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7章 裴天祐
眾人对视了几眼,陶大顺已经不耐烦的说:“这等事你们回军再议,这儿是內书房。”
陈子良笑著说:“那景熙兄召我们来作甚?”
“舟山传令,其一,调裴公转任舟山內书房。”
朱环大为意外,侧头去看岳父,裴天祐脸上没什么表情。
“其二,师部传令,当时你们统兵在外,由內书房代收,信使还没走。”
陶大顺让李时渐取出公文递了过去。
陈子鑾先细细查看火漆才拆开公文,没有先去看,而是从怀中取出半枚印章盖上,正好与公文末尾的半枚章合併。
快速的看了一遍,陈子鑾笑著说:“大哥传令,许老兵休沐,每个团给五十个名额。”
朱环眼晴一亮,但侧头看了眼裴天祐,並没有开口。
裴天祐微微頜首,两个月下来,他也算对这个女婿有些了解了,看似粗豪,
也没读过多少书,但却有些內秀。
叶邦荣接过公文看了眼,“主要还是因为钱庄。”
“嗯,快要过年了,正好取些银钱让家里宽裕些。”楼楠略为想了想,“小部分士卒是没有把银钱存在钱庄的,这一次让这些老卒带过去?”
“那就要挑挑了,各府各县的都挑些人。”陈子鑾点点头,让陈子良收起公文,这都是要在备档的。
回了营地,先去探看伤员,再去查看给阵亡士卒置办的棺材,朱环才跟团长叶邦荣请假回了镇子。
“夫君回来了。”
明眸皓齿的女子站在二进房的圆形拱门处,虽然挽著妇人髻,但脸上颇有烂漫,似明媚少女。
朱珏放缓了脚步,轻轻拉著妻子的手,“让你担心了。”
成婚次日即出兵,这对小夫妻都没说几句话呢。
“夫君统兵杀倭,平定地方,安抚民眾,妾身虽然忧心但也以此自夸。”
朱珏哈哈放声大笑,三两个男童女童在不远处嘻嘻哈哈,指指点点。
裴氏柳眉倒竖,她是裴天祐幼女,自小就不是个好脾气的,以为这几个弟弟妹妹侄儿侄女是在取笑朱环武人身份,却见他们跳过来围著朱环嘰嘰喳喳。
定亲之后,在成婚前,裴氏不能见朱珏,事实上他们也就在刘伶台镇那夜见了一面,说了几句话,但这些才五六岁的孩子早就与朱珏混熟了。
朱环早有准备,从怀中掏出个袋子,取出一大把麦芽发下去才打发走。
“岳父大人呢?”
“在正堂。”
“走。”朱珏神色微变,“一起去吧。”
裴氏跟在朱珏身后,小声说:“夫君,前几日我打听了,镇东头有个宅子,
虽然只有一进,但却是不小呢·—”
“怕人嘲笑我朱珏做了赘婿啊?”朱珏嘴笑了声,当日成婚就是在裴宅的。
这也是没辙,鬼知道哪天就要被调走,在这儿置办產业实在没有必要,而护卫军文明令禁止巧取豪夺,掠夺民財。
朱一边说著一边心想还好没置办宅子,前面就是正堂了,他想了想缓了半步,握住妻子的手,一起迈过门槛。
裴天祐正在桌边品茶,视线第一时间落在朱珏握著女儿的手上,这才微微頜首,“坐。”
朱珏在下首位坐下,裴氏在边上烹茶作陪。
“殷士詹要回南京了,而且投入裕王府。”裴天祐轻声道:“舟山会作如何应对?”
“不管他们。”朱珏毫不迟疑的说:“那等烂摊子,让他们去爭,让他们去抢!”
“大哥在舟山白手起家,护卫军从无到有,没有从朝中得到任何支援,反倒是频频受到忌惮。”
“所以,不管他们。”
朱环顿了顿补充道:“关於江北军动向今日殷士修还有个理由没有说出口。”
“嗯。”裴天祐点头道:“虽然只有两个团的兵力,但若是在淮安、徐州开战,江北军、徐州军合力,都不是护卫军的对手。”
“而且一旦江北军、徐州军败北,护卫军就能长驱直入攻入凤阳府--欧阳必进虽不是严嵩一党,但毕竟是姻亲,一旦护卫军攻入祖陵,今上也无法忍受——”
“不会。”朱珏玩味的看了眼这位名不见经传的岳父,读书人心真毒啊,这是建议找个理由与江北军开战,然后攻入凤阳。
一旦成功,搞不好严嵩真的要被弄下台了。
“登州军內有个守备,名为戚通,乃是戚继光的族弟,去岁与大哥一同南下。”朱珏笑著说:“南下逃亡,鱼台大捷,转而动向-大哥智勇双全,奇谋选出。”
“但在舟山立足之后,护卫军每次出兵,均堂堂正正,以力破巧,以势压敌,
“不仅护卫军,舟山行事亦如此。”
裴天祐点了点头,他知道女婿不仅仅是委婉的提醒自己不要在舟山內书房提出这个略显得岁毒的计谋,更是在提醒舟山核心人物是什么样的行事风格。
“大哥名义上总理內书房,但实际上是梅冈先生。”
“嗯,沈宗安。”裴天祐嘆道:“沈束投舟山,东南士林颇多异议,直到杭州、山东、淮安数战之后,才有所转变。”
“先生也不在乎。”朱环笑著说:“最早內书房还有吴泽、陶大顺,分调胶州、连云,补入的万表也临时去了胶州,据说现在补入了黄九皋、金柱。”
“均为浙江名士,且皆有实才。”裴天祐犹豫了下,低声问道:“舟山也如连云这般,共议事?”
连云这边的內书房是陶大顺领总,毕竟年轻了点,所以每次做出决定,都会让李时渐、殷士儋、裴天祐来查漏补缺。
“不知道。”朱珏乾脆利索的说:“军不涉政,乃舟山铁律。”
“当然了,大哥是例外。”
顿了顿,朱环又补充道:“徐文长也是例外,他虽不在內书房任职,但即使是大哥、先生也常常问询。”
裴天祐饶有兴致的说:“徐文长才名早就遍传东南,以书画诗文称雄一时,
不料却是谋士一流!”
“大哥说过,放在三国,徐文长比不上诸葛、奉孝,但也算军师一流。”朱珏哈哈笑道:“青州大捷,战前部署,主要就出自徐文长之手。”
裴天祐眉头挑了挑,之前他刻意不去打探,但总能从侧面知道些什么。
如今女儿已经与朱珏成婚,后者是护卫军一团之副,在军中地位不低,裴天祐才会问起舟山诸事。
与裴天祐猜测的差不多,陈锐统领大局,但主要精力是放在军中,而军政两途最得力的助手,一个是徐渭,另一个是沈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