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4章 沛城的狗出走了
这两年“溯源码”推动普及之后,有想法的能人也都行动了起来,最先打破常规的,就是蛇肉。
在特种养殖的行业中,蛇肉和蝎子是最先上餐桌的,即便吃蛇并不算特别普及的长三角地区,一些大型超市也都上架了“凉拌蛇皮”这种凉拌菜,算是个稀奇东西,销量远不如“椒盐蛇肉”。
而在狗肉的问题上,麻烦那就多了去了,但基本主要是舆论和文化上的解释权。
因为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缘故,在一定程度上,是需要塑造国际形象的,而在国际舆论体系中,在欧美已经成熟的叙事结构中,吃狗肉视作吃宠物,而宠物尤其是伴侣宠物视作家人。
于是就有了“吃狗肉”等于“吃家人”的隐藏暗示。
在这样的叙事结构中,不管怎么做文化上的解读也是无用,因为没人会听。
通常情况下,如果没有什么重大的利益关系,地方上也不会放开口子,更遑论上升到更高层级的产业规划中。
但是,张正东同志卡了一个不大不小的bug。
他可不是丰邑县的“县太爷”这么简单,这个头衔对别人很重要,对他来说可有可无。
这个头衔是为江口省农村教育就业试点示范区的稳定运行做保障的,同时在彭城周边地区来讲,丰邑县农村脱贫致富产业示范园区,这个单位比什么县衙那是牛逼多了。
张叔叔卡的bug就在这里,他干啥都是为了“脱贫致富”,而“脱贫致富是一场攻坚战”是他自己说的,现在他说整点儿狗肉能搞钱,在外地不少,在彭城市……没有阻力。
在江口省整个范围来讲……原则上没有阻力。
你阻挡干什么?
阻挡丰邑县的穷哥们儿脱贫致富吗?
张叔叔其实压根没想那么多,根本没考虑过他在丰邑县的两块牌子是挂了号的,一般人还真没办法动,敢冲击一下几乎没有。
尤其是到了八月份,“建军节”一到,不用想的,“张正东同志”这个符号他能不出现在老兵代表中?
没有“张正东同志”根本开不了席,时下江宁市的部队宣传,依然还是要提一嘴张正东这个“老兵”“老班长”,太勾八积极正面了。
具体为什么“张正东同志”为什么如此能呼风唤雨……你别管。
于是即便有什么小小的聒噪声,也没有影响到张叔叔卖力推广“丰邑狗肉”,这行为可算是让沛城县、方与县、下邑县、单父县等等县城给急哭了,他娘的大家都是一个槽里找食儿吃的兄弟,你现在吃独食?
尤其是沛城县,在市里没搞定,拉上老同志就是南下江宁,跑省里哭诉告状,说隔壁丰邑县的张正东搞“地方保护主义”。
一打听,才知道是沛城的“千年狗肉”就要靠边站了,那丰邑县的张县令仗着自己有本事,在丰邑县搞“狗肉认证”“狗肉溯源”“狗肉特产”。
现在至少在丰邑县的范围内,已经有了正规狗肉销售点,狗肉来源全部都可以查到。
同时执行市县异地抽检、交叉检查,在彭城市新开的一家“丰邑狗肉”,抬头还有一个“九州名品,地方特产”。
跟“丰邑狗肉”一起上桌的,还有“沙河甲鱼”,往外卖都是打防伪标签的,总之就是“阳澄湖风味”,不过不完全是“阳澄湖风味”,因为真能溯源。
有没有“洗澡鳖”?
有。
不但有,而且很多。
张正东根本不瞒着,“丰邑把式”散出去就是收野生的,然后在大沙河的塘养区暂养。
拍了相当多的照片和视频,并且还打了个广告。
一段激昂的音乐声中,类似丞相的男中音冒出来:要好鳖,到沙河;沙河甲鱼活力强!
