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宫,养心殿。
虞帝坐在榻上,双腿盘膝,闭目养神。面前的香炉升起裊裊青烟,遮掩了皇帝的面目。
便在这个时候,一个红衣太监走进养心殿,来到虞帝身边,道:“主子。”
虞帝双眼未睁,缓缓开口,声音低沉:“成锦,外面出什么事了?”
红衣太监连忙道:“是望江楼有人作了一首诗,引发了儒道异象。”
虞帝仍然未睁眼睛,问道:“何人作的诗?”
红衣太监道:“是,是卫国公府的楚凤歌。”
虞帝突然睁开了双眼,盯著成锦:“是什么诗?”
成锦拿出一张纸,递將出去,道:“回主子,楚凤歌作了一首《將进酒》。”
虞帝接过那张纸看了下去,很快就呵呵的笑了起来,笑声低沉:“好一首《將进酒》!好一个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楚家当真出了位大才啊!”
成锦不敢答话,低头不语。
虞帝笑道:“低调藏拙这么多年,楚仲生了个好孙子啊,成锦,你说他何时便懂得隱忍的?”
“主子……”
虞帝挥了挥手道:“去吧。”
“是。”
成锦心里鬆了一口气,这位主子心机阴沉,就算他侍候了十几年,也摸不清主子的脾气。
成锦离去后,养心殿中虞帝发出一声低沉的嘆息:“惟有饮者留其名……即便那些圣贤也只能留名吗……”
……
紫府书院,青云阁。
焚香,饮茶,看书,擼猫。
这便是院君殷离每天的生活。
此时此刻这位儒家半圣便在茶室里喝著茶看著书。
便在这时,李江明走进了茶室,神色怪异,道:“老师,我查到了,那异象出自望江楼,是诗词引起的。”
“哦,竟是诗词引起的异象?”殷离诧异,寻思了一番,望江楼那场立秋文会有三位大儒参加,莫非是哪位大儒所作?
刚才的异象实在惊人,才气冲天,是以殷离也想不到会是一个年轻人作的诗。
“是什么诗词?”殷离问道。
“是一首《將进酒》,弟子已经抄录下来,老师请看。”李江明当即从怀里取出一张纸。
后者接过,展开,阅读,脸上的神情突然凝固,呼吸明显急促了几分。
过了片刻,他击掌喝彩道:“好诗,好诗!好一句呼儿將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此诗必將名留青史,是哪位大儒所作?可是张云棠作的?”
那三位大儒中,唯张云棠好酒,所以殷离下意识认为会是张云棠写的。
写得这么好,操!
李江明神情怪异:“不是哪位大儒的作品,而是卫国公府的楚凤歌写的。”
这位府君大人脸上的神情陡然僵住,有些不可置信的问:”谁?”
“楚凤歌,就是那位写《治安疏》的。”
手中的纸飘然落在桌上,殷离神情呆滯。
李江明神情怪异道:“老师,你之前是不是该把楚凤歌收为弟子的啊,让这位大才成为张云棠和杨谦的弟子,是不是有点……”
殷离没有回答,而是淡然地端起茶,喝了一口:“有点什么?你是想说老夫眼瞎?”
“当然不是。”李江明连忙摇头:“老师抚养弟子长大,教弟子做人的道理,弟子怎么会说那种大逆不道的话?”
殷离神情缓和了一些,淡淡道:“虽说这首《將进酒》的確极好,足以流传后世,虽说张云棠和杨谦两人或许会因为这首《將进酒》名留青史,但老师並不后悔自己做过的决定,老夫的字典里,从未有后悔两个字……你要记得,诗词是妙手偶得的,一个人他再好的文采,能作出一首传世诗,也未必就能作出第二首。”
李江明点头道:“老师说的是,量那楚凤歌,能作一首已经很了不起了,怎么可能再作一首?”
殷府君告诫道:“嗯,你懂得这个道理就好……过些日子便是中秋节了,届时会有中秋文会。你去准备著,如能作出一首好的诗词,对你裨益甚大,將来进入书山学海,也有帮助。”
“好,我回去之后就去准备,弟子內心已有腹稿了。”李江明信心满满的道。
“如此甚好。”
殷府君忽又道:“对了,这件事,不要说出去。”
“什么事?”李江明一愣。
“便是老夫没有收楚凤歌为弟子的事。”殷府君道。
这老登还要b脸啊……李江明恍然:“老师你放心吧,此事只有你,我和张云棠,杨谦知道,弟子绝不会说给第五个人知道的。”
……
《將进酒》横空出世的这一天,张云棠和杨谦饮得大醉,不仅因为这首《將进酒》,也因为楚凤歌说的那一番话。
楚凤歌没有醉,他没有喝多少,身处危机当中,他不会把自己喝得酩酊大醉。
在两位大儒喝醉之后,他便坐上了自己的马车返回卫国公府,结果刚到门口,便看见一辆轿子停了下来,从轿子上下来了永寧公主。
永寧公主身穿一袭繁复华美的衣裳,发上戴著价值千金的髮饰,行走时如娉娉婷婷,其姿態让人不禁多看。
哪怕楚凤歌对永寧公主没多少好感,却也不得不承认这女人长的真漂亮。
云鬟雾鬢,秋眸似水,双眉如青锋,琼鼻似软玉,丹唇皓齿,姿態万千。
“楚凤歌,如此诗才,真是本宫小瞧了你啊!”永寧公主妙目凝视,出声笶道。
不笑尚且娇媚动人,一笑更是娇艷无儔。
她应该已经听说了那首《將进酒》……楚凤歌道:“公主这是有何贵干?”
永寧公主道:“我们婚期已近,难道便不能来卫国公府?”
楚凤歌搞不清楚这介女人的目的,张了张口:“当然可以。”
永寧公主轻轻一笑,说道:“看你倒不像欢迎本宫的样子。”
楚凤歌摊手道:“不然要我怎么做?”
永寧公主道:“还不请本宫进去?”
楚凤歌无奈道:“公主请。”
……
“本宫真没想到,你竟能低调藏拙这么多年。”缓缓饮著茶,永寧公主看著楚凤歌道:“如今为什么不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