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PO18文学 > 奇幻玄幻 > 我编的野史都成真了 > 第220章 过去与现在
  第220章 过去与现在
  费德里科缓缓抬起头,目光重新聚焦在那个金属疙瘩上。
  这就是祖父笔下一切的源头,那个本该悬掛在东方庙堂之上,奏响和谐天音的编钟所残留下来的碎片?
  他拿起它,凑到檯灯下,仔细端详著每一个凹凸不平的细节,试图从那扭曲熔融的表面,从那露出的青绿色泽中,窥见一丝它昔日神圣庄严的影子。
  然而,除了战爭的暴力和毁灭的痕跡,什么也看不出来。
  他轻轻放下碎片,转向书桌上的笔记本电脑。
  好奇心驱动著他,时代不同了,祖父当年只能在图书馆的书堆里翻找,而如今是网际网路时代。
  他在搜索栏输入了“编钟”,“bianzhong”,“中国古乐器”等关键词。
  瞬间,海量的信息涌现在屏幕上。
  维基百科的条目,博物馆的介绍页面,旅游攻略,学术论文摘要·—-即便添加了英文词条,占据主要视野的依然是方块字的世界,但瀏览器自带的翻译功能提供了基本的理解。
  他快速瀏览著。
  正如祖父笔记所记载,所有关於编钟的正式信息都指向它的歷史,工艺,音乐价值和在古代礼乐制度中的崇高地位。
  湖北省博物馆的曾侯乙编钟是绝对的主角,高清图片和视频展示了它恢弘的体量和精妙绝伦的工艺。
  他点开一个播放量很高的编钟演奏视频。
  屏幕上,巨大的木质钟架在柔和的灯光下庄严肃穆。
  数十口青绿色的青铜编钟整齐悬掛,一位身著古装的乐师,手持特製的木槌,姿態优雅而专注。
  槌头轻落。
  “咚一”
  一声纯净,悠扬,带著奇妙金属共鸣感的乐音瞬间穿透了费德里科的耳膜。
  视频继续,乐师熟练地在钟阵间移动,敲击著不同大小,不同位置的编钟。
  旋律时而流畅婉转,时而气势磅礴。
  那声音宏大,和谐,充满了秩序感,与他脑海中祖父描述的,德军据点里传出的刺耳混乱的噪音形成了最极致的对比。
  它是一件乐器,一件古老的乐器。
  视频下方的评论充满了讚嘆:“天籟之音”,“华夏文明的瑰宝”,“穿越时空的礼乐”
  他又点开了几个视频,有纯展示的博物馆导览,有音乐学院的赏析讲座,也有这些无一例外,都是关於编钟的歷史,文化,考古发现或现代復原演奏。
  没有一条信息与“循环”,“时间扭曲”或者任何超自然异常现象有关。
  仿佛祖父经歷的那场离奇事件,与这些神圣的礼器完全处於两个平行世界。
  编钟,在世人眼中,就是一件伟大的古代艺术和音乐杰作,仅此而已。
  关於它在二战期间,或者与欧洲战场,尤其是德军有关的消息,在这海量的信息中,难以查询。
  他尝试添加更具体的关键词:“编钟,二战”,“编钟,义大利”,“编钟,异常事件”。
  搜索结果瞬间变得稀少且无关。
  大多是些普通青铜器在二战中被掠夺的零星报导,或者关於某些神秘事件的捕风捉影,没有任何一条与他祖父笔记中描述的时间循环,德军特殊运输队,托斯卡纳爆炸事件相关联。
  仿佛那段歷史被彻底抹去,或者从未发生。
  他又隨意点开一个被算法推荐,標题为《秦陵秘辛:始皇帝的长生梦与未解之谜》的的科普视频。
  视频是中文配音,中英文字幕。
  视频质量很高,用动画和专家访谈讲述了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对长生不老的疯狂追求。
  派遣徐福东渡寻仙,召集天下方士炼製丹药,以及他可能动用了方士和工匠寻找或製作具有“特別力量”的物品来辅助他的宏愿,还有关於秦陵中可能存在的超乎想像的科技或神秘力量—.——
  秦始皇?费德里科心中一动他顺著这条线索继续搜索:“秦始皇,编钟。”
  这一次,更多的信息涌现出来。
  自然,在诸多信息流中,那个“歷史真相”最新的,討论度极高的视频也被推到了他面前。
  视频中有一段,是关於秦始皇留下的三件文物的介绍。
  其中一件,就是一个被动画復原的编钟,
  费德里科皱著眉,立刻点击重放,他反覆暂停,放大图片细节,与自己桌面上那块铁块內部包裹著的青色金属碎片上,凸起纹路做对比。
  虽然一个精美绝伦,一个残破,但其结构特徵,那些密集几何符號的风格,几乎完全一样。
  它们是一件东西。
  只是,歷史真相的视频中,並没有解释编钟是用来干什么的。
  看到这里,费德里科已经意识到。
  他祖父当年遇到的,或许並不是一件独立的事件。
  无论是之前还是现在,有关“歷史真相”视频中內容的考古与发现,都在不断证明,过去一直在发生著他们不曾知晓的事件。
  “这就是查不到记录的原因吗?”
