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PO18文学 > 奇幻玄幻 > 大明不行,我行! > 第267章 胶州事务
  第267章 胶州事务
  十月初三。
  胶州湾的港口处,密密麻麻的青壮正在修建码头,数十艘船只正在靠岸,大量货物被搬运下船,码头处有用骤车、驴车,甚至还有不少的平板车、鸡公车。
  状似老农的吴泽正骑在一头骡子上,指手画脚的高声指挥,时不时就有人来请示。
  好一会儿后,两个士卒才將吴泽从螺子上扶下来,边上也在抹汗的陶大顺苦笑道:“真是千头万绪,幸有吴公。”
  吴泽先是板著脸不声,突然开口吐出一连串的家乡便语,陶大顺常年居於北京,根本听不懂。
  但无所谓听不听得懂,陶大顺知道,无非就是在发泄而已.发泄的目標自然是还没抵达的陈锐。
  川流不停的人流,一头是胶州湾,另一头是距此不算远处的逢猛镇。
  逢猛镇近海,又位处关津要道,距离高密、即墨两个县城都比较远,所以多有商贾来往,算是胶州乃至莱州府都算大的镇子。
  不过这一年多来,因为乱民、盗匪时常来袭,灵山卫、鰲山卫不敢战,逢猛镇已然渐渐凋零,直到护卫军在胶州湾登陆。
  准確的说,本质的变化是在吴泽抵达胶州湾的那一刻。
  九月十七日,青州大捷,徐渭第一时间就遣派人手回了舟山,护卫军三战三捷,大败万余倭寇的战报让整个舟山都陷入了狂喜中。
  无数人都在高呼,无数人都在落泪,无数人的脸上都流露出笑容,只有吴泽在吐血,只有吴泽在跳脚大骂。
  一直到出兵之前,吴泽才知道陈锐、徐渭等人擬定的全盘计划。
  原先的规划中,护卫军会协助登州军守住登州、莱州,然后適时的斜向出兵青州南部。
  青州南部多山,不利骑兵穿插纵横,地利更適合都是步卒的护卫军。
  所以,陈锐原先计划是在青州南部开战,剿灭乱兵,收容流民,迁居人口,
  同时出兵海州。
  换句话说,在刚开始的计划中,护卫军迁居人口的自標是海州而不是胶州。
  这个步骤的时间不会太短,所以舟山积蓄了大量的粮食,吴泽也有足够的时间来布置。
  但是没想到护卫军居然能大败靶,短期的收復青州府,使得大量民眾能以非常快的速度迁居至胶州。
  所以,在收到徐渭那封信后,吴泽一边与沈束、陶大顺等人商议调拨物资、
  人手,一边跳著脚大骂。
  九月二十四日,吴泽携带近千青壮作工和大量物资抵达胶州湾,先行下令修码头,同时將主要的办公地点选在了逢猛镇,在镇子中修建仓库,也收购或租下大量的宅子。
  到现在十天了,人丁其实不算多的胶州已经是人满为患,各个县城、镇子、
  村落都挤进了大量的人口,背山临河之处搭建了大量的棚子,以供迁居民眾落脚。
  一直忙到黄昏时分,吴泽才疲惫的在镇子口的一块大石上坐下,也不回去休息,只让隨从去弄点吃的,因为晚上还要忙。
  【写到这里我希望读者记一下我们域名101??????.?????】
  这段时间,吴泽几乎没有什么休息时间,晚上都在奔波,但效果也很显著,
  一批批迁居的民眾,被安排到了各个地方,同时也將这些民眾充分的利用起来。
  从舟山调集来的青壮作工都是熟练工种,特別是搭建棚子、修建屋宅,以及后面的修河道、烧制砖石,但而刚刚迁居来的民眾至少能帮著打下手,大大缩短了时间。
  吴泽捶著发酸的两条腿,对一旁的吴大绩说:“幸好每一批人都有一个班,
  不然真的不太好办。”
  能將刚刚迁居来的民眾调动起来,一路护送他们的护卫军士卒起到了关键作用。
  吴大绩笑了笑,没说什么,实现落在一个缓缓走进的青年身上。
  看起来和自己年纪差不多大的青年,右手小心的端著一碗菜粥,左手掛著的篮子里放著几个饃饃。
  虽然穿著粗布衣裳,但吴大绩敏锐的察觉到,此人应该是书香门第有些宦官世家子弟的习惯,是一辈子都改不掉的。
  察觉到了吴大绩的审视视线,李兑稍微有些紧张,將碗筷放在了吴泽的面前,他这段时间一直在吴泽身边帮忙,很受后者重视,所以才会带到了胶州。
  在说了镇子这边仓库修建以及包括粮食各种物资的储备情况之后,李兑小声说:“今日巡检司那边出了点事。”
  “文怎么了?”吴泽眉头大皱。
  因为距离高密县、即墨县都比较远,所以逢猛镇这边是设立巡检司的。
  这个机构差不多就是缩小版的县衙,治安防卫与缉私、市集整顿、仓储管理、决断诉讼什么都管,是由高密县的县丞兼任的。
  如今护卫军基本上掌控了胶州南部,巡检司的存在感自然被大幅度削弱。
  不过胶州的知州很早閔柏就赶回来了,如今就在逢猛镇上,压制巡检司,而且还让卓青带了百来个士卒来帮忙。
  李兑轻声解释了几句,吴泽脸色冷了下来,吴大绩笑道:“真有那么多觉得自己脖子太硬要试试刀锋利不利的!”
