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PO18文学 > 历史军事 > 大明第一国舅 > 第478章 一盘很大的棋
  第478章 一盘很大的棋
  马寻最近有点“壮”,一种不因他意愿而壮起来的无奈。
  如果是郭德成、陈清这样算是比较长期归他节制的倒也罢了,或者是瞿通、张玉这样因他提携的也无可厚非。
  关键是俞通渊、朱寿这种,本来是八竿子都打不著的,可是因为某些任务临时在他魔下短暂效力的,这都被算为“旧部”,这就没处说理了。
  但是俞通渊、朱寿不觉得这个称呼有什么不对,甚至会非常开心、满意。
  大家都是聪明人,马寻是什么状態大家都清楚,这就是替太子掌兵的。
  既然皇帝都愿意將一些有潜力、可靠的大將送到太子跟前,其他人自然乐意啊。
  太子手底下绝对可靠的心腹是谁,大家也都心里清楚。
  看著眼前这两个“旧部”,再加上刘璟这个大舅哥,马寻无言以对,还真是绝对可靠的『心腹旧部”。
  朱寿喜笑顏开的,说道,“国舅爷,我收到了旨意,紧赶慢赶才到,想来是没有误了您的大事。”
  俞通渊也跟著说道,“去年就隨国舅爷治天,今年还能跟著国舅爷做大事。我二哥听闻了最是开心,反覆叮嘱我该好好效力。”
  俞通渊的二哥就是南安侯俞通源,虽然不如俞廷玉、俞通海出色,不过这也是屡立战功的大將。
  刘璟就笑而不语,还是妹夫靠的住。
  当年他其实还比较奇怪,如果想要立功应该去北边,实在不行去云贵那边也好,都是有机会再立新功的。
  结果到了福建,而现在总算是知道了原因,在其他人都没有意识到的时候先占了坑。
  现在要开始经略大海,刘璟这个都指挥金事就责无旁贷了,他又有出征的机会了。
  在寒暄结束,马寻说道,“这一趟你们跟著一起出去,打海盗、灭不臣,这是军將该做的事情听到马寻这么说,刘璟等人自然眉开眼笑了,这就是他们所希望看到的事情。
  只要有仗打,那自然就意味著能够立功。
  说起来这三人都是没有封侯,距离封侯看似也只有一步之遥,那就更加需要抓住机会。
  不过俞通渊还是有所担心,“国舅爷,不是说咱们这一趟要带不少货物出去吗?”
  虽然一些商贾进行贸易,也会带著护卫等等。
  但是正经的商贾,谁带著数千人的正规军出去做生意啊,更何况这还没算水手之类的。
  “海上和陆上有些不同,虽说没有劫道的土匪,但是有海盗。”马寻就认真叮瞩,“还有些当地的土豪不知好歹,说不定也有乱七八糟的心思。”
  俞通渊明白了,“真要是有人胡来,咱们顺手灭了!”
  马寻点头,他就是这么个意思。
  带著大量的货物,自然就意味著有些人可能会选择键而走险,要是没有一定的武力作为保障,
  生意未必好做。
  朱寿追问起来,“若是遇到了倭寇、海盗,该如何去做?”
  “顺手也灭了。”马寻就说道,“这样吧,没杀的就押解回京,我留著有用。”
  朱寿和俞通渊对视一眼,国舅爷肯定是又缺药人了。
  不过这一次问题不大,看起来不是特別缺,时间也不是特別紧,所以不用到处去抓。
  这就是旧部的好处了,马寻只是需要稍微意思一下,大家都知道该怎么做了,话都不用说的特別直白。
  刘璟有些担心的说道,“只是商贾之道,我等並不知晓。”
  “隨船的会有商贾、掌柜,这些你们用不著担心。”马寻就笑著开口,“你们乘战船,也会有商船跟著。”
  大家分工合作就好,到了码头商贾上岸,水师的將士不需要太累。
  可是一旦商贸不顺,或者是出了意外,那將士们就要行动起来了。
  刘璟再次確认一般的问道,“那咱们要是打了倭寇,或者是遇著了不臣,该如何?”
