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PO18文学 > 都市言情 > 重生的我没有梦想 > 第203章 丰邑县“重要技术标准研究”重大专
  第203章 丰邑县“重要技术标准研究”重大专项
  岳安县的问题其实是个微不足道的小问题,因为人口相对来说非常少,全县人口二十来万,除了战争时期属于兵家必争、屯兵把守,平时谁都不愿意往这里钻。
  自然禀赋和地理环境都非常差,位置又偏,它在大别山的支脉南岳山边上,南岳山也被叫作霍山,在建国头一个十年建设“佛子岭水库”和“磨子潭水库”之前,这地方亩产低到什么程度呢?
  江口省的“黄泛区”当时在彭城地方是亩产六十斤不到,岳安县比这个还要低……
  能扛下来,纯粹是当时动员能力较强,共渡难关,从全国各地协调粮食,同时就是老百姓往山里讨生活。
  真讨,一口气把大别山的北面都薅了个精光,在二十年后修建“白莲崖水库”进行调蓄的时候,工程勘测地还能看到几十年前人们在山里采集、砍伐、休息等等活动的痕迹。
  廖法先当年除了是笔杆子,还是跟黄修远搭档的政委,建国后也一起去剿匪过,巢湖湖匪和太湖湖匪当时的清除工作,就是两边部队互相支援。
  论起来,胡家后来在豫章省开枝散叶,跟清剿土匪也有关系,部队就地整编之后,后来就是负责公共安全工作,再后来就是黄金、铁道、矿产资源等等部队转型,也不是胡家这一支这样,最疯狂的当属岭东省。
  一度发展出类似“军票”一样的东西出来,直到现在跟张大安合影的那位出手镇压,才算是消弭于无形。
  但即便如此,影响力依然深远,不是五年十年就能搞定的事情。
  张大安不愿意直接掏钱跟廖法先做慈善的原因,除了他为人比较牲口之外,那就是岳安县也好,还是说大别山北面一条线上的全部县城,那都是胡家类似物的“自留地”。
  穷也是他们的,“外人”不允许插手。
  这个“外人”……也包括跟张大安合影的人,更遑论江宁市或者沪州市的头面人物。
  那算个屁?
  根基有多深呢?
  真·城关镇五巨头。
  不需要加引号,全都是三族之内,五族那都算是远了的。
  现代社会,又不能“夷三族”,更不能定“谋大逆”,让一个当厂长的怎么办?
  然而这时候冒出来一个不要脸的,什么夷三族不夷三族的,哥们儿我只要愿意,玩一把“九族消消乐”怎么了?
  张大安连胡家的独苗儿都没打算留,就等胡老前辈噶了之后,就把他的独苗儿全部宰了。
  一个不留。
  为什么现在不杀?
  政研室让他注意一下影响,要团结。
  原话没这么说,但意思是那个意思。
  朝廷虽然没有公开跟“三连状元”这个反贼合伙儿,但那味儿很冲,江口省在一定程度上,现在算是个牲口省,养殖大户。
  至于说张大安最后会不会出栏然后送进屠宰场,那得再看。
  反正至少现在省里上上下下也都不再去琢磨这种事情,没有那个必要。
  明年就是最少先来一千亿的市值啊同志们!
  想什么呢?!
  精神一点儿!
  打起精神来!
  摊上张大安这么一个牲口,江口省的“人精”们适应性也很强,你喜欢去杀人全家是吧?
  没问题,我们接下来的方案,就是为杀人全家做准备的。
  冲突扩大有预案;冲突升级也有预案;冲突模式发生巨变还是有预案;冲突消失同样有预案。
  只要能继续前进,这都不是什么问题。
  有些老干部经历的大风大浪,比这个强了不知道多少去。
  那不算什么的。
  同样有这个判断的,自然还有廖法先和黄修远,他们跟胡家也算是老关系,但不妨碍各自的子孙后代有着截然不同的道路。
  两个老头儿也不傻,先去了一趟庐州,跟相关部门的老下级打好招呼之后,就带着江淮省的人去了一趟京城。
  主要还是农村农业农民这三样,教育是不用提的,提了也没啥用。
  真要是有用,理论上京城一个城里的某某附属小学每年新增的经费,就能让妫川县的四分之一小学进行校舍修缮,然而这是不可能的事情。
  妫川县尚且属于京城范围,你江淮省的岳安县何德何能,居然想要染指这等口粮?
  “救济粮”,那也是分三六九等的。
  此去京城,黄修远没走新郑,绕道先去了一趟彭城,一是看看老战友,二是去丰邑县转转。
  “老黄,不是来过了嘛,怎么又想着来一次?”
