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PO18文学 > 奇幻玄幻 > 让哈布斯堡再次伟大! > 第474章 英国对殖民地扩张决议
  第474章 英国对殖民地扩张决议
  伦敦,唐寧街10號,1875年5月20日。
  內阁会议室里烟雾繚绕,班杰明·迪斯雷利首相靠在椅背上,手里夹著一支上好的古巴雪茄,他已经七十一岁了,但那双深邃的眼晴依然锐利如鹰。
  “诸位,”他吐出一口烟雾,声音低沉而富有磁性,“法国人、奥地利人,甚至比利时人都开始在非洲大陆疯狂地抢占地盘了。”
  他顿了顿,环视著在座的內阁大臣们。这些都是大英帝国最有权势的人物,但此刻他们的脸上都带著忧虑。
  “亨利刚才讲得很清楚了,”迪斯雷利继续道,“这段时间,我们在殖民地遭遇的衝突相比去年同期高了百分之四十。这不是个好兆头。”
  殖民大臣亨利·赫伯特是个五十多岁的瘦高个子,永远一副忧心的样子。他点点头,翻开手头一份厚厚的文件:
  “是的,首相。最新的情报显示,奥地利人在加里曼丹岛上的扩张速度惊人。”他推了推眼镜,“他们將之前的兰芳收为自治省,利用当地华人作为代理人。短短两个月,控制区域扩大了五倍。”
  “五倍?”財政大臣斯塔福德·诺斯科特差点被茶呛到。
  “没错。”赫伯特苦笑,“问题是,帝国在加里曼丹岛的利益相对较小。我们在那里只有几个贸易站,也没多少军队。想要反制.::”他摇摇头。
  “该死的奥地利人。”战爭大臣加索恩-哈代嘟了一句。这位六十岁的老將军有个亮的禿头,每次生气时都会不自觉地去摸。
  “这还不是最糟的。”赫伯特继续翻著文件,“法国人对越南又一次动手了。拿破崙三世派了一支小型远征军一一大约三千人一一击败了越南军队。上个月他们签订了《法越和平同盟条约》。”
  “条约內容?”迪斯雷利问道。
  “越南割让南圻六省给法国,开放三个通商口岸,允许法国传教士自由活动,还有..:”赫伯特顿了顿,“每年向法国支付四百万法郎的保护费”。”
  会议室里一片沉默。
  “越南看来迟早是法国的了。”外交大臣斯坦利打破了沉默。
  “还有摩洛哥。”他接著说,“法国人最近占领了图阿特地区,这明显违反了我们之前达成的默契。摩洛哥国王哈桑一世上个月秘密派人来伦敦,请求我们的保护。”
  “但最终帝国拒绝了。”外交大臣斯坦利摊摊手,“为了避免与法国发生直接衝突。但让我困惑的是,奥地利人这次没有任何反应。要知道,他们一向喜欢在北非搅局。“
  “看来维也纳和巴黎达成了某种默契。”首相迪斯雷利若有所思。
  “是啊。”外交大臣的右手手指有节奏地敲击著桌面一一这是他思考时的习惯,“比利时人最近在刚果河流域也和我们產生了一些衝突。利奥波德二世那个野心勃勃的傢伙,打著人道主义的旗號到处圈地。”
  “目前看来,”印度国务大臣罗伯特·加斯科因插话道,“也就是债台高筑的葡萄牙和內战中的西班牙对殖民地没什么兴趣了。其他欧洲国家都想分一杯羹。甚至连刚刚经歷长时间战爭的普鲁士也打算在奥地利的帮助下,在非洲或者太平洋拿几块地,我看泰士报上是这么说的。”
  【写到这里我希望读者记一下我们域名101??????.??????】
  首相迪斯雷利深吸了一口雪茄:“那么,诸位。问题是,我们该如何应对?”
  这时,战爭大臣加索恩-哈代重重地放下茶杯,瓷器碰撞的声音在安静的会议室里格外刺耳。
  “首相阁下,恕我直言,”他摸了摸禿头,“帝国的军力有很大一部分被牵制在加拿大。”
  所有人都看向他。
  “具体数字?”迪斯雷利问。
  “五万五千人。”加索恩-哈代的声音有些苦涩,“占了我们陆军总兵力的四分之一。而在北美战爭之前,我们在那里只有三千人。这是十几倍的增长!”
  “该死的美国佬。”有人低声咒骂。
  “是的,该死的美国佬。”加索恩-哈代附和道,“格兰特总统,这个所谓的战爭英雄”,一直在缅因州边境挑畔。上个月又有两起边境衝突,虽然规模不大,但...”
