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PO18文学 > 奇幻玄幻 > 手搓弓弩养娇妻,竟要我黄袍加身 > 第283章 考官爭破头
  “妙!妙啊!此子胸中,自有法度丘壑!非寻常腐儒可比!”他忍不住击节讚嘆,声音引得旁边的同僚纷纷侧目。
  怀著巨大的期待和隱隱的兴奋,他深吸一口气,翻到了最后一篇,也是决定最终排名的策论。
  当他看到那开篇便旗帜鲜明、言辞激烈反对增农税的论调时,他只觉得一股热血直衝头顶!好胆魄!好风骨!
  当他读到那直指时弊、一针见血地剖析大乾税收结构畸形的段落时,他已是心潮澎湃,难以自已!
  而当“成立税务总局”、“推行行业累进差额税率”、“开徵海关税”、“发行国债”这石破天惊、闻所未闻的五大策略,如同五柄开山巨斧,一斧一斧,劈开沉沉暮气,清晰地呈现在他眼前时,这位李考官只觉得自己的心臟快要跳出胸腔,拿著试卷的手不受控制地剧烈颤抖起来!
  他反覆看了三遍,越读越觉得此策虽然石破天惊,胆大包天,却又字字珠璣,环环相扣,逻辑严密,仿佛蕴含著一种能够真正解决大乾百年財政沉疴的强大力量!
  这已经不是一篇文章,这是一份改革纲领!一份足以改变国运的宏图伟略!
  “奇才!国士!这……这真是国士之才啊!”他再也按捺不住,霍然起身,也顾不得什么官场礼仪和阅卷规矩,拿著那份薄薄却重逾千钧的试卷,激动地衝到那位王考官案前,声音都因极度的兴奋而变了调:“王大人!王大人!你快看此卷!快看此卷!此等见识,此等胸襟,真乃百年不遇之奇才!”
  王考官被他这突如其来的举动嚇了一跳,不满地皱起眉头。他正在欣赏那份“玄字三十七”號的华美文章,被打断很是不悦。
  他接过李考官递来的试卷,先是瞥了一眼那过於锋芒毕露的字跡,心中便先存了三分不喜。文人当含蓄內敛,这般张扬的字体,非君子之道。
  他耐著性子往下看。经义部分,嗯,尚可,还算扎实,但比起“玄字三十七”那团锦簇的文采,显得过於朴实。
  判牘部分,那些什么“证据链”、“程序正义”,听起来古怪,细想却有些道理,但终究是奇技淫巧,非正道。
  当他看到那篇策论时,他的脸色开始变了。从最初的不以为然,到眉头紧锁,再到脸色发青,最后,当他看到“最高徵收三成商税”和“成立独立於户部之外的总税务局”时,他终於忍不住了,猛地將试卷拍在桌上!
  “荒唐!荒谬绝伦!简直是乱政之言!狂悖之论!”王考官气得鬍鬚都在发抖,厉声呵斥道,“自古重农抑商,此乃祖宗成法,立国之本!此子竟敢妄言变更国策,主张向商人徵收如此重税,此举必將引发商贾动盪,物价飞腾,天下大乱!还想成立什么『税务总局』,將財权从户部剥离?他想干什么?动摇国朝根基吗?此卷思想悖逆,居心叵测,当为下下,立刻黜落!”
  年轻的李考官正沉浸在发现瑰宝的激动中,闻言如同被泼了一盆冰水,顿时急了,梗著脖子爭辩道:“王大人此言差矣!下官以为,此策虽大胆,却字字句句,直指时弊!国库空虚,边关无餉,百姓困苦,难道靠那些空喊『节流』、『清廉』的锦绣文章就能解决吗?”
  “此策非但不是乱政,反而是解我大乾百年之困的良方!此等经世奇才,若因我等循守旧、畏惧变革而黜落,岂非是我等考官天大的罪过?是朝廷巨大的损失!”