  马寻严肃起来了,强调说道,“商贾的事情你们別管,该有几分利就是几分利,別想著为了帐面好看就给我作假。我用不著那些,以后还有大事,这些事情也做不得假。”
  不怪马寻小心,实在是海贸的事情牵扯太大,这一次也就是做一些尝试而已。
  所以务必数据真实,这样才具备真正的参考价值。所以该多少,那就得是多少。
  刘璟心里明白,说道,“就是以出征的事宜来做就行,这些我心里有数了。”
  马寻点头,隨即说道,“真要是剿了倭寇、海盗,或者是有番邦蛮夷不识王化,將士们要是有所得也就有所得。”
  刘璟连忙咳嗽说道,“国舅爷,朝廷有军规军纪。”
  这一点朱寿和俞通渊也是深有感触,明朝能够建立,这也是和军规有极大的关係。
  朱元璋当年打过长江,首先第一件事情就是张榜安民、强调军纪。
  虽说肯定是没办法和后世相比,但是在如今这个年代、在元末乱世的时候,朱元璋的兵马军纪算得上首屈一指。
  马寻自然知道刘璟的意思,笑著说道,“有些事你们心里明白就行,將士们的心思別野了。只是出海到底不同,將士们也该有好处。
  既然话都说到了这个份上,有些事情就没必要太迁腐了。
  朝廷的俸禄归俸禄、战功归战功,这是没人可以贪墨的。不过如果再有其他的一些好处,肯定也没人拒绝。
  有些事情都已经说的很明白了,刘璟等人自然也知道该怎么去做其他的事情了。
  现在只需要等著货物到位,只需要等著合適的时候出海就行。
  “听闻很多福广人喜欢去南洋,你们去那边转一圈。”马寻认真叮瞩,“先別想著找银山金山,先去给我摸摸底。”
  朱寿有点失望,他其实是很想去找银山的。
  只可惜这一次没有给他配备探矿的工匠等等,那这一次只能是老老实实的打仗,以及做生意了。
  但是也不得不承认马寻这个国舅爷很有特点,別人出海要么是打倭寇、打海盗,偏偏是这个国舅爷派人出征,总是有其他的一些任务。
  刘璟笑著开口说道,“到时候我们自然会收集情报,务必將南洋诸国、风土人情等摸清楚。”
  马寻笑著点头,隨即说道,“那就好,你们一会儿也准备公文,和我的文书一起送回京里。”
  既然马寻都开牙建府了,都已经成为『大將军”了,那么很多事情就需要更加的正规。
  他可不是什么自封的大將军,而是有旨意,只不过是拿不拿出来需要看具体的情况,
  俞通渊忽然说道,“国舅爷,咱们这一趟出兵不只是大都督府的事情,也该將文书送去中书省。”
  马寻忍不住看了一眼俞通渊,“谁叮嘱你的?”
  俞通渊也不隱瞒,“陛下说的,让你措辞用不著太严肃,这事情让中书省和大都督府去论断。
  朱元璋显然是怕胡惟庸还不够囂张,这是打算催著胡惟庸早点死了。
  看起来东瀛那边的情况更加明朗了,也是因为朱元璋对於朝政有些不太满意,即將有大动作了。
  朱寿有些不太乐意了,“咱们大都督府的事情,什么时候用得著和中书省商议?”
  马寻没好气的说道,“你这话说的就不对了,咱们大都督府的事情,什么时候不和中书省商议了?用兵是大事,中书省岂能不知?”
  朱寿的说法没问题,因为在这些武將的印象里大都督府一直都是强势的衙门,將中书省压制的很厉害。
  而马寻的说辞自然也没有任何问题,军国大事从来都不只是军方的事情,中书省也有必要知道一些信息。
  该走的程序肯定还是要走一遍,至於这其中是不是另有安排,那就不是马寻等人需要操心的事情了。
  按照皇帝的意思將事情给办好,这一点显然是更加重要。
  马寻的想法就是这么简单粗暴,他对自己的位置也一直都是比较清楚。
  刘伯温找到马寻,问道,“等你回京的时候,只怕是有大事发生吧。”
  马寻觉得刘伯温猜的不错,他也有这样的感觉,“我总觉得我回京之日,就是胡惟庸覆灭之时。照这情形,他最多也就是一年时间了。”
  刘伯温也有这类感觉,提醒说道,“以后的朝政你不要多干涉,虽有帝后信任,不过你到底不该多参与一些事。”
  马寻连连点头,“我本就对朝政不太感兴趣,胡惟庸一旦覆灭,我就老老实实的搞我的研究。”
  刘伯温忍不住嘆气,胡惟庸一旦灭了,那么皇帝的权力將无以復加。
  以后的洪武皇帝,很有可能是歷史上权力最大的皇帝了。
  歷史上大权在握的皇帝確实不少,但是洪武皇帝的权力几乎是没有什么限制的。
  接连倒下去三任丞相,相权基本上也就是宣布彻彻底底的『失效”。
  所以刘伯温有足够的理由相信,不管是汪广洋还是杨宪,或者是现在的胡惟庸,都是皇帝在有意识的扶持。
  这一盘大棋皇帝几乎是布局了十年,就是在准备著收割了。
  一切看起来都是在皇帝的计划之中,马寻等人无非也就是皇帝手里的棋子之一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