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PO18文学 > 奇幻玄幻 > 我编的野史都成真了 > 第148章 异常现象分级体系
  第148章 异常现象分级体系
  儘管《全球异常现象国际协作框架(草案)》在此次联合国特別会议上未能如期通过但这场持续数日的激烈辩论並非徒劳无功,它依旧催生了几项更具操作性的细分协议,为全球应对异常现象开闢了新的路径。
  联合国总部內,各国代表们为了寻求一个科学,合理且能被广泛接受的异常现象分级体系,展开了討论,就《异常现象分级体系》达成了初步共识。
  这份技术性协议摒弃了此前草案中那些容易引发爭议的敏感条款,將全部精力聚焦於建立全球统一的异常现象评估標准之上。
  联合国总部会议厅內,关於异常现象分级体系的討论正在进行,不同的分级方案正在轮番展示。
  美国代表团率先陈述了他们的构想。
  他们提出的分级体系涵盖了多个层次。
  轻微异常,这类异常现象极其微弱,仅能通过精密的仪器才能检测到。
  可观测异常,但无实质影响,虽然能够被人们直接观察到,但並不会对周围环境和人类生活產生实质性的影响,
  具有可测量影响的异常,这类异常已经能够对周围环境產生一定的可测量的影响。
  显著改变局部现实的异常,会对局部地区的现实状况產生显著的改变。
  可能影响全球的异常,一旦发生,极有可能对全球的生態產生重大影响,
  这套体系建立在量化评估的基础之上,强调通过具体的物理参数变化程度来进行分类。
  “我们认为在初始阶段,建议从最直观的物理参数入手,包括能量读数,空间影响范围和时间持续性这三个维度,以此作为分类依据。
  “这套体系操作性强,任何实验室都可以快速掌握,理解简单,適合初期快速判断。
  美国代表团发言人补充道:“分级標准將帮助各国合理配置科研资源,例如初级异常可由地方机构处理,而特別以上需要启动国际合作机制。”
  他列举了一些事件,表达不同等级的异常现象在资源分配和应对措施上的差异。
  这时,有代表提出补充意见。
  “或许我们应该先建立一个基础分类体系,就像医学界的症状分类,先描述现象本身,而不是急於定义危险等级。”
  欧盟代表团的方案则採用了完全不同的思路。
  他们的系统著重於人类对现象的认知和掌控程度,將研究进展纳入分级標准。
  “我们建议採用可稳定观测,可部分控制,可完全控制的三阶段体系,这不仅描述现象本身,更反映人类对其的掌握程度。”
  在討论过程中,日本代表提出要考虑异常现象的重复出现概率,因为这对於评估异常现象的稳定性和潜在影响至关重要。
  巴西代表则强调必须纳入社会影响评估,异常现象不仅会对自然环境產生影响,还会对社会经济和人类生活造成衝击。
  俄罗斯坚持认为任何分类都必须保留足够的弹性空间,以適应未来可能出现的新情况和新问题。
  经过激烈討论,会议达成了临时性共识。
  “鑑於当前掌握的异常案例有限,且未来发展存在诸多不確定性,专家组建议採用最基础的三级框架作为起点。”
  可观测,即能够被人类直接或间接观察到的异常现象。
  可测量,这类异常现象不仅能够被观察到,还可以通过科学仪器进行测量和分析。
  可干预,意味著人类有能力对这类异常现象採取一定的干预措施。
  同时,配套建立异常现象特徵描述指南,为各国在描述异常现象时提供参考。
  此外,还设立了6个月评估期,届时將根据新的发现和研究成果对分级体系进行修订完善。
  “这套基础框架將每季度评估一次,”秘书长代表宣布,“隨著新发现的出现,我们会逐步完善细节。”
  散会时,各国代表都收到了一份简明的《异常现象初步分级指引》。
  这份指引虽然仅有几页纸的內容,但却標誌著他们在理解未知现象的道路上迈出了重要一步。
  指引最后特別註明:“本分级体系將隨认知进步而持续演进。”
  同时,还有《异常现象观测记录模板》。
  这份標准化表格要求记录异常持续时间,影响范围,物理参数等23项基础数据。
  “这是务实的第一步。”新加坡代表对记者表示,“当全球使用同一种方式描述异常时,真正的协作才成为可能。”
  这一標准的初步建立,对於全球科学界和各国政府而言,都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它代表看国际合作的可能以及未来。
  尤其是对於那些中小型国家来说,他们並没有任何研究和应对异常现象的能力。
  无论是草案的提出还是分级体系的建立,都能够在未来切实帮助到他们。
  相关的內容到了网上,引发了广大网友的热烈討论。
  有人提出“发朋友圈,上电视,改写教科书,准备星际移民”,这种简单而又形象的分类方式。
  “建议去联合国上班。”
  “这算是默认以后还会有更多异常现象了?”
  “都这种时候了,不承认的不是自欺欺人。”
  “为什么不用abcd分级,不更简单。”
  “那你觉得修正算几级?如果就看潜在影响,肯定是满级,但看现实呢?目前给它算一个d级就算好的了。”
  “感觉有点不现实了,这种事以前只在小说电影里看过。”
  “有没有可能,我们的世界就是一个虚构的世界?我们只是缸中之脑中的数据罢了。
  ”
  “我看了下up之前发的內容,怎么很少看见討论“歷史真相”的会议?这不应该很重要吗?为什么一点消息都没。”
  “一开始是有的,丑国还让我们公布这件事,后来被了,其它国家一看这情况,就没怎么提了。”
  “因为会议的自的是討论出一个结果,你认为才刚开始研究修正的各国,拿什么和知道一切的歷史真相比?”
  “建议给歷史真相单独一个分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