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PO18文学 > 历史军事 > 1900:游走在欧洲的物理学霸 > 第418章 玻尔再次质疑!质子的产生原理!核
  第418章 玻尔再次质疑!质子的产生原理!核裂变初现!
  1919年的9月和10月,物理学界发生了三件大事。
  第一件事,当世物理第一的布鲁斯教授,参加国际天文学联合会的组建,并被选为首任主席。
  他建议举办天文学领域的世纪大辩论:宇宙到底有多大。
  消息一出,在科学界乃至整个社会,都引发了巨大的轰动。
  天文学瞬间成了最炙手可热的学科,受到无数人的关注。
  各国的天文台甚至都迎来不少的游客参观。
  宇宙、星星,这些神秘而浩大的存在,对于普通人有莫名的吸引力。
  但是学术界更关心的是,布鲁斯教授准备进入天文学界了。
  爱丁顿在回到剑桥大学后,无意中透露了李奇维准备研究恒星的想法。
  瞬间引发震动。
  “哦,上帝啊,布鲁斯教授又是研究量子论,又是研究恒星,他哪有那么多时间?”
  “以布鲁斯教授的绝世天资,哪怕闲暇时间研究天文,也比大部分天文学家更厉害。”
  “也许未来哪一天,最微小的量子和最宏大的天体会被联系在一起。”
  “还是布鲁斯教授看的远啊。”
  第二件事,1919年10月15日,诺贝尔奖公布。
  因为战争的原因,诺奖在过去五年内,受到了很大影响。
  现在终于全面恢复,再次带给人们惊喜。
  本次物理诺奖的得主是:格里高利、克里斯、于隐。
  获奖理由是:表彰他们在电场作用下谱线分裂现象的研究。
  也就是所谓的gky效应。
  这个效应和塞曼效应一起,催生出了玻尔-李模型的第三量子数。
  所以获得诺奖实至名归。
  忽然,人们发现了一个可怕的事实:
  “布鲁斯教授的七个博士生,到现在已经有六个获得诺奖了。”
  “至于剩下的玻尔,最为逆天,更是提前锁定了诺奖。”
  “很快,布鲁斯教授的博士生将全部获得物理诺奖了。”
  无数学生羡慕的疯狂了。
  而且于隐更是在gky效应的基础上,又发现了反常塞曼效应,名震物理学界。
  这说明,诺奖远远不是这些天才们的极限,他们还能继续攀登物理的最高峰。
  不过反常塞曼效应很难再获诺奖了。
  对此,于隐表示很无所谓。
  他甚至来电报,请求李奇维代替他领奖。
  因为他不想仅仅为了拿奖牌,就费两个月的时间在路上,这会非常耽误他的研究工作。
  于隐的这番操作,属实把钱五师等人看傻了。
  兄弟们吐槽道:
  “于隐,你的装逼能力比你的科研能力强十倍。”
  对此,李奇维哭笑不得。
  他们四人中,于隐的性格是最孤僻的,对一切都没有什么太大的感觉。
  这不是宠辱不惊,更像是单纯的不在乎。
  于隐就想做好李奇维交代他的工作。
  盘古计划暂时没有启动,他就默默等待。
  不过,于隐的选择也不是先例。
  1912年的物理诺奖得主达伦,他也没有去领奖,而是让弟弟代替。
  而且真实历史上,还有人拒绝领奖呢。
  于是,李奇维对前来量子研究所的格里高利说道:
  “你就代于隐去领奖吧。”
  格里高利倒是美滋滋的。
  他这辈子都不敢想象,自己竟然能获得诺奖。
  以前他当编辑的时候,看到别人能发表论文,就已经羡慕的不行了。
  而现在,他却获得了多少篇论文都比不上的物理诺奖。
  这一切荣誉,都是眼前这个男人赐予的。
  “教授,我真心地感谢您!”
  格里高利虽然比李奇维还要大一岁。
  但是在导师面前,他从来都是以学生的身份自居,无比尊敬。
  李奇维笑着说道:
  “你现在也是学术界的大人物了。”
  “不用如此拘谨。”
  “我们既是师生关系,也是朋友关系。”
  格里高利闻言,开心地笑了,心中很感动。
  忽然,他想到了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
  同时它也是第三件大事。
  “教授,马上就会有一篇重磅性的论文发表了。”
  “相信您一定会感兴趣的。”
  格里高利语气微微激动。
  哪怕是面对自己的导师,布鲁斯教授,他依然遵守着自己的职业道德。
  在卢瑟福的论文没有正式发表之前,是不能向任何人透露的。
  不过,李奇维一眼就看穿了他的小心思,逗他道:
  “我猜是卢瑟福教授的研究取得了重大突破吧。”
  啊?
