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PO18文学 > 历史军事 > 1900:游走在欧洲的物理学霸 > 第391章 成绩公布!各国震惊!沉睡的巨龙苏
  第391章 成绩公布!各国震惊!沉睡的巨龙苏醒了!
  就在各国选手们放飞自我,尽情游玩时,阅卷工作也正式开始了。
  出于避嫌原则,李奇维全程没有参与。
  在何育杰的提议下,由颜任光、威尔逊、爱因斯坦、郎之万四人组成监督委员会。
  他们负责最终审核本次80名选手的成绩。
  而具体的阅卷工作,则由其他的团长们执行。
  众人分成了五组,以小组为单位,每组都要分别给出所有选手的成绩。
  然后五组再把最后的成绩放在一起进行核对。
  若误差过大,则需要重新打分,以此保证成绩的合理性。
  科学博物馆内。
  比赛结束后,这里就顺便成为了各位团长们阅卷的场所。
  此刻,这些来自各国的教授们,正在兴致勃勃地讨论着选手们的答案。
  其中,玻尔、拉曼、石原纯,还有另外一位西班牙教授,被分在了一组。
  四人分工协作,每人选择20份试卷,然后再相互交换,保证每个人都给每位选手打分。
  由于选手的试卷全部匿名,因此大家可以畅所欲言。(请忽略笔迹这个bug哈)
  玻尔笑道:“哦,这位同学很有想法啊。”
  “这种修改题目的操作,我是第一次见到。”
  “抛开这个不谈,这个答案确实很有创新性啊。”
  众人听后,哭笑不得。
  这可是几十位专家共同拟定的题目,这小子竟然就擅自给改了。
  答案写的再好也没用,只能零分。
  拉曼忽然眼皮一跳,他感觉这种骚操作很像一个人。
  “不会真是他吧。”
  忽然,石原纯惊讶道:“哎呀,这里竟然还有一位修改题目的。”
  “哇偶,他竟然想到了利用狭义相对论。”
  “但是很可惜,用的是质量随速度的变化这个条件。”
  “只差一点点啊。”
  大家没想到还有高手。
  西班牙教授说道:“我觉得这位选手可以适当给一点分。”
  “他的这个答案可以说是找对了方向。”
  玻尔三人点点头,最后一致商议给了0.5分。
  阅卷继续进行。
  忽然,拉曼惊呼一声:“哦,上帝啊。”
  “终于看到有人做出最后一题了。”
  哗!
  这一惊非同小可。
  三人连忙看去,只见试卷上最后一题处,完完整整地写着尺缩效应的答案。
  众人无不惊叹。
  “解答的太完美了。”
  “示意图也画的漂亮。”
  “满分!必须满分!”
  “这是何等的天才啊。”
  “这恐怕是唯一一位答出来的吧。”
  这一刻,四人都被这张试卷吸引了。
  字迹端正、逻辑清晰、计算准确、毫无废话。
  完全可以当成标准答案参考了。
  石原纯心头苦涩。
  他有99%的把握,这张试卷绝对不可能是樱国选手的。
  这种强悍的实力,亚洲应该是培养不出来的。
  他苦笑着打趣道:
  “不知道这是欧洲哪位天才的杰作啊。”
  “玻尔教授,或许就是你们丹麦的吧。”
  玻尔尴尬一笑,内心有点不确定。
  “我咋不知道那几个小子有这么牛逼。”
  与此同时,另外四组也先后爆发了同样的震惊声。
  大家也终于确认,这位选手是唯一答出理论第三题的存在。
  所有人都在猜测,这份试卷到底是谁的。
  其作者,毫无争议地,应该是本次竞赛最聪明的天才了。
  至于第一名,那还要看实验题是什么情况。
  但是在场的大佬们很清楚,能写出这么完美答案的选手,人家的实验操作肯定不会差。
  强者的强是全方位的强。
  很快,半个月的时间一晃而过。
  当最终结果被整理出来后,所有团长们表情不一。
  有激动,有失落,有羡慕,有无所谓。
  但无论众人怎么想,有一点不会变。
  那就是结果让所有人无比震撼!
