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京城。
  今日大朝会。
  这一派的官员有个不成文规矩,每逢大朝会之前,都先到赵无极家里集合。
  主座之上,赵无极今天心情很好。
  西北战场20万大军,已经撤回京城附近。
  军队驻扎在自己势力范围,给了他便利机会。
  由於与匈奴对战了一整个冬季,將官损失很多。
  新提拔上来的,多数都是底层爬上来的,没有靠山。
  正好给了这只老狐狸机会。
  这几天把他忙坏了,到处走动,到处拉拢关係。
  目前。
  千夫长以上官职,也被他拉拢到7成。
  20万大军之所以没有被蒋山河调回原驻地,是因为还有一个大行动。
  那便是收回雄谷关。
  这是蒋山河给兵部下达的死命令。
  在他眼里,雄谷关比北寒关还重要。
  是大御的国基。
  这个也是无奈,关外多山,关內平原,京畿之外只有这一道天堑可守。
  如今还到了与苗军勾结的陈息手里。
  不收回雄谷关,蒋山河日夜难安。
  赵无极与皇帝的想法一样,不过他的目的更加阴险。
  雄谷关拿下之后,无论守將是谁,底下的千夫长,大多是他的人。
  不会像以前的叶家军,叶臻在军士们心中地位,还要压过皇帝一头。
  这也是皇帝要整他的原因。
  所谓的后勤跟不上。
  都是藉口。
  如果没有皇帝点头,赵无极还没那个胆量,动正在作战军队的物资。
  赵无极的眼下的目的,一定要將雄谷关的实际控制权,捏在自己手中。
  將来就算政治上失败,也有条军事上的退路。
  “咳咳——”
  赵无极清了清嗓子:
  “诸位。”
  “今日大朝会,想必陛下会提出收復雄谷关的问题。”
  “届时主帅之位,大家有什么想法?”
  都是自己人,赵无极也不废话,直达主题。
  言外之意很明显,皇上一定会钦点主帅,那么下面的人,捧不捧这位主帅,他要说的算。
  兵部侍郎典振鹏第一个答道:
  “相国大人,依我看来,陛下还是会钦点定国公,作为三军主帅。”
  “定国公虽年迈,但去岁与匈奴交手,还是稳稳守住了战线,这份功劳,谁都比不了啊。”
  典振鹏说完,皇甫名璋接话:
  “年轻一辈的將领,大多是相国大人的门生,咱们能否......再向上推一推?”
  他作为礼部官员,向上举荐將官,有些不合规矩,只能让典振鹏先牵头。
  后者没回答这个问题,將目光落在赵无极身上:
  “相国大人,您以为呢?”
  赵无极笑笑,这群人啊,还是太嫩。
  主帅一职非常重要,这次是收復雄谷关,比西北战场还重要,那可是天大的功劳。
  “呵呵,大家还有没有別的想法?”
  抬眼扫视一周,眾官员交头接耳,想了半天也没想到,谁还有资格替换掉定国公。
  见大家都没了主意,赵无极轻嘆一声开口:
  “诸位都知道这是一份天大的功劳,收復雄谷关之后,將决定以后的政治走向。”
  “我们都能想到,那么陛下...能想不到么?”
  眾人闻言一惊,对啊。
  咱们能想到,陛下同样能想到。
  想了一会后,典振鹏开口:
  “相国大人,若是按照您的说法,那么此次主帅必是定国公无疑,那我们一点作用都起不到啊。”
  典振鹏说出来,眾人纷纷附和:
  “对啊相国,既然事情已经定下,咱们在这商討也没有用啊。”
  “依老夫看,还是加大力度,继续拉拢军官,雄谷关根基是咱们的,至於谁当主帅,都无所谓了。”
  “左右一份功劳,定国公已经封无可封,给他又能怎样。”
  赵无极等大伙都讲完了,才轻摇摇头:
  “你们看问题,还是太浅了。”
  “依老夫看来,无人推举,这次主帅是定国公无疑。”
  “但陛下真正想的是什么,你们知道么?”
  眾人你瞅瞅我,我瞅瞅你,都没听懂赵无极话中意思。
  “相国大人,您就別绕弯子了,直说吧,让我们举荐哪位年轻將领?”
  典振鹏心直口快,原来他还有几位人选,现在都在陈息手里吃了败仗。
  根本提不出口,新拉拢来的將领,只有守城功绩,並无太出彩的地方。
  举荐谁都不合適。
  全场目光聚焦赵无极,后者並未继续卖关子,直接给他们指路:
  “这么一份天大的功劳摆在面前,能与定国公掰掰手腕,率兵出征的,只有一人。”
  “那便是,当朝太子。”
  太子两个字一出口,全场倒吸一口冷气。
  对啊。
  太子绝对有资格啊。
  作为储君,太子亲自收復雄谷关,更是天大的政绩。
  登基后,史官也会记录,这是一位马上皇帝。
  眾人想明白了,可又有了新的疑问:
  “相国大人,太子殿下绝对有资格领兵,但......太子那个文弱性子......適合么?”
  大家都知道,太子是陛下嫡长子,宋皇后亲生。
  从小便是按照储君培养,20多岁从未离开过京城,更別提到军中歷练了。
  而且性子柔弱。
  让他写首诗,画个画都行,可让他领兵打仗,还比不上个在座各位呢。
  赵无极看出大家疑惑,说道:
  “收復雄谷关这一仗,是毫无悬念的。”
  “20万打安北侯2万,安北侯手中有的,我们手中同样有,而且比他还多。”
  “试问这种仗,怎么败呢?”
  按照纸面实力对比,確实如赵无极所言。
  复合投石车,复合重弩,他们也有,也確实比陈息多。
  大御工部得到样品后,运转整个国家的能力,每日造出百架,都是轻飘飘的。
  100个安北侯也比不过啊。
  兵力还是对方10倍,以投石车,重弩的杀伤力,急眼了直接推平雄谷关。
  大不了重建。
  反正朝廷有一大笔银子储存,原本打算战败后,赔给匈奴的。
  现在守住了,拿这笔银子重建雄谷关唄,拆东墙补西墙而已,又不是没这么干过。
  大家对这场仗的胜负,都心知肚明。
  典振鹏反应过来了:
  “相国大人,我好像明白了你的意思。”
  “此战,我们推举太子领兵,也正合了陛下的意。”
  “届时,太子领兵收復雄谷关,这份功劳是太子的,也没落到別人手里。”
  “太子是不可能坐镇雄谷关的,到时我们使使劲,再选个咱们阵营中的主將驻守。”
  “一箭双鵰。”
  赵无极大笑:
  “不错,老夫就是这个意思,诸位觉得呢?”
  眾人起身齐齐一礼:
  “相国大人神机妙算,此计甚好。”
  赵无极心情极好,挥挥手:
  “走吧。”
  “上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