  一刻钟后,吴泽等人赶到巡检司的大院內,正看见閔柏怒气勃发的盯著一个大腹便便的中年人。
  这位中年人是高密县令徐震,其內侄谭高就在巡检司任职,今日在镇子外刚刚迁居来的民眾中抢了个女子,闹出好大一场风波。
  閔柏听闻后赶过来,谭高先是否认,隨后又说女子走私,总之就是不配合,
  从高密县城赶来的徐震也站在內侄这一边,局面僵持下来。
  使了个眼色,吴大绩將卓青扯到一边,低声问道:“这么怂吗?”
  “呢—”卓青有些无奈。
  吴大绩盯著卓青看了会儿,笑著说:“看来还是没有下定决心啊。”
  “吴兄误会了。”李兑在边上低声道:“卓百户也是无奈,谭高其人,乃灵山卫出身。”
  吴大绩噢了声,这才明白过来,除了西南的贵州、云南,其他各地的巡检司向来与本地的卫所关联,算是卫所的补充。
  但吴大绩並不满意,警了眼卓青,“也是,终究有些香火情。”
  这话说得有些不阴不阳,走过来听的吴泽忍不住拍了拍吴大绩的肩膀,“十郎,好的不学!”
  吴大绩愣了下有些惭愧,自己真是跟徐渭学坏了,居然言辞间如此尖酸刻薄李兑细声细气的又解释道:“卓百户倒是有心执法,只是巡检司弓兵也都是灵山卫所出身。”
  “嗯,远亲不如近邻,所以也下不了手。”吴泽点点头。
  吴大绩有些烦躁,看了眼閔柏,提高了音调,“若不能儘快妥善处置,民眾如何心服?”
  “一旦酿成大乱,诸位皆有罪责!”
  閔柏阴著脸点点头,在心里盘算让人去借兵,护卫军三团的团正叶邦荣就在港口处。
  而高密县令徐震身后的谭高却是有些无所谓的模样,笑道:“黄口小儿知道什么!”
  吴大绩的回覆很简单,平静的交代身后的士卒,“让苗连长带兵过来。”
  话音刚刚落地,吴大绩突然从腰间抽刀,迅猛前冲,还没等眾人反应过来,
  冰寒的刀口已经贴在了谭高的脖颈处。
  大院內十几个巡检司弓兵目瞪口呆,却听见大门处有人高声赞道:“经歷战阵,歷经生死,方有此等思量,方有此等手段!”
  吴泽、閔柏转头看见了神情略有憔悴之色的徐渭,数十士卒从徐渭的两侧涌入院中,持刀举枪乾脆利索的將十几个弓兵缴了械。
  “拜见陈千户。”
  “陈千户。”
  “大哥。”
  陈锐大步走来,视线在眾人脸上扫了扫,冷漠的说:“九月十七日,战后即遣人回舟山,使吴公赶赴胶州,次日又让閔知州、卓青先行回胶州。”
  “你们就是如此做事的?”
  “数万民眾迁居胶州,事务繁多,千头万绪,你们居然还有閒情雅致在这儿处置这等事?”
  “吃饱了撑著了?!”
  閔柏脸色略有些苍白,而吴泽虽然心中忿忿,但也知道不能在这种场合唱反调,只能憋屈的转过头去。
  陈锐侧头看了眼吴大绩,“就交给你了,今日动手的,首犯斩首,家人以及从犯全都罚为苦役!”
