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PO18文学 > 都市言情 > 通古今后,我养成了未来奸相 > 第289章 互相监督
  在粮食存放与冯府之前,沈逾白就亲自来冯府瞧过。
  今日进了冯府,还是为眼前的情形给惊到了。
  外面尽数被淹,冯府却只是园中有没过脚踝的水,各处屋子都是乾的,堆放在屋子里的粮食都没事。
  “这冯知章真会享受。”
  周显冷笑著道。
  沈逾白却是鬆了口气,笑道:“他如何享受不管,如今倒是给通府百姓留了活路。”
  如此才算物尽其用。
  他用十五万两银子买回来的粮食,应该撑些时日。
  至於后续,便要仰仗朝廷的賑灾了。
  沈逾白眸光就落在了周显身上:“周百户,通府百姓能否活命,全仰仗您了。”
  周显心头一凌:“大人有事儘管吩咐。”
  “其一,就是要劳烦周百户將灾情的摺子递到陛下眼前。”
  锦衣卫比驛站快了不知多少,既然有周百户在此,如何能不用。
  周显道:“好。”
  “其二,便要劳烦周百户往湖河镇走一趟,將以前那些护卫兵尽数带来护住粮食,越快越好。”
  说到此处,沈逾白神情凝重。
  周显眸光一沉,大人这是要防备有人抢粮。
  “护卫兵只有两百人,怕是不够。”
  百姓人数可不少。
  “此时贸然再增人手,怕会节外生枝。”
  若真有人鼓动,一旦混来看守粮食,必会成大患。
  沈逾白將早已备好的奏章递给周显,又对周显拱手:“本官替通府百姓谢过周百户!”
  周显还了一礼,拉著王虎架船离开。
  形势紧迫,王虎不得再歇息了。
  “大人您看,是烟!”
  汤让指著外面呼喊。
  半空青烟裊裊,瞧著是唐府的方向。
  紧隨其后,就是甘府的方向飘出青烟。
  【写到这里我希望读者记一下我们域名1?1???.???】
  沈逾白心下大定。
  “架锅,煮粥!”
  冯家的厨房极大,柴火也是一早就准备好,只需从井中挑水倒入大锅中,再倒入粮食,便可大火煮上。
  府上除了沈逾白外,只有郑乙、汤让以及一直守在此地的三名衙役和另外两名锦衣卫。
  冯府的门紧闭之后,所有人都忙碌起来,就连沈逾白也需一人照看三口锅的柴火。
  冯府炊烟裊裊,自是瞒不过在屋顶上躲洪水的百姓。
  那些目光齐齐聚集在冯府。
  有人朗声道:“刚刚我可是看到知府大人入了冯家。”
  立刻又有人道:“我等在此挨饿无人救,那位知府大人倒是只管自己吃喝去了。”
  “什么救咱们,怕不是防著咱们跟他抢吃的吧!”
  声声都带怨气,声声都在鼓动。
  原本房屋被淹,家中便没了粮食。
  自己一家老小又都在屋顶许久,早便是飢肠轆轆,被这么一番鼓动,原本对知府大人的信任,渐渐就变成怨忿。
  有一年轻小伙子忍不住小声道:“咱们这位知府大人也不见得多好。”
  那人的爹对著他后脑勺就是一巴掌:“若不是知府大人,你哥上哪儿找活干,咱家哪儿来的银钱买粮食!”
  年轻小伙被这般一揍,心中不服:“那也没见他来救咱们。”
  “雨才停,大人便是有心,又如何能这般快就將咱们救走?咱们几日未吃,难不成大人就吃了?大人若不先吃饱,哪儿有力气来救咱们?”
  一旁的妇人附和道:“这洪水又不是大人引来的,你怪大人做什么!”
  最近通府新招了不少人,为的就是趁著暴风雨来前多建牢固房屋。
  也因此,不少人家实实在在承了知府大人的情,得了好处的。
  听到自家人如此责怪知府大人,就忍不住多为知府大人辩解几句。
  如此一来,那些鼓动的声音虽大,到底也並未真的有多少人听他们的。
  纵使有些气盛的年轻人被煽动了,也立刻就被家中长辈给压了下去。
  半个时辰后,一条船摇摇晃晃从冯府出来。
  郑乙朗声道:“救灾粥已煮好六桶,需十二位水性好的人撑船发粥,谁愿意来帮忙?”
  附近眾人一听就大喜。
  原以为大人在为自己做饭,谁成想竟是为他们这些百姓煮的救灾粥。
  他们险些误会了知府大人。
  大家便纷纷报名。
  都是在海边长大,水性自是好的。
  只因为没船,才被困於自家屋顶。
  若能去发粥,就可率先让自家人吃上,甚至让自家人吃饱,怎么能不愿意。
  眼见有人跳入水中就要朝著他的船游过来,郑乙“鏘”一声拔出刀,指著在水中游泳的人怒喝:“大人有令,任何人不得离开自家屋顶,若胆敢异动,按谋逆罪斩立决!”
  跳入水中眾人被嚇得连忙又爬回自家屋顶。
  立刻有人不满:“为何不让我们动?”
  “我们是受灾,又不是造反,官府不救我们,难不成还不让我们自救吗?”
  “简直不拿我们当人看!”
  郑乙迅速锁定几个叫得最欢的人,便知大人顾虑並非空穴来风。
  他当即大声道:“大人说了,救灾粮保存完好,你们都有粥可喝。”
  一句“有粮”,就能在一瞬安定一条街的人。
  靠近冯家的各户都是欣喜不已。
  郑乙继续道:“因著水灾严重,看管粮食的人並未来此处。为了防止有人趁机抢粮,就要辛苦各位互相监督,谁若下水,就是为了抢粮。粮食被抢,大家就都活不了命!”
  百姓们俱是恍然大悟,纷纷互相盯著。
  灾年趁机抢粮食的事跡可不在少数,若真被抢走了,他们真就彻底没吃的。
  若水退得慢些,便是饿死也不足为奇。
  粮食放在知府大人手里,总归还有他们一口粥喝。
  立刻有人道:“大人说得对,谁这时候下水,就是不安好心,就是要抢咱们的救命粮食!”
  “谁都不能擅动!”
  “对,咱们互相盯著。”
  “请大人放心,我们必会守好粮食。”
  声音越发坚定。
  郑乙心中稍稍鬆了口气。
  果真按照大人所言,百姓都是愿意的。
  他们也就不用担惊受怕。
  郑乙便道:“劳烦大家將此消息传递出去,让整个通府的人都知晓,我等便专心熬粥分粥,必不会让大家等太久。”
  大家一听,纷纷答应下来。
  按照沈知府的要求,郑乙是每户选一名青壮年,一共选了十二位。
  煮粥分粥等实际都是体力活,男子体力更好,做起来会更得力。
  其实妇人更安全。
  以大越的风俗,便是真有人別有用心,也多半会鼓动男子,妇人终归还是主內更多。
  只是如今受灾严重,水灾提前到来,冯府只来得及准备六艘船。此时这六艘船的活儿便十分繁重,选男子更合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