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1章 战后布局
“诺延达喇仅率十余骑由淄川北窜,魏州遁走,李滦被生擒。”
“数日前,斥候回报,驻守长山、新城、邹平等地的敌军纷纷西撤。”
“我留戚继光率两百骑兵在淄川,一为护佑百姓迁居,二为遣派斥候查探,
以防韃復来。”
“周村不敢言,但顏神镇迁居人口眾多,至少两千户,多有矿工、匠人。”
陈锐简单而快速的敘述了淄川那边的战事和情况,看向陈子鑾,“这边呢?”
周君佑、周君仁都率骑兵隨陈锐追击去淄川,益都县这边以旅部陈子鑾为首。
“九月十八日,益都县令献城,后自尽於家中,一团分散兵力,扫荡各处,
兵锋抵淄水。”陈子鑾快速的说:“九月二十日,三团收復临朐,最后一战江北参將倪泰率近千步卒参战。”
“倪泰?”陈锐有些意外,“徐州军北上了?”
“益都开战前数日,因韃收拢兵力,徐州军察觉异样,倪泰亲率千名步卒沿沂水北上。”陈子鑾解释道:“尚有三千兵马一直停驻在沂州。”
陈锐点点头,陈子鑾继续说:“二团北上攻寿光,直属营攻临淄都很顺利,
都是一鼓而下。”
陈锐看著铺在桌上的地图,“青州府中部基本上都拿下了,可惜,可惜—”
“的確可惜。”徐渭嘆道:“若护卫军有两万精锐,以淄地为核心,遣兵北上西进,安抚民眾,当能立下基业。”
说到底,这一次护卫军北上,虽大败韃靶名扬天下,但终究根基不深,不能以此立基。
“不急,不急,还有復来之日。”陈锐不再感慨,视线在地图上扫了扫,“北部的博兴、乐安、高苑不管了,南部如何?”
“前几日倪泰来过益都,听他提起过。”王如龙开口道:“的確如出兵之前猜测的一般,大量民眾往南逃窜,沂水县还稍微好些,诸城、莒州一片混乱。”
“盘踞在淮安府东北处的乱民、乱兵被状元军堵住要道,难以越沐水,窜入青州南部。”陈子鑾摇头道:“而且之前叛乱的李邦珍也率乱兵南下,以五莲山为据点。”
“五莲山?”陈锐盯著地图,“也就是日照、诸城左右。”
“嗯。”王如龙摸了摸腰间,“大哥,可要攻打?”
“不急,不急。”徐渭打了个哈欠,“接下来胶州乃是重中之重,至於护卫军—先要收拾了海州。”
陈锐、陈子鑾都頜首赞同,一旁的凌云翼忍不住抬头看了眼陈锐舟山显然在出兵之前对后续是有著充分的考量和计划的。
不过凌云翼也是有些无语,不管怎么说自己还是昌邑县令呢,这帮人在自己面前完全不避讳的说要攻海州。
想都不用想,肯定是与胶州一般,攻下海州之后,护卫军一定会在当地扎下根。
但与此同时,凌云翼心里也涌起难以言明的情绪这是定下护卫军日后布局的大事,陈锐却毫不犹豫的让自己参与。
陈子鑾的手指在地图上滑动,“驻兵胶州,拿下海州,两地稳固之后,再由赣榆出兵北上,胶州亦可出兵西进,两面夹攻,將沂述河谷握在手中。”
凌云翼舔了舔发乾的嘴唇,“如此,莱州、青州、海州就能连成一片。”
徐渭补充道:“有沂水、沐水、泗水相隔,又有沂山、五莲山,若是来袭,骑兵难以纵横。”
“不错。”陈子鑾嘿了一声,“骑兵的机动力太强,飘忽百里,大范围绕后或突袭或断粮道,但在青州南部可发挥不出来,若是面对面斯杀,难道护卫军还会怕了他们?!”
