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PO18文学 > 奇幻玄幻 > 让哈布斯堡再次伟大! > 第473章 日本幕府与抓创新
  第473章 日本幕府与抓创新
  “陛下。日本幕府政府派人来了,京都守护松平容保亲自带队。”
  秘书长温布伦纳推门进来时,弗朗茨正站在窗前发呆。维也纳的春天已经到了,宫廷园里的樱开得正盛。
  “松平容保?”弗朗茨转过身,“我记得这个名字。会津藩主?我好像记得他在我们帮助下打败过几次攘夷派。”
  “正是,陛下,就是他。根据之前的通报,他们想要获得武器技术转让,例如步枪、火炮等等,他们计划在明年1876年,对南方的攘夷派发起统一战爭。”
  “日本。”弗朗茨若有所思地摸了摸鬍鬚。说实话,他很长时间没关注过日本了。虽然奥地利在北海道开发了金矿,还开始建设一个小型的海军基地,不过之后在日本就没什么动作了,他们的市场有点小,还不如远东帝国,不过好处大概是日本幕府愿意给他们更高的市场接入度。
  “是的,陛下。而且,根据我们的情报。攘夷派已经跟伦敦方面搭上线了。英国人两个月前把退役的勇士號战列舰卖给了攘夷派的人。”温布伦纳的语气有些凝重,“这不是个好消息。因为我们跟北方的幕府算是盟友,如果攘夷派做大,对我们在日本的生意和特权会有很大的影响。如果他们击败了幕府,我担心我们北海道可能会受到威胁。”
  “呵。”弗朗茨冷笑了一声,“英国政府这一手玩得可真有意思。一边支持日本的反对派,一边又希望英国王室与我们联姻。”
  “是的,陛下。白金汉宫派出了使者,昨天刚到维也纳,想要询问吉塞拉公主的婚事问题。”秘书长停顿一下,又为了英国人补充一句,“不过,我觉得可能英国人也不认为在日本问题上是给我们添堵,毕竟那个地方有些无关紧要。”
  弗朗茨走回办公桌前坐下,有些无奈地嘆了口气:“哎,吉塞拉也18岁了。正常是该结婚了他翻开桌上的相册,里面是女儿去年的生日照片。照片上的少女穿著白色礼服,笑容灿烂,眼神清澈得像阿尔卑斯山的湖水。
  “不过事实上,”弗朗茨合上相册,“女性最好二十岁以后再结婚。身体发育更成熟,对生育也有好处。”
  “陛下。您虽然支持婚姻自由,但是皇室结婚还是以联姻为好。”温布伦纳小心翼翼地劝道。
  他知道皇帝在子女婚姻问题上一向开明,但皇室毕竟不同於普通人家。
  “维多利亚女王的康诺特和斯特拉森公爵亚瑟王子今年24岁,跟吉塞拉公主刚好相配。”温布伦纳继续说道,“而且亚瑟王子据说品行端正,在军中服役,不像他的哥哥们那样...”
  “那样风流?”弗朗茨接过话头,“威尔斯亲王的名声我是听说过的。”
  “英国不是有1701年的《王位继承法》吗?”弗朗茨突然问道,“天主教徒不能继承王位,这个问题怎么解决?”
  “陛下。这都是可以操作的,”温布伦纳显然早有准备,“如果我们两国关係亲密,公主殿下可以改信英国国教。再者,您看,维多利亚女王的二儿子,阿尔弗雷德王子为了当上希腊国王,不也是改信了东正教。”
  “哈哈。”弗朗茨突然笑了起来,但笑声里没有什么愉快的成分,“改宗?为了一个没什么实权的公爵夫人头衔就改宗?温布伦纳,你觉得这合適吗?”