  格里高利瞬间张大了嘴巴,震惊不已。
  这.
  “难道传闻是真的,布鲁斯教授真能看到未来?”
  李奇维微微一笑。
  “哪有什么未卜先知,只不过卢瑟福教授提前向我炫耀了而已。”
  格里高利苦笑,有点心塞。
  “我这个《自然》总编,在真正的大佬们面前,果然是消息滞后啊。”
  ——
  1919年10月20日。
  《自然》封面发表了卢瑟福的论文。
  论文一出,瞬间震惊了整个物理学界。
  所有人都对结果感觉到不可思议。
  原子核竟然真的是可以再分的。
  “哦,上帝啊,原子的秘密到底还有多少?”
  “一个小小的原子,竟然还能有这么多结构。”
  “看来物理学前沿不止是只有相对论、量子论,还有原子学。”
  “这么多方向,又会诞生多少像布鲁斯教授、卢瑟福教授这样的超级大佬。”
  “现代物理学实在是太璀璨了。”
  卢瑟福,这个被布鲁斯教授掩盖光芒的男人,终于再次震撼了所有人。
  他用自己的成果向世人宣告,他这个放射性大佬,依然宝刀未老。
  汤姆逊、李奇维等物理学大佬们,第一时间向卢瑟福发去了祝贺。
  李奇维更是公开表示:
  “卢瑟福的发现,是原子研究领域的伟大突破。”
  “世界由原子组成,我们人类正在逐渐接触到世界的本源。”
  这让所有物理学家们感到振奋。
  他们真正慢慢靠近真理!
  同时,大家也为卡文迪许实验室的成果感觉到惊颤。
  1897年,汤姆逊发现了电子的存在。
  从此,原子不可分的理念被打破。
  紧接着,1902年,布鲁斯发现了原子核的存在,并提出行星模型。
  进一步拓展了物理学家对于原子结构的认识。
  而现在,卢瑟福又发现了原子核由质子组成。
  如此层层递进,原子的秘密正一点点展现出来。
  而这些成果,全都是在卡文迪许完成的。
  那里,简直就是所有人心中原子学的圣地。
  不过,和吴有训的实验一样,很快就有人对卢瑟福的实验提出了质疑。
  质疑的人又是玻尔。
  玻尔最近一直关注着和量子论有关的一切。
  而原子结构更是量子论的根基所在,是理论的基础。
  所以,原子结构领域的任何成果,玻尔都会去研究。
  他期待着从实验中找到灵感,让量子论产生突破。
  这一次,玻尔没有提出否定守恒定律,这种骇人听闻的观点。
  他的质疑很有道理。
  玻尔在文章中说道:
  “卢瑟福教授虽然证明了α粒子撞击氮原子核后,能产生质子。”
  “但是他对于质子的产生机理,并没有给出准确的说明。”
  “质子的产生有两种情况。”
  “一是α粒子直接从氮原子核中打出的,这也是卢瑟福教授在论文中偏向的观点。”
  “但还有另外一种情况。”
  “那就是α粒子撞击氮原子核后,两者先粘在了一起,形成了复合核。”
  “然后这个复合核再发生了衰变,放出一个质子。”
  “所以,我认为,需要继续通过实验证实,质子的产生原因到底是哪种情况。”
  量子研究所。
  当李奇维看到玻尔的问题后,不由得笑了笑。
  他当然知道答案,是第二种。
  其实卢瑟福的实验结果,如果用方程式表示,应该是这样:
  n+α粒子=o+质子。
  α粒子是氦原子核,由两个质子和两个中子组成。
  n原子核中有7个质子。
  当α粒子冲进n原子核后,形成的复合核的质子就变成了九个。
  对应元素周期表中的第九号元素:氟。(元素周期表的顺序就是按照质子数排列的)
  但是这种复核很不稳定,刚形成就会发生衰变,挤出去一个质子。
  这时,复核的质子数就变成八个,对应第八号元素:氧。
  此时形成的也就是氧原子核。
  从卢瑟福发现质子的过程中可以看出,其实已经出现了核裂变的迹象。
  如果有细心的人,深究这个问题,很容易提出核裂变的概念。
  但是,这都是用后世的眼光看待问题。
  当时的物理学家们,可不懂这些。
  毕竟连中子都还没有被发现呢。
  所谓的衰变也只是仿照当时的放射性,提出的概念解释。
  物理学家们对于真正的机理其实是未知的。
  但这并不妨碍解决这个问题。
  因为,想要证明玻尔的疑问,并不需要搞清楚原子的所有结构。
  真实历史上,这个实验是由英国物理学家布拉凯特完成的。
  但现在,情况变了。
  卡文迪许实验室。
  当卢瑟福看到玻尔的问题后,立刻眉头微皱。
  他不得不承认,玻尔的问题一针见血,而且直指本质。
  这个问题必须要解决!
