也知道,这绝对是自己的机会!
  一旦错过,怕是不知道还要多久才能再遇到!
  即便如今科举制度相对公平,即便邓艾相信自己的大志绝对不会埋没!但是!但是!机会……永远就是机会!
  成为诸葛亮的弟子,和普通科举入仕的士子完全是两个完全不一样的起点!
  邓艾不知道诸葛亮为什么仅仅凭借一个问题就收自己为弟子,但是邓艾不想错过!
  鼓足勇气!
  将舌头捋到最直!
  邓艾朝着诸葛亮用尽全身力气说出三个字——
  “我愿意!”
  这三个字说的铿锵有力,没有半点结巴!
  “我也愿意!”
  旁边的姜维赶紧应声,生怕自己慢了一步。
  而姜维看向身旁的邓艾,眼中虽没有敌意,却是带着明显想要一较高下的战意!
  “士载,以后还请多多帮持!”
  “伯,伯约才是,一定,一定要,要多多指教!”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