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3章 昏庸无道
沈家门內一共七个村落,都在东侧或者西侧,南侧是盐由以及主营地中部是各个机构的办公场所。
七个村落错落有致的分布,因为都是初建,所以直接用甲乙丙丁来命名。
其中最大的村落为甲號村,是最早一批迁居而来,也是最早建立的,护卫军的高级將领,以及沈束、徐渭等人的居所都在这个村落中。
吴大绩站在村口,笑著说:“听闻杭州皆言,舟山如飞来一城。”
“现在虽然只是七个村落,但尚有大片空地。”麻夏点头道:“听说以后就以甲號村为中心起镇。”
“不止沈家门。”吴大绩补充道:“定海卫那边如今也很热闹,特別是长山一带。”
麻夏沉默片刻后苦笑道:“奈何朝弃民心。”
“朝中诸公,朝中诸公———”吴大绩摇摇头,从一条小巷中穿过,绕了两个弯,才推开一扇门。
已经是黄昏时分,眾人都已经回来,沈一贯正拍著桌子嘧骂—-骂的是朝中的科道言官。
朱賡衝著吴大绩、麻夏点点头,面无表情的对沈一贯解释道:“其实也是无可奈何。”
吴大绩一听就知道大家在討论什么,接过张元递来的水杯,隨口道:“科道言官何敢触怒陛下?”
“不说当年百官哭门,陛下一顿廷杖——.”孙点头道:“南迁之后,
都察院、六科已有多人上书被弃市,如今言官都不敢弹劾严分宜,只能盯著户部。”
汪古笑了声,“如今言官早无胆气。”
南京的消息源源不断的传来舟山,陈锐是看过就算,也就沈束、吴泽等文人时不时討论一些,而朱一般都是跟著沈束的,所以將一些消息带了回来。
坐派银之后,户部遭到了科道言官猛烈的弹劾,但却没有人去弹劾严嵩。
没有弹劾严嵩,並不是因为大家都心知肚明,这件事与严嵩没有关係。
而是因为大家都知道,弹劾严嵩和指责陛下是一回事·.坐派银的主要原因就是太傅园的修建。
朱賡摇头道:“这几日我大约估算了下,仅寧波一府,坐派餉银约莫七万两,慈谿、定海、奉化、象山几县均有农户沦为流民或佃户。”
“但整个浙江省也只坐派餉银三十多万两。”孙键嘆了口气,“陛下实是.”
眾人都沉默下来,但都知道孙没有说出口的—:“昏庸无道”。
去岁嘉靖帝南逃,在南京落脚之后的所作所为—无有胆气,无有復志,唯有抱权守位,大兴木土,不理政事,埋头修道炼丹。
如果说之前的嘉靖帝很难有个准確的评价,虽然有大礼议世间,但也任用名臣,颇有明君风范。
那如今的嘉靖帝已经符合士子中“昏庸无道”的评价標准。
在连续加税之后,还要以银的名义大肆敛財,不顾民心所向,实打实的昏君做派。
或许是因为已经南狩了,嘉靖帝索性不管不顾,反正脸面已经丟乾净了———也或许他心里明白,復土无望。
指望什么呢?
只能指望自己得道升天了。
“山西战事连连,西南又有兵败,辽东残军窜入朝鲜苦苦支撑,山东战事近在眼前。”朱嘆道:“陛下及朝中诸公到底在想什么?”
孙笑道:“今日听闻,南京多有人嘲讽,舟山大言欺世———·
朱揉了揉脸面,转头看向吴大绩、麻夏,“你们这次都要去?”
“要去。”麻夏简单的回了句。
吴大绩笑道:“既然入军,难道此时畏缩吗?
“只望平安归来。”朱握了握吴大绩的手。
“不望平安归来。”吴大绩洒然一笑,“唯愿能败敌立功。”
“说的好!”陶景同拍手道:“我想过了,待得下次募兵,我也要入军!”
汪古上前一步,“不错,我也要入军。”
顿了顿,汪古解释道:“其实在各个管事身边,反而容易被认出。”
“说的是。”朱点点头,显然之前已经商量过了,“待得年末,护卫军约莫万人,藏身其中,难以被察觉。”
吴大绩扫了眾人一眼,朱、沈一贯、孙如今跟著沈束,但主要是处理文书,不太露面。
池明志去了盐田,閔成弘侍候田地,虞德燁去了帐房,都不太容易被认出。
只有汪古、梅农、陶景同三人如今跟著廉兴贤,与很多人打交道,说不得什么时候就会被认出。
“汪兄、陶兄无虞。”吴大绩笑著看向梅农,“只是你———“”
梅农还是胖乎乎的模样,摸著后脑勺有些汕汕。
“我算给你听。”麻夏扳著手指头,“此次出兵山东,我虽是军法处,
但也在警卫连中,背负一柄长矛,一把腰刀之外,还要携带两个竹筒,一个装水,一个装炒米。
此外还要带著一副铁甲,部分乾粮,如果运气不好,还要背著一个铁锅。”
吴大绩笑著补充道:“按照標准,每日行军在五十里左右,急行军一日百里,若是最快速度,只携带军械,可远达百五十里。”
梅农面无土色,汪古、陶景同也是嘴角抽搐,但也没示弱。
这时候,外间有敲门声响起。
片刻后,陈锐走了进来,环顾四周道:“两件事。”
如今少年郎们也习惯了陈锐的说法方式,从来都是开门见山,从不会和善的问问吃的如何,住的如何这种话。
“其一,明日通河,你们都小心点,別露了行跡。”
朱应了声,“小弟已经嘱咐过了,明日都在家中。”
“嗯。”陈锐接著说:“其二,除却吴大绩、麻夏之外,你们其他人在出征期间也要谨慎些,此外盯著一些。”
朱有些意外,回头与孙键对视了眼,后者轻声问:“大哥,此言何意?”
“主要是虞七郎,你如今在帐房,盯著点帐目和银库。”
朱立即反应过来了,“有人手脚不乾净?”
“嗯,先盯著。”陈锐眼神有些冷,扫了眼眾人后道:“山东已然开战。”
山东刚刚送到的消息,被封为汉军万户的李淶率军进击,先取阳信,后破清河,兵锋直指大清河东侧的青城、齐东两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