  费德里科仔细瀏览了一下相关的视频和文章,瀏览了其他博主的討论:
  一位自称研究先秦歷史的博主分析了编钟的形制,將其与已知出土的秦代小型独立钟做了比较。
  他指出:“视频中的这个钟体纹饰极其特殊,完全脱离了纯粹的装饰性,这些几何纹路更像是代表了某种数字,方位或者更抽象的信息载体他提到了洛书河图,阴阳五行学说作为背景可能性,但强调这是纯粹的推测,没有考古证据支持其功能。
  另一个风格更夸张的博主直接將编钟的功能指向了超自然领域:“各位观眾!想想看!歷史真相为什么放出来又不说清楚?因为这东西太嚇人了!这密集的纹路,像不像现代晶片?这就是证据,如果简单的认为它只是一个乐器,那就大错特错了,它绝对是秦始皇让人打造的神秘科技,古人不懂科学,但东方智慧绝对触及了宇宙本质———“
  费德里科看著屏幕上各种博主的推测,从相对理性的专家分析到天马行空的科幻想像,眾说纷紜,没有定论,更没有任何一个猜想指向“时空扭曲”或“循环”。
  他深吸一口气,靠在椅背上,所有信息在脑海中颗合,然后將视线放回到了“铁块”上,
  很明显,他祖父当年遇到的,就是与“歷史真相”的揭示密切相关的物件。
  这件与秦始皇追求永恆相关的器物,此刻就在自己面前,以残骸的形式。
  只是这件事,他从未听祖父讲起过。
  祖父洛伦佐將这段秘密的经歷,连同这块碎片,深埋在了楼梯下的暗格里,带进了坟墓。
  在瓦莱托镇重建后的漫长岁月里,他只是一个沉默的,喜欢收集旧物的普通老人。
  不仅如此,费德里科也从未在过去,在任何地方听说过相关的事件,仿佛从不存在。
  所有和真实歷史有关的事物,除了“歷史真相”发布视频公布出来之后,在那之前,好像从未有人察觉过。
  虽然他和许多人一样很疑惑为什么会这样,但这个问题显然远比他手中的“铁块”还要复杂。
  不过那些亲歷者们,无论是倖存的游击队员还是德军土兵,或许也会留下其它线索?
  费德里科立刻起身,在祖父留下的旧物中翻找,
  他找到了一个陈旧的通讯录小本子,上面记录著一些名字,地址和电话號码。
  有些名字他认识,是祖父晚年的邻居或镇上的老熟人,但有些名字今天之前他都没听说过,旁边標註著,朱塞佩,科斯塔·这些正是笔记中提到的人。
  他拿起手机,尝试拨打那些標註了电话號码的名字。
  其中一个號码接通了,传来一个年轻女人的声音:“餵?哪位?”
  “您好,我找朱塞佩·马尔蒂尼先生。”费德里科报出通讯录上的名字。
  “朱塞佩?不认识,打错了。”对方疑惑地掛了电话。
  他又打通了另外一个电话。
  “科斯塔?哦,老科斯塔?他—-很多年前就去世了,我们是十年前搬来的。”妇人摇摇头。
  一个个电话拨过去,却没能获得想要的结果。
  那些可能知道真相的人,像祖父一样,早已被时光带走。
  难道现在就只剩我知道了?