  “我大哥说建国那边还有合作,听说投资规模很大,小图也跑去江宁读书了,我就想着,前一阵子听说张正东去江宁看过他侄子,那肯定是又有什么东西在搞,我想亲眼看一看。”
  平时话不多的黄修远这次话不少,他岁数已经不小,活到九十岁也没有几年,他怕的是活不到。
  时不我待,所以就抓紧时间。
  是不是行之有效,他们眼睛没瞎,能看出来丰邑县不是诈骗。
  彭城市这边的老战友和老部下并不少,也说过丰邑县的事情,电话里聊也不太明白,偶尔一次当面交流,才知道张正东几乎就是单枪匹马进的丰邑县。
  来的时候就只有驾驶员和通讯员,一年内口袋里那都是大把的人才。
  丰邑县出去打拼的能人,回来了只要能坐得住,都能把事业做起来,再加上丰邑县的“婆罗门”被一通清洗,连最让人头疼的“村霸”“路霸”问题也都解决,这要是起不来,那指定是遭了天谴。
  黄修远要看的,就是丰邑县城北农贸批发市场,还有就是“丰邑货运行”,时下“丰邑把式”算是个招牌,张正东让新成立的县投资公司注册了“丰邑把式”这个商标,打算做成品牌。
  有这个口碑,就不怕做烂了。
  而本地人因为好面子,唯恐丢了“丰邑把式”的脸,大热天宁肯穿长袖热出两膀子痱子,也不愿意穿个宽松凉快的短袖,原因就在于有些“丰邑把式”年轻时候纹了带鱼或者狸猫在胳膊上。
  正常来说张正东是不招带纹身的,但这不是死规定,有人作保,再加上大队里和生产队的两份证明,也可以进。
  原因就在于身上带着纹身的解释成本太高,张叔叔根本不想浪费半点精力在这种毫无意义的事情。
  没有纹身的“丰邑把式”往那儿一站就能让各种大集上的老头儿老太信服;可只要是露出带鱼或者狸猫,麻烦得很,会让人觉得你这是不是正规单位。
  正规单位,在华北平原上有着绝对的含金量。
  只不过张叔叔为人确实做到了正派两个字,所以真要是个能一起搭把手的伙计,他也无所谓别人纹身不纹身,反正又不是进编制,这不算犯错误。
  因为正规,所以给人的感觉就是完全不一样,“丰邑把式”停车那都是教科书级别的。
  江淮省的人搭车到了丰邑县城北农贸批发市场,去停车场就看到了规规整整的大车,就像是填格子一样,在划好的矩形里面,停满了各种型号的卡车。
  更让人大开眼界的是,几乎就是一条线。
  侧着看过去,当真是赏心悦目,是“强迫症”患者的灵丹妙药。
  “比上回来好像大了不少啊。”
  “扩建了啊,你看那边,边上水塔又多了一个。”
  两个老干部戴着大檐帽和墨镜,比去看三峡工地还入神。
  三峡那样的,大别山北面修不了一点;丰邑县城北农贸批发市场这样的,那还是可以搞一搞的。
  “他们这个算是‘脱贫致富’的项目,有专门的学校培训驾驶员的,还有年轻的学生过来记账。”
  “学校是在江宁吧,城东区的那个。”
  “对。”
  俩老头儿有一搭没一搭地聊着,满眼的羡慕。
  当发现江淮省、齐鲁省和中原省的牌照又变多了之后,羡慕更甚。
  “来了好多齐鲁省的。”
  “中原牌照的也不少啊,这生意是做远了做大了。”
  那都是有原因的。
  当时几个行署的工作都不好搞,是在建国后第四年组织群众一起参与劳动,然后建设家乡,才算是把农村的大量壮劳力,用到了正经去处。
  “用人要求又变了。上回还是初中,现在变高中了。”
  “哪有那么多人上高中啊。”
  “高中学力,不是文凭。我看那个示范区的‘夜校’办得就很好,起码能认识字母。”
  “认识字母有啥用?”
  “有些机器上是带字母的。”
  俩老头儿聊着聊着,就见“丰邑把式”的用人要求下面还有一些备注。
  密密麻麻挺多。
  没有不良嗜好优先;没有纹身优先;没有吸毒史优先……
  一般都是有什么什么优先,但在这里,倒是没有什么也能写,也敢写。
  这终究还是跟本地民风息息相关,道理也简单,民间约定成俗的美德,是能上台面说的,而且不怕跟外面的主流舆论对冲。
  比如吃狗肉,此时互联网上的“动保”组织其实已经开始活跃,“金榜博客”和“聊吧”这种新兴互联网平台早早进驻,一般地方都会谨慎对待。
  然而丰邑县这里无所叼谓,县长都带头吃狗肉的,那说明什么?说明本地狗肉确实香啊。
  其实还有更香的,那就是“狗肉县长”打算把“丰邑狗肉”做成地理志产品,把隔壁沛城县急哭了,三天两头跑去市里说要搞“狗肉文化节”。
  再不搞能行?
