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PO18文学 > 都市言情 > 工厂通古代,我暴富养出千古一帝 > 第205章 最后问你们一次,真的还要嘴硬下去吗?
  段武和祁战都愣了。
  “沐大將军,你这才来咱们大玄呢,咋能让你去送命?不行不行!”
  “沐大將军,要上也得是我俩晚辈先上。”
  沐承摆摆手道:“后生可畏啊,在你们身上,我也看到了大玄的將来,你们还很年轻,还有大把时间为天下百姓做贡献,別浪费了。”
  他又看向坐在王座上的那道年轻挺拔的身影,眼里露出欣慰又坚定的神情。
  “大玄君上不惜撼动自身王族也要为民除害,这等魄力,放眼天下没有其他君王可望其项背,我愿为之赴死。”
  说完,他深呼吸一口气,郑重迈开脚步。
  “沐大將军,你的好意,下官先代君上领了,”李鷂照样將他拦住,正色道,“不管是他俩还是你,只要你们任何一人现在出手將荣瑞公砍了,诸多文官大臣依然会给君上造成巨大压力,朝堂必然动盪。”
  “这……”沐承眉头紧皱,凝重了表情。
  段武快要炸毛了,“这个不行那个不行的,我说李大人,你倒是想个办法啊。”
  李鷂听出了段武生气埋怨的意思,安抚道,“冷静冷静,君上已有对策,只是君上还在观察情形,给大臣们机会。”
  “是么,你可別骗我。”段武眯起眼睛。
  李鷂笑了笑,“你难道还不相信君上的本事么?”
  “也对……”段武挠头,“我这不是关心则乱嘛……”
  大殿內,此刻为荣瑞公求情的大臣们已达到了在场人数的三分之二。
  其余三分之一虽然没有求情,却都选择了保持沉默。
  仅有极少数想要支持萧启棣的,可是碍於眼前一边倒的局势,只能欲言又止干著急。
  荣瑞公逐渐回过神,重拾了心中的底气。
  双手撑著椅子慢慢坐下,用袖子擦乾净满脸冷汗,下意识露出一抹得意神色,但被萧启棣看似没有情绪的眼神扫了一下之后,他心臟猛地一颤,赶紧低下了头。
  “这小子……”
  荣瑞公暗暗咬牙,兀自分析,“这小子的冷血无情程度,实属罕见,说不定……他一动怒,都不会管这些大臣们的想法。”
  “嘶……不行不行,是我低估他了,我得给他点台阶下。”
  “否则,大玄萧氏王族,真的会被这个六亲不认的东西给灭掉。”
  思索一番之后。
  荣瑞公调整情绪,努力挤出一副哭相,突然跪伏在地,嚎啕大喊道:“君上啊!我错了!我错了啊!”
  他这一嗓子,惊得其他正在苦口婆心劝萧启棣的大臣们齐刷刷闭了嘴。
  大殿瞬间鸦雀无声。
  “真是稀奇,荣瑞公竟然知道错了?错哪了?”萧启棣这才开口,似笑非笑意味深长。
  荣瑞公额头抵著地面,用號丧一般的哭腔说道:
  “我错在……错在太把自己当回事!”
  “君上的父亲、君上的祖父、乃至君上的曾祖,都不止一次告诫我,数百年前,都是因为有著亲族相助,才能在这世间有大玄一席之地!”
  “萧氏王族无数人,为了大玄拋头颅洒热血,才换来了大玄的一切!”
  “所以,君上的父亲、祖父、曾祖,也都曾叮嘱我,不论如何都应当继续维护大玄,也应当照顾好萧氏王族成员们!”
  “此三代先王,无一不告诫我,需尽力保障王族们的生活,否则乃愧对先祖亲族。”
  “我便视先王的嘱託为毕生心愿,殫精竭虑为王族考量谋划,这也是为了给君上分忧,好让君上不必分心费神来照料王族,可专心致志掌管大玄江山!”
  荣瑞公越说越激动,从一开始的假装哭嚎,逐渐说得真开始涕泗横流。
  极具感染力的声音让一些大臣都跟著哽咽起来。
  萧启棣內心毫无波澜,一手托腮,淡淡道:
  “荣瑞公你先停一停,別哭断气了。孤怎么没听说过先王有嘱託你来照顾王族成员?孤倒是曾听说,父亲、祖父、乃至曾祖,都曾提醒王族眾人,越是身份尊贵,越要自知收敛,越该体恤百姓。为何跟你嘴里讲出来的,不一样呢?”