  “但我们不能示弱。”迪斯雷利接过话头,“一来国內民眾不会接受一一你们知道报纸会怎么写。二来,我们从美国获得的这几百万人口、较为发达的工业,如果再让北方合眾国得到,他们的实力会更难压制。”
  財政大臣诺斯科特一直在转著手里的钢笔,这时终於开口:
  “也许我们可以考虑部分归还?比如密西根州北部的几个县?或者只还缅因州,然后签订永久和平条约?”
  “幼稚!”內政大臣理察·克罗斯猛地一拍桌子。这个以强硬著称的约克郡人脸色通红,“美国人会得寸进尺的!给他们一个手指,他们就想要整条骼膊!”
  “那你的建议是?”外交大臣斯坦利问道,內政大臣克罗斯的眼中闪过一丝凶光:“打!再打一次!彻底肢解美国!让南方联盟国获得更多北方土地,给印第安人建个国,我们再拿下加利福尼亚。那边的黄金帝国一直想要,而且气候很好。”
  “理察,冷静点。”首相迪斯雷利抬手制止了他,“我们不能同时在几个方向作战。”
  他站起身,走到墙上的世界地图前:“如果我们要再打一次对美战爭,就必须暂时放弃其他殖民地的扩张。鱼和熊掌不可兼得,分散力量是兵家大忌。”
  “首相大人,也不一定要打。”
  一直安静喝茶的印度国务大臣加斯科因终於发言了。
  “哦?”首相迪斯雷利转过身,“罗伯特,你有什么高见?”
  加斯科因放下茶杯,不紧不慢地说:“我建议派人去接触美利坚联盟国的希克斯总统。给他们一笔低息贷款,或者一批军火,作为交换...
  他故意停顿了一下,看到所有人都在专注地听,才继续道:“让他们在与北方的边境搞些演习,製造紧张气氛。这样格兰特的注意力就会被分散。”
  “妙啊!”外交大臣斯坦利眼晴一亮,“南北对峙,我们坐收渔利!”
  “不止如此。”加斯科因趁热打铁,“我认为我们在加拿大的驻军確实太多了。维持五万人的成本极高,而且加拿大的基础设施跟不上,补给线太长。”
  他看了眼財政大臣:“诺斯科特先生最清楚,光是后勤费用就是天文数字。”
  诺斯科特点头:“每年近三百万英榜。”
  “所以,”加斯科因继续道,“我建议撤回五分之四的部队,只保留一万一千人。如果担心防务,可以训练加拿大民兵。省下的部队可以部署到真正需要的地方。”
  “比如?”
  “比如地中海,比如南非,比如远东。”加斯科因一字一顿,“试想,如果我们有一支军队出现在摩洛哥,法国人还敢这么囂张吗?”
  会议室里陷入沉思。
  迪斯雷利回到座位上,手指又开始敲击桌面。良久,他开口道:
  “加拿大总督上个月確实来信抱怨,说驻军太多,当地居民有怨言。而且军营条件恶劣,土兵士气低落。”
  “我赞同加斯科因的建议。”斯坦利第一个表態,“美国现在南北分裂,不可能主动进攻我们。留一万人足够应付可能的骚乱。”
  “可以给他们多配些新武器。”加索恩-哈代补充道,“比如恩菲尔德兵工厂新研製的转轮机枪。在非洲殖民地证明很有效,几十个人就能击退上千土著。用来镇压暴乱应该也不错。”
  “同意。”
  “附议。”
  “没有异议。”
  看著內阁成员们纷纷表態,迪斯雷利满意地点点头:
  “那就这么定了。斯坦利,你负责联繫南方联盟国。记住,要秘密进行。加索恩-哈代,制定撤军计划,分批进行,不要引起美国人的注意。”
  “是,首相。”
  “让我们继续谈谈各国在殖民地的扩张吧。”迪斯雷利掐灭了雪茄,神情变得更加严肃,“现在看来,这不再是之前只有我们和法国人注意到殖民地的好处了。现在欧洲各国都想要来掺和一脚。”
  他停顿了一下,目光扫过每一位內阁成员:“问题是,我们该怎么办?”
  殖民大臣亨利·赫伯特清了清嗓子,身体微微前倾:“我们不能示弱,首相大人。”
  他翻开手中的文件夹,里面密密麻麻都是各殖民地的情报:“只要加拿大撤军完成,腾出的部队就能让我们在非洲加大扩张力度。至於其他方向...”
  赫伯特推了推眼镜,眼中闪过一丝狡:“我们可以玩点代理人『的游戏。比如在东印度群岛,荷兰人对奥地利的扩张也很不满。上个月荷属东印度总督就私下抱怨,说奥地利人在加里曼丹的势力已经威胁到爪硅的安全。”
  “荷兰人?”財政大臣诺斯科特皱眉,“他们有这个实力吗?”
  “单独当然没有。”赫伯特露出一个意味深长的笑容,“但如果有我们的支持呢?一些军火一些贷款,也许还有一些『军事顾问...”
