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PO18文学 > 奇幻玄幻 > 大明不行,我行! > 第一百四十七章 难以归乡
  第151章 难以归乡
  “是倭寇?”
  陈锐归刀入鞘,疑惑的看著倒在地上的几具尸首,又转头看向那些幸运的青年、少年郎。
  昨日才听说十三童子被掳一事,没想到今天就撞上了。
  “天命乎?”徐渭嘿嘿笑道。
  徐渭的意思很明显,这是一份大人情啊--陈锐当年从鄆城东逃,在曲阜救出一大波人,这次又救出了这些少年郎。
  不说其他地方,陈锐以后在浙江的根基会非常牢固。
  “不太对劲。”司马小跑著回来,指了指不远处的浅坑。
  “掳为肉票,却要杀人?”徐渭也有些吃惊,类似的事情去年也发生过,但交付赎金之后大部分都被放回来了。
  十三童子——-徐渭远远眺望,年纪都不大,意味著每一个人背后的家族都不普通。
  寻常人家供养读书人未必不行,但这么年轻就能参加院试,意味著很可能是书香门第。
  到底是谁指使的,胆子真是包了天——-徐渭想了想,盯著司马骂道:“你个憨货,非要全杀了作甚?”
  “不知道留个活口吗?”
  司马委屈的说:“这不关我的事啊,那个少年郎拿著锄头对著脑袋就砸——“
  “哪个?”
  “喏,就是那个。”司马指了指。
  徐渭和陈锐还没过去,刚刚下船的沈束、陶大顺已经赶到了,登时神情大震。
  “七郎!”陶大顺猛扑过去,抱住一个十六七岁的少年郎,“你——·你—“
  陶景同容貌清秀,嘴边微有绒毛,看上去有些青涩,此刻露出个苦涩的笑容,“大兄,大兄临死之际,侥倖余生,陶景同言语间已有硬咽。
  “大哥。”那边的老哈小跑著过来了,“是朱,就是朱公节之子,从曲阜跟著咱们南下的。”
  “噢噢。”陈锐恍然,也记起了那个青年,好像与自己差不多大,平日里不爱说话。
  此时徐渭已经坐不住了,他与朱公节不仅是同乡,而且同为越中十子。
  “文初你怎么也在!”陶大顺大为惊讶。
  走过来的陈锐也认出了此人,“孙键———你也参加府试了?
  孙键也是跟著陈锐从山东南下诸人之一,堂兄孙鈺如今还在护卫军中,与舟山关係不浅。
  “小弟尚要守孝,如何能赴试?”孙苦笑连连,“因伯父近日病重,父亲遣我去杭州虎跑寺上香,恰巧.—...“
  “文初兄是被连累了的。”陶景同嘆道:“当日我与少钦、元受邀游虎跑寺,路上碰到了几位同年·
  “出了虎跑寺,就被一伙人持刀逼迫上了马车,隨后口鼻被蒙了药帕。”朱口齿清晰的敘述,“待得醒来,已经出了杭州,约莫是在萧山,隨后就被送来此岛。“
  顿了顿,朱很確凿的说:“未写信勒索钱財,他们甚至都不知道我们是何家子弟,但目標非常明確,必有主使。”
  陈锐与徐渭对视了眼,將人送到海岛上,肯定与海商或者倭寇有著千丝万缕的联繫。
  徐渭低声迟疑道:“如今浙江、苏松沿海,唯有陈思盼了。”
  “也未必,小股倭寇也有可能。”陈锐有点抓不住重点,“会是徐唯学吗?”
  行动迅速,路线清晰,而且掳走之后就要杀人—“-不是为了求財,难道是有仇?
  即使是有仇,也不会与十多个人都有仇———
  就在陈锐细思之时候,不远处传来喊声。
  “找到了,便是此人!”
  司马凑到陈锐耳边低声说:“就是此人率先堵住往山中逃窜的倭寇,也是他砸死了唯一的活口待得眾人走近,这位约莫十六七岁的少年郎先是躬身行礼,隨后立即问道:“听闻陛下赐徐唯学锦衣卫千户?”
  陈锐侧头看了眼身边的孙。
  孙键有些茫然,他並不认得此人,一旁的朱介绍道:“这位是义乌吴大绩。”
  义乌人啊,陈锐有天然的好感,想了想开口道:“確有其事,且徐唯学孤身入京覲见,陛下大喜,赐爵靖海伯,授吴淞参將,驻兵崇明。“
  吴大绩身子晃了晃,突然颓然坐倒。
  “徐唯学?”徐渭惊疑不定,“你觉得是徐唯学?”
  短暂的沉默后,吴大绩用力抹了把脸,登时显得有些污糟,“敢问陈千户,徐唯学魔下可堪战否?”
  “真的是徐唯学?”徐渭的声音有些尖锐起来。
  陈锐眯著眼打量著这个少年郎,缓缓说:“徐唯学、毛海峰拥海船数十艘,持械青壮两千有余,善使火器,且收容流民,背后更有汪直远在倭国。”
  吴大绩身子在微微颤抖,“舟山可能灭之?”
  “无能为力。”陈锐的回答非常乾脆。
  “舟山能战之兵千余,但关键不在於此,徐唯学、毛海峰麾下船队於沿海几无敌手。”沈束解释道:“且如今徐唯学得陛下青眼,荫其一子一侄为锦衣卫百户。“
  徐渭听出了些什么,补充道:“若是徐唯学叛,扬帆东去倭国倒也罢了,但若是北上投韃靶·—..”
  吴大绩垂下了头,半响后才苦笑著看向孙键、朱几人,“我等难返乡矣。”
  人群略有些骚动,一位青年蹲下来盯著吴大绩,“到底出了何事?”
  “你认得这具尸首?”
  吴大绩咬著牙將尸首翻过来,指著脸上的一处疤痕,“在船上我就疑心,如今確凿无疑——-此人乃是徐唯学身边心腹。”
  顿了顿,吴大绩补充道:“且此人后脖颈处有一颗黑痣,当日夜间我隨口提及,伯父还因此训斥,所以记得格外清晰。”
  几个年轻的,或者不太懂目前局势的少年郎还不太懂,但如孙键、朱等人都脸色大变。
  如果真的是徐唯学指使,其他的不说,一旦此事被揭穿,徐唯学除了举兵,没有其他的可能。
  太仓卫、金山卫拦得住吗?
  吴淞副总兵汤克宽刚刚损兵折將,能扛得住善用火器的倭寇吗?
  就算扛得住,徐唯学、毛海峰沦为海盗,侵袭东南沿海,必然是一片惨状。
  最让人惊惧的是,若是徐唯学投靠了韃靶-——
  不能让此事大白於天下,但十三童子案已然哄传浙江,到底是哪些人被掳走---如今已经不是秘密了。
  若是这些人归乡,即使不指认徐唯学———·后者能放的下心吗?
  各种念头在陈锐脑海中飞速的转动,他盯著吴大绩,“你见过徐唯学?”
  吴大绩苦笑道:“在下伯父乃吴惟锡。”
  “噢噢噢!”
  “原来如此!”
  徐渭和沈束同时恍然,后者对陈锐解释道:“吴百朋,义乌人,嘉靖二十六年进士,四月初出江北巡按。”
  “父母早亡,在下一直隨伯父身侧,所以见过徐唯学。”吴大绩低声道:“那日徐唯学与汤克宽破倭,伯父急奔军中—————“
  “说不通,说不通啊..”徐渭喃喃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