  荣瑞公连忙回答:“君上儿时久居荒国,不知我方才说的先王嘱託乃正常之事,只因那都是先王私下交代……若非情不得已,我实在不愿说出来。”
  “好,很好,就当你说的都是真的,”萧启棣笑容泛冷,“那你告诉孤,先王这些嘱託,与你和一眾王族所做所为,有何关係?又与你一开始说自己知错了,有何关係?”
  荣瑞公继续边哭边说:“正因为我铭记先王之託付,才不遗余力为王族谋求福祉,不知不觉中,无意间做得过头了些……这便是我错的地方。君上,我本是一片好意,奈何心系王族过於急切,便失了分寸,还请君上……念在我並非恶意的份上,给我和萧氏王族一个改过的机会。”
  此话一出,不少大臣当场哭出声。
  纷纷抹泪讚嘆荣瑞公用心良苦。
  还说他做的那些事皆为情有可原,万万不能以罪论处,否则会令人心寒。
  甚至还有人说,王族先祖为大玄牺牲太多,如今大玄强盛了,即便苦一苦百姓,让王族成员享享福,也是百姓们的荣幸。
  若没有大玄王族,又何来大玄百姓生存的家园。
  他们就算拿出血汗钱供养王族,都是理所应当,如果大玄百姓有不满,那便是百姓们没有觉悟,决不能反而怪罪到王族头上。
  听著诸多大臣这一堆真情实意的言论,萧启棣虽然面色依旧平稳,可后槽牙都快咬碎了。
  在没遇到寧锦璃之前,他本就意识到了王族权贵的弊病。
  在遇到寧锦璃之后,不仅听她说了很多后世之事,还在她的帮助下,学会了她所处时代的文字。
  於是,萧启棣在这好几个月以来,即便因诸多国家之事忙到天昏地暗,动不动就得几天几夜没空休息,也依然极力挤出时间,阅读寧锦璃给她的书籍。
  不方便看纸质书的时候,就拿著手机看寧锦璃给她下载的电子文档。
  他废寢忘食,如同一块永远吸不饱的海绵,源源不断地通过那些无穷无尽的书籍汲取著现代世界的知识和思想。
  那些凝聚了数千年的文化精粹,已在他脑子里融会贯通。
  这也让他更为深刻地认识到,自己所处的时代有著太多太多的局限禁錮。
  而他也因此,更加坚定了打破禁錮的决心。
  如果连他都不去打破,当世便无人能做到了。
  如果他明知有局限禁錮而不去打破,那么……他所在的这个世界,將来哪怕也一统华夏了,后世数千年,亦会重演无数悲剧。
  倒不如在他一统华夏之初,便藉助他所汲取到的跨越千年的思想,给华夏奠定一个更完善的底子。
  “还好没让锦璃过来旁听啊……”萧启棣扶额,被大臣们的言论气到发笑,自言自语道,“要是锦璃听到这些话,怕不是得把她气出病来。”
  渐渐地,大殿內的哭嚎声变小了些。
  这帮求情的大臣喊累了,才稍微歇口气消停消停。
  萧启棣揉了揉嗡嗡作响的耳朵,幽幽开口道:
  “诸位大人的体力倒是超出了孤的预料,虽然刚才鬼喊鬼叫的都是些文官,但你们的精力体魄似乎格外强盛,不去上战场都可惜了。若是精力旺盛无处发泄,不如孤带你们去打几场仗?”
  话音落下,剩下一小部分还有点气力依旧在喋喋不休的大臣,嚇得急忙捂住了嘴。
  萧启棣长舒一口气,“总算安静了,孤真是被你们吵得头疼。”
  马上又有大臣道:“君上,微臣们都是为了大玄之稳固,才这般激动失礼,还请君上恕罪,微臣——”
  “闭嘴!”萧启棣脸色阴鬱,陡然低吼了一声。
  滔天的霸道气场瞬间漫延,笼罩整个大殿。
  在场所有人都被这股无形的强大压迫力震慑,慌忙五体投地跪伏。
  萧启棣扫视一圈,依次点了几个大臣的名,叫他们站了起来。
  “方才属你们几位长篇大论最多,嚎得也最卖力,”萧启棣盯著他们,缓缓问道,“现在孤请你们想一想,假如你们並非朝堂中的大臣,而是普普通通的老百姓,你们是何感想?”
