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PO18文学 > 奇幻玄幻 > 大明不行,我行! > 第310章 交易
  第310章 交易
  “你我相交多年,知我性情。”
  陈锐直接了当的说:“这次让你运送货物与番人交易,在於谢礼。”
  “山东、淮安战事延绵月余,两地又大动土木,运送物资,若非足下,只怕损失不小。”
  平心而论,要不是毛海峰,山东战事的结局不会有太大的改变,但后期胶州的建设,会延后很多。
  “陈兄客气了。”毛海峰笑著说:“实在是帮了大忙。”
  “你我皆是双屿岛旧人,又知晓走马溪一战內幕,何必说这等话?”陈锐摇头道:“老船主居於倭国,手下船队来往浙、苏松与倭国之间,光是这条线,就吃的盆满钵满了。”
  “更何况,你与徐唯学如今得朝廷默许设市,但若是番人入崇明岛——只怕会闹出事端。”
  毛海峰苦笑了声,“的確如此,这也是我率船队来沈家门的原因,实是不敢让番人上崇明岛—.”
  崇明岛毕竟是与舟山不同的,后者已经割据一方,完全不鸟朝廷,而徐唯学、毛海峰既没有这个实力,也没有这个资格,更不愿意丟掉他们心心盼了十年之久的通商资格.即使只是默认。
  若是让番人上了崇明岛,消息传开,搞不好朝廷那边就有弹劾·徐唯学、
  毛海峰虽然不惧怕科道弹劾,但这是对通商资格会造成威胁的,他们不敢冒这个风险。
  “所以,也说不上给了你多少好处,除非再有番船来舟山,除非你们愿意去南洋,否则也不过只是赚些银子罢了。”
  毛海峰笑著说:“陈兄,之前出船,舟山也是付了钱的嘛。”
  “去马六甲多远?”徐海突然问道。
  “要看季节,要看风向。”邓宝解释道:“顺利的话,两个月左右。”
  看了眼徐海,邓宝摇头道:“最近这些年还是別想著去了。”
  毛海峰眨眨眼,“还没消停吗?”
  早在十年前,毛海峰就知道南洋那边战事频频,这也是大量番人来浙江沿海交易,选择定居在双屿岛的一大原因。
  毕竟在海上走一遭,那都是要冒著很大风险的—不仅仅是狂风巨浪,也不仅仅是海盗,方一碰上战事,被自己人击沉,都没地儿去说理。
  “早著呢!”邓宝撇嘴说:“周四那廝去了一趟,去买些火器,结果碰到马六甲被围攻。”
  “你想走一遭—呢,至少要十艘战船才能保险。”
  徐海立即打消了这个主意,开玩笑,整个崇明岛才多少海船.-而且基本上都是不停的。
  嗯,抢別人,还能接受。
  被別人抢,这种亏本买卖谁肯做?
  “货物你们直接与番人交接,舟山不插手。”
  陈锐的坦然让徐海有点不太好意思,两人在赴沈家门途中曾经反反覆覆的商议过徐海始终觉得舟山不怀好意。
  “不过有件事,需要你们帮忙。
  陈锐的话让毛海峰心里一紧,在不涉及利益损失的情况下,他倒是挺愿意帮忙的,但这不是还有徐海在嘛。
  毛海峰与徐海来往不多,但与徐唯学的关係·最近半年来有些生分。
  徐唯学对毛海峰协助舟山运送物资很有异议,倒不是因为少赚了钱,而是因为舟山现在已经成了东南沿海的庞然大物,对崇明岛,对汪直集团已经產生了不小的威胁。
  “铜料。”陈锐解释道:“倭国盛產铜,我要大量採购铜料。』
  毛海峰一证,与徐海对视了眼,迟疑道:“陈兄,倭国运送铜料来舟山其实划不来的。”
  铜,在这个时代主要用於两处,一处是铸造佛像之类,另一处就是製作铜钱。
  换句话说,铜是可以直接当钱用的。
  从倭国购买铜料,再製作铜钱·-如果是从倭国內部购买,说不定还稍微有些赚头,但从毛海峰手里购买,等於是从汪直手里购买了。
  汪直说到底是商贾,怎么可能让舟山占到便宜?
  陈锐几乎是拿著银子或者铜钱去换铜料就算等价,加上铜料製作成铜钱,亏本是肯定的。
  “卖不卖?”陈锐脸上没有什么表情。
  “非要买的话,自然是卖的,每次船队去了倭国,回程大部分船舱都是空的,正好拿来压舱。”毛海峰点点头,“不过,价格肯定是义父定下来的。”
  “不打紧。”陈锐点点头,“那就说定了。”
  从倭国採购铜料,陈锐也是没办法的办法,从內地找铜矿他实在不知道去哪儿找,而且成本搞不好更高一点。
  原本陈锐是打算从东南亚採购铜料的—-其实他並不知道,东南亚的一个岛屿上,有著后世第一大金矿和第三大铜矿。
  而事实上,铜料在东南亚商贸交易中是很少见的,不仅仅是货物-因为欧洲人並不將铜作为交易货市。
  在询问了那几个留守沈家门的番人之后,陈锐才决定从倭国採购铜料用以铸炮。
  精铁也能铸炮,但不管是射程、威力、使用寿命、射击频率等等,都无法与铜铸炮相比。
  如今的欧洲战场,普遍使用的是铜铸炮,如果真的能从马六甲聘请到铸炮师,那不管是对方,还是陈锐,都更希望铸铜炮。
  一旁的徐渭突然插嘴道:“还有一事要跟你们提前打招呼,从明年开始,舟山会大量收购、纱。”
  徐海、毛海峰都脸色变了,海贸產品非常繁多,但在对倭国的出口中,布的利润不算特別高,没有部分瓷器以及丝绸等货物高,但却很稳定,而且非常抢手,几乎是拿出来就销售一空。
  徐海忍不住问:“舟山要售布给番人?”
  “你管那么多?!”邓宝哼了声,才解释道:“自个儿都用不过来,还卖给別人!”
  “售卖番商,可能以后吧。”徐渭笑吟吟的说:“但短时间內不可能的,胶州、定海卫、连云都还好说,一个是胶州,一个是辽东,都需要大量布御寒。”
  “而最关键的地方在於,明年护卫军肯定是还要扩军的,而且是肯定要出兵北上山东的。”
  “而护卫军以东南人为主,一旦战事僵持不下,南人难抵北地刺骨寒风,所以必须有所准备。”
  陈锐补充道:“而且还有救护,战后止血、裹伤,都要用到布,甚至还要用打制甲,既能防御也能保暖。”
  “还跟你们抢买卖?”邓宝笑骂道:“原本是想直接买布—-你们肯卖,
  我们也买不起啊!”
  毛海峰汕汕乾笑几声,如今他们驻军崇明岛附近,正是全国种植最密集的区域,没有之一,也是全国布產出量最高的区域,同样没有之一。
  但纱、布除了部分会被各地商贾收购之外,大部分都是运往倭国,其中部分还会转口卖给来倭国的番商,利润在海贸中也属於中上游。
  大把大把的银子,自然是不可能便宜卖给舟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