然后两个堪比典韦、许褚的猛男出来展露胸肌、腹肌、肱二头肌……同时就穿着一条裤衩,摆各种姿势。
广告也不走心,基本就是周围的县电视台,卖保健品的广告播完就是“沙河甲鱼”。
狗肉广告没打成功,除了丰邑县电视台,剩下的电视台都没接。
不过“沙河甲鱼”跟“丰邑狗肉”基本是绑定的,张叔叔更是把“鼋汁狗肉”的招牌抢了过去,急得人更多了,彭城市一堆拿着“鼋汁狗肉”祖传秘方的老板跑去市里七八个衙门告状。
丰邑县这么搞,那以后谁是正宗?!
本来就是个小打小闹,结果张叔叔这么一通折腾,市里一统计,发现这规模是真不小。
仅沛城县一个地方,除了春季,剩下的三个季度,六家老字号平均每天卖四千斤左右。
保守一点估计,光一个彭城地方上,年营收肯定超过了两千万。
问题就在于,这两千万不上税!
同时不查不知道,一查吓一跳,市里农业局跟别的兄弟单位沟通了之后,发现华东地区的狗肉价格高地并不在彭城周围,而是在……沪州。
价格是豫东南狗肉价格的三倍多。
即便是京城,狗肉价格也是豫东南狗肉价格的两倍多。
于是彭城市又稍微算了算,光沪州、崇州、吴都这个三个城市,理论上能吃掉五十万到一百五十万只狗。
规模化养殖和产品化潜力……非常高!
省里也没想到彭城市深入研究了一下,于是也查了查,然后就懵了,因为省里发现,国际市场并非逼仄,恰恰相反,相当有搞头。
排名第二的韩国一年需要一百五十万只狗,而排名第一的越南,保守估计要三百万只。
只是肉狗成体出口的难度不小,因此正经要出口,国内在法律层面上过关之后,那也只能是冷鲜狗肉。
这就需要用到肉类冷鲜技术了。
省里经过研究之后,就给出了指导意见,大概意思就是谁有这方面的技术、设备,就给谁便利。
沛城县、下邑县、单父县等等兄弟县市纷纷松了口气,寻思着就丰邑县那档次,像是有这等技术的吗?
有!
张叔叔不但有,而且很深厚!
“这些设备采购下来,要很多钱的张主任!”
“我又不是买,我问‘张安食品’租啊。”
“……”
“……”
在市里的会议上,沛城县的同志直接被张正东一句话给闪了腰,这他娘的也行?!
“冷鲜肉而已,我早就考虑过了。之前搞城北农贸批发市场的时候,我们县里就已经规划好了冻库冷库,规模选址什么的,也是市里的同志指导的。这也是符合群众需要嘛,毕竟很多赶集的地方,又没办法现杀多少肉狗。我搞一些冷鲜车,也是服务群众,顺便多赚一点是一点。”
张叔叔在会上眉飞色舞,“不是我跟你们吹,我们丰邑县的驾驶员,至少要比周围一圈多赚两万块钱一年。”
因为张叔叔带着吴语口音,说话没有卷舌,听得本地人一阵恼火,本来就不爽,听了这“吴普”,更是心烦意乱。
要不说南方人心思多呢,真勾八会算计,连这个都算计到了。
然而张叔叔无所叼谓,反而兴致勃勃地继续在会上画大饼吹牛逼:“同志们,这个狗肉可不简单啊,我查过了,国际上的市场潜力非常大,起码有个二十亿美元左右的规模,这要是做好了,我们就有了打入国际市场的拳头产品了啊!而且我听说美国的甲鱼特别便宜,我们可以……”
“……”
“……”
看着张叔叔口若悬河,市里的这场会议氛围相当诡异,尤其是沛城县,总感觉像是家里的狗跑别人家看家护院去了。
这他娘的比老婆出轨还恶心。
而张叔叔还是那副无所叼谓的态度,更是大谈特谈要做地理文化,要深挖传统市场的潜力,争取做大做强,早晚将“丰邑狗肉”的名片做到全国各地……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