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PO18文学 > 奇幻玄幻 > 明末:崇禎二年重建大明 > 第二百八十章 入驻阿斯塔纳
  第281章 入驻阿斯塔纳
  退兵?
  扬吉尔汗可没有太多空间退了,这些平原没有控制住,往后退那就得被希瓦汗国和罗剎鬼堵在咸海群欧憋死了。
  明军这番近十万人的大举进兵,显然不是为了再吃下一些哈萨克汗国的土地那么简单了,这般侵掠如火,气势汹汹,显然是要將哈萨克彻底抹去的。
  並且以明朝现在的习惯,一旦吃掉土地,那些土地上的人口是会被全部驱赶,或者被拉到一些生存条件残酷的地方,充当壮劳力消耗完的。
  明知如此,扬吉尔汗又怎么退。
  今天退兵了,明天呢?后天呢?
  一步退,步步退,那离他们哈萨克人亡国灭种也就不远了。
  沙场上曹变蛟亲率骑,突入哈萨克人的骑兵之中,左右衝杀数次,所向披靡,无人可挡!
  他一边执枪连挑牧兵,一边用膝夹住矛枪,举弓就射,身后的骑也是一样,既能近战,又可远攻。
  骑开始只有辽东兵用,是对付八旗弓骑兵时,来突然冲营冲阵的兵种,训练极其困难,比弓骑兵还要难度高一些,整个三边系统,也就那么两千多个骑,一大半在曹变蛟摩磨下。
  这一点还是洪承畴在当三边总督时,向皇帝討要的关寧辽系骑作的基础,逐渐才发展出来的这些三边塑骑。
  论衝击力,塑骑毫无疑问就是刀骑兵的加强版,这些骑在战场上左右横突,利用兵器长度,是对於这些弓箭用光后,陷入近战的哈萨克人有压倒性的近战优势。
  你刀还没劈我,我予一戳就能把你人从马背上戳挑下马,並且类的杀伤力又远马刀的戳击,擅用长的,一塑就能借著马势把铁甲戳碎了。
  至於皮甲、甲这种甲冑,那更是不在话下,一矛一个!
  而三边毕竟是老秦人比较多的明朝军事系统,老秦人一个特点,就是擅弓者眾。
  这些骑兵即便是骑,也是想方设法的学那么一套,可以一边用主武器是的情况下,依旧拿出弓箭来遥射对付远程单位的技术。
  摇旗吶喊者无数!
  “杀了他们!为我们死去的手足兄弟们復仇!绝不后退!”
  扬吉尔汗大吼,他捂著被箭射穿的手臂,咬牙折断箭矢两端,继续领军作战!
  三稜锥箭不仅是透甲而过,想要拔出更是艰难无比,稜锥会卡住骨皮血肉,这种箭头想要完全拔掉不是那么简单的。
  可是生死在前,也只能咬牙硬著头皮去死战。
  无数牧骑本来被明军衝击的显出几分混乱,这种眼见心目中的英雄扬吉尔汗如此无惧生死,在眾军之前爭先杀敌,也是鼓足勇气再次呼喊周围同族,在扬吉尔汗身后聚齐,掩杀而来。
  一波波人潮汹涌,杀得曹部明军都有些气势一滯,甚至引出一些人想要调转马头暂避锋芒,可曹文詔与曹变蛟却依旧不顾一切地继续衝锋,曹文詔先用三箭射翻两人,隨后拔出腰刀左右砍杀,万军丛中来去自如!
  曹变蛟刀枪一左一右连续阵斩数人,银甲血染,杀气腾腾,令敌手多瞧上一眼便想拨马调头逃命。
  贺虎臣也有连续斩杀敌人的场面在,並且拎著刀带著眾家丁就想杀掉扬吉尔汗,所以冲的极其靠前!
  明军士气大振!
  没了弓箭,他们也是铁骑,而且还是大明铁骑,怕死的岂能在边镇当兵?杀!跟隨主將冲!
  曹变蛟、曹文詔在哪儿,家丁就追至何处!有大量老秦人无畏血战,直到杀敌或者被杀!
  这些兵卒不知道为什么要杀,也不知道为何要战,更不知道为什么会被朝廷派来这么远的地方,落到个马革裹尸的下场。
  他们不知道,甚至於游击、总兵官都不清楚,乃至於朝廷兵部自己的京官核心,都不一定明白,皇帝为什么非要西进。
  汉武帝与匈奴打到伤筋动骨,劳民伤財,就已经是史书上极其有爭议的事情了。
  强汉之名因武帝而来,也折腾他的名声彻底糟蹋在后世的口诛笔伐之中。
  而说汉武帝劳民伤財,是因为战爭。
  那崇禎帝呢?
  歷史上最爱打仗的皇帝,恐怕是没有其他人能和这位爷比了。
  从登基之初一直打到现在,从不考虑百姓的疾苦,一直在挑事儿打仗,关键是现在大明朝是民间公认的强盛。
  所以打仗到底是劳民伤財,还是会富国强兵呢?
  当然了,对於大明朝的皇帝朱由检而言,他知道当兵的客死异乡有多悲惨,家里没有了壮劳力,妻子死了丈夫,父母亲没了儿子,会有多么绝望。
  但是—
  罪在朕躬。
  骂名朱由检背了,仗必须打。
  无论如何大明都必须扩张!必须打断欧洲人的发展进程!
  否则,哪怕朱由检有点小聪明,也不见得对付得了思想彻底进化的西方世界。
  金戈铁马,铁骑的甲胃被泼上一蓬蓬的血,不断有牧骑从马上跌落,也不断有明军被牧骑用刀斩於马下。
  直到哈萨克人的英雄扬吉尔汗看著满地的同伴尸体,再也无力继续作战,下达了撤退命令,战役才终於结束。
  明军只追了一小段路,但也实在力竭了,並没有乘胜追击扩大战果。
  此战,光是在战场上直接被明军阵斩的哈萨克骑兵,就是两万多人,而倒在战场上,
  被明军逐一绞杀的的伤残,又有差不多四千人。
  明军自身战死的將士也达到了近七千人,曹变蛟魔下的骑都折损了一多半,而贺虎臣那些明军战兵战死就达到了三成。
  仗著铁甲和战力的强悍,明军控制住了战场,一直到了明军步卒大队进入战场,才终於稳定且占据了阿斯塔纳。
  这些步卒本身就带著大量工匠,这些工匠在民间彻底控制当地之后,就开始就地构筑驛堡。
  二曹部、贺虎臣部的中部明军打的还算是哈萨克汗国的主力骑兵,而南部的祖泽润则是一路洗掠和冲伐,一直衝杀了上千里,都难见什么哈萨克大股牧骑前来阻挡。
  这两万明辽军算是在哈萨克南部搅动浑水,杀的极其欢畅。
  三边以老秦人为主的曹部,或者宣大出身的贺虎臣,或许还会有一些心理压力。哪怕他们作为杀人如麻的铁骑,久歷沙场,对於人头滚滚早有心里建设,也不会对普通哈萨克人动刀,而是能赶走就驱赶走的態度。
  而明辽军则完全不会有这种心理压力,全部都不要出现在他们眼里,在他们过去和人旗长年交战的过程中,他们已经养成了一个习惯。
  异族不杀做什么?难不成是留看造大明朝的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