  费德里科脑海中想起了在咖啡馆中眾人的討论,
  镇上这几天进驻的那个国际考古队,他们神秘的到访,精准地出现在旧瓦莱托镇废墟外围进行勘探·—
  他们是否——也在追寻“歷史真相”的线索?他们知道就在这片焦土之下,在几十年前,发生过怎样超越常理的事件吗?
  他们掌握的信息,是否比自己祖父的笔记更多?
  旧瓦莱托镇废墟,死寂是这里的主旋律,
  空气中瀰漫著湿润的泥土和腐烂植被的气息。
  时间仿佛在这里凝固了半个多世纪,仅余下扭曲的,被火焰灼烧过的砖石和塌陷的地基。
  十几名考古队员分散在规划好的几个探方內,埋头工作。
  泥土被一桶一桶地挖出,倾倒在一旁的大片塑料布上,再由几名经验丰富的队员拿著刷子,在土堆里仔细筛选。
  金属探测器偶尔发出动静,但更多时候是令人失望的结果。
  “2號表层清理完毕。”一个戴眼镜的年轻队员捧起一只塑料筐,里面装著今天上午的收穫,“大多是建筑碎片,石灰岩的,还有这个———.“
  那是一个扭曲得不成样子的金属薄片,边缘锋利,像是某个容器的碎片,表面布满铁锈和凹坑。
  “看样子像是—锅盖?或者某种机械零件的一部分?腐蚀太严重了,无法確认。”
  类似的发现陆续还有很多,几块灰暗的,几乎看不出原型的陶瓷残片,质地粗蠣,烧制水平低下。
  一块严重变形的薄金属片,残存形態部分特徵接近罗马时期小型容器手柄,或中世纪银器装饰件..——
  这些东西,大部分都在浅层发现,印证著这片土地饱受战火洗礼的歷史。
  它们的价值仅在於记录地层,定位时间节点,尤其是划分出那个关键的,由1944年冬末形成的破坏层。
  此时,下午的阳光变得斜长而稀薄,给废墟添上了一层金色。
  勒克莱尔的目光转向了距离队伍几十米开外的一个地方。
  那里地势明显下陷,形成了一个不规则的深坑。
  那是一个旧日的弹坑,或许是多次炮击的结果,但其中一次爆炸显然最为猛烈。
  时光流逝,坑里早已长满了半人高的杂草。
  隨著时间一点点流逝,负责东北侧边缘清理,正低头清理浮土的一位女队员手微微一顿。
  在那土壤下,露出了一小抹截然不同的顏色。
  不是铁块的红褐色,不是碎砖的暗红,也不是玻璃渣,
  她小心翼翼地用刷子尖端扫去覆盖其上的薄薄一层细土,又轻轻剔开旁边的硬块。
  那抹青绿色的面积逐渐扩大,呈现出清晰的金属质感,没有任何高温熔融或爆炸衝击导致的扭曲变形。
  “勒克莱尔教授!”她声音不高,但穿透了现场的寂静,带著一丝难以置信的兴奋,“您过来看看这个!”
  勒克莱尔听到声音后,小跑著过去,蹲在她身边。
  周围的其他几名队员也纷纷围拢过来,屏住呼吸。
  勒克莱尔接过细毛刷,亲自上手,拂去那片金属表面残留的浮土和附著的小颗粒。
  隨著他的动作,那块神秘金属露出了全貌:
  一块大约成人手掌大小的青铜残片。
  形状不规则,像是从一个更大的,完整器物上碎裂下来的。
  边缘有清晰的断裂痕跡,碎片的两条边较为平直,另一条边缘则呈自然的弧线,表面原本是曲面结构。
  与周围那些被战爭破坏得面目全非的铁片,玻璃渣和陶瓷残骸相比,这块青铜碎片显得格格不入,带著一种穿越漫长时空而来的古老,和不可思议的完整感。
  皮尔·勒克莱尔的目光落在青铜碎片风格独特的符號上面,多年的职业素养告诉他,这绝非普通的古代器物碎片。
  “我们—找对地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