  一旁的威尔逊静静思考了一会,脸上露出了笑容。
  吴-康普顿效应的提出,让威尔逊最近意气风发。
  连带着头脑都变灵光了。
  “阿卢,我想到一个思路。”
  “用我的云室就可以轻易解决这个问题。”
  卢瑟福微微一笑,“哦?阿威,你仔细说说。”
  威尔逊自信道:
  “我们可以在充氮的云室中重新做这个实验。”
  “如果质子的产生是第一种原因,那么在云室内应该能观察到四条径迹。”
  “分别是:入射α粒子的径迹、碰撞后散射的α粒子的径迹、质子的径迹、抛出质子后核的反冲径迹。”
  “但如果是第二种原因,那么云室内就只能观察到三种径迹。”
  “分别是:入射α粒子的径迹、质子的径迹、抛出质子后核的反冲径迹。”
  “第二种相比第一种,少了碰撞后散射的α粒子的径迹。”
  “因为它们都已经融合在氮原子核中了。”
  卢瑟福听完威尔逊的实验方案后,忍不住赞叹。
  “妙啊!”
  “阿威,你的云室实在太有用了。”
  只要在云室中观察径迹的数量,就能搞清楚质子的产生原因。
  这太符合物理学之美了。
  威尔逊微微一笑,深藏功与名。
  卢瑟福很激动,说干就干,但不是自己干。
  “查德威克,你过来一下。”
  “有个重要实验交给你。”
  查德威克听完后,神色激动,兴冲冲地就赶去做实验了。
  卢瑟福看着他的背影,感叹道:
  “还是年轻好啊。”
  “好骗。”
  查德威克废寝忘食,拍了两万多张威尔逊云室照片,分析了四十多万条粒子的轨迹。
  最终经过准确的分析,发现云室中只有三种粒子径迹。
  结果明确了!
  质子的产生就是玻尔说的第二种原因。
  当卢瑟福把论文发表后,立刻又引起了轰动。
  众人惊讶,卢瑟福果然不愧是实验大佬,这么快就设计并完成了实验。
  很快,又有很多物理学家,利用同样的方法,使氟、钠、铝等原子核发生了类似的转变,并且都产生了质子。
  各种原子核里都轰击出质子。
  卢瑟福的实验结果再无任何质疑。
  质子就是原子核的组成部分。
  轰动物理学界的卢瑟福,第一时间,就带着查德威克等人,来到了量子研究所。
  他要向自己的老友,布鲁斯教授,狠狠地炫耀一番。
  “布鲁斯,马上就到新年了。”
  “皇家学会在年前准备举办一场报告会。”
  “你有没有收到邀请?”
  “哎,汤姆逊教授非要我去分享一下质子的发现过程,我也不想去啊。”
  李奇维看着卢瑟福臭屁的样子,佯怒道:
  “怎么,我的波粒二象性比不上你的质子啊。”
  “原子核可再分,还是我最先提出来的呢。”
  “要不是我实验能力不行,哪里轮得上你小子。”
  “你应该把质子命名为李子。”
  “.”
  旁边的查德威克等人看的目瞪口呆。
  大佬们都这么幼稚的嘛
  嬉笑过后,李奇维眼眸深邃,喃喃道:
  “既然质子已经发现,那么也该预言中子的存在了。”
  物理学界即将再次震动!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