凌云翼既有些兴奋也有些犹疑,低声道:“江北总督王邦瑞—
海州隶属於南直隶,去年新设江北总督,辖扬州、泰州、通州、淮安、徐州等地,海州隶属於淮安府,下辖只有赣榆一个县,但面积却是不小的,占据了淮安府东北部。
如今海州被乱民、倭寇侵占,倒也罢了,但如果被护卫军占据,只怕江北总督王邦瑞不会容忍。
“没打过什么交道。”徐渭皱眉道:“不过,取海州乃是议定之事,纵有阻力,也必须拿下。”
“不仅仅为切合大局。”陈锐点头道:“海州、日照、诸城、五莲,莒州——乱民、乱兵、倭寇—正要用他们的血为新兵手中的军械开刃。”“
徐渭瞄了眼凌云翼,“王邦瑞与裕王应该有些干係。”
“裕王————”凌云翼呢喃了几声。
陈锐也看了凌云翼一眼,“裕王其人,去岁虽无持械上阵,但能留於军中,
也算有些胆气,只是舟山不愿涉入朝堂。”
陈锐、徐渭都看得出凌云翼的心思,在很多官员的心目中,曾经在河南战事中击退韃的裕王是明君圣主虽然裕王当时只是个摆在那儿的牌子。
“舟山聚志同道合者。”陈锐並不在意凌云翼的心思,“他日若是有变,招呼一声即可。”
“今上不会许裕王掌军。”徐渭笑一声,“唯恐明皇旧事。”
凌云翼苦笑了声,赞同的点点头嘉靖帝可以充许自己缩著脑袋躲在江南,却决意无法容忍自己如同李隆基一般被软禁。
陈锐敲了敲桌面,將话题转了回来,“迁居诸事如何了?”
“虽然有些乱,但大体上有条不素。”徐渭让人换了张地图过来,“由各地小吏、大户动员,每五百人为一队,造册登记后启程,如今选了两条路。”
“其一是益都县、寿光县、临淄县、昌乐县,过巨洋河、丹河、白狼水,再从胶莱河南下胶州。”
“其二是安丘县、临朐县,直接从潍汶水北上,在昌邑县转而向东,再从胶莱河南下。”
“先行运送粮草,在路途中设粥棚,而且要遣派兵力沿途巡视,以防乱兵侵袭。”
“如今的问题在於,百姓是片瓦都想带著,速度很慢,鸡公车、马车又少,
而且胶莱河上的船只只怕不够,我已经让閔柏、卓青提前回胶州,儘快收集船只、水手。”
陈锐停了片刻后才说:“慢点就慢点吧,胶州那边—吴泽应该很快就到了,即使只是搭建棚子,也要耗费时日。”
“不过沿途粮食方面略略放宽—大都是被韃靶劫掠而来的,便用之於民。”
凌云翼侧头看了眼徐渭,这番话与徐渭的打算不谋而合。
徐渭应了声,问道:“临淄那边呢?”
“我与郑光薄商议过了,走孝妇河或淄水北上,由小清河入海,再从莱州府海仓港口入胶莱河。”陈锐看向凌云翼,“淄水是能走沙船的,胶莱河北段能走到哪儿?”
凌云翼在心里盘算了下,“至少能走到亭口镇。”
“那就要再搜集沙船。”徐渭喷喷两声,“又有的忙了。”
“这条路线要留著”
陈锐低声道:“后面打制军械,需要大量煤矿,东南煤矿本就不多,江北只有徐州,运送也很麻烦,倒是顏神镇有大量煤矿。”
护卫军之前的军械也有自行打制的,但数量很少,主要还是从南京兵部、禁军以及各地卫所採购而来。
此次护卫军北上大败韃,朝中必有忌惮,以后只可能自行打制军械了。
大量民眾聚集於胶州,必定能选出相当数自的匠人,铁料还稍微好些,可以採买,广东、福建、南直隶有很多大小私人铁矿厂,但煤矿就难了-毕竟是在东南,而不是在西北。
还没有回益都之前,陈锐就考虑到了这点,还亲自去了一趟顏神镇此处煤矿数目相当多,关键在於都是浅层矿,开採难度不大。
所以,陈锐与决意不迁居的顏神镇的几家大户,以及王重光等人达成了长期採购的协议。
对於这些,徐渭很快瞭然,苦笑道:“看来疏通大沽河是势在必行了。”
“千头万绪,千头万绪——”凌云翼揉了揉额头。
陈锐看向周君仁、王如龙,“从各县启程东迁的民眾,以五百人为一队,你们从军中抽调人手,每一队安置一个班。”
“是。”周君仁应了声,“具体有多少人—————·唯恐兵力不足。”“
王如龙补充道:“若是遇到大股乱兵,一个班只怕撑不住。”
“数目暂时难以统计。”徐渭摇头道:“如今各县报上来的,已有三千余户,只怕不会低於六千户。”
陈锐沉吟片刻后道:“临朐县、安丘县那边留一个营,让倪泰抽调部分徐州兵,护送至昌邑县,基本上都是水路,问题不大。”
“顏神镇那边就交给一团的陈子良所部。”