  ——
  江西省,宜春市,高安县,荷岭乡,石溪村。
  这里是吴有训出生和上私塾的地方。
  长大后,他顺利进入高安县的瑞州中学,在那里开始了正式的现代化教育。
  毕业后,吴有训又以极其优异的成绩,考入了黄埔理工大学。
  在当地,引起了不小的轰动。
  黄埔理工大学虽然远在婆罗洲,但是在华夏境内的名气,绝对是第一名。
  超过了首都大学和广东大学。
  黄埔理工在全国各省都有招生名额。
  凡是能通过自主招生考试的,就有资格被录取。
  现在这个时代可没有高考,每所大学都是各自制定自家的录取标准。
  连考试科目都不一样,所以难度也不相同。
  而黄埔理工大学则是最难的那一个。
  很多学生甚至连题目都看不懂。
  吴有训当时的中学老师,就推荐他一定要试试,不然就是埋没了他的天赋。
  果然,是金子在哪里都发光。
  吴有训不负众望,成功过考入了黄埔理工大学。
  引得无数学生羡慕。
  他的父亲吴起辅,早年在汉口帮人做生意,后来又回到了家乡县城。
  如今在高安县内开了一家店铺,卖点针头线脑,以维持生计。
  而吴母则是一位典型的华夏传统女性,慈祥又严厉。
  她的言传身教对吴有训的一生影响极大。
  夫妻二人因为儿子考上黄埔理工,在周围邻居街坊中也算是小有名气。
  经常有家长拎着孩子,路过吴家店铺,教育道:
  “你看看人家吴有训,再看看你。”
  “整天就知道调皮捣蛋,没出息的东西。”
  这时,吴父吴母只能苦笑。
  周围的人已经问了无数遍,他家是怎么教育孩子的。
  二人每次都是同样的回答:
  “都是孩子自学的,我们哪里懂学习呦。”
  这谁能信。
  但是皇天在上,他们一点也没有撒谎。
  聪明的学生可以培养,但是天才都是自学的。
  这一天,夫妻俩正在店里忙活。
  虽然现在国内很乱,但是江西地处偏远,历来都是兵家不争之地。
  所以,这里反而没有其他省份的那种紧张感。
  店铺的日子也还过得去,至少不用担心随时因为意外而倒闭。
  吴母思念道:“哎,也不知道正之在学校怎么样了。”
  “婆罗洲那里,深山老林的,他能不能吃好睡好啊。”
  “当初要是就在省内读大学该多好,我们还能去看看。”
  吴父毕竟是走南闯北过的人,不是一般见识。
  “你个老婆子就瞎操心,你懂什么。”
  “孩子那么大了,难道要一辈子窝在县城里吗?”
  “黄埔理工大学,那可是李教授创立的大学。”
  “你以为想进就进,想走就走啊。”
  “我以前的老东家,求爷爷告奶奶,用了不知道多少手段,都不能把孩子安排进去。”
  “别说是他了,就是再大的官,也没门。”
  “那里的毕业生,回到国内,全都是被抢着要。”
  听到老伴夸孩子,吴母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她这一生,最自豪的就是她的儿子。
  虽然他们家暂时过的很清苦,但是在亲戚眼里,一直都备受尊重。
  因为所有人都知道,吴有训将来发达,那是板上钉钉的事情。
  吴父谈到孩子,也停下手中的活计。
  他又笑着说道:“你别担心了。”
  “正之,他不是在进行那什么赛的考试吗?”
  吴母补充道:“奥赛。”
  吴父尴尬一笑,“哦,对。”
  “现在国内都在讨论这个比赛。”
  “那可是全世界二十几个国家的学生,在一起比赛啊。”
  “我滴乖乖,这要是考出好名次,那真不得了。”
  “我看报纸上说,要是咱们国内学生考得好,政府还给奖励呢?”
  “要是奖励一套房就好了。”
  吴父在做着儿子吴有训名震天下的梦。
  他们老两口是在县城内租的房子。
  农村老家的房子,则是租了出去,也算多一份收入。
  吴母听后笑了笑,她对这些外在的物质生活,不是很在意。
  “咱们不求那个梦。”
  “只要孩子平安幸福就好。”
  吴父觉得老伴没有梦想。
  就在二人闲聊时,忽然,外面喧嚣起来。
  而且声音明显是朝着店铺来的。
  吴父纳闷,起身出门,想看看怎么回事。
  吴母也跟着出来了。
  他俩刚一出门,就听到平日里嗓门最大的周大嫂子,狮吼道:
  “老吴家,你们家有训高中状元啦!”