  “要知道,加里曼丹岛上的土著和苏丹国也不少。我觉得只要能勉强让他们统一对抗奥地利,事情就成了。”
  赫伯特翻到另一页,“至於法国人在印度支那的扩张,我认为我们可以利用远东帝国。”
  “远东帝国?”內政大臣克罗斯不屑地哼了一声,“那个腐朽的王朝?他们连太平天国都差点对付不了。”
  “別小看他们,理察。”赫伯特反驳道,“远东帝国虽然腐朽,但瘦死的骆驼比马大。更重要的是,越南名义上还是他们的藩属国。如果我们稍加挑拨,让他们意识到法国的威胁...”
  “他们会出兵?”
  “不一定出兵,但至少会给法国人製造麻烦。”殖民大臣赫伯特胸有成竹,“外交抗议、边境摩擦、支持越南抵抗势力...方法很多。”
  迪斯雷利若有所思地点点头:“继续说,亨利。撤军之后,我们在非洲该如何布局?”
  赫伯特立即展开一张详细的非洲地图,用手指著西非海岸:
  “首相,我建议我们首先加强在几內亚湾的存在。”他的手指沿著海岸线移动,“这里是黄金海岸,我们已经有了立足点。但更重要的是这里一一”
  他指向一片標註著“油河“的区域。
  “尼日河三角洲。”赫伯特的声音里带著兴奋,“根据我们商人的报告,这里不仅有丰富的棕櫚油资源,还可能有...石油。”
  “石油?”几位大臣同时问道。
  “是的,当地土著用一种黑色的粘稠液体点灯,和美国宾夕法尼亚的石油很相似。诸位,根据帝国皇家学会的报告,石油很可能是比肩煤一般的存在。只不过我们对他们的开发还太少了。”赫伯特解释道,“而且这里的地理位置极其重要一一控制了尼日河口,就等於控制了进入西非內陆的大门。”
  他的手指继续向东移动:“从这里,我们可以沿著海岸推进,一直到喀麦隆。普鲁士人可能第一站殖民地的选择点就是这里。”
  “如果我们动作够快...还有这里。”战爭大臣加索恩-哈代突然插话,指著地图上的另一个位置,“刚果河。”
  所有人都看向他。
  “诸位,”加索恩-哈地站起身,走到地图前,“比利时人在刚果河流域搞的那个』国际协会』,表面上是科学考察,实际上就是圈地。但刚果河太重要了一一它是进入非洲心臟地带的天然通道。”
  “你的意思是?”
  “我们应该抢先一步。”加索恩-哈地的声音坚定,“在刚果河口建立据点,然后沿河上溯。
  据探险家利文斯通的报告,刚果盆地有著丰富的象牙、橡胶,还有各种矿產。”
  “但这会激怒比利时人。”外交大臣斯坦利提醒道。
  “激怒就激怒!”克罗斯又拍了下桌子,“比利时算什么?一个弹丸小国!”
  “理察说得对。”赫伯特接过话头,“而且我们可以打著自由贸易的旗號。声称刚果河应该对所有国家开放,反对任何垄断。这样在道义上占据制高点。”
  首相迪斯雷利一直安静地听著,这时终於开口:“时间呢?我们需要多久才能完成这些部署?“
  赫伯特快速心算了一下:“如果加拿大撤军在三个月內完成,再加上运输时间...我们可以在年底前在几內亚湾建立一个团的驻军。明年春天,可以开始向內陆推进。”
  “资金?”財政大臣问道。
  “初期投入大约需要五十万英镑。”赫伯特早有准备,“但回报会很快。仅棕櫚油贸易一项,年利润就能达到十万英榜。”
  “还不够。”迪斯雷利摇头,“我们需要更快,更猛。法国人和奥地利人不会等我们。”
  他站起身,在房间里步:“诸位,我们面临的是一场新的竞赛一一瓜分世界的竞赛。谁慢了一步,谁就会被甩在后面。”
  “那您的意思是?”
  迪斯雷利停下脚步,目光如炬:“全面出击!西非、东非、中非,能占的都占!钱的问题“
  他看向財政大臣:“诺斯科特,想办法。提高关税也好,发行公债也罢,帝国需要资金!“
  “是,首相。”诺斯科特虽然肉疼,但也知道轻重。
  “还有,”迪斯雷利转向殖民大臣,“给各殖民地总督发电报,告诉他们一一时代变了。以前我们可以慢慢来,现在必须跑步前进。看到无主之地就插上米字旗,遇到竞爭对手就不要客气!
  “明白!”赫伯特激动地站起来。
  “最后,”迪斯雷利环视眾人,“记住,在我看来,这不仅仅是领土的爭夺,更是未来百年国运的较量。大英帝国必须贏!”
  “必须贏!”眾人齐声应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