  温布伦纳沉默了。
  “算了算了。虽然我和茜茜跟维多利亚女王、阿尔伯特亲王还有些私交,但是联姻的確不行。
  “为什么,陛下?”温布伦纳很不解。在他看来,与英国联姻对奥地利有百利而无一害。毕竟,现在的欧洲政治格局下,奥地利需要更多的盟友。
  弗朗茨站起身,走到墙边的欧洲地图前,看了一下英国,摇摇头:“这个,我晚些再跟你解释。不太好说,就是遗传病的问题。“
  血友病啊。
  “算了。给我想个藉口婉拒一下。”弗朗茨回到桌前,“就说吉塞拉身体需要调养,两年內不宜考虑婚事。措辞要委婉,我们跟英国关係还不能太僵。”
  “明白了,陛下。那日本那边..:”
  “让工业部和陆军部跟这位松平容保先生好好谈一下吧。”弗朗茨的表情变得严肃起来,“只要日本给得起价钱或者愿意让渡足够的特权,那么我们就什么都可以给他们。”
  “包括最新式的武器?”
  “除了保密级別的,都可以给他们。英国人在远东扶持反对派,我们就扶持他们的对手。这很公平,不是吗?”
  温布伦纳点点头,开始在笔记本上记录皇帝的指示。
  “对了,”弗朗茨突然想起什么,“安排一下,我要见见这位松平容保。一个能在乱世中坚持这么久的人,一定有些过人之处。”
  “是,陛下。今天下午三点如何?”
  “可以。”弗朗茨看了看表,“现在去把日本的资料都找来,我要好好了解一下现在的局势。
  还有,让外交部准备一份关於英日关係的详细报告。”
  “遵命。”
  温布伦纳正要离开,弗朗茨又叫住了他:“等等,南洋那边最近有什么消息吗?”
  “施耐德中校上周发来电报,说一切顺利。兰芳自治省正在扩大控制范围。”
  “很好。”弗朗茨满意地点点头,“告诉他们,动作可以大一点。反正英国人已经在日本给我们添堵了,我们也该还以顏色。”
  维也纳工业展览馆,1875年5月15日。
  “女士们,先生们!”
  主持人站在巨大的舞台中央,声音通过精心设计的音响效果传遍整个大厅。他身后的幕布缓缓拉开,露出一个用红绸布盖著的庞然大物。
  “现在,我要向各位隆重介绍,获得伊莉莎白皇后创新一等奖的作品一一”他故意拖长了声音,现场观眾都屏住了呼吸,“由卡尔·本茨先生和尼古拉斯·奥托先生共同研发的一一汽车!”
  红布被猛地掀开。台下爆发出一阵惊呼。
  那是一个奇特的四轮装置。前面两个较小的轮子负责转向,后面两个大轮子提供动力。整个车身是木质框架,包裹著擦得鋰亮的黄铜部件。最引人注目的是车子中央那个巨大的金属箱子一一发动机。它不停地发出“突突突”的声响,偶尔还会喷出一小股白烟。
  “这台机器不需要马匹,”主持人激动地介绍著,“它靠燃烧石油精炼物来驱动!时速可达15
  公里!想像一下,从维也纳到佩斯,只需要一天时间!”
  台下的贵族太太们用扇子掩著嘴窃窃私语,绅士们则热烈地討论著这个新玩意的商业前景。
  卡尔·本茨这个年轻的工程师,紧张地站在舞台一侧。他的领结歪了,额头上全是汗。旁边的奥托倒是镇定得多,这位四十多岁的老工程师经歷过太多次展示了。
  “来,本茨先生,”主持人招手,“请您亲自为大家演示一下!”
  本茨深吸一口气,爬上了那个简陋的驾驶座。他拉了一下操纵杆,踩下踏板。汽车颤抖著向前移动了。虽然速度不快,还冒著黑烟,发出震耳欲聋的噪音,但它確实在自己移动!
  全场爆发出雷鸣般的掌声。
  霍夫堡宫,皇帝办公室。
  “突突突..:”弗朗茨模仿著报纸上描述的声音,忍不住笑了起来。
  《维也纳日报》的头版上,一幅精美的版画占据了半个版面。画中的四轮车虽然看起来简陋但弗朗茨知道这意味著什么。
  “十年了。”他放下报纸,端起咖啡杯。浓郁的咖啡香气中混合著牛奶的甜味,正合他的口味。
  作为一个穿越者,他太清楚汽车,呢,不,是內燃机的重要性了。1875年,比原本歷史提前了整整十一年!这就是他这些年不遗余力推动科技发展的成果。
  “陛下在想什么?”工业部长西西尼奥·冯·卡尼奥多注意到皇帝脸上的表情。
  这位部长今年四十五岁,戴著厚厚的眼镜,一看就是那种严谨的技术官僚。他手里抱著一大文件,显然是来匯报工作的。
  “没什么,只是感慨时间过得真快。”弗朗茨喝了一口咖啡,“说吧,卡尼奥多,我们今年收到了多少份专利申请?”