  “良方?我看是毒药!”王考官寸步不让,指著试卷的手都在抖,“如此激进,如此骇人听闻,一旦施行,必致天下汹汹,国无寧日!李大人,你年轻气盛,莫要被这些惊世骇俗之言蛊惑了心神!稳妥为上!稳妥为上啊!”
  “稳妥?若人人都求稳妥,因循守旧,我大乾还有何希望可言?王大人,你我读圣贤书,所为何来?难道不是为了治国平天下吗?如今良策就在眼前,岂能因畏惧人言,便置国家安危於不顾?”
  两人爭执不下,面红耳赤,声音越来越大,引来了周围其他考官的注意。眾人纷纷好奇地围拢过来,传阅这份编號“和字九十七”的试卷。
  看后,眾人的反应亦是截然不同,迅速分成了涇渭分明的两派。
  年老持重者,大多支持王考官,认为此策太过激进,简直是异端邪说,万万不可取,纷纷出言指责李考官年轻识浅,不懂利害。
  而一些同样年轻、尚有几分锐气和抱负的考官,则被试卷中展现的宏大格局和务实精神所震撼,纷纷支持李考官,认为此文乃真知灼见,擢为榜首亦不为过。
  阅卷房內,顿时吵成了一锅粥,唾沫横飞,几乎要动起手来,哪里还有半分文人衙门的体统。
  最终,负责他们这一房的“房官”,一位翰林院的李侍读被惊动。
  他皱著眉头分开眾人,接过那份已经成为暴风眼的试卷,沉声道:“肃静!成何体统!”
  他拿著试卷,走到一旁安静的角落,仔细阅读起来。他看得极慢,极仔细,脸上的表情也从最初的平静,变得越来越凝重,额头上甚至渗出了细密的汗珠。
  读完一遍,他又再次翻到策论部分,重新读了一遍。
  良久,他才长长吁出一口气,抬起头,看著眼前仍在怒目相视、等待他裁决的两派考官。
  他知道,这篇策论的对错、高下,已经远远超出了他一个小小的房官所能评判的范畴。它的每一个观点,都像一把重锤,足以在朝堂之上,掀起滔天巨浪。
  赞同它?他不敢。反对它?他似乎也找不到足以驳倒的硬伤,內心深处甚至隱隱觉得,这或许真的是一条出路。
  他不敢擅专,更不敢轻易黜落这等惊世之作。沉思良久之后,他提笔,在试卷的卷头上,用硃笔恭恭敬敬地批了十九个字:
  “此卷石破天惊,议论骇俗,未敢擅专,请诸公定夺。”
  他將这份烫手至极的“和字九十七號”试卷,连同王考官极力推荐的那份“玄字三十七號”上上卷,以及其他几份爭议较大的试卷,一併放入一个特製的卷匣之中。
  然后,他捧著这个卷匣以及之前已经批阅的试卷,在眾人复杂的目光注视下,脚步沉重地走向贡院最深处,那决定最终名次、也是最高禁忌的所在——主考官郑玄和副主考官张柬之所在的至公堂。
  ……
  至公堂內,烛火通明,气氛却比外间的阅卷房更加庄严肃穆。
  主考官郑玄与副主考官张柬之分坐主案两侧,他们面前,是各房房官批改后呈送上来的所有试卷,他们需要做的就是最后的审批与检查,並且决定今科会试的最终名次。
  屋內无比安静,只有烛火偶尔爆开的轻微噼啪声,和纸张翻动的沙沙声。
  张柬之放下手中一份刚刚批阅完的试卷,揉了揉酸涩无比的睛明穴,脸上露出一丝难以掩饰的失望与疲惫。
  他已经连续审阅了十几份被下面房官標为“上上卷”的试卷,其中包括那份编號“玄字三十七”、文采斐然的策论。
  不能说不好。这些文章辞藻华丽,典故嫻熟,结构工整,看得出作者都下过苦功,是標准的“科举范文”。
  但它们太像了,像是一个模子刻出来的。