  再不搞隔壁丰邑县的“狗肉县长”那是摆明了要搞“狗肉文化霸权”啊。
  更离谱的是,张正东之前去江宁市跟豫章省的老表们谈了几次之后,除了甲鱼、虾蟹等等正经上桌的食材,其实狗肉也谈了。
  赣东北的狗肉同样是一绝,而且因为有山有水的缘故,当地狗肉紧实,口感介于鹅肉和牛肉之间,只是品控一般,好的好,差的差,但总体来说,有山有水养出来的家禽家畜,口感确实要更好一些。
  张叔叔吃了一顿就上头了。
  他还想拉着铁哥们儿刘远山一起搞“狗肉名片”。
  刘远山回了一句“去你妈的”,然后专心去盯着码头建设,他不想搭理张正东这个神经病。
  只是张叔叔是个死心眼儿,他寻思着你姓刘的不干,我老张自己干,在江宁市被拉过去听了一场“重要技术标准研究”重大专项的专题研讨会,他当时就悟了。
  寻思着我那神通广大的侄儿搞那个新东圩港中学的时候,也算是“新东圩港,状元品质;十万学费,先交先上”。
  这……也算是一种技术标准吧?
  状元级别的复读技术标准?
  大概。
  侄儿培养复读生,有这个能力,有这个技术,然后定自己的标准;自己养人是不太行,养狗总不能不会吧?
  张叔叔最近就在琢磨让市里帮他搞定肉狗养殖场的全套证书,并且准备推动专业的肉狗屠宰场。
  丰邑县和沛城县两地最擅长杀狗的屠夫,张叔叔都请了过来,专门搞了个技术总结小组,成文落字那是县里文书们的活儿,都是农业局借过来的人。
  这其实比较麻烦的,因为检验检疫这一块不好定,但张叔叔直接跑省里谈的业务,道理很简单,省里每年几百万吨的水产,出口占比零点零几,废物中的废物。
  我不一样啊,我丰邑县打算做出口。
  好端端的“重要技术标准研究”重大专项专题研讨会,被张正东搞成了怎么做一碗好吃的放心的“大甲鱼炖狗肉”。
  科技部提出了实施人才、专利、技术标准三大战略,这是跟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之后,积极应对挑战是息息相关的。
  而实施“重要技术标准研究”,则是“科教兴国战略”的一个重要延伸,里面涉及到的内容非常广泛,但总体上就是四个方面:技术标准战略体系、重点领域重要技术标准研制、重要技术标准配套检测手段方法、计量基标准和技术标准试点工作。
  张叔叔其实根本不懂啥是重要技术标准,去参加专题研讨会,那也是跟着感觉走,带着不少自己的“俺寻思”理解模式。
  他就觉得狗肉的技术标准研制,那首先要做好肉狗选种育种以及规模化养殖;其次狗肉的检验检疫要有区别于猪牛羊鸡鸭鹅鱼虾蟹的手段方法,所以要自己搞一套试运行的机制出来;最后必须要搞试点,并且要搞就要大搞,还要搞得好,让自己……呸,让老百姓吃上放心狗肉。
  这操作逼得周围一圈有地方风味狗肉的县城都在跳脚,可不是只有沛城县,皖东北、豫东南、鲁西南那多了去了,再加上淮阴、宿城等城市,倘若真让张正东搞成了。
  以后正规狗肉能摆上货架的,到时候只有“丰邑狗肉”这一家,还是能带上检验检疫章的。
  到了那个地步,还得了?
  你丰邑县不得起飞喽。
  其实也不是没人来做张正东的工作,说这事儿麻烦的很,而且有损形象云云,被张正东连说带骂轰出了丰邑县。
  张叔叔也是有理由的,老子还有十几年就退休了,退休了难道老子去乡下买狗吃吗?
  笑话!
  我要吃正规渠道的!
  因为这逼动静,搞得县城外围一圈的养殖户们也心痒痒,寻思着是不是养狗这事儿有出路了?
  这要是能成,以后绝对不说张主任是“狗肉县长”,说他是“狗肉皇帝”都行啊。
  心动的人绝非只有彭城地方,须知道这时候给张叔叔负责安全的,还有张大安的一批岭西省“表弟”,他们老家也吃狗肉,也没有完全合法的养殖程序。
  现在发现“大安哥”的阿叔很有实力哦。
  于是跟老家汇报了一下情况,跟廖法先和黄修远是前后脚,岭西省一些考察人员,那是相当复杂的,除了干部,还有一些老牌大酒楼的老板、股东,这种老牌大酒楼,不是说二三十年,而是接近两百年,一代代传下来的招牌、字号。
  狗肉这种东西,不上台面归不上台面,但基本都跟地方文化息息相关,风土变迁之中,必有狗肉的影子。
  当然放在社会科学来研究,那肯定是某个阶段的人们因为缺少肉类蛋白的来源,于是如何如何、巴拉巴拉……
  能引起这些老牌大酒楼的重视,原因就在于这是头一次有“官府”正式介入到这个领域。
  这可不是搞个“文化节”那么简单,这是正经地要进入到正规市场中去的,一旦做大了,那原本的灰色地带就会转化成税收市场,是个非常严肃的性质问题。
  象征性意义极其重大。
  只不过来了之后才知道这位张县长的出发点……那指定是想着自己搞一碗尝尝。
  廖法先和黄修远一开始还没觉得有什么,等到了城北农贸批发市场转了一圈,就觉得不对劲了,怎么一个个卖鸡鸭鹅的都在讨论要不要养狗?
  再一听,好家伙,“狗肉县长”要给狗肉定标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