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PO18文学 > 奇幻玄幻 > 大明不行,我行! > 第一百四十八章 猜测
  第152章 猜测
  的確有很多说不通的地方,但此时不是想这些的时候,陈锐招手让老哈等人过来。
  “將尸首全都掩埋———-埋深点。“
  “將所有兵器都收拢,地上的血跡,用沙土盖一盖。”
  “分出水手去那艘船,不能留在这儿。『
  陈锐吩咐完转头看向这群少年郎,“我知道你们归乡心切,但此事不可轻忽,先隨我回舟山。”
  顿了下,陈锐补充道:“就算要告知你们父母,也要稍迟。』
  “就算告知家中,也不能露面。”朱脸色阴沉,“否则徐唯学举兵,淮东、苏松立时糜烂,且会连累家族。”
  眾人都沉默不语,孙楼著一个才十三四岁的少年,脸上既有苦闷,也有恨意。
  一个时辰后,大船航行在海上,陈锐与眾人站在甲板上,看著那艘舱底已经被凿穿的船只缓缓的被大海吞噬。
  沈束侧头看向这群少年郎,几乎每一个都是官宦世家出身,每一家都是郡中望族。
  可以这么说,这些少年郎几乎可以编织出一张笼罩大半个浙江的大网,甚至姻亲关係远抵苏松。
  徐唯学是疯了吗?
  眾人回到船舱坐定,松江是肯定去不了,大船正在回舟山的途中。
  “应该不至於引徐唯学疑心。”徐渭开口道:“从舟山往海盐,並不会经过滩滸岛。”
  陈锐点头赞同,如果不是要去松江,自己也不会去滩滸岛的。
  “但还是说不通。”徐渭摇头道:“其一,徐唯学助官军破倭,必然是为了请朝中许通商事。
  其二,陛下传召,徐唯学连夜奔赴京中,得赐伯爵,授参將职。
  其三,以时日推算,十三童子被掳之时,徐唯学应该在入京途中或者已经入京,怎么会行此等事?”
  “或许不是徐唯学。”沈束迟疑道:“可能是徐唯学下自作主张。”
  “那这个锅也得扔在徐唯学的头上!”徐渭笑道:“更何况,今日被杀的那十几人必然不会是幕后主使,总不会是毛海峰吧?”
  “应该不是。”沈束对毛海峰印象很不错。
  陈锐心里有了隱隱的猜测,眯著眼看著陶景同,“你说当日是受邀游虎跑寺了“是。”
  “受何人所邀?”
  “钟家二郎钟弘扬。”陶景同解释道:“他就住在虎跑寺不远处,最喜寺中素斋,所以邀了我与少钦同往。”
  朱賡试探问道:“陈千户觉得—此事与钟二郎有关?”
  “有可能,说不准。”陈锐不知道自己的猜测距离事实有多远,“叫他来问问。”
  陶景同了声,“十三人被掳,唯有钟二郎已然不幸。”
  “死了的那个?”陈锐摸了摸下巴上的短须,“这么巧——-此人性情如何?”
  陶景同一头雾水,听了这话犹豫了会儿,一旁的朱没好气的说:“都这时候了,还有什么好隱瞒的,再说了,也不是打听不到的。”
  朱对陈锐说:“钟二郎是钟家嫡子,其长兄是庶子,极为聪慧,五年前连过县试、府试、院试,次年乡试为五魁首之一。“
  “所以钟二郎性情有些———”陶景同咳嗽了声,“曾有这么一件事,隨其多年的书童沏茶用错了水,钟二郎用砚台將其打的头破血流,后书童伤重而死。”
  “性情如此暴虐?”陈锐隱隱觉得,自己的猜测可能接近事实。
  歷史上的东南抗倭,陈锐记得的人並不多,明军这边的胡宗宪、俞大猷、戚继光、卢鏜、汤克宽。
  倭寇那边只记得两个头目,一个是五峰船主汪直,另一个叫徐海,两个人都是徽州人。
  陈锐记得徐海年少时候在杭州一座寺庙出家,后其叔父引入海贸的,而徐唯学也是徽州人。
  突然间,陈锐又想起昨日听到的那则消息,【荫徐唯学一子一侄为锦衣卫百户】。
  这个侄会是徐海吗?
  如果是的话,那就说得通了,徐唯学並不是幕后黑手,这位都孤身入京了,
  不会干这等事。
  应该是徐海派人去杭州,目標很可能就是经常去虎跑寺的钟弘扬-—--“-八成是以前有什么仇怨。
  只是不知道出了什么差错,一次性將十三个童生全都掳来了。
  “嗯?”徐渭敏锐的察觉到陈锐有些走神。
  陈锐摇摇头,这种猜测没办法说出口都没办法解释自己为什么会这么想甚至这种猜测距离真相多远,陈锐都难以確定。
  但有一点是肯定的,这件事一定与徐唯学这个海商集团有关,而且一定不能揭破·—.——至少现在不能。
  “先回舟山吧。”陈锐嘆了口气,“正如朱所言,即使告知家人,也不能露面。”
  “不错。”孙低声说:“一旦徐唯学叛,东南沿海处处烽火,而且会祸延家族。”
  看一旁的少年郎想反驳,孙拉著脸说:“池四郎,我记得池家与平湖陆家乃是姻亲?”
  “是。”池四郎点点头,“我姑姑嫁入陆家。”
  “若是我等归家,以至於徐唯学沦为倭寇,他日攻破平湖,陆家身死十数人。”孙冷笑道:“你觉得陆家是怪责徐唯学,还是怪责我们?”
  池四郎登时哑口无言,若真是这样,陆家自然是恨倭寇的,但无能为力啊,
  倒是间接引来倭寇的池家很可能成为怨恨、发泄怒气的目標。
  朱突然起身,拜倒在地,“我等不幸,却幸得陈兄相救。”
  “在下与文初更是两度陷入死地,得陈兄援手。』
  “愿归入舟山,请大哥收留。”
  船舱內一片寂静,陈锐很是意外的看著这一幕,沈束、陶大顺频频点头赞同而心理阴暗的徐渭目露嘲讽之色.·.-你陈锐这是要一网打尽啊。
  片刻之后,孙第二个拜倒在地,“景熙兄、堂兄皆不顾尚在孝期,一力请入舟山,孙某不才,愿尽绵薄之力。”
  隨后是陶景同、吴大绩·—
  看著陈锐亲自將十二人一个个扶起,徐渭侧头看向窗外,海水依旧蔚蓝,心中在想,此十二人,虽然年幼,但均为浙江一省年轻一代翘楚人物。
  读书读成书呆子的人,有,但並不多。
  能在浙江科举场杀到院试的,个个都称得上一句资质不凡。
  徐渭有些感慨,从正月至今,还没有超过半年,舟山的根基以让自己亲眼目睹都难以相信的速度迅速坚固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