  “是。”吴大绩已经收刀归鞘,躬身应是。
  陈锐转头看向閔柏,“既然下了决心,那就不要被小事拖住手脚,当断则断“徐渭,稍后下文,从军中抽调一个连队,在招募青壮,主管各地治安。”
  “是。”徐渭应了声。
  閔柏嘴巴张了张,但最终没声,陈锐这个决定,差不多就是取代了巡检司最主要的职责了。
  “你们也太过胆大妄为了!”高密县令徐震这才反应过来,內侄谭高被斩首,妻子还不挠破自己这张脸,“私设建制,你们要造反吗?!”
  周围安静了片刻后,徐渭饶有兴致的步上前,细细的打量著徐震,喷喷道:“真是忠心啊!”
  “本官忠心於大明,决不坐视———
  徐震的话说到一半,吴大绩不耐烦的打断道:“文长兄的意思是,你全家一样都被罚为苦役,你还有心担心这些?!”
  徐震愣了下,看陈锐神情漠然,两腿一软登时瘫倒在地,“你———.你—————-你们是真的要造.造.
  “也没冤了你。”閔柏深吸了口气,“任上两年,你至少贪了五十顷良田、
  万余银子,光是小妾就多了七房!”
  徐渭仰头哈哈一笑,吴泽、吴大绩等人都忍不住笑了,这让閔柏、卓青等人一头雾水。
  陈锐也有些汕汕,感情自己到了山东,还是得抄家啊?
  等士卒將徐震、谭高等人都押送下去,卓青带著人搬了些凳子来,陈锐眾人就在大院里坐定。
  “倒是运气,不用废什么手脚了。”徐渭笑吟吟的说:“听说即墨县令已然弃职归乡了?”
  閔柏点点头,即墨县令是第一时间跑路的-那时候护卫军都还没抵达胶州呢。
  顿了顿,閔柏试探问道:“凌云翼?”
  “嗯。”徐渭並不避讳,解释道:“与王德已然商议过了,两个县令,毕竟不少事情都要过县衙。”
  閔柏点头赞同,问道:“另一个呢?”
  “还不好说。”徐渭已经与陈锐商议过来,凌云翼出任高密县令,即墨县令最好选个本地人。
  “我昨日就已然下船,在各地巡视了一遍,辛苦吴公、閔知州了。”陈锐开口道:“所有迁居民眾至少都已经启程,迁居至昌邑、平度州、登州、胶州各地。”
  “其中迁居胶州的人口大约在五万左右吴泽脸色灰败,一副又要吐血的模样,在心里算了算,片刻后才咬著牙说:“山东缴获的粮食不够,需要从舟山调,此外我原本是准备在距离大活河入海口七八里处设镇,但现在是来不及了,只能先找地方搭建棚子,让迁居民眾住下来,不过—..—.“
  “人手不够?”
  “后期是肯定够的,但前期不够。”吴泽解释道:“都已然入冬了,后面还有至少两万人———”
  陈锐点点头,“其一,粮食问题,胶州靠海,让水师招募人手,出海打捞海鱼,製作成咸鱼。”
  “不错不错,反正舟山不缺盐。”徐渭点头赞同,“到了开春,多养些鸡鸭猪,护卫军都是要採购的。”
  “其二,择址建镇先不急。”陈锐解释道:“胶州一地,北有胶莱河,西有胶山、密水、卢水,西北方向还有胶水、张奴水,护卫军於此建镇,首要考虑军略。”
  吴泽想了想,“但还是以胶莱河为主?”
  “那是当然。”
  吴泽点点头,“知晓了。
  一旁的閔柏默默听著,心里有极为复杂的感受-自己出任知州也有两年了,之前两任县令,但处理政事,从无到如此精细的地步。
  “其三,人手不足。”陈锐不假思索的说:“护卫军士卒,皆许你调遣,打捞海鱼、修屋建宅、搭建棚子,都隨你。”
  “谁敢违抗,你直接报给孙鈺!”
  吴泽的眼神略有些古怪,这个时代的士卒可从来不会干这种事,不驱使民眾就不错了,护卫军却是反过来。
  显然,陈锐是刻意的,虽然简单粗暴了些,但不说什么鱼水情,至少能迅速提高民眾对护卫军的观感、归属感。
  就在吴泽想著要不要来几句阴阳怪气的话的时候,外间警卫高声传报,斥候副统领阎丁已然大步走来。
  “大哥,淮东出麻烦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