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PO18文学 > 奇幻玄幻 > 大明不行,我行! > 第一百四十四章 乍浦和海贸
  第148章 乍浦和海贸
  正为难时,门外出现数人,顾承光双目圆瞪,惊喜而意外的迎了上去,“陈兄!”
  陈锐迟疑了下,才点头道:“思谦也来了。”
  一旁的徐渭嘴角抽搐了下,陈锐更喜欢称呼名,而不是字,所以老是记不住別人的字。
  “正月去南京,怎的也不来见!”顾承光埋怨了句。
  顾承光常在伯父顾寰身侧,有勇有谋,鱼台一战最后的追击,他也率骑兵跟隨,与陈锐並肩作战。
  “千头万绪,哪里有敘旧的閒情。”陈锐嘆息一声,“顾侯如何?“
  “还不错。”顾承光嘆道:“伯父常常念叨你,下次入京,必要见一见。“
  陈锐点点头,顾寰其人,虽然不长於军略,但却有识人之明,亦有胆气。
  想起去年令人振奋的鱼台大捷,想起陈锐单骑出阵,高举首级,想起在南京听闻周家三子並陈锐不知生死,顾承光心中颇多感慨。
  片刻的沉默后,顾承光低声问道:“前些日子听伯父提及,舟山缺军械?”
  “嗯。”
  “我送一批过来。”顾承光小声说:“放心,都是上好的货。”
  一旁的徐渭咳嗽两声,“还是买卖的好。
  “我又不是商贾!”顾承光不满道:“这等上好的军械,在陈兄手里,才能物尽其用。”
  陈锐想了想,露出个笑容,“那就多谢了。”
  看著顾承光引眾人入灵堂,李春芳盯著那身量极高的身影,喃喃道:“此人便是陈锐?”
  “应该就是他了。”徐涉轻声道:“数月来,舟山动静不小,如飞来一城。”
  “听闻鱼台一战,便是此人力挽狂澜.”李春芳眯著眼盯著消失的陈锐的背影。
  一旁的董份悄然走开了几步,他很早就从严世蕃的嘴里听到了“陈锐”这个名字———-“-此人让严世蕃忌惮非常。
  严世蕃也曾说过,两人之间,唯有生死。
  李春芳突然转头看向董份,“东南有此等名將镇守,方能太平,足下以为呢?”
  董份面色阴沉,转过头不去看李春芳。
  等陈锐、沈束一干人拜祭完毕出了灵堂,外间站著十几人,正乱鬨鬨的闹成一片,被围在中间的董份面色潮红,却一言不发。
  “这是—”沈束有些意外,他认得董份,此人是严党。
  顾承光咳嗽两声,低声道:“三日前,陛下召徐唯学入京。“
  “什么?”陈锐了声,“然后呢?”
  “徐唯学连夜乘舟,前日入京覲见。”顾承光小声说:“陛下大喜,赐御马两匹,封爵靖海伯,荫一子一侄为锦衣卫百户,授吴淞参將。“
  沈束、徐渭都神色大震,陈锐更是无语,徐唯学前世是倭寇头目,这一世都能混成大明伯爵了7
  这也太离谱了吧?
  难道嘉靖帝不知道徐唯学的底细?
  居然还授吴淞参將,这是怕徐唯学势力不够大吗?
  沈束瞄了眼董份,低声问道:“是严分宜?”
  “呢,据说是。”顾承光有些谨慎。
  “难怪了。”徐渭笑道:“严分宜这是迫不及待啊!”
  陈锐微微眉,思索片刻才明了。
  如今的严嵩严世蕃只可能依附嘉靖帝,所以要尽一切的可能稳固嘉靖帝对朝局,对军队的掌控力..连徐唯学都要拉拢了。
  想必嘉靖帝也有这样的需求,为此都丟出个伯爵了。
  “不过,昨日离京前,听闻徐唯学请移驻嘉兴乍浦。”
  顾承光补充的这句话让徐渭脸色大变,后者一把抓住顾承光的衣袖,“朝中如何决议?”
  “尚不知晓。”顾承光有些意外於徐渭的失態。
  徐渭转头看向陈锐,而后者还是不动声色。
  就在三个月前,关於舟山的未来,陈锐曾经与徐渭有过一席长谈。
  有一点很明確,必起海贸。
  只有海贸才能在短时间內聚拢大量的资源,无论是对內还是对外。
  陈锐对东南海贸有著深刻的认知,这一方面是因为原身本就是其中一员,另一方面是因为陈锐穿越者的身份。
  东南海贸真正的兴盛是从正德年间开始,而寧波因海贸而兴也是从正德年间开始的。
  原因很简单,正德六年,葡萄牙人攻陷了马六甲,虽然柔佛、亚齐两国持续抵抗,但马六甲海峡始终被葡萄牙人牢牢的握在手中。
  也就是从那时候开始,大量的欧洲商船从马六甲海峡进入南洋,继而出现在了大明的沿海,极度的激发了东南区域的海贸旺盛。
  双屿岛成为了东亚最大的海贸交易地点,寧波也因此一跃而起。
  而在此之前,海贸的主要对象是倭国、朝鲜、南洋诸国,远不能与后来相比。
  而那时候最重要的港口就在嘉兴府沿海,那时候的嘉兴府在海贸中的地位,就相当於是前几年寧波的地位。
  如今,因为走马溪一战,西洋商船不会再出现在东南沿海,倭国成为了主要的交易地点,所以徐唯学敏锐的选中了嘉兴府。
  直接从嘉兴府出海,一路向东去倭国,
  如果徐唯学留在崇明岛,对舟山有影响,但海贸盘子这么大,影响其实没有那么大。
  但如果是在嘉兴府乍浦,那就不同了——-除了福建、寧波、绍兴、台州之外,其他的商贾会更愿意在乍浦交易,毕竟舟山在海外,而乍浦距离杭州、苏州、松江都很近。
  换句话说,如果將来舟山要插手海贸,很可能会缺少货源。
  这由不得徐渭失色。
  沈束虽然也觉得哪里不太对,但一时间没有想通,反而是將注意力放在了徐唯学选择乍浦这个地点上。
  一个海商头目,一个倭寇头目,放在东南腹心之地,这让沈束觉得朝中诸公可能都脑子进水了。
  “一旦徐唯学叛变,如何处置?!”李春芳衝著董份喷道:“吴淞尚有太仓卫,尚有金山卫,
  尚有汤克宽!”
  “若在乍浦,是指望海寧卫还是指望杭州卫?!”
  “朝中尚未有定论。”董份面红耳赤,“且兵部已然起復卢鏜。”
  “卢鏜真的起復了。”陈锐呢喃了声,侧头问:“周君佑那边购置了多少铁甲?”
  “前几日报上来是三百多副。”徐渭心不在焉的回了句。
  那边的李春芳越说越怒,突然转头看向了一位鬢髮微白的老人,“洞山先生以为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