“寿光、昌乐、潍县一带之前已经被扫荡过,不会有太多乱兵,周君仁你率一个营驻扎昌乐,王如龙你率一个营驻扎潍县。”
“二团负责沿途的巡视,直属营留在益都,以防不测。”
陈子鑾点头道:“只要韃不来袭,如此布置,已然足够了。”
“哎,这等话以后少说。”徐渭嘆道:“也就是你,若是老哈说这等话,只怕就要重新布置了。”
陈子鑾嘴角抽搐了下。
陈锐也警告式的警了眼过去,这样的布置,一方面是安抚民眾,儘量不出乱子,五百人的迁居队伍,一个班足够镇压了,另一方面也要从中挑选领总者,以便日后的管理。
关於细节又討论了好一会儿后,陈锐看向孙鈺,“说说吧。”
护卫军中,最忙碌的是徐渭,其次就是孙鈺了。
孙鈺主管军法处,对下面的警卫连、警卫排也有部分管束权力,战时也要衝锋陷阵,战后要负责救治伤员,还要点检战功、战损,同时还要警惕士卒可能的触犯军法。
在临淄县的淄河店就出了一例,直属营的两名士卒偷藏財物被警卫排查了出来,孙鈺亲自赶过去,下令杖责三十,罚一年月钱。
也就是不在战时,也没有触犯劫掠平民的军法,不然至少要驱逐出军,若是死了人,那就要斩首示眾了。
孙鈺从袖中取出一本册子,先说战果,“此战先后斩首两千四百余级,我已询问过司马,追击两日,斩杀骑兵应该在四百人左右,共计约莫三千,此外俘虏约莫在四千左右,集中在临朐、益都两地,巡按王德似有意——“
“此事延后。”陈锐微微摇头,他懒得与王德打嘴皮官司。
周君佑在心里计算了下,“也就是说还是有不少溃卒散於各地?”
“不错,但益都、临朐以及北部少有,直属营、一团、二团来回扫荡。”孙鈺解释道:“斥候回报,不少溃卒都从临朐南下,窜去青州南部。”
王如龙牢骚道:“且留著,回头再去收拾。”
孙鈺翻了一页,“此外收拢战马七百余匹,加上之前两战,战马已经过千。”
周君仁嘿了声,侧头看著喜笑顏开的司马。
千余战马,意味著护卫军的骑兵终於走出了第一步。
孙鈺又翻了一页,脸色变得不太好看了,“九月十七日大战,当日战死士卒一百二十七人,后几日重伤至死尚有三十二人,共计一百五十九人。”
“之后数日攻伐各县,匯总战死士卒二十五人,追击至淄川的骑兵,除却登州军外,也战死十七人。”
“也就是此战前后共战死士卒两百零一人,此外重伤员尚有二十余人。”
重伤员比较少,主要是受伤太重却没有直接丧命,但最终还是能撑下去的还是少。
“加一起两百二十多人·—-两个连,大半个营了。”陈子鑾嘴角也在抽抽,
心疼的不行,他进入旅部之后才真正知道护卫军培养每个士卒要耗费多大的成本。
“再加上汶水县、胶水两战———”周君仁在心里算了下,“阵亡三百有余。
””
“加上三战的重伤员,一个营没了———”王如龙小声嘧骂了句。
整个护卫军,如今一共也就十个营—换句话说,山东战事,损失了护卫军至少一成的兵力。
划算吗?
或许划算,或许不划算。
划算是因为付出了一个营的代价,先后三战击溃韃靶万余兵力,斩首数以千计,取得了阶段性的大胜,也使得护卫军成功的在山东扎下了根基,势力实力都能得到一次腾飞的良机。
不划算是因为这样的损失再来一两次,整个护卫军都要伤筋动骨接下来不会拖延太长时间,护卫军就要在海州、青州南部陆续开战。
孙鈺沉默片刻后继续道:“其中战死连长一人,副连长两人,排长四人,副排长五人,班长、副班长还有十余人。”
这下子连陈锐、徐渭也都心疼不已,后者的脸都挤得不能看了。
“伤员必要全力救治,若是不能返军,会妥善安置。”陈锐开口道:“阵亡土卒均按制抚恤,户体全都送归舟山,若是不归乡梓,便在大谢山入土,立碑以纪。”
“是。”
陈锐嘆息了声,“君佑,你第一批赶往胶州,先行护送百姓的士卒抵达胶州后,你匯总百人,即刻启程回舟山。”
周君佑愣了下才反应过来,“新兵?”
陈锐点点头,舟山如今还有五千多新兵正在新兵营內呢,出兵至今也有大半个月了,新兵需要儘快入军,直接拉到海州去见血,补充护卫军损失的战力。
边上的凌云翼嘴角有些歪,损失了一个营四百人,补充五千新兵,护卫军总兵力直接过万了。
如果能保持战力,护卫军守御胶州,不说固若金汤,但也足够稳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