  卡尼奥多立即翻开文件夹:“现在是五月份,已经收到了3478份申请,比去年同期大概高了四百多份。”
  “不错的增长。”
  “我们预计会批准百分之七十左右。”卡尼奥多推了推眼镜,语气变得有些无奈,“陛下,怒我直言,很多专利实际上是不具备实际成果价值的。真正能落地,產生效益的可能也就百分之十八左右。”
  “哈哈,百分之十八不低了!”弗朗茨放下咖啡杯,大笑起来。
  他指了指报纸上的汽车:“你看,十年前我了大钱投资这个奥托先生,当时所有人都说我疯了。那时候他的发动机还在烧天然气,记得我和茜茜去看的时候,那机器响得像打雷,把皇后嚇了一跳。”
  “陛下有先见之明。”卡尼奥多恭维道。
  弗朗茨摆摆手,脸色变得严肃起来。
  “卡尼奥多,我跟你说句心里话。科技永远是第一生產力。这句话你可能不太理解,但请记住一我们必须要抓科技,抓创新。不能等,不能靠,必须主动出击!”
  “可是陛下,”卡尼奥多有些为难,“问题是很多专利真的没什么价值。比如上个月有人申请了一个'自动擦鞋机的专利,就是在鞋刷上装个发条..:”
  “这应该让市场去判断,政府不该过多干预。”他小声嘀咕了一句。
  弗朗茨听到了,但没有生气。
  “哎,不要轻易否定任何创新。”弗朗茨语重心长地说,“哎,你去找宣传部的人,多宣传宣传这些创新的专利。让人们知道,在奥地利,创新是受到鼓励和保护的。”
  “是,陛下。”
  “另外,”弗朗茨突然想到什么,“茜茜不是有个伊莉莎白创新奖吗?民间反响很好。我想,工业部也可以以国家的名义办一个创新大会。”
  “创新大会?”
  “对,规模要大,影响要广。”弗朗茨越说越兴奋,“我们可以按照落地价值来评判,不光是理论,更要看实际应用。而且,我们欢迎各国的人將专利投稿到我们这里。”
  “这个想法不错。“卡尼奥多点头,“那奖金...”
  “获奖者嘛,”弗朗茨摸著下巴思考,“我想想...100万金克朗怎么样?”
  “100万?!”卡尼奥多差点跳起来,眼晴瞪得像铜铃,“太...太多了吧,陛下!”
  要知道,一个普通工人的年收入也就几百克朗,100万简直是天文数字!
  “不多,不多。”弗朗茨摆摆手,一副財大气粗的样子,“如果是真正有价值的东西,这才不多呢。你想想,如果有人发明了比汽车更厉害的东西,能给帝国带来多少財富?”
  “可是.”
  “没有可是。”弗朗茨打断他,“记住,捨不得孩子套不著狼。我们要让全世界的发明家都知道,奥地利是最重视创新的国家!我希望能把所有科技人才都吸引到奥地利,现在伦敦那边的资本家们都故步自封,我跟你说,只要我们奥地利抓住这次机会,超过英国就只是时间问题了。”
  “对了,”弗朗茨突然问道,“本茨和奥托的汽车工厂建在哪里?”
  “在维也纳郊外,陛下。他们申请了一块地,准备小规模量產,大概生產可能几十辆的样子。
  “好!”弗朗茨一拍桌子,“给他们税收优惠,给他们贷款支持。我要让汽车首先在奥地利普及起来。想像一下,当伦敦和巴黎的街道上还是马车的时候,维也纳已经到处是汽车了!”
  看著皇帝兴奋的样子,卡尼奥多忍不住提醒:“陛下,这汽车现在还很不完善。噪音大,经常拋锚,而且...”
  “而且什么?”
  “而且它需要专门的燃料。现在石油提炼技术还不成熟,成本很高。”
  弗朗茨神秘地笑了:“这个你不用担心。石油这个东西,咱们第一个计划就已经布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