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PO18文学 > 奇幻玄幻 > 明末:崇禎二年重建大明 > 第二百三十九章 面对明师伐倭,朝鲜王李倧的打算
  第240章 面对明师伐倭,朝鲜王李倧的打算
  明朝在进入崇禎十八年,这个歷史上从未出现过的年月之后,经过人口的大规模半强制性的迁徙后,大明也是將人口爆炸发生到了南洋。
  崇禎十七年的大明,新生儿大为增加,人口在户部的五年一回的整个核对以后,也是达到了两个亿,准確说还要多出两百方人。
  为了將千万人彻底分配完,不仅需要开垦新的耕地,还要把目光放到科奇地区和西孟,这些肥沃的土地也需要分配土地耕种。
  现在明朝光是在南洋,税收上来的正税粮食,一年就有千万石以上,而加上银钱就更多了。
  这还只是开始,隨著人口的增加,明朝税收也趋向於迅速上升。
  在明朝现在的明藩排行榜里,十几个国家在里头被明朝摄在一块,比拼经济、人口、文化、
  军事实力,另外还会標註忠诚度,由明朝的礼部、户部、兵部、皇帝一同参与,每年都会更新一次分数和排名。
  明朝因为体量原因,毫无疑问是第一,但是前五的国家则往往会左右变一变。
  但要论军事实力,除却大明之外的前五明藩王国,那倭国就是首位的大国,他的军事实力太过突出。
  保留的倭兵军队虽然只有八方人,甚至还不到,但是特別標註了可动员的兵力是达到了十五方以上。
  因为人家有大名,幕府打仗也会叫小弟参与,堆上自己的內藩后,倭国兵力就会变得相当强大倭国之后就是朝鲜,朝鲜从明朝这里重金求购了上方匹战马,期望恢復自己的野战力量。
  凭藉千万人口的治民数目,加上有几千在训练的骑兵军队以及实力不俗的朝鲜永师,朝鲜在排行榜上也是稳住了老三的位置。
  明军登陆萨摩城,在倭国本土大打出手,朝鲜王李棕一边兴奋吃瓜,一边派遣使臣前往倭国萨摩藩,给大明朝帮腔。
  按照朝鲜使臣的威胁说法,如果萨摩藩顽抗宗主大明的天兵天將,再不投降,负隅顽抗,朝鲜不是没可能出兵的。
  朝鲜王李棕早就想加入到大明进攻萨摩藩的战爭中了,只可惜大明朝並没有召集眾多明藩王国的兵马参战,要不然朝鲜早就动手了。
  他自然不是倭国德川幕府的对手,但是大明出兵,背后有明爹在压阵,对手还仅仅是德川家的內潘,那李棕是能囂张就想囂张。
  使臣先是威胁了岛津家,若是再不投,自己就要调动数万朝鲜军队,加入到大明攻打萨摩藩的战爭中去,然后朝鲜使臣又跑到陈奇瑜这,沟通了朝鲜意欲参战的意思。
  明藩体系的规定中,明藩国家的確是可以发动战爭的,明廷现在对於明藩体系也是书写的明明白白。
  只要你藩国愿意打,管有没有理由,只管打。
  什么时候大明会发兵帮你打,那就是你不是发动战爭的一方,被敌人打上门来了,宗主大明就理应出兵助他打回去。
  而一直以来,明藩之內,还就真没有了特別大规模的藩属內斗,最多就是后黎朝和东吁王朝间,就分界的事情打了一仗,千人级別的战斗。
  朝鲜就更不用说了,整个西侧、北侧就是大明朝,东侧是倭国,南方就是大海。
  因为明爹的存在,近乎於没有对手。
  陈奇瑜接待了朝鲜使臣,也是有些乐呵,在使臣走后,也是和郑芝龙吐槽道:“我大明天兵上万精锐,都没能打下萨摩城,他朝鲜人究竟是哪来的这副好胆子?”
  萨摩城凭藉一万多倭兵以及重炮炮阵,令黄得功登岸后大举进攻,是变得极其艰难。
  郑芝龙的战船都被打残十数艘,甚至於被击沉了三艘福船,明军精锐兵马!打了半个多月依旧没有拿下岸滩。
  这也让陈奇瑜有些鬱闷,谁能想到,这些倭兵居然挖了一连片的壕沟!
  这些岸滩不远就挖上的壕沟,令黄得功进攻受挫,只能是让甲兵下马,拉出来跟倭兵步战。
  明军自己战事艰难,朝鲜人的帮忙在陈奇瑜眼里,就像是自带嘲讽一般。
  面对陈奇瑜的吐槽,本来就消息更加灵通的海贼王郑芝龙倒是提了一嘴道:“总督大人许是不知,朝廷卖了朝鲜万余蒙古好马,朝鲜国用这些马重新编练了北方六镇铁骑,战力不俗。”
  “哦?我大明就在他边上,他重新编练铁骑作甚?”
  郑芝龙道:“朝鲜王向陛下进言,据传是称为了紧要关头,抵御倭寇用的,但具体何用”
  他抓了抓下巴,倒是在想要不要说出来,还是陈奇瑜笑著说道:“一官何必藏著掖著,直说便是。”
  “是!末將倒是听闻礼部的陈玉鉴在礼部说过,他觉得朝鲜人骨子里是鄙夷倭国,向来自认为礼仪之邦,而轻视倭国。”
  “可在万历年间被倭国打得是魂飞魄散,几乎亡国,於是这才为了恢復地位,这才筹建了这新的铁骑。”
  郑芝龙琢磨著说:“而眼下,我大明海陆精兵十万,兵伐萨摩藩,对於朝鲜而言,其实也就是討伐倭国!”
  “如果能打一个“小倭国”来提升他们的战兵信心,朝鲜王既满足了自己的国讎家恨,又能重整旗鼓,对其而言,现在参战的確时间恰好。”
  陈奇瑜听著,这才明百了郑芝龙的全盘想法,也是再问道:“確实你说的很有道理。既然如此,那依你所说·—朝鲜是真心要助本都督一臂之力?”
  郑芝龙点头:“总之末將多少觉得这朝鲜兵马,可以一用!”
  “......”
  好一阵的沉默,郑芝龙在他边上静静待著。
  陈奇瑜也是认真思索了一番,觉得皇帝很可能也会同意他这么做后,看了许久的日本海岸,与郑芝龙確定道:“既然如此,本都督便手书一封,让使臣带回朝鲜,请朝鲜隨我出兵罢!”
  “都督老成持重,如此一来,许多我大明兵士都能活下来了!”
  郑芝龙夸讚道。
  陈奇瑜摆摆手,望著岸头明军自己的沿岸阵地,嘆息道:“一官也是陛下股肱之臣,多有任用,如今所言也是为我大明所道之良言,陈某理应受用。”
  “如果这朝鲜出兵,能早日结束战事,我大明少死些官兵,便是最好。”
  黄得功打的越不顺,折损京营越多,对於朝廷而言当然是不妙。
  但是明军不能將萨摩城攻克下来,甚至於岸滩都没有完全占据,就不能从琉球把数万大军全部投入进来,否则一旦不利,很难撤到船上带走。
  如此一来,朝鲜若是出击,凭藉朝鲜的水师,也能负责將自己的六镇精骑投入进来,这样一来对於在大明的船舶投送压力,无法投入全部军力的情况下,请朝鲜出兵,也不失为一个好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