  论及国库空虚,无一例外都是老生常谈的“节流”之策,空喊“裁撤冗员”、“严惩贪腐”、“厉行节俭”,引用的都是相同的圣贤语录,却无一人能提出哪怕一条具体、可行、能真正见到实效的新办法。
  论及判牘,也多是空谈道德仁义,缺乏真正的法理精神和断案智慧。
  “锦绣文章,满纸空谈。”张柬之在心中无声地嘆息,感到一阵无力。他奉皇命担任副主考,肩负为朝廷选拔真正栋樑之才的使命,而非一群只会鸚鵡学舌、皓首穷经的“文匠”。
  他有些意兴阑珊地伸出手,从旁边那摞被房官批註了“议论骇俗,未敢擅专”的爭议试卷中,隨手抽出了最上面的一份。卷首编號:和字九十七。
  第一眼,他便被那独特的字跡攫住了目光。那是一种他从未见过的字体,瘦硬峭拔,锋芒锐利,如金戈铁骨,带著一种衝破一切藩篱的倔强与傲气。仅是这手字,便让他昏沉的精神为之一振,提起了兴趣。
  他先看经义文章。文章立论中正,根基扎实,论述醇厚,无一字偏激,无一典错用,完全符合儒家正统,堪称范本。他微微頷首,心想此子基础不错。
  接著,他看那份“判牘”。开篇“断案之本,在证,不在情;律法之重,在序,不在理”数字,便如一道闪电,瞬间劈开了他心中的沉闷!这是何等清醒而锐利的见识!
  他迫不及待地往下读,那层层递进的证据链分析,那兼顾法理与人情的解决方案,逻辑之严密,思维之清晰,视角之新颖,远超他所见过的任何判牘!这已不是文章,这是真正的治国智慧!
  “妙极!此子胸中,自有经纬乾坤!非池中之物!”他忍不住以指叩案,低声讚嘆,眼中爆发出惊人的光彩。
  怀著巨大的、几乎难以按捺的期待,他深吸一口气,郑重地翻开了最后一篇,也是决定最终排名的策论。
  当他看到那开篇便如惊雷炸响、旗帜鲜明地激烈反对增农税的论调时,他只觉得一股久违的热血直衝顶门!好胆魄!好风骨!
  当他读到那直指时弊、一针见血地剖析大乾税收结构畸形与財政困局的段落时,他已是心潮澎湃,难以自已!
  而当“成立税务总局”、“推行行业累进差额税率”、“开徵海关税”、“发行国债”这石破天惊、闻所未闻的五大策略,如同五把撕裂黑夜的巨斧,一字一句,清晰地、力重千钧地呈现在他眼前时,这位见多识广的翰林侍读学士,只觉得自己的呼吸骤然停止,拿著试卷的双手抑制不住地剧烈颤抖起来!
  他反覆看了三遍,每一个字都仿佛在他脑中轰鸣!
  越读越觉得此策虽然胆大包天,骇人听闻,却又字字珠璣,环环相扣,逻辑严密!
  这完全不是纸上谈兵,这是一份完整的、极具操作性的改革路线图!一份足以扭转大乾国运的隆中对!
  “国士!此乃真正的国士之才!天佑大乾!天佑大乾啊!”
  他再也无法保持镇定,霍然起身,也顾不得什么官场礼仪和上下尊卑,拿著那份薄薄却重逾山岳的试卷,激动地衝到主考官郑玄的案前,声音因极度的兴奋和震撼而彻底变调:“郑大人!郑大人!你快看此卷!快看此卷!”
  郑玄正端坐案前,面沉如水。他刚刚批阅完那份编號“玄字三十七”的试卷,沉吟片刻,在卷上写下“文采可观,然见识平平,可列一甲末”的批语。他对这种华而不实、缺乏真知灼见的文章,向来评价不高。
  看到副手张柬之如此失態,他白的眉头不由紧紧蹙起,脸上露出一丝不悦:“张大人!何事如此惊慌失措?身为朝廷命官,科场主考,当持重!”
  张柬之却恍若未闻,激动地將试卷塞到郑玄手中:“持重?郑大人!看完此卷,你若还能持重,下官便服了你!你看!你快看!”