  被点名的几个大臣低著头不说话。
  萧启棣继续道:
  “试想一下,这么个情况,听好了。”
  “你住著家徒四壁的茅草屋,你的爹娘臥病不起快死了,你的妻子要一边照顾你两个尚未断奶的孩子,要一边每日上山採药给你爹娘熬药续命,你好不容易靠著几亩薄田种出些粮食,除了一家人终於能吃上几口粮勉强果腹,还能余出些许,去请大夫给你爹娘看病。”
  只是听到这里,大臣们便已神色凝重。
  萧启棣接著说:“终於,你爹娘开始好转了,你和你妻子也不必半夜饿醒或是白天干活突然饿晕,你那对快要活活饿死,已成了皮包骨的幼儿,不必再靠你和你妻子割自己的血餵养,两个孩子总算能吃到些奶水,又能活下去了。”
  到这里时候,大殿里出现了一片微微鬆了口气的声音。
  可没等他们把一口气全部呼出来,萧启棣声音沉下,厉色道:“可就在这个时候,一群衙役衝到你家,把你留著给全家过冬保命的存粮全部搬走!说这是拿去供奉给上头的人!”
  “你说,没了这点粮食,你们全家会死在今年的冬天!哀求衙役手下留情,给你全家一条活路!”
  “你还说,这么一点粮食,上边的王公贵族怎会看在眼里,少了这一点点,王族们不会有损失,但是,衙役告诉你,一丝一毫积少成多,但凡能搜刮出来的,都得交上去!你们饿死便饿死了,怎能耽误王族吃饱喝足?!”
  “然后……衙役们嫌你家能搜出来的粮太少了,连一件值钱点的家当也没有,於是,把你连同你的妻子、你的孩子强行掳走去卖钱,至於你们是被別人当成口粮吃了,还是与人为奴,他们管不著。”
  “而你的爹娘年纪大,生了病,对他们而言毫无用处了,隨手连同你那生活了半辈子的茅草屋一块儿烧掉……”
  此刻,大臣们已是浑身发颤,汗流浹背。
  萧启棣等待片刻,问那几个被他点名的大臣,“你们来告诉孤,当你们遇到如此情况,被王公贵族喝血吃肉敲骨吸髓家破人亡了,你们,觉得荣幸吗?你们不会怪王族贪得无厌丧心病狂吗?你们不会对大玄国恨之入骨吗?!”
  扑通——
  几个大臣双腿发软,跪了下去,双手撑著地面,全身瑟瑟发抖。
  “回答我!”萧启棣站起身,怒视他们。
  文大人就在这几人之中,他硬著头皮开口道:
  “启……启稟君上……微臣……微臣觉得,即便如此,微臣……也……也不会憎恨王族。因为……王族是尊贵的……我若为普通百姓,便……便理应心甘情愿供奉……”
  萧启棣眸子眯起,“其余几位呢?依然如此认为?”
  另外几个低著头左顾右盼,悄悄对视一眼,支支吾吾道:
  “启稟君上,我等……对文大人所言,深表赞同。”
  “不论我们是大臣也好,百姓也罢,岂能忤逆王族……自当为王族贡献一切。”
  萧启棣缓缓走下台阶,来到这几个大臣的身边,俯视著他们跪在地上的背影,“文大人,还有你们几个,既然你们这么说了,孤便把你们罢官,抄了你们的家財,让你们从一穷二白开始,去做个普通老百姓,如何?”
  “臣等,愿意!”几人马上回答道。
  “哈哈哈哈!”萧启棣大笑起来,“你们愿意?你们不可能愿意!”
  “你们不过是太清楚,当世之人哪怕是能认识字的都算万里挑一,像你们这样饱读诗书还能治国的,更属瑰宝,可遇不可求!”
  “孤没办法隨隨便便就让朝堂损失一位大臣,起码现在做不到。所以你们有恃无恐,料定孤不会仅因为你们冒死諫言就把你们给罢了!否则大玄不但朝堂不稳,以后也更难寻到饱学之士前来效力!”
  萧启棣每一个字都精准地击中了这些大臣的想法。
  大臣们虽脊背发凉,但心里起码还算踏实。
  萧启棣缓缓踱步,幽暗的眼底寒意和怒意夹带著无奈交织翻涌,“孤最后问你们几位一次,真的还要嘴硬下去吗?真的要阻拦孤处决荣瑞公吗?若有改变想法的,站起来,这是你们后悔之前,最后的机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