  啥?
  吴父一脸懵逼。
  大清都亡了好几年了,哪里还有什么状元。
  周大嫂子今天是咋了。
  这时,被人群簇拥的一位中年人上前一步,对着吴起辅笑道:
  “敢问兄弟可是吴有训的父亲。”
  吴父朝说话之人看去,对方样貌不俗,一身官气。
  这样的大人物竟然对自己以兄弟自称。
  吴父搞不清状况,觉得有点受宠若惊。
  他不敢怠慢,姿态很低,连忙道:
  “正是在下,请问这位您.有何吩咐。”
  中年男人爽朗道:
  “老哥不必客气,在下忝为咱们江西省教育厅的处长。”
  “今天是来给老哥你报喜的。”
  “吴有训同学,在第一届国际物理学奥林匹克竞赛上,技压群雄。”
  “他取得了个人金牌的无上荣誉。”
  “哦,我解释一下这个金牌的意思。”
  “吴有训同学是25个国家80名考生中的第一名。”
  “同时,这也是全球第一名。”
  “刚刚那位大娘讲的不太准确。”
  “吴有训同学不是国家状元,而是全球状元。”
  “而且因为他,我们华夏队还获得了团体第三名的好成绩。”
  “他是为国争光的优秀华夏学子,是我们所有华夏人的骄傲。”
  “恭喜啊,吴老哥吴大姐,你们生了一个好儿子。”
  轰!
  人群彻底沸腾了。
  原来刚刚周大嫂子的玩笑是真的。
  “老天爷啊,老吴家的孩子竟然是全球状元。”
  “这比前清的状元牛逼一百倍啊。”
  “我的妈呀,咱们高安县这是出了一位文曲星啊。”
  此刻,吴父吴母仿佛踩在云端一般。
  他们已经完全听不见众人的恭喜声了。
  满脑子充斥的都是儿子成为全球状元的事情。
  先是不敢置信,然后就是欣喜若狂。
  最后,喜极而泣。
  中年官员见此情景,对着周围众人笑道:
  “乡亲们,吴有训同学参加的比赛,那是全球最高水平的科学竞赛。”
  “能够参加的学生,那都是各国万里挑一的天才。”
  “用老话说,他们都是各自国家的进士。”
  “而吴有训同学,凭借自己的实力,打败了所有国家的进士。”
  “可想而知,这是多么艰难的一件事。”
  “这充分说明了我们华夏人杰地灵,完全不输于欧美各个国家。”
  “吴有训同学能取得这样的成绩,除了黄埔理工大学的培养。”
  “还有他在中学时受到的良好教育,也起到了非常好的作用。”
  “我们江西省虽然不如沿海省份富裕。”
  “但是在教育领域一直都是舍得投入的。”
  “去年,李奇维教授给国内捐了三百万两白银。”
  “其中很大一部分都是用在了小学和中学上。”
  “我们江西省也可以大幅缩减学费了。”
  “所以,如果家里有适龄的孩子,一定要尽快把他送去上学。”
  “不要把孩子当成廉价的劳动力。”
  “那么小的年纪,每天辛辛苦苦,就挣那么一点钱,何必呢。”
  “看看吴有训同学。”
  “他取得了这么大的荣誉,将来无论做什么,都会成为大人物。”
  “这就是受过教育的作用。”
  “也许各位的孩子中,就会出现下一个吴有训。”
  哗!
  中年官员的一番话,让围观群众们顿时高潮了。
  虽然李奇维已经推行教育改革十几年了。
  但是国内太大了,至今还有很多家长不愿意把孩子送去上学。
  有些明明能负担的起,也不愿意。
  要不是李奇维天价捐款,效果会更差。
  而现在,吴有训获奖的消息,就是一剂极其猛烈的刺激大药。
  那可是代表国家出战,为国家赢得荣誉啊。
  某种程度而言,就和古代的大将军开疆扩土一样,被无数人敬仰。
  这一刻,所有家长的心里,都充满了希望。
  期待自家孩子能和吴有训一样,在全世界出名。
  随着第一届物理奥赛的成绩公布,各国震惊了。
  尤其是华夏的成绩,让全世界傻眼了。
  这一刻,华夏被万众瞩目!
  好似一头沉睡的巨龙开始苏醒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