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PO18文学 > 奇幻玄幻 > 明末:崇禎二年重建大明 > 第二百六十一章 政论国库花销
  第262章 政论国库销
  侯恂据理力爭,反驳了皇帝道:“陛下过去南征北战,朝廷户部无財可用,亦是国朝钱財用度最多的时候。”
  “现在朝廷不仅已经是提前官出许多员额,来製备各外省的官员,月里的例银朝廷也是都得提前付,一下子多出千八百名官员月例,一年下来的定额可就不是小数。”
  “江西还在闹旱情,陕甘闹蝗灾,还有这蜀中地区有疤疾横行,陛下虽然春秋鼎盛,但日理万机,难免对朝廷的销近来有所疏漏,只是臣替陛下管著天下银仓,国库有难处臣应据实相告方为臣道。”
  话说的夹带些委屈,一面说皇帝最近的状態可能是有些忙过了头,一面又从两个方面佐证了自己说的,国势虽然昌隆,可现在无论是朝廷还是百姓,吃饭拿钱人也变得比过去要多太多了。
  现在还想拨笔银钱扩建海上的军港,想要修那些大船,不说户部官员,其他专司的文武百官都不得不把目光变有点古怪。
  皇帝的能力如何,那自不必说。
  无论是朝廷自身现在的平稳形势,还是日益见长的大明国威,百姓至少都能吃上一口米饭,地方官儿们的权利,都是被皇帝打压下去了。
  但皇帝这两年却显得很急迫,有些事情可以慢慢拖延个一年、两年再办的,皇帝却往往都会在一年之间,连办许多大事。
  有许多事情在明朝文武百官看来都是完全不能理解的。
  比方说扩建军港和海上新式战舰的事。
  每年都得掉千万两的银钱在海上,在百官看来纯粹是把钱都丟弃到了海里一样,毫无价值。
  皇帝犹豫了一阵,並未立刻像过去一样,开放內帑的银库来补充这部分开销,毕竟內帑这些年也是需要应付各种多余开支的,一年拿上来即便是有三四百万两银钱和二三十万两的黄金,也得节省。
  静静地思索会儿,皇帝嘆了口气说道:“既然朝中国库紧张,那这军港修造,朕便与商会那里再行商议此事,看看可有义商捐赠这笔款子吧。”
  此话一出,顿时就令侯恂等文官们面色一变,立即有人站出来反对,是一个叫邢秉盛的山东官员,职责和其名字差不多,刑部的一位侍郎,他直接指出了户部在滥用官银,根本就没有国库空虚这回事。
  邢秉盛他的理由也很简单,开口直接进行了驳斥,道:“启稟陛下,臣认为,侯尚书所述的国库空虚,根本就是子虚乌有之事!我大明近些年的財政收入一年好过一年,好的还不止是一星半点,是儿倍於万历朝、天启朝的,怎会缺钱?”
  大声反驳之后,邢秉盛隨后又朝身后眾多的刑部大臣道:“员额有所增加是否属实,自然属实!可比天启年间,我大明一共多出来的官员员额,至多也不过才一千六百五十九人,每年能多出多少的银钱月例?”
  皇帝坐在上位,看著邢秉盛突然的开腔攻击现在正一脸志志的侯恂,有些小声的答应一句道:“是啊,邢爱卿所言不无道理,本朝官额再多,也提了几回官员薪俸,可吃饭的人、拿钱的手再多,又能多让朝廷销多少呢?”
  朱由检表面做作,心里筹谋计算,被人这么一提醒,多少都感觉出有些个不明就里的钱,是被雪藏起来了。
  眼见皇帝对自己所说的事情很认同,邢秉盛是心中一喜,隨后立刻继续向皇帝进言,说道:“陛下,臣还有话说,自万历爷在位,张居正实行一条鞭法以后,税收征上来的基本都是银子,
  而不是实物粮食。”
  “而陛下恢復了粮食徵收,用七成金银,三成稻米、麦面等粮食称重来缴纳抵税。”
  “一石米麦在民间可值得三两左右的银钱,而不是论亩產升量算计穀食,按理算数,朝廷这些年的赋税比之陛下登基前,那是四五倍的增量!”
  邢秉盛的说法顿时令眾多文官纷纷点头,也议论声一下子盖过了许多声音,皇帝也是频频点头,令侯恂是不由得冷汗都在额头上冒出来了。
  在户部当官,有肥缺户部是很沾光的,而且各部之中,除了吏部权利稍大些,最大的其实不是兵部,恰恰就是户部,因为户部管钱。
  可户部当差到主官的位置了,怕就怕这种情况的发生,钱对不上官员和皇帝心目中该有的帐,
  这可就大大不妙了。
  侯恂想到这个,立刻出口打断了邢秉盛道:“邢侍郎,你这是何意?”
  他直接转身看过去,指著自己的领导板子,说道:“我户部这些年,每年都有这么个数额的出帐,怎么往年不提?”
  “今年陛下要增设军港、军船,我户部提出国库空虚如何不是事实?”
  “可笑!”
  邢秉盛毫无畏惧,他本就早有准备,此刻据理力爭道:“且不论户部这一年都税收本色正税,
  光是折色金银,你户部就纳上来多少?何况是说各镇军粮之中,连京营的吃用都不全是你户部出给兵部的,这一千多万石的粮食,到底去了何处?”
  “自然是按陛下所言,拨发各省救济百姓”
  “荒谬!既然你拨发粮食用於救济,为何这需钱只增不减?过往是多少银钱的费?现在是增长了多少?”
  “你——
  皇帝瞅了眼边上的王承恩,微微咳嗽了一声,王承恩转过头看到皇帝目光,也是明白过来,便立即就出声打断。
  “肃静!陛下御前,还敢殿前失仪,还不快退下!”
  朝臣们立刻严肃起来,看了看自己的位置,停止了的爭论,邢秉盛也连忙退回百官之中,只留下了侯恂一人。
  皇帝不做多说,而是给出定论道:“户部用钱,必有实在帐册,或有积压的务依旧在拨银,
  侯恂!”
  这是在替自己开脱?
  侯恂听到召唤,一个激灵后,连忙便行礼回应道:“臣在!”
  “朕命你亲带班底,且负责清算现有的朝中拨银,仔细勘酌拨是否至今还应继续拨银,有的是否应该削少拨费,俱一上报。”
  皇帝端坐上位,衣袍宽大,几分面露疲惫,带著黑眼圈瞅著他开口说道。
  这话一说完,侯恂也算是明白了皇帝的意思,也是无可奈何,接下旨